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臺灣綜藝和內地綜藝差別這麼大?

2020-12-11 美食兵工廠

地域文化不同。我看吳宗憲的節目還是覺得很好笑。吳宗憲有很多冷的東西,需要類似捧哏的搭檔抖包袱才會響。類似日本漫才或者郭德綱某些相聲橋段。如果沒人捧,自己在那噴冷笑話,很容易尷尬。

其次吳宗憲還有很多清奇的腦洞和轉兩個彎才能get到的笑點。這些在大陸接受度都有限。最後,這種現場搞笑是需要氣氛的。如果看你之前就準備笑,那就會有很多笑點。如果不認識甚至不認可你,那你很難把氣氛炒熱。氣氛不熱,你還噴冷笑話,還沒人接,葷段子還不能說,搞來搞去就冷到南極去了。

1
2

不單單是吳宗憲,包括其它藝人、很多節目和藝術形式,到了別的地方、特別是大陸或者央視,味道就不正宗了。吳宗憲好玩的地方在哪裡?會講段子,敢說敏感的東西,有些人覺得會低俗,但是很好玩。就像北方的相聲小品二人轉等,內容有很多葷段子,到了電視上,這些東西就少了,甚至沒了。

這些有趣的東西不敢上或者不能上了,就失去了原味。想想原本吳宗憲是多麼玩得開的人,甚至在女兒面前都會是不是來個黃段子。到了大陸,就算是出現了這麼一段,肯定也會被剪掉。所以吳宗憲這輩子是不可能在大陸大放異彩了。

3

4

內地的綜藝節目的主持風格都太保守,不準將一些出格的笑話、玩笑在節目上說,所以沒什麼好玩的。臺灣的主持人比較開放,什麼都能玩什麼都能搞出好笑的。特別是5566的主持風格比較適合年輕人。內地很多節目都明顯模仿臺灣的節目。感覺臺灣男主持在內地明顯比女主持差個檔次,小s佩岑這些,大家估計都看過臺灣的節目,大家看的時候都死捧腹大笑,有的時候審批難:廣電雖然有時候會開點小口子,但總的來講還是會經常來插一槓,舞林大會和兩天一夜都發生過把吳宗憲畫面幾乎剪完的事情,這些也是令吳宗憲的粉絲非常的惱怒。

外行可能不知道,內地綜藝是技術活,意思指每一個笑點,每一個鏡頭,甚至你明星哪一個時間給反應都是硬性要求的。而吳宗憲是自由發揮的鬼才,非要人家按套路出牌,如何給出完美的作品呢?就好比你體委非要找姚明去打兵乓球,能發揮出人家本應有的長處嗎?

5

6

總之小編覺得大陸和臺灣的節目效果差別不是一般的大,小編個人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是臺灣電視和觀眾的距離很近很親切。可以把大陸人看做臺面下的東西用開玩笑的方式講出來,臺綜很多都會談到百姓都會觸碰到的事;大陸綜藝節目封建思想太嚴重了,綜藝節目到現在還像演戲一樣。仿佛按照劇本在硬生生的演出來,不過得承認臺灣綜藝節目靠主持人,大陸靠製作精良,臺灣主要以主持人厲害。

總之,小編覺得各有各的好,如果某一部分人看臺灣綜藝的話,他們可能會覺得一點也不好玩,更會偏愛內地綜藝,這些都是因人而異的,感謝大家的收看,以上只是小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如果你們有更好的觀點的話就在下面評論告訴小編吧~

相關焦點

  • 臺綜藝談北漂 內地綜藝規模大時間長假戲多 臺綜勝在精華濃縮
    臺綜《小明星大跟班》邀請了一些日漂,北漂的臺灣明星上節目,大聊各個地方演藝圈的差別。說起內地,現在的臺灣明星也不是一味的貶低了,誇還是有誇的,比如何嘉文就在說她多年以前到內地拍戲遇到的演員都很厲害,幾乎都是科班出身,原本她起初還有點覺得內地的演員演戲太過於誇張,明明那部戲後期會配音,內地演員拍戲時的臺詞、表情還是都做得很滿(那叫敬業),不像他們臺灣明星演得那麼自然,結果後來看回放被打臉了,演得是真的好。
  • 臺灣綜藝告別「黃金時代」,製作人轉戰內地開始新一輪掘金
    這檔臺灣收視率最高的節目,播出12年,見證了臺灣綜藝的輝煌,也目睹了臺灣綜藝的盛極而衰。行業巨變之下,臺灣綜藝人紛紛「北上」:康熙鐵三角都來大陸發展,小S和詹仁雄攜手愛奇藝打造《姐姐好餓》,但轉型最徹底的是另一金牌製作人孫樂欣。16年3月份,孫樂欣宣布加盟上海蘭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將擔任蘭渡旗下王牌節目《深夜蜜語》第四季《XY研究院》的總導演。
  • 被臺灣綜藝碾壓數十年後,大陸綜藝是如何逆襲的?
    2016年是內地綜藝節目的井噴年,據統計,2016年爆發了至少400檔綜藝節目,但存活率不足25%。不過相比大陸,臺灣卻是另外一番景象,2016年臺灣停播了《康熙來了》、《大學生了沒》等幾大超十年的老牌節目,整體綜藝狀況一片蕭條,哀鳴遍野。縱觀臺灣綜藝與大陸綜藝的發展歷程,則更像一個富家子弟被一個後起之秀打敗,家道中落的故事。
  • 綜藝節目推薦:臺灣好看的綜藝節目!
    臺灣有哪些特別棒的綜藝節目?1.《康熙來了》 推薦指數:★★★★★ 這個排在第一位基本應該是沒什麼爭議了,2004年開播,在上個十年裡一度是華人綜藝的代表。《國光幫幫忙》 推薦指數:★★★★★ 之前在我的另一篇文章推送《拿什麼拯救你,曾經我最愛的臺灣綜藝》裡也有提到,印象裡和康熙幾乎是同等地位的長壽節目(僅從節目年限看),造星指數也僅僅低於康熙。孫鵬、庹宗康、屈中恆三個老男人的毒舌吐槽和插科打諢,讓它在寶島也有擁有著不小的生命力。 只不過,因為三立是偏綠的,每次提及內地都是讀作大陸,字幕寫成中國。非常不爽。
  • 臺灣「怪」咖小甜甜進軍內地綜藝節目
    近日,臺灣「怪」咖諧星小甜甜來內地主持一檔綜藝節目,節目採用張大大和臺灣小甜甜的「毒舌+犯二」的最佳主持組合,相信這樣的組合必會點評火辣,氣氛幽默,各種互動讓人過足顏值癮!   臺灣小甜甜以158公分的身高勇創演藝圈,通過女丑角色積極在屏幕前曝光,以不計形象的裝瘋賣傻來吸引觀眾注意,人稱「如花」第二。雖然小甜甜「醜女」名聲在外,但其伶牙俐齒的功力卻成功徵服了《奇葩說》的眾多辯手,而且通過其微博曬出的自拍照,可見「自拍」和「美圖「功力不可小覷!此次來內地與當紅網紅、明星嘉賓一起上演一場「長得好不如拍得好」得顏值逆襲賽!
  • 內地「通告藝人」價格水漲船高 大張偉薛之謙成綜藝「靈藥」
    雖然其形式和重要性不斷發生變化,但是工作的實質仍然相同——讓節目更好看、更有趣。 和內地砸錢找明星的綜藝節目不同,臺灣綜藝是以各種重口味的挑戰整人節目起家的,後期又有大量的話題節目來撐場。在這樣的節目中,明星所擁有的光環使他們無法讓節目獲得更好的效果。於是乎各種擅長耍痴賣乖、做嘴皮子買賣的「通告藝人」開始出現。
  • 綜藝中的嘉賓到底有多難?看看臺灣綜藝,果然玩得有點大啊!
    最近這幾年我們國內綜藝發展的也是非常的不錯了,各種花樣兒也是層出不窮,因此受到了不少網友的喜歡。不過前幾天一檔綜藝節目因為出現意外,在網上也是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因為這件事情的印象,想必對綜藝節目的管制也是更加的嚴格吧,同時對嘉賓的人身安全也會愈發的重視!
  • 為了讓你見鬼,臺灣靈異綜藝豁出去了
    part.1  為了讓你信有鬼,臺灣靈異綜藝豁出去了  臺灣的靈異綜藝有多少「鬼」?  就這麼說吧,不少人慫膽小又愛找刺激的朋友們,都是把臺灣的某些綜藝當恐怖片看的。為什麼臺灣藝人日常撞鬼?為什麼節目外景拍攝狀況連連?
  • 臺灣綜藝當年為什麼這麼火,全靠臺灣諧星圈這三大家族!
    如今臺灣省的主持人們在節目中談起內地綜藝都表露出非常喜歡和欣賞,不過曾幾何時,我們內地不少觀眾也都追過臺灣的綜藝節目,當年臺灣演藝圈獨特的搞笑風格也算在亞洲獨樹一格了,尤其是靠著臺灣諧星圈這三大家族,可謂是撐起了臺灣綜藝節目的半壁江山!
  • 扒扒在內地打拼的10大臺灣花旦,謝依霖玩轉綜藝,陳喬恩戲約不斷
    內地打拼的10大臺灣花旦PK,謝依霖玩轉綜藝,陳喬恩戲約不斷文/一床情書隨著內地娛樂業興起,臺灣藝人紛紛北上發展,從老戲骨到偶像小生花旦,以及綜藝節目主持人,幾乎形成霸屏之勢,今天一床情書便來扒扒在內地打拼的10大花旦。
  • 怎麼評價臺灣綜藝節目《國光幫幫忙》?
    與其他走顏值路線的綜藝節目不同,《國光幫幫忙》由三個青春已過的大男人聯手唱出一臺熱鬧無比的大戲。由於三個主持人幽默風趣,總是在節目現場碰撞出頗有娛樂效果的火花,再加上節目話題百無禁忌、腦洞大開,滿足了觀眾內心惡趣味的一面,因此這個綜藝節目一直被視為臺綜經典,評價極高。
  • 臺灣綜藝都快沒人看了 還批《極限挑戰》難看?
    目前國內口碑和收視率相對比較高的真人秀節目當屬《極限挑戰》,不過我們的臺灣同胞並沒有這麼看,臺灣藝人說:《極限挑戰》難看死了,這類型臺灣20年前就做過了。與內地強大的資源配置相反,臺灣綜藝人仿佛回到作坊式製作模式,每集幾萬塊的製作費用,讓臺灣綜藝更難以翻身。
  • 綜藝中賈靜雯為什麼怎麼漂亮?看看外媒和綜藝的對比你就知道了!
    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今天的主角在鏡頭裡和在現實中的差距吧!隨著臺灣的回歸,臺灣許許多多的明星藝人都在大陸內地看到了發展前景。身為臺灣女星的她不遠萬裡來到了中國大陸發展,這幾點在內地娛樂圈一直混的都還不錯,那就是臺灣女星賈靜雯了。
  • 內地演藝圈綜藝影視百花齊放,吳宗憲感嘆臺灣娛樂圈沒落:太狹隘
    該劇不僅受到內地觀眾熱捧,還輸出到了東南亞,像之前主創去泰國,就受到了空前熱捧,應援海報掛滿了人流區,這部劇還輸出到了日本、韓國,據悉都已經買下版權預備播出,可以說內地影視圈正在蓬勃地發展著。再往後推一些,《甄嬛傳》、《人民的名義》、《延禧攻略》等劇也都受到了海外熱捧。
  • 大小S合體,豆瓣9.0,臺灣綜藝人「北上」找對路了嗎?
    5月9日晚,綜藝節目《我們是真正的朋友》在騰訊視頻播出,大S徐熙媛、小S徐熙娣、阿雅柳翰雅和範曉萱「四姐妹」首度在綜藝節目中聚齊,前往緬甸旅行。節目不僅在豆瓣拿下了9.0的高分,而且雲合數據顯示,節目首播點擊量達到2005萬,「大小S多年後合體」最高登上了熱搜第三。
  • 小S開花店的失利,折射出後《康熙》時代臺灣綜藝人在內地的困境
    而《康熙來了》停播之後,臺灣綜藝徹底陷入了低迷。並不是臺灣綜藝變了,或者前進的步伐慢了,而是內地綜藝早已在飛速發展。近兩年來,各大網際網路平臺紛紛發力打造頭部綜藝,《中國有嘻哈》、《創造101》等節目的出現讓綜藝市場形成了新的格局。而臺灣綜藝小作坊式的低成本生產方式、大同小異的演播室訪談,在招商動輒幾億的內地真人秀面前顯得太過蒼白無力。
  • 娛樂至死 高以翔和他的臺灣綜藝時代
    這一階段,或也可說是臺灣綜藝最好「磕」的時期:節目風格、主持風格、嘉賓風格百花齊放、不拘一格;即使製作成本很低的節目,也不失真誠和創意。而作為談話類節目核心的主持人和通告藝人,讓內地觀眾見識了會聊天、接地氣、好配合的「藝人」應該是什麼樣子。在那個綜藝紅火的年代,通告藝人的收入是相對穩定和輕鬆的。以「康熙通告王」沈玉琳為例,他對外公開的通告費是每集六萬新臺幣。
  • 臺灣綜藝美女炫耀:臺灣充話費30分鐘就到了,網友:我笑了
    為什麼臺灣不能努力朝自己的方向發展,內地小歌神回復一句,你們發展20多年發展的那麼差,還發展個啥呀?不得不說這一句話真是懟的太好了,臺灣人總覺得自己這也好那也好,內地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卻不知道自己只是井底之蛙坐井觀天而已。
  • 臺灣綜藝庸俗風格到頭 團隊集體進軍大陸
    在內地市場已經越來越將臺灣市場甩遠的情況下,《康熙來了》的完結,也基本上標誌著華人娛樂圈的話語權和主導權完全轉向內地市場,而臺灣綜藝節目製作人和藝人集結北上,也成為了這場衰敗潮中幾乎唯一的出路。  不過,臺灣綜藝人的北上路並不好走。至少從截止到目前的情況來看,一度引領華人娛樂圈綜藝熱潮的臺灣綜藝,在大舉北上之後,卻依然以邊緣人的姿態呈現。
  • 吳宗憲綜藝節目上表示中國一點都不能少,真不愧為臺灣綜藝天王
    吳宗憲是臺灣非常著名的綜藝主持人,這麼多年一直都為觀眾帶來精彩的綜藝節目而且他創辦的娛樂公司還捧紅了周杰倫和方文山,可以說是在臺灣娛樂圈算是非常有地位的。最近這幾年吳宗憲也是經常來中國內地來經常加節目,因為很多年輕的觀眾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是在看吳宗憲的節目,所以現在再看到吳宗憲在臺上的表演也是感慨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憲哥也老了。吳宗憲是臺灣藝人,中國內地和臺灣最大的問題就是關於統一的問題,前一陣子臺灣金馬獎上有領獎者發布臺獨言論,這也是引發了當時在場的內地明星和中國人民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