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讀書目是不少中小學生在寒假期間需要完成的作業。不過,不少學生為此苦惱,對必讀書不能理解、不感興趣是最大的問題。假期到底給孩子讀啥樣的書,成為不少家長的難題。有家長表示,老師要求閱讀《柳林風聲》《希臘神話》等,可孩子一點也不想看,在選擇時想讀內容驚險一些的,比如《福爾摩斯探案集》《金銀島》等,無奈將兩類書都買了,可這麼多書孩子肯定看不完。
【學生不領情】寒假作業中,老師布置的必讀書單有很多不感興趣的書,但喜歡的《哈利波特》《霍比特人》等書均被父母拒絕購買。
初一學生陳澤宇這次寒假老師布置了《城南舊事》《茶館》等書,勉強看了一半,實在覺得沒有什麼意思,沒能堅持看下去。
【老師開的書單有哪些】記者了解到,成都市目前部分語文老師的寒假閱讀推薦書目,種類較為單一,內容相對傳統。大部分是:《史記》《唐詩宋詞三百首》《中華上下五千年》《水滸傳》《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十萬個為什麼》《海底兩萬裡》《伊索寓言》《愛的教育》《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傅雷家書》《狼圖騰》等。
【學生喜歡讀哪些書】學生喜歡的書籍內容廣泛且時尚,包括科學、生物、歷史、文學、科幻、探險、漫畫等。在小學生中大熱的一些圖書,有 《神奇校車》《查理九世》《男生日記》《女生日記》《淘氣包馬小跳》《植物大戰殭屍》,以及漫畫雜誌《阿衰》《爆笑校園》《幽默大師》等。這些書似乎不入老師的「法眼」,在學生那裡卻是大熱,有的還在學生中間悄悄流行。
學生吐槽即將開學,一部分學生的寒假作業還沒有完成,其中少不了老師開的必讀書單。
就讀於成都通錦中學的初一的李晨,過年前完成了大部分寒假作業,僅剩下讀書的作業沒有完成。面對母親買的《希臘神話》《唐詩三百首》《科學的旅程》等書,李晨一籌莫展。「我想看的書,媽媽不給買,而買來書根本看不下去。」李晨表示,老師布置的必讀書有很多自己不感興趣的書,但自己喜歡的《哈利波特》《霍比特人》等書均被父母拒絕購買。
同樣讀初一的陳澤宇告訴記者,「這次寒假,老師布置了《城南舊事》《茶館》等書,我興趣不大。勉強看了一半,實在覺得沒有什麼意思,沒能堅持看下去。」
許多學生表示,老師布置的書單中的圖書,都比較課本化,沒有特別大的意思,反而想看一些探險類和魔幻類的書籍。「每天都是為了完成任務看翻上幾頁,但是看了幾頁就沒興趣了,反而《福爾摩斯》拿起來看比較有趣。」陳澤宇表示,雖然老師推薦的書以後有用,但是沒有辦法耐下心去仔細閱讀,有些書如《史記》《楚辭》理解不了。
家長做法孩子對老師推薦的必讀書排斥,家長們也頗為無奈。寒假剛開始,張女士就按照老師開的書單,給上五年級的兒子買了3本書。「老師推薦的書肯定有用,可他不愛看,我只好天天晚上盯著他翻幾頁。」張女士坦言,就算是為了應付考試也應該多看,「他不感興趣的就強迫他看幾頁,感興趣的也給他買了,希望他能夠結合著看。」
像是張女士一樣,給孩子買不同種類的書籍的家長大有人在。宋女士在孩子拿到寒假作業後的第一個周末,就帶著孩子去西南書城買書,但由於老師推薦的圖書要求版本,所以有些書很難找到,只能從網上購買。實體店內沒有購買到符合老師要求的書,宋女士在孩子的要求下,買了哈利波特一系列的圖書。
但是讓宋女士沒有想到的是,當從網上購買的必修圖書到家後,兒子一頁都不願意翻,只要有時間就看自己挑選的圖書,有的都已經看了兩遍。無奈之下,宋女士只能要求孩子每天寫讀書摘抄的方式,強制其讀老師安排的必讀書籍。
老師初衷為什麼老師推薦給學生的書和學生喜歡閱讀的書大相逕庭?對此,不少老師透露:「知道孩子喜歡讀其他書,但不能堂而皇之公開推薦,怕孩子看多了收不住。」
也有老師表示,給孩子們開必讀書單,是督促孩子閱讀的一種方式,對於「不推不動」的學生,依靠這種方法促進其閱讀,也是無奈之舉。還有老師並不知道學生的閱讀興趣,保險起見,推薦一些耳熟能詳的經典肯定錯不了。
針對學生對「必讀書目」興趣不大的現象,昨日,通錦中學初一的語文老師劉賢童表示,如果是規定的作業,學生應盡力完成。除此之外,學生可以盡情選擇自己喜歡看的書,寫了讀後感可以交給老師,師生一起探討。
■專家觀點湖北黃石市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室副主任譚清才表示,如果老師只是在假期布置學生閱讀,而書籍所涉及的內容跨度大,方向又較為分散,這樣的閱讀不見得有成效。老師和家長要做的,是讓閱讀變得更有趣,而不是成為負擔。「孩子的知識面有限,方向太多會讓他們無所適從。」
譚清才建議在學生課外閱讀方面,要把讀、寫、體驗結合起來。比如,鼓勵學生批註式閱讀,隨後可以生發一些聯想和創作。推薦書目的時候,不能是布置「任務」,要讓學生主動閱讀。通過召開讀書報告會、交流會,讓同學之間互相推薦,可以使大家產生閱讀興趣。
■書店大戰對成都各大書店來說,每年年底到第二年年初有一場硬仗必須要打——寒假暢銷書銷售大戰。為了出奇制勝,很多書店想到一招,到學校去「複製」書單。
「成都中小學開始陸續放假時,我們提前通過一些渠道拿到了老師開給學生的寒假必讀書單。」昨日下午,布克書店負責人胡先生告訴記者,隨著課外閱讀潮的普及,每年寒暑假,各大中小學校都會流傳這樣一份書單。對於書店而言,這份書單上的書就是當月的暢銷書籍。
記者走訪西西弗書店、西南書城、言幾又等幾家人氣較高的實體書店了解到,暢銷書櫃檯已陸續被書單裡的熱門書籍佔領。言幾又書店店員向記者介紹,這些書籍會根據銷售以及消費者的諮詢購買情況來實時調整位置。而決定這些書籍是否上架的,正是這些從學校流傳出來的書單。
西南書城店員介紹,寒假閱讀銷售季,書店後臺有一個備貨小組,會根據這份書單按圖索驥地進行備貨,西南書城的備貨工作早在放假前一周就開始了。「每個學校出來的書單都不盡相同,給我們造成了比較大的困擾。」有個學校把《三體》寫進書單,而有的學校又要求學生側重閱讀青春文學,不少學校的必讀書單中都有《狼圖騰》這本書。對於不同學校列舉的不同書單,也讓部分書店完全靠運氣押寶式上架。
對於學生對老師布置的必修書單不感興趣,布克書店負責人胡先生表示,「現在的學生,閱讀受網絡的影響,選擇更多,也更自主。」胡先生說,對於傳統的經典作品,如今的中小學生普遍感覺有距離,很難產生共鳴。中小學生與經典文字的距離感,不僅源於經典作品年代久遠,更因為他們喜歡的閱讀感覺和節奏,與經典作品大相逕庭。學生們對經典有一種仰望之情,很難進入他們父輩過去的讀書情境之中。而這一代學生不願意妥協,對於他們不喜歡的書,很多人不會硬著頭皮看,所以就會出現學生排斥老師布置的必修書單,而根據自己興趣來挑選閱讀書籍的情況。
(原題為:《老師開寒假書單 學生興趣不大》)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