香港、臺灣和內地女生如此不同,為什麼在這一點上這麼相同?

2020-12-11 新氧APP

還以為今年的港姐會因為疫情不舉辦了,結果今天在TVB的官方微博上看到參選的佳麗們整整齊齊帶著口罩接受採訪的視頻,喪了半年的氧叔突然有種莫名治癒的感覺。

今年奪冠的大熱門是這位,叫陳楨怡,身高171cm,身材火辣,一出場就成為了焦點。

陳楨怡的輪廓鮮明,五官尖細,和韓國的男星金宇彬有點像,香港媒體戲稱她為「女版金宇彬」,你們覺得像嗎?

陳楨怡還因為採訪的時候普通話說的比較好,被認為是大陸過去參選的,但是香港小姐是嚴格限定地域的選美活動,所以這個可能性還是比較低的。

看到16強佳麗合影的時候,氧叔覺得港姐的氣質類型還是真是很穩定,2020年的港姐和30年前港姐的氣質,並沒有太多的變化。

依舊有著港女特有的精幹、獨立,冷靜又秀美的特質,下面這張是1990年的港姐合影。

今天氧叔想來說說特別的地域臉,對於地域臉,大部分人第一反應是不同地域的長相特徵,但硬體其實只能決定一個人氣質的三成,其他七成取決於一個人的動態,尤其是在生活中,神情做派導致的地域氣質,才是#地域臉#的最大形成原因。

香港

其實讓氧叔今天想寫這篇文章的不是港姐,而是張栢芝,今天氧叔刷抖音的時候偶然刷到張栢芝疑似演鄉土劇的剪輯短視頻,頓時被驚呆了,這個視頻從畫面到配音,從造型到劇情,張栢芝的每一幕都寫著違和,尤其是再配上這樣的描述:「看到丈夫和女秘書在纏綿,柏芝從容應對」,氧叔內心一連串黑人問號。

張栢芝在香港女星裡算不上氣質凌厲,但是放這種劇裡就看起來是精明人突然被豬油蒙了心,尤其是她在鏡頭裡依然很美很有港女的底色,卻要去演隱忍鬥小三這樣的狗血劇情,長相氣質和劇情完全不搭。

張栢芝曾經最擅長塑造的角色是命途多舛的香港少女,即使命運不公,也能在三九天裡開出寒地之花的那種,脆弱,堅強,冷靜,不屈,就算破碎,也能成為會扎人的玻璃。

脆弱是表面的,不屈和獨立是骨子裡的,神情雖然迷茫中帶著一絲悲哀,做派卻還是會保持理智。

典型的港女角色,不分年齡地位,都有一份冷靜氣質。港女看起來很現實,她們對世界似乎沒有太多幻想,樂觀的時候清醒,悲觀的時候也清醒,連失望的時候都能明白自己失望在何處,歇斯底裡的概率大約只是1%,假如有代表星座,那麼一定是摩羯座。

張栢芝是香港底層少女形象的典型塑造者,與這個形象相反的是上流社會的熟齡闊太,這個形象最典型的是《創世紀》裡的Lisa。

熟齡港女的神情都安定得帶著殺氣,《創世紀》裡的Lisa是氧叔看過的有所有港劇裡最強大的熟齡港女,面對小三的挑釁,Lisa沒有出手打小三耳光,而是始終保持闊太的體面,通過一個電話把小三收拾得利利索索。

不管老公出軌嫩模還是自己的閨蜜,Lisa都始終很快掌握所有的線索和證據,但表面不動聲色,波瀾不驚。

作為女強人,Lisa也會流淚,但一般就是幾分鐘,很快就恢復冷靜,有一顆特別強大的心臟。

大多數的港女做派都是一邊享受著老公的疼愛,一邊把事業做的風生水起,向太陳嵐日常拍照躲在向華強身後,做小女人狀。

但其實神情和做派,都在說明:向家的江山我有功勞。

黎姿的氣質比向太溫柔很多,看似只有菩薩心腸,其實也有霹靂手段,退出娛樂圈接手弟弟的生意以後,很快公司就在黎姿的手裡上市了。

香港女生似乎不會完全放任自己的命運在男方手裡,不管年紀多小,獨立是與生俱來的,張玉珊少女時期和向華勝談忘年戀,利用男朋友和自己的資源,開辦了修身堂,28歲就成為了上市公司的主席。香港女生不管打扮多甜美溫柔,氣質總是透著精明。

臺灣女生

雖然我們經常把港臺放在一起說,但臺灣女生的氣質和香港女生的氣質差別很大,假如香港女生有掩飾不了的獨立氣質,臺灣女生就有竭盡全力的撒嬌氣質,時時刻刻都在盡力散發甜美宜人的氣息。

伊能靜有今時今日的地位,但是帶著全家上綜藝節目的時候,她的強勢輸出形式也是很溫柔的,吵不起來不會正面剛,但眾人都默默服從,都知道她不會輕易罷休。

林志玲和木村拓哉走秀,雖然穿上高跟鞋比木村拓哉高一頭,但畫面依然能做到看起來是「木村是我依賴對象」的感覺。

175CM的高個子也無法中和的極致甜美氣質。

臺灣女生笑起來都很淡,眼神有「懇求」狀態,發表意見的時候都很委婉,昆凌在上《你怎麼這麼好看》的時候,不得不以KOL的姿態發表意見,但是在輸出觀點的時候依然很婉轉,特別怕冒犯別人。

吳佩慈擁有御姐的長相和身材,但是笑容和做派都是在說以被養育為傲。

氧叔之前看過一個段子,說香港和臺灣女人遇到小三的區別,香港女人會馬上開始算帳,找律師做財產風險規避;臺灣女人則會和和氣氣的和小三交朋友,然後轉頭和男人撒嬌,兩頭勸退。

內地女生

內地幅員遼闊,各地有自己的地域區別,但總體來看,內地因為經歷過比較徹底的社會變革,尤其是以前的不愛紅裝愛武裝的觀念洗滌,內地女人的自我會更少隱藏。

比如張雨綺和鄭希怡,在對於反駁或者表達對別人不滿的時候,張雨綺會直說,「你不太懂」。

鄭希怡是香港姐姐,不太會直接攻擊,會婉轉的諷刺,「不知道是什麼的人」。

不僅是張雨綺,大部分《浪姐》裡的其他大陸姐姐,其實都在很旗幟鮮明的表達自己。

比如藍盈瑩,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特質,從開頭貫徹到收官。

阿朵對於專業的堅持和對於民族音樂的堅持。

黃齡屬於不是同類人她根本懶得一起玩的自我態度,歌紅就好,人紅不紅不要緊。

假如在喜歡臺灣女生溫柔做派人的眼裡,可能會覺得浪姐裡的這幾個在男人面前不夠溫柔;在喜歡香港女生精明做派人的眼裡,覺得張雨綺和阿朵總被男人騙很傻;在很多主張女德人的眼裡,藍盈瑩黃齡這個做派簡直了...

但是實際上,浪姐所有旗幟鮮明表達自己的姐姐,都收穫了自己的粉絲,只有旗幟鮮明的表達自己,才能很快找到真正支持自己、喜歡自己的人,態度模糊的人雖然誰也不得罪,但會讓人感覺形跡可疑,反而成為最大輸家,你對我有意見說明我們不是同類,世界這麼大,我只想找到我的同路人。

相關焦點

  • 香港、臺灣和內地女生如此不同,為什麼這一點如此相同?
    臺灣女生 雖然我們經常把港臺放在一起說,但臺灣女生的氣質和香港女生的氣質差別很大,假如香港女生有掩飾不了的獨立氣質,臺灣女生就有竭盡全力的撒嬌氣質,時時刻刻都在盡力散發甜美宜人的氣息。
  • 臺灣女生和我們打扮哪不同?臺灣女明星為啥看起來總有哪兒不一樣
    小編覺得和香港還有內地比,臺灣女生的妝容是普遍妝感比較濃的,由於他們很強調眼妝的關係,也很流行戴美瞳:從我身邊的年輕女生來看,我們內地美瞳已經沒有前兩年那麼受推崇了。但相比於這麼濃的眼妝,由於妝容比較多突出「女性化的」和「可愛的」特質,臺灣女生的修容又來得比較清淡一點,不會下手特別狠(走性感路線的另說,這個待會講)。
  • 為什麼臺灣綜藝和內地綜藝差別這麼大?
    就像北方的相聲小品二人轉等,內容有很多葷段子,到了電視上,這些東西就少了,甚至沒了。這些有趣的東西不敢上或者不能上了,就失去了原味。想想原本吳宗憲是多麼玩得開的人,甚至在女兒面前都會是不是來個黃段子。到了大陸,就算是出現了這麼一段,肯定也會被剪掉。所以吳宗憲這輩子是不可能在大陸大放異彩了。
  • 都叫友邦,香港和內地竟然差這麼多?!?!
    香港保險就一定比內地保險好嗎? 香港保險和內地保險到底有啥區別? 今天咱就以香港友邦和內地友邦為例,分析分析~
  • 四代港臺人心中的「中國觀」:大陸與臺灣、內地與香港根本無法切割
    《環球時報》記者近日採訪了多位臺灣和香港居民,他們的出生年代不同,成長生活背景迥異,但從他們的講述中,我們能夠感知,大陸與臺灣、內地與香港有著太多千絲萬縷的聯繫,根本無法切割。20後:「如今兩岸都豐衣足食,要好好珍惜」「港獨絕對不可行,只會害死香港!」當年英姿煥發的抗日軍人黃光漢,如今已是白髮蒼蒼的九旬老人。
  • 僑外香港: 香港基礎教育和內地有什麼不同呢?
    僑外香港: 香港基礎教育和內地有什麼不同呢?儘管很多家長都了解香港教育在語言和國際化視野上的優勢,但對具體的細節卻知之甚少,今天,僑外出國就從幾個方面進行對比,來講講香港與內地教育之間的不同。
  • 臺灣半導體產業為什麼這麼發達?這3個原因,值得我們學習!
    臺灣半導體產業為什麼這麼發達?這3個原因,值得我們學習!在目前,全球的半導體行業幾乎被美國、日本、韓國三個國家壟斷。其中美國佔據的市場份額最好多,而韓國也擁有兩大半導體的廠商。至於日本,雖說沒有這兩個國家厲害,不過在半導體的主要原材料上他是全球領先的地位。對比下來,我們中國就很「難堪」了。我們中國大部分的半導體企業都還處於落後階段,尤其是內地的企業,到現在還只在14nm的工藝製程上產生量產,連7nm的門檻都沒摸到。但要說起中國整體,其實也不算太差。畢竟臺灣的臺積電、聯發科等等都是半導體的行業巨頭。
  • 「被需要」很幸福 香港女生內地當社工稱「受寵若驚」
    「被需要」很幸福 香港女生內地當社工稱「受寵若驚」     圖:香港青年深入小區體驗內地基層,通過家訪形式展開交流,探討外來工訴求。
  • 彭于晏在內地拍這麼多戲,為什麼還是說不好普通話?
    01香港和臺灣藝人學標普不能一概而論一般來說,我們會很順理成章地認為跨語言的學習和更正難度都相近,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我們先把結論放在最前面:香港人學普通話比臺灣人學普通話更容易。香港地區的人普遍說的是粵語,這種語言早在秦王朝滅亡之後就已經形成。它由中原雅言和廣西、廣東一帶本土民族的語言結合而成,這一結合導致粵語聲調比標普還多。
  • 香港內地找不同 港人手機都用哪些App?
    雖然緊挨內地,不過由於歷史原因香港在文化、經濟等多方面和內地有著諸多差別。智慧型手機的出現讓全世界用戶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同時也加速了移動網際網路在全球的緊密融合。當內地用戶在熱議餘額寶、打車軟體時,香港的智慧型手機用戶又在幹什麼呢?
  • 文化客廳|香港電影和內地電影間有著何種發展脈絡?
    因此,《順流與逆流:重寫香港電影史》有著跨學科(有些文章會涉及戲曲、文學)和跨地區(不僅關注香港,也會關注同一時期中國內地和中國臺灣的電影,或海外電影對香港電影的影響)的特點,並在此基礎上填補香港電影史的某些空白。在編寫團隊上,該書的撰稿人團隊既包括了在美國主流大學任教的學者,也包括了來自內地的學者和來自香港的學者;既包括了資深的電影批評家,也包括年輕的研究者。
  • 為什麼內地人去香港旅遊,都會吐槽:香港為什麼這麼「破」?
    許多人對於香港的好奇心,都是非常大的,許多人都認為香港是非常「高大上」,由於在電影和電視劇裡面,香港給我們的印象是十分國際化的,這樣讓我們感覺到香港的繁華。儘管現在媒體的發展那麼發達,許多人都在網上看的香港與現實中的沒有多少符合之處。所以導致了許多人去香港旅遊的時候,親眼看到香港的模樣都會忍不住去吐槽,沒想到香港那麼「破」。
  • 同樣是圓谷奧特曼,內地叫原名,臺灣稱大超人,香港的讓人聽餓了
    奧特曼是圓谷最有名的特攝劇,已經播出了很多年,在其中還出現了很多新的奧特曼,而之前的奧特曼還有兒子了,這些兒子的實力都是非常強的,圓谷的奧特曼播出了這麼多年,粉絲是非常多的,因為每個國家的語言不同,所以在翻譯時也是大不相同,小編就來說奧特曼的不一樣翻譯名。
  • 為什麼《流浪地球》不能在臺灣上映?這一點連《戰狼2》都沒做到
    同樣的情況在香港也算是相當賣座了,此前被網友扒出《流浪地球》在香港遇冷,300個座位只賣出7張票,經過媒體證實發現,實際上《流浪地球》在香港人氣指數一直很高,擊敗了《龍珠超劇場版》拿下了單日票房第一位。但是許多人發現《流浪地球》卻無法在臺灣上映,難道《流浪地球》在臺灣被禁映了嗎?
  • 內地尖子生的香港生活:克服文化理念差異組圖
    需要解釋的是,香港高校的宿舍與內地迥然不同。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生傅??還記得他剛到香港時很驚訝:「為什麼香港讓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混住在一起?」香港同學一樣驚訝:「為什麼內地讓同一專業、同一年級的學生住一起?這樣怎麼能開闊視野?」     香港的宿舍文化直接沿襲英國大學教育。沒有內地所謂的輔導員、班主任,教師只負責上課,學生的課外生活主要是自我管理。
  • 為什麼副學士在香港這麼普遍?副學士有何優勢?
    為什麼副學士在香港這麼普遍?副學士有何優勢?這得從香港高考說起。和內地一樣,香港也有高考,每年5月都會有8萬多人參加香港DSE考試(即香港高考);但是香港高校的學士名額從來都是供不應求的,以16年為例,共有8.3萬考生參加考試,有2.8萬名考生考取入讀大學的最低要求分數,但大學招收學士的名額只有1.2萬餘個,這意味著過半考生雖有入場劵,但也只能望大學門興嘆。每一年香港只有15%的學生能入讀學士課程,那麼剩下的大部分學生都會選擇先入讀副學士,從而繼續升讀學士。
  • 為什麼臺灣女生那麼抗老
    郭採潔與郭敬明不過呢今天咱們換一個關注點,照片中的郭採潔依舊驚豔,好像印象中的臺灣女生都很抗老啊!眾女星大陸、臺灣、香港的女明星一眼望過去就可以辨認出來——大陸女明星精緻豔麗,盛世美顏在高強度工作下也漸顯疲態,初見衰老;香港女明星雖然已經過了90年代百花齊放的鼎盛時期,但是在香港
  • 香港電影為什麼會沒落?王晶現場說出原因,卻是和臺灣市場有關係
    ||香港電影為什麼會沒落?王晶現場說出原因,卻是和臺灣市場有關係說起王晶,想必很多人都知曉,有著「鬼才」之稱的他卻也被眾人稱為「爛片之王」。雖然說王晶也曾執導過不少經典優秀電影,但是在這些年中,王晶也拍出了不少爛片!
  • 為什麼香港很少發生「醫患糾紛」?揭開香港和內地醫療制度的區別
    香港有著與內地不同的醫療體制,但很多患者常常將內地看病的習慣帶入,經常都會碰到很多人問香港哪個醫院治療癌症是最好的。下面要跟大家科普:香港和內地看病的區別。一句話簡單概況香港和內地的醫療差別:內地找醫院,香港找醫生。一:內地醫療制度:以醫院為本,分科制度。
  • 香港教科書曲解鴉片戰爭,臺灣都有人驚到!
    【新民晚報·新民網】這樣的情況,必須引起善良的中國人的特別重視了——無論你身在祖國內地,還是香港、臺灣或者海外……「香港該是到了,去殖民化的時候了。」這是臺灣地區中國國民黨籍的前民意代表蔡正元所發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