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浩 著 湖南大學出版社
作者積三十年速寫與教學的經驗,明白地解析了鋼筆速寫中的關鍵疑難點,從審美認知層面,提供了獨特的鋼筆速寫視角,總結了適用的鋼筆速寫技法,通過速寫現場觸發的情趣,用圖文遊記的形式呈現出區域遼闊、風情迥異、精彩生動的鋼筆建築風景畫卷。可供美術、建築、環藝設計類專業的師生及鋼筆速寫愛好者參考借鑑。
作者:聶 浩 筆耕鋼筆風景速寫三十餘年。大學工業設計專業畢業,1986年起擔任省級期刊雜誌美術編輯、任總編20餘年。曾同時長時間兼任10餘家報紙期刊的美術編輯,長達12年兼職上市科技公司文化藝術顧問,諳熟電腦製圖、排版、印刷技術。兼職教授建築美術,以長期速寫實踐感受,為學生揭示鋼筆速寫技巧,解析提升學生審美認知結構。近期出版有《手忙腳亂的鋼筆建築風景速寫》,受到大學繪畫基礎學科學生追捧。有近百幅鋼筆繪畫和攝影作品在全國報刊公開發表,20餘幅書籍裝幀設計作品出版,公開發表編輯和藝術論文10餘篇,有文章與大量插圖散見於書籍與報刊。
義大利佛羅倫斯
德國慕尼黑
長沙新景
黔東南從江
長沙太平街
婺源李坑
嶽麓書院
長沙化龍池
手忙腳亂的畫境
文丨聶浩
鋼筆風景速寫的藝術魅力何在?我感覺,就在短暫一瞥的激情揮灑之間,就在手忙腳亂的線條變化之間,就在美妙與缺失都不可複製之間。
什麼畫筆比得上鋼筆所產生的速率?鋼筆一旦「速」起來,能有效地適應你激情放縱地捕捉美,傾瀉內心瞬間的感受。鋼筆速寫只有出手快,線條才流暢生動,才有生命;只有出手快,才會放棄枝節,自然產生黑白相生的節奏,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力。慢下來,感覺就遲鈍了。時間一長,越畫越死,速寫之魅力反而漸行漸遠,乃至蕩然無存。只有速寫到一定的數量,你才可能突然明白:「什麼時候收筆」是一種境界。美國畫家奧列佛對鋼筆速寫有個時間限定——「快則30秒,慢則半小時。」這是很有道理的經驗之談。
站在遊人如織的風景點,限定極短的時間,鋼筆速寫就是圍觀人群逼視下,筆尖在白紙上的 「花樣滑冰」。筆尖下的線條一旦滑入那種突兀炫目拼搏的狀態,是非常驚險刺激的。你心存旁騖怕失敗,那就真會閃失!不要總把速寫失敗歸因於靈感沒有來,許多失敗都源於對鋼筆速寫的認識不到位。缺少認識哪來的靈感?
在「花樣滑冰」的那一刻,你的認識需要高過你的手。認識沒有上去,你無法自信,手感遲疑,下筆處於碰運氣的狀態。這種狀態下,不管你如何勤奮努力,哪怕你連續畫十張百張,你的作品也很難有實質性的提高。
攤開你的速寫,冷靜地琢磨一下,那些看似完整的畫面,橫看豎看就是沒有味。這是為什麼?因為你認識不到問題出在哪兒,不斷地畫,等於不斷地重複著自己的毛病。出現這種狀態,很可能是你速寫時的觀察方式還只是停留在遊人賞景的視角,你還缺乏獨到而敏銳發現美抓住精彩的眼睛。你應該停下筆來,認識什麼是好的鋼筆風景速寫,提高眼睛的修養。
發現美的眼晴,不是純自然主義的眼睛。而是善於累積自己的審美經驗,構建繪畫的審美認知結構,從自然對象中提煉出識別美的眼睛。當你對鋼筆風景速寫達到一定的鑑賞水平,物象遷移到你的意象時,你才能面對同樣的風景,感受到一般人看不到的美妙,靈感才會不斷閃現,產生獨特視角。
鋼筆速寫的觀察方式是,在正確理解黑白構圖透視結構的基礎上,把選擇的景觀歸納成長、方、圓、三角等等不同形體,分出不同層次,強化不同明暗,轉化為美的元素,在頭腦中瞬間重新排列組合。獨特視角選擇美景託物寓興是感性,觀察方式撮其精華化繁為簡是理性。有了感性和理性的結合,你的認識就基本到位了,眼中的觀察在心中形成了美妙的圖景。此時,你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畫什麼,不畫什麼。你會快速地把鋼筆落在感覺中的「關鍵部位」,採用自己熟悉的興趣的繪畫語言鋪陳開來,手頭功夫也會跟上感覺自然地得到發揮。由此,你的畫面就有可能出現超乎預料,產生靈動的藝術效果。
如若你有素描基礎,你觀察「關鍵部位」會敏感而精準。鋼筆速寫是基於素描的一種變化,簡單地歸結,可以對應結構素描和調子素描分為線描畫法和明暗畫法。鋼筆線條是不可更改的,速寫時,儘量不要先打輪廓,而是從風景最精彩最動人的地方開始畫。
若用線描畫法,風景最精彩最動人的形體的結構轉折處就是著筆的「關鍵部位」。這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區域。你第一筆沒有畫準確不要緊,再畫!在這個區域裡,哪怕還是沒有畫好,仍然不要緊!橫塗豎抹,皆是繪畫的生動。也許那些當時你畫錯的線條,最後可能成了畫面精彩的放縱,激情的行跡,增加了畫面的厚度。千萬不要輕易有意塗抹掩蓋錯畫的線條,這些自然線條正是藝術的真實,正是鋼筆風景速寫的現場感!
倘若你畫的主體是建築,線描往往是從上而下,一氣呵成。因此,只懂得點透視知識的皮毛是不夠用的。現場速寫時的建築透視錯綜複雜,可能有許多不同朝向不同的消失點,一條透視線的角度不準確,整幅畫的感覺都扶不正了。這需要你對透視結構爛熟於心,把對這些關係的理解轉化成一種直覺,你的鋼筆才能在速寫中揮灑自如。
若用明暗畫法,你就像畫調子素描一樣,從明暗交界線著筆,這裡就是「關鍵部位」。你眼中的風景,如房屋山水樹木都已經成為不同形體的明暗元素,你的筆不會落在形體的最亮部位,而是落在最暗的陰影部位。倘若採用寬頭的美工筆,你筆到之處,迅速呈現強烈的黑白對比效果,此時要特別控制暗部的範圍,注意留有餘地和透氣空隙。畫實容易,畫虛難。畫在實處,精彩卻在虛處。這也就是古人所謂「計白當黑」、「知白守黑」的道理。鋼筆線條濃淡不明顯,全憑手感把握粗細輕重與疏密。因此,畫次要部分比畫主體更須斟酌,不經意間,次要的形體常常畫著畫著就跑到前面來了,這需要你對構圖層次虛實概念明晰。許多鋼筆風景速寫的失敗,不是沒有畫夠,而恰恰是畫過了,不該深入的地方深入了;畫滿了,該空白的地方填實了。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鋼筆是舶來品,由此而生的鋼筆畫一直瀰漫著「洋氣」,印著科學的焦點透視和銅版畫精雕細刻的胎記。倘若我們把中國畫的構圖布白、散點透視和對線的表現技法融合進鋼筆風景速寫,你會發現一片新天地。
速寫畫到韻味時,總讓人意猶未盡。歸去後,許多人不免會情不自禁繼續畫,一著筆就不可收拾。鋼筆風景速寫與現場可謂血脈相連,一旦脫離了現場,也就放棄了鋼筆速率構成的繪畫情態。再畫,很難產生鮮活奔放的線條。真正好的鋼筆速寫離開了現場幾乎是無法改動的,一改就畫蛇添足。這與書法藝術的形成有異曲同工之妙。
鋼筆速寫畫面應具有未完結的開放性。說完了,也可說未完,還能層層深入;說未完,仍可說完了,留給人以想像空間。畫面一旦失去開放性,就沒有速寫味了。那些離開現場在屋子裡繪製的「鋼筆速寫」,畫面往往是封閉的,線條平緩,乾淨完整得沒有任何缺失。這種作品,畫面經過苦心經營算計,也許具有某種美,但不是現場產生的速寫特有的開放性美,類似電子音樂塑料花之美。
當然,速寫不可能常盡如人意,離開現場繼續完善也有時難免,但要慎之又慎,寧歉勿過。特別是對那些速寫時間過長的作品,有些人畫後會花更多的精力,藉助照片不斷調整修改充實畫面。此刻,一定要充分認識到,眼睛的視覺遠不是鏡頭的視角所能替代的,眼睛的視覺變化要比鏡頭豐富得多,「藝術」得多。一定要分清現場速寫人的「多維視角」與照片的「扁平視角」之間質的區別。否則,一不小心就掉進了視覺感知的誤區,下意識把「畫面現場視角」 的豐富性轉換成了「照片視角」的單一性,甚至把照相機的「鏡頭畸變」搬進了畫面。那就可謂得不償失了。可惜的是,這種帶著「鏡頭畸變」的臨摹照片之作,當下隨處可見。
有照片可以藉助,不少繪畫人從此不再速寫。特別是手機有了照相功能之後,就連初學繪畫的人對現場速寫都有所不屑,臨摹照片成了畫鋼筆風景的捷徑。今天,只要有景觀,就有照相人在,卻很難找到鋼筆速寫人的身影。偶爾,從樹後冒出一位兜售手繪鋼筆風景畫明信片的學子,我驚嘆,那是他鄉遇故知!我會情不自禁地品評那些畫作,與學子討論。我會反覆強調:鋼筆風景畫如果僅僅依賴照片臨摹,藝術感受與創作過程省略了,鋼筆速寫的靈魂也不存在了,只留下雕琢製作的匠意,不如藉助照片通過電腦軟體製成鋼筆畫,效果可能更精彩。只是能用電腦批量複製的視覺感受,與活生生的鋼筆風景速寫可同日而語嗎?
我喜歡鋼筆速寫時那種尖銳、磊落、黑白分明的感覺,還有它的便捷。我把鋼筆速寫作為一種玩意兒鑲嵌在我的生活之中,有陽光的日子外出,帶上鋼筆和速寫本,融入風景,邊走邊畫,激情奔放。玩得隨意玩得專心致志正是我速寫的底色。這本畫冊,除少量留有我早年的遊覽足跡,大多是近年旅途中手忙腳亂的另類遊記,以及躑躅長沙街頭的閒描。相隔時日,好多當時動人的風景,已經漸漸淡忘,但速寫過的景致,卻點點滴滴長久地鏤刻在心中。
如果你畫鋼筆風景一直找不到感覺而心存迷茫的話,希望這本《手忙腳亂的鋼筆建築風景速寫》能給你帶來一點點參考。
聶 浩
2016年3月16日於含綠齋
序
文丨巫繼光
聶浩先生是一位很有激情的老師。他在「手忙腳亂」 的境界中,用嫻熟的技法、流暢的線條、疏密的布局及誇張的黑白色塊記錄下對物象、景物的愉情與感覺。書中有些作品將中國國畫的審美情趣與西方鋼筆繪畫技法糅合在一起,畫面精緻而舒展,點出了建築欣賞的快感,是作者長期對速寫藝術探索的展示。
使我興趣的是:有一部分在國外的速寫作品,是他隨旅遊團隊,短期內穿行十餘個國家時,在匆匆間隙中所作。跑馬看花的旅途,兩眼看都看不過來,在人流中要堅持全神貫注地快速寫生,這不是件容易事。除了不一般的功力,更重要的,還是追求鮮活藝術的激情。他手忙腳亂,並非草率,而是匆忙與激情的交織,不是親歷現場常年對藝術的感悟,是無法呈現畫面視角衝擊力度的。品讀這本書中的每段文字、每幅畫面,都可觸到速寫現場作者的情感躍動,並從中獲得鋼筆速寫的經驗和技巧。
在你人生的各種旅途,走進某座城市、鄉村或景區,一旦你手忙腳亂,急忙取出隨身攜帶的相機、手機或鋼筆,那麼,一定是這裡有什麼讓你的情緒激動了。或愉悅、或感懷、或景仰,或痛惜。你迫不及待要把眼前的情景記錄下來,珍藏起來,留下美好的記憶,不虛此行,讓你的人生添彩。如果你是一名文化藝術工作者,或許會有更多收穫,創意的激情油然而生。而要持久地保留這種情景,這種感覺,除了用照相機、錄像機、手機等現代工具之外,對於但凡有一點繪畫基礎的人來說,最好的工具,還是速寫。
速寫的優勢,就是可以快速記錄當時觸發的感覺與激情所產生的印象。當時的情境,照相機的瞬間拍攝,是難以描述的。速寫過程記錄的是讓你情動的印象形態,會進入人的長久記憶。因為速寫不是全息記錄,而是對物象的形態元素進行選擇、組織、寫意的過程,只需記錄下最動人的那一部分,甚至誇張地放大某一部分,也就是能打動人的元素。速寫還可以為你積累大量的思維意象,促成審美思維的擴展。速寫的這些能動性功能,終歸是以再技術見長的電腦和相機所難以企及的。
無論建築或園林景觀的創作與創新,除了給定的功能與技術條件之外,都離不開意象的輸出、伴隨思維的發展最終形成概念。對概念的表述最好的方法仍然是速寫。正如20世紀後期著名設計家墨斯(Tom·Henrh)所說,「我們發現數學家及各學科專家與揮舞6B鉛筆的藝術家之間的分歧,前者的運算圖表在某種程度上說永遠產生不了建築,而後者能構想廣泛的概念卻常常無能或不願意將它們改進以適應科學的運算。」
現在的年輕人包括我的學建築設計的學生,越來越多地依賴於相機和電腦,在創作課題前,總找不到感覺。就此而言,聶浩先生追求鮮活藝術的激情就值得稱道了。我希望他的激情能感染更多的年輕人,燃起他們螢屏之外追求鮮活藝術的熱忱,激發他們創作與創新的潛能。
是為序。
巫繼光
二零一六年五月三十日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原湖南大學建築系主任、教授、全國建築學專業學科指導委員會委員、湖南建築師學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