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日水星探測器造訪近地軌道,時間鎖定4月10日,造價達20億美元

2020-12-19 有趣探索

趣味探索訊 2018年10月20日,由歐洲航天局(ESA)和日本航天探索局(JAXA)共同出資打造的水星探測器BepiColombo被一枚阿麗亞娜5號強力火箭送入太空,於是這個總造價達20億美元的人造物開啟了長達7年零兩個月的追星之旅。BepiColombo翻譯成中文名為貝皮·科倫布號。

為了能追上秒速達到47.89千米水星,ESA和JAXA專家不得不制定精密計劃:貝皮·科倫布號一次飛越地球,兩次飛越金星,然後六次飛越水星,最後才進入水星環繞軌道。借用地球、金星和水星引力來增加自身飛行速度,改變飛行方向,即行星引力彈弓效應。在上個世紀,遠航到星際空間的旅行者1號和2號都通過行星引力彈弓效應來加速。

專家預計,2020年4月10日飛越地球,2020年10月15日首次飛越金星,2021年8月11日第二次飛越金星,2021年10月2日第一次飛越水星,2022年6月23日第二次飛越水星,2023年6月20日第三次飛越水星,2024年9月5日第四次飛越水星,2024年12月2日第五次水星飛越,2025年1月9日第六次飛越水星。2025年12月5日切入水星環繞軌道。

今天是2020年4月7日,果不其然,水星探測器如期到來了,它將在美國東部時間4月9日至10日晚上再次造訪近地軌道,離地球最近只有12700公裡,和地球直徑一般大,等於地月距離的0.033倍。此次造訪雖說肉眼無法看到,但是雙筒望遠鏡肯定能捕獲到圖像。

為此,ESA的BepiColombo項目科學家約翰內斯·本霍夫特意繪製水星探測器通過地球上方路線圖,該圖顯示,在世界標準時間4月9日23時38分43秒,水星探測器從西北太平洋開始,沿地球赤道方向自東向西移動,當它飛越南美洲上空時離地球最近只有12700公裡,時間約在世界標準時間4月10日5時30分鐘左右。南美洲,北美洲,還有非洲部分地區可以觀看,南美洲是最佳觀看地區。

BepiColombo探測器總重量為2700公斤,主要由水星行星軌道器MPO、水星磁層軌道器MPO和推進模塊MTM三部分組成,MPO重1230千克,Mio重255千克。據了解,水星行星軌道器MPO攜帶了雷射測高儀(BELA)、熱紅外光譜儀(MERTIS)等11種科學儀器,水星磁層軌道器MPO攜帶了質譜分析儀(MSA)、電子高能粒子儀(HEP-ele)等5種科學儀器。推進模塊MTM配備了太陽能電力推進系統,最大推力為290毫牛。

自2018年10月發射,截止到2020年4月,BepiColombo探測器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14億公裡,但對於漫長7年旅程而言,這只是一小段距離,因為它在切入水星軌道之前,至少要飛行60億公裡。不得不佩服地球人類的智慧。

相關焦點

  • 在巨大石頭到來前,有7顆小石頭率先造訪近地軌道,秒速16.94公裡
    有科學家表示擔憂,過多低軌道衛星勢必影響精密天文儀器的深空觀測,也有人認為,無非是夜空上增加一些星星罷了,有何影響。而在這個時候,多顆太空石頭靠近地球,不日將造訪近地軌道。說到深空探索,人們自然會聯想到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因為NASA擁有世界頂尖航天科技,這一點再也不用去懷疑了,來到200多億公裡外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在火星表面邊行駛邊探索的核動力好奇號火星車,正準備對太空石頭採礦的OSIRIS-REx號可返回飛船,圍繞木星旋轉的朱諾號探測器。
  • 天體跟蹤警報響起,編號2020ND天體將造訪近地軌道,JPL確定了
    有人將近地軌道比喻成是一個熱鬧的「菜市場」,人造衛星是川流不息的常客,而從外太空而來的小天體是是稀客,從某個角度而言,這個比喻很是恰當,因為有的小天體幾年才造訪一次,有的需要幾十年,但由於地球附近閒逛的小天體實在是太多了,估計多達千萬,所以幾乎每天都有小行星到訪近地軌道,有的小行星還給地球人類製造潛在威脅。
  • 太空探索系列旅行之信使號軌道探測器
    信使號水星探測器於2004年8月3日搭乘德爾塔Ⅱ型火箭在甘迺迪航天中心點火升空,開始了水星的探測遠徵。 在長達6年半的飛行時間裡,它飛行了約79億千米,進行了5次軌道修正,更重要的是6次飛掠太陽系行星,藉助引力彈弓來減速,包括2005年8月2日飛掠地球,2006年10月24日和
  • 茫茫太空 各國探測器何處「潛伏」?
    中國日報網7月6日電(劉世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耗資11億美元打造的「朱諾」號(Juno)探測器於當地時間7月4日順利接入木星軌道。此前,它已經在神秘莫測的太陽系中跋涉了5年、將近20億英裡(約32.2億公裡)。而接下來,它的任務也不輕鬆,能拿到什麼「料」也不得而知,因為木星大氣層環境十分惡劣,探測起來可謂步步驚心。
  • 造訪地球的時刻快到了,日本飛船迎來重要變軌機動,切入近地軌道
    2020年11月對於我國航天而言,是一個不平凡的月份,是一個讓國人再次自豪的月份,嫦娥5號月球探測器的成功發射,成為了全世界熱議的話題,不少國外專家稱中國航天科技已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幾乎可以和美國平起平坐了。
  • 日美將聯合打造低軌道飛彈防禦網絡
    參考消息網8月20日報導 日媒稱,日美兩國政府將共同打造由多顆小衛星探測、追蹤飛彈的體制。這些小衛星將在距離地面300到1000公裡的低軌道運行,負責監視和攔截飛彈。據《日本經濟新聞》8月19日報導,日美的方針是在距離地球更近的低軌道區域對新型飛彈展開探測和追蹤。
  • 馬斯克重申低軌道星際飛船發射成本目標:10美元/公斤
    SpaceX的目標是通過星際飛船大幅降低軌道發射載荷成本馬斯克在太平洋時間11月18日上午發表相關評論。降低進入軌道的每噸成本一直是該公司從一開始就確定的設計目標。此前,馬斯克曾表現出了足夠的信心在5月給出發射系統有效載荷交付成本的數字。
  •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耗資2億美元左右
    發射速覽 發射時間:東京時間7月20日6:58:14,北京時間7月20日探測器質量:1.35噸 任務過程:希望號將歷時7個月,跨越6000萬公裡、飛行4.935億公裡,預計2021年2月進入火星軌道,4~5月正式科學探測,一期探測兩年,二期擴展至2025年。
  • 星球日報 | DeFi鎖定資產總價值達20億美元;用戶反映Voice存在設計...
    頭條 DeFi鎖定資產總價值達20億美元 DeFi Pulse數據顯示,DeFi生態中鎖定資產總價值持續攀升,已達20億美元,其中Compound佔比達33.66%。 (CryptoNews) 分片項目Elrond將於7月30日上線主網 分片項目elrond已在7月4日開啟創世紀質押2.0(Genesis Staking 2.0)階段,並宣布主網上線時間為7月30日。據此前報導,Elrond供應將參考比特幣的供應模式,將在10年內達到固定的最大供應量。
  • 近地軌道擠滿了垃圾,衛星垃圾網能把它們清理乾淨嗎?
    去年四月,一顆旨在清理太空碎片的衛星由 SpaceX 的獵鷹 9 號火箭運載發射,與國際空間站進行了對接,兩個月後,又被裝入 Nanoracks Kaber 部署系統發射到軌道上。今年 9 月 16 日,這顆名叫 Remove DEBRIS 的衛星便開始了第一階段實驗。
  • 美軍擔心近地軌道出現「堵車」,轉變思路,打造低軌道飛彈防禦網
    特別是近年來,美國在軌道衛星網建設上不斷提速。根據美國福布斯新聞網8月28日報導,美國空軍AFWERX創新實驗室與 「超級地球觀測者」公司在8月份達成了協議。按照協議內容,該公司將按照美國空軍的要求重點研發小型超低軌道光學成像衛星。這也意味著,在近地軌道越來越「擁堵」的前提下,美軍已經轉變發展思路,開始重點打造超低軌道衛星網了。
  • 與海狼級相比足低了10分貝,造價達20億美元
    亞森級核潛艇早在前蘇聯時期,就已經開始設計,到1993年開始建造,首艘艦於2014年6月開始服役。該潛艇艦體長度為120米,艦體寬度為15米,乘員編制90人,水下航速可達到35節,水面排水量為8600噸,水下排水量為13,800噸,可在水下續航100天以上。
  • 水星的世界-太陽系篇
    水星同太陽的平均距離只有5790萬km,且水星在地球軌道內側,使其很容易被太陽的光淹沒,造成不容易在地球被觀測。水星同時也是自轉速度最快的行星,它每87.968個地球日就會繞太陽公轉一圈,而公轉2.01圈也會自轉3圈。它是太陽系最小的類地行星。
  • 二戰,美軍華裔軍官擊落20架日機,造價10億美元軍艦以其命名
    一位華裔艦長憑藉著高超的指揮藝術,成功擊落20架日機。後來,美國人為了紀念他的英雄事跡,將價值10億美元的驅逐艦以他的名字命名。 太平洋戰場上的美華裔軍人 珍珠港事件爆發,美國向日本宣戰,後又向德國和義大利宣戰。美國這架龐大的戰爭機器被日本強行打開。
  • 每周大事(2020年7月4日~10日)
    「義新歐」中歐班列半年發送量同比增長超150% 據新華社7月4日報導,截至7月3日,今年以來「義新歐」中歐班列已開行300列,上半年「義新歐」中歐班列發送量同比增長151.1%。 習近平同加納總統阿庫福-阿多就中加建交60周年互致賀電
  • 小火箭聊太陽同步軌道:一個只能固定時間臨空的軌道有什麼用?
    預計閱讀時間:1小時。 本報告分4個部分,本文是第1部分。 又到春節了! 小火箭在這裡祝所有小火箭好友春節快樂!萬事如意!
  • 2019年11月天象大觀出爐,重點關注獅子座流星雨和水星凌日
    水星:在天秤座運行,1日留後至20日逆行,20日留後改為順行。11日23時下合日,合後由昏星變為晨星,25日11時水星合月,水星在月亮南1.9°。28日18時水星西大距,與大陽的角距為20.1°,日出前位於東南方天空,亮度約-0.6等,地平高度17°左右,有利觀測。金星:昏星。
  • 我和水星有個約會,貝比科隆博號
    太陽系中也有以水命名的星球水星。在太陽系中,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且軌道偏心率也很大。它的近日距大約4600萬千米,遠日距也不到7000萬千米。日地平均距離是1.5億千米左右,地球上觀測水星與太陽的角距離不會超過28°。而水星位於近日點附近的大距時,角距離甚至還不到18°,所以多數情況下水星都非常靠近太陽,很難被觀測到。
  • 天文科普:關於水星的十二個有趣知識
    廣義的宇宙就是時間、空間、物質的統一。宇宙大約誕生在138.2億年前,而宇宙有多大呢,目前計算的宇宙直徑為1560億光年。宇宙是奇妙的,誕生了許多空間物質和地理現象,還 有很多待開發的處女地,就算是目前「已成定律」的地理事物、空間規則或宇宙規律也有可能在未來因為科學的進步而被更新、修正或推翻重建。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永無止境,大量的空間事物依舊披著其神秘的面紗,等待著我們進一步揭開。
  • 美物理學家稱外星人用地球同步軌道探測器或已監視我們數百上千年
    據美國媒體10月1日報導,一位美國物理學家近日發表論文,聲稱外星人利用與地球同步的近地軌道探測器可能已經監測人類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當人類文明的技術足夠發達,能夠找到這些探測器時,人類就能與外星人建立起實時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