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長庚骨科守護百歲老人 重新下地走路

2020-12-24 湘湘帶你看社會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12月2日電(通訊員 韓冬野)12月2日,百歲老人王奶奶出院了!這是目前為止,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骨科創傷組接診的最高年齡的骨折患者。「如果生命就像一部機器,只要發動機還能用,車再老,咱們也得好好修繕,往前看。」送老人出院的骨科年輕醫師朱劍津感慨到。

(圖/楊欣)

11月22日,剛過完百歲生日的王奶奶又在家裡摔倒了。上一次是在3年前,右股骨粗隆間骨折,這一次則是左股骨粗隆間骨折。「如果不積極治療,儘快讓老人脫離臥床狀態,這將會是老人的『最後一次骨折』。」家裡人的意見很統一——願意再次手術治療。而老人的百歲高齡則讓骨科手術團隊不能輕舉妄動。

(圖/趙喆)

坐落在天通苑這樣的大社區,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接診的高壽老人比比皆是。今年8月,骨科副主任潘勇衛還曾帶隊為一先後兩次骨折入院的95歲老人手術。針對王奶奶心、腦、肺等重要臟器的功能檢查早早地排上了日程,隨後一場圍繞百歲老人的多學科聯合討論會在骨科病房舉行,麻醉科、重症醫學科、心臟內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等隨時保駕護航的關鍵科室係數到位。幸運的是,經過初步的摸底檢查,王奶奶沒有手術的絕對禁忌,各科室也很快達成了一致意見——為百歲老人的新世紀護航。正如潘勇衛時常教導年輕醫師時說的:「為這樣的老人挑戰手術,他們才可能有好的出路。」

(圖/袁野)

24日,在麻醉科的全力保障下,手術室的默契配合下,骨科創傷組醫師由潘勇衛主刀,副主任醫師趙喆、主治醫師鄧玖徵、住院醫師何大偉、袁野全部到場,為老人進行微創左股骨粗隆間骨折閉合復位內固定術,慎重起見,當晚在重症監護室看護,次日轉回骨科普通病房。術後的第三日,潘勇衛到病房查房,攙扶著老人重新下地走路。

【來源: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車再老也得好好修繕」,百歲骨折老人從清華長庚醫院出院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韓冬野)12月2日,百歲老人王奶奶出院了!這是目前為止,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骨科創傷組接診的最高年齡的骨折患者。 送老人出院的骨科年輕醫師朱劍津感慨到。 1月22日,剛過完百歲生日的王奶奶又在家裡摔倒了。上一次是在3年前,右股骨粗隆間骨折,這一次則是左股骨粗隆間骨折。 「如果不積極治療,儘快讓老人脫離臥床狀態,這將會是老人的『最後一次骨折』。」家裡人的意見很統一——願意再次手術治療。而老人的百歲高齡則讓骨科手術團隊不能輕舉妄動。
  • 百歲老太骨折手術次日下床走路:不挑食性格開朗 血管狀況好過40歲...
    骨折對大多數老年人來說,治療恢復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近日因骨折送醫的一位百歲老太,令武漢市第四醫院骨科醫護人員驚奇不已。在術前的心血管檢查中,醫生們發現老太太的血管狀況好過了許多40歲左右的年輕人,基於此這位百歲老太順利進行了髖關節置換手術。昨日,老人家在向楚天都市報記者坦言健康秘訣時稱,「不挑食、性格開朗是我的健康法寶」。骨折手術第二天百歲老太下地走路老太太姓汪,浙江人,今年正好100歲。一年前,大女兒將她接來武漢一起生活。
  • 95歲老人半年兩次骨折手術,給家有老人的大家提個醒!
    8月4日,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骨科病房,95歲的陳爺爺從重症監護室轉至普通病房的第二天,開始嘗試下地走路了。這是半年時間裡,老人第二次因為骨折入院手術。7月31日,在手術室、麻醉科團隊的配合下,骨科副主任潘勇衛帶領副主任醫師趙喆、主治醫師鄧玖徵以及袁野、李成立醫師等創傷骨科組成員,從中午12點奮戰至次日凌晨5點半,連開4臺骨折手術。患者骨折的原因各有所痛,其中,陳爺爺是醫師們已經熟悉的面孔。5個多月前,老人因為脊柱壓縮性骨折在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骨科接受過椎體成形術微創手術。
  • 惠州百歲老人成功換上人工髖關節
    今年102歲的陳奶奶沒有想到,自己在意外摔倒導致右髖部骨折後,還能順利換上人工髖關節,很快重新下床走路。陳奶奶的主刀醫生、 博羅縣人民醫院骨科副主任陳天實介紹,老年人髖部骨折俗稱「人生最後一次骨折」,不少病人因為髖部骨折臥床不起,常常因為褥瘡和深靜脈血栓等併發症危及生命。
  • 「六周年」清華長庚骨科運用機器人完成頸椎骨折固定術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11月17日電 (通訊員 實習生於悅超)近日,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骨科運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為一位因車禍導致上頸椎不穩定性骨折的患者完成微創下樞椎骨折復位空心釘內固定術。患者剛過知天命之年,車禍導致其第二頸椎(樞椎)多發骨折,骨科肖嵩華主任醫師評估患者情況後,認為該骨折累及樞椎的椎弓根、椎板及附件,屬於不穩定性骨折,具備內固定的手術指徵,然而該患者損傷部位較高,緊鄰生命中樞,且骨折塊細小,對螺釘置入的精度要求極高(誤差容錯小於1mm),手術難度較大。
  • 光華醫院有這樣一群技藝高超的骨科醫生
    來到光華醫院後,找到骨科翟偉韜門診就診,經過治療,有效地醫治好了她的關節,糾正了她的腿形。手術後,病人回到老家的村裡,眾人都驚訝於原本走路都困難的她現在居然可以正常走路了!  手術前後對比↓  百歲骨折老人3天站起來  今年6月,門診來了幾位七八十歲的老人,而病人卻是他們的老母親——一位輪椅上的 103歲老太太。老太太在家不慎摔倒,經檢查股骨頸骨折。
  • 增效膝關節置換術 清華長庚骨科採用最新關節假體
    增效膝關節置換術 清華長庚骨科採用最新關節假體清華長庚醫院11月14日電(通訊員 孫長鮫)膝關節疼痛是很多老年人的通病,全膝關節置換術(TKA)已成為治療終末期骨性關節炎的優選方案,可有效緩解膝關節疼痛、改善膝關節功能、提高生活質量,且該技術已發展非常成熟。
  • 清華長庚醫院骨科舉辦大型科普與義診公益活動
    中國網4月13日訊 4月9日上午,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骨科全體脊柱、關節、創傷專業醫師團隊,在科主任肖嵩華、副主任潘勇衛帶領下,在醫院門診大廳舉辦大型公益活動,以「關注脊柱關節健康,預防骨折脫位外傷」為主題,開展健康科普和義診公益活動,吸引了天通苑社區數百名居民積極參與。
  • 八旬老人漫漫「止痛路」,濰坊市中醫院東院區關節骨科讓老人告別...
    八旬老人膝蓋「磨損」,踏上漫漫「止痛路」  88歲的韓大爺,既往有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腰椎管狹窄症、2008年行心臟支架植入術,長期服用藥物治療,但手腳還算利索。  2014年,韓大爺的右腿膝關節開始腫痛,活動後加重,不能走遠路。由此便走上了漫長的求醫問藥路。
  • 百歲老人念念不忘救命恩 過壽主動邀請醫院的「朋友」
    7月2日是省城市民李玉英的百歲大壽。半個月前,看著子女們忙前跑後為她張羅壽宴的事情,一貫淡定的李玉英坐不住了:「既然是給我過壽,我能不能也請個朋友啊?」子女們趕忙詢問是誰,老人拍拍自己的大腿,笑著說:「就是當年給我看病的醫生啊。」
  • 經歷「最危險骨折」 百歲老人術後3天扶杆行走
    近日,家住渝中區的百歲老人在重慶市中醫骨科醫院(以下簡稱進行了「髖關節置換術」,經過全程康復幹預,中西醫結合診療,術後第3天老人便下地行走,見到記者時直誇:「專科醫院就是不一樣,術後不痛苦,技術槓槓的!」
  • 博鰲樂城實現骨科領域「破冰」
    再創全國首例博鰲樂城實現骨科領域「破冰」超級醫院成功施行強生全新人工全髖關節假體置換術患者術後第一天下地邁步行走。六旬老人患有類風溼關節炎長達50年,股骨頭壞死,走路鑽心的疼痛,此前經歷多次的手術治療,甚至一度都想放棄……近日來博鰲樂城找到了治療他病痛的「良藥」。
  • 國內首例難度骨折翻修術在清華長庚骨科完成
    點擊查看 近日,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骨科關節中心收治一名膝關節置換術後Felix IIB型脛骨假體周圍骨折患者,由關節中心主任蔡諝教授主刀,歷經3個小時收官,精準實施膝關節翻修術,患者預後良好,再次站立行走。
  • 仁懷市龍井鎮大鹿村:主題黨日,聽百歲老人話「世紀人生」
    「過去,我們集體下地幹活,靠工分來領糧食吃飯,有時候辛苦幾天,分到的糧食還是不夠吃,吃不飽還吃過草根呢,更不談像現在這樣吃水果、吃肉噢……」7月28日,在仁懷市龍井鎮大鹿村團山組何國珍家中,大鹿村黨支部帶領著村退伍軍人和現役軍人家屬圍坐在一起,聽何國珍老人講述著她與新中國一起成長的故事
  • 南科大醫院MDT團隊為「準百歲」老人成功「接骨」
    當高齡老人遭遇「骨折」,手術風險和恢復難度就更陡然劇增。近期,南方科技大學醫院,為「準百歲」高齡骨折患者丁奶奶(化名),成功開展閉合復位微創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手術。老人術後恢復良好,四天便可下床活動。高齡老人跌倒骨折並不少見,僅在短短一周內,南方科技大學醫院骨科便已成功完成了3例90歲以上高齡老人的骨科手術。
  • 73歲老人手術當晚就能下地活動,這是什麼神操作!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宋振銘 通訊員 叢俊英 威海報導「太神奇了,很久沒這麼舒服的走路了,感覺太好了!」在威海市文登區人民醫院的骨科病房內,王先生緊緊握住骨科主任林浩的手,欣喜地說。7月27日,文登區人民醫院骨科由林浩主任帶領團隊,為腰部疼痛、活動困難多年的王先生,實施了「微創內窺鏡椎管擴大解壓手術」,經過四個小時的手術,王先生的病痛解除,當晚便能下地走動了。患者王先生今年73歲,年輕時意外閃了腰,因為疼痛並不明顯,一直沒有在意。隨著年齡的增加,腰部的疼痛逐漸加劇。
  •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宿城民警走訪慰問百歲老人
    ……為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構建和諧警民關係,近日,宿城公安分局埠子派出所組織民警開展慰問百歲老人送溫暖活動。百歲老人施守蘭,現住在埠子鎮龍潭小區。埠子派出所教導員賀廣旭說,一般80多歲的老年人就選擇住一樓,而施奶奶和子孫一起住二樓,每天自己上下樓散步。見到民警走訪,她總是笑容滿面,熱情地邀請民警到她家裡坐坐。
  • 「準百歲」老人遭遇「人生最後一次骨折」,醫院成功「接骨」四天便...
    當高齡老人遭遇 " 骨折 ",手術風險和恢復難度將陡然劇增。近期,南方科技大學醫院,為 " 準百歲 " 高齡骨折患者丁奶奶(化名),成功開展閉合復位微創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手術。老人術後恢復良好,4 天便可下床活動。高齡老人跌倒骨折並不少見,僅在短短一周內,南方科技大學醫院骨科便已成功完成了 3 例 90 歲以上高齡老人的骨科手術。
  • 原瀋陽軍區總醫院骨科專家成功為百歲抗戰老兵置換股骨
    2月19日下午,股骨頭摔壞的百歲老兵孫景恕,經原瀋陽軍區總醫院實施置換股骨頭手術後康復出院。臨行前,老人拉著醫護人員的手表達感激之情。 剛過百歲生日的孫景恕,是一名參加過抗日戰爭的老兵,後曾在抗美援朝作戰中擔任連長。大年初七,孫老在下樓時拐杖不慎拄空,從臺階上摔了下來,送到駐地醫院後被診斷為「左側股骨頸骨折」。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趙喆奪冠首屆全國中青年骨科醫師手術標準化大賽
    近日,「首屆(文武雙全,談骨論術)全國中青年骨科醫師手術標準化大賽」(以下簡稱「大賽」)決賽在廈門舉辦,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趙喆醫師奪得創傷組冠軍。大賽由《中華骨科雜誌》、《中國骨與關節外科雜誌》主辦,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骨科雜誌》總編輯、《中國骨與關節外科雜誌》主編邱貴興教授,《中華骨科雜誌》副總編輯胡永成教授等近30位骨科知名專家擔任大賽評委。經北京賽區初賽、京津冀賽區複賽,趙喆以兩連冠的優異成績挺進決賽,最終獲得了大賽評委會的一致好評,奪得桂冠。大賽以「文武雙全,談骨論術」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