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召開生態環境保護新聞發布會

2020-12-12 光明網

  3月11日上午,自治區召開生態環境保護新聞發布會,就2019年全區生態環境保護主要工作完成情況和2020年生態環境保護主要工作任務進行發布。

  自治區召開生態環境保護新聞發布會

  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新聞發言人張樹禮進行發布

  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綜合處處長韋和章答記者問

  自治區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嶽彩英答記者問

  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新聞處副處長王曉偉主持發布會

  媒體記者提問

  內蒙古自治區2019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完成情況、2020年生態環境保護

  重點工作新聞發布會發布詞

  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新聞發言人 張樹禮

  (2020年3月11日)

  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好!

  現在我就2019年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完成情況和2020年生態環境保護主要工作任務做如下發布:

  一、2019年全區生態環境質量狀況

  2019年,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堅持「立足攻堅、著眼持久,因地施策、協同治理,突出重點、統籌推進,精準防治、務求全勝」的工作方略,圓滿完成了大氣、水、土壤年度約束性指標任務。

  一是大氣環境質量持續向好。2019年,全區12盟市政府所在城市空氣品質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89.6%,重度汙染以上天數比例為0.9%。汙染物細顆粒物(PM2.5)年平均濃度為27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為(PM10)61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為(SO2)15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為(NO2)23微克/立方米,臭氧為(O3)137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為(CO)1.2毫克/立方米,均達到《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2012)年二級濃度限值。與上年相比,12個盟市平均達標天數比例下降0.1個百分點,重汙染以上天數比例下降0.6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和一氧化碳(CO)同比持平,二氧化硫(SO2)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分別下降6.2和11.6個百分點,二氧化氮(NO2)和臭氧(O3)分別上升9.5和2.2個百分點。

2019年,12個盟市中,阿拉善盟、鄂爾多斯市、烏蘭察布市、錫林郭勒盟、赤峰市、興安盟及呼倫貝爾市7個盟市空氣品質綜合評價達標,較2018年新增了1個達標盟市。

  2019年,在剔除沙塵天氣影響後,按照城市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評價,2019年我區環境情況質量相對較差的3個盟市依次是包頭市、呼和浩特市和烏海市,空氣品質相對較好的3個盟市依次是錫林郭勒盟、呼倫貝爾市和興安盟。

  2019年,在剔除沙塵天氣影響後,全區12盟市空氣品質達標天數比例為92.6%,重度汙染以上天數比例為0.3%。汙染物細顆粒物(PM2.5)年平均濃度為26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為(PM10)54微克/立方米,均達標。與上年相比,12個盟市平均達標天數比例下降1.7個百分點,重度汙染以上天數比例上升0.25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上升4個百分點,可吸入顆粒物(PM10)下降3.6個百分點。  剔除沙塵天氣影響後,我區PM2.5未達標的10個盟市(指我區除錫林郭勒盟、鄂爾多斯市外的10個盟市)PM2.5年均濃度為28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下降28.2%,達到下降11.8%的國家約束性考核指標要求;12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達標天數比例為89.6%,高於83.5%的國家約束性考核指標要求。呼和浩特市、包頭市細顆粒物(PM2.5)濃度未達到自治區下達的環保約束性考核指標要求。  二是水環境質量穩定改善。列入考核的52個國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為63.5%,同比上升9.7個百分點;劣Ⅴ類水體比例為5.8%,達到國家下達的環保約束性考核指標;42個地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81%。「一湖兩海」治理取得積極成效,烏梁素海整體水質由劣Ⅴ類穩定提高到Ⅴ類、局部優於Ⅴ類,呼倫湖、岱海水質除化學需氧量和氟化物外,其他指標均達到地表水Ⅴ類及以上標準,湖面面積均穩定保持在合理區間內。黃河流域實際監測的36個斷面中優良水體比例為69.4%,同比提高10.8個百分點;劣Ⅴ類水體比例為11.1%,同比下降6.1個百分點。

三是土壤環境質量總體安全。國控土壤基礎點位達標率為98.1%,納入農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的22009個土壤監測點位安全利用率為98%以上,全區土壤環境質量整體良好。

  二、2019年生態環境保護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2019年,全區生態環境系統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這一主線,牢牢抓住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這一核心,上下團結一心,牢記職責使命,勇於擔當作為,奮力攻堅克難,生態環境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

  (一)強化目標引領,汙染防治攻堅戰進展順利。大氣汙染防治方面,制定出臺「散亂汙」工業企業、工業爐窯、柴油貨車等專項治理方案,完成「散亂汙」工業企業治理1074家、工業爐窯治理118家、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29臺666.7萬千瓦,削減散煤26.57萬噸,淘汰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內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小鍋爐1368臺,烏海及周邊地區治理項目完工227個。水汙染防治方面,制定出臺《關於加強重點湖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重點流域斷面水質汙染補償辦法》,印發實施《黃河內蒙古段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行動計劃》,生態環境部督辦的63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全部完成整改,全區13處城市黑臭水體全部完成治理任務,109座城鎮汙水處理廠平均達標排放率為99.5%。土壤汙染防治方面,制定出臺《農業農村汙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完成4個土壤修復治理試點項目,核實採集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基礎信息2512家,235家涉重金屬企業完成57個減排項目、減排重金屬5噸,397個建制村環境綜合整治任務全部完成,累計完成3384個加油站、14798個地下油罐防滲改造任務。

  (二)主動服務大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用充分發揮。全面推進區域空間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啟動「三線一單」編制工作,工業園區規劃環評執行率達到82.1%。全力服務重大項目建設,協調生態環境部審批華星40億煤制氣、芒來煤礦等4個重大項目,407個自治區級重點項目有377個通過環評審批。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17項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自治區政務服務平臺辦理,項目環評審批時限、危險廢物轉移時間均縮短50%。加強生態文明示範創建,烏蘭浩特市、根河市、康巴什區被授予第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阿爾山市被命名為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三)突出問題導向,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有序推進。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49項整改任務已完成整改43項、完成率為87.8%,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及草原生態環境問題專項督察反饋的100項整改任務已完成整改65項、完成率為65%,2313個有效群眾信訪舉報問題全部完成整改。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6項整改任務完成整改15項、完成率為93.8%。啟動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分2批完成呼和浩特、包頭、通遼等6個盟市的督察工作,公開曝光19個典型案例,對2261個群眾舉報問題進行了查處,解決了一批生態環境突出問題。

  (四)持續深化改革,生態環境治理效能穩步提升。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盟市生態環境局、監測機構、旗縣(市、區)派出分局已按新機制運行。啟動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8個盟市級綜合執法機構掛牌成立。配合推進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評估調整,在阿爾山市、東烏旗、達茂旗開展勘界定標試點。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起草完成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資金管理等辦法。強化排汙許可制管理,完成16個行業2108張排汙許可證核發。

  (五)加強執法監管,生態環境問題隱患得到有效整治。組織開展專項執法行動,依法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全區共辦理行政處罰案件4176件,罰款金額3.69億元,查處適用環保法及配套辦法案件和移送涉嫌環境汙染犯罪案件449件。開展「綠盾2019」自然保護地監督檢查,47處重點問題已完成整改33處、完成率為70.2%。強化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對99家核技術利用單位進行拉網式排查。建成自治區固體廢物管理信息系統,危險廢物專項治理排查發現的919個問題正在加快整改。深入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移送涉黑涉惡問題線索101條,926個行業亂象問題完成整改646個。

  (六)堅持固本強基,支撐保障能力不斷提高。《自治區水汙染防治條例》《烏海市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防治條例》頒布施行。爭取中央專項資金8.42億元,43個重點生態功能區爭取中央轉移支付資金28.66億元。新增3個環境空氣監測點位、17個地表水監測點位、240個土壤監測點位,烏海超級站建成並投運。全區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基本完成。

  三、2020年生態環境保護主要工作任務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敢擔當、善作為,補短板、強弱項,堅決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生態環境各項目標任務。

  (一) 一鼓作氣、務求全勝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加強工業汙染綜合治理,深入推進工業爐窯、揮發性有機物專項治理,全面完成「散亂汙」工業企業綜合整治任務,加快推進鋼鐵、火電等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確保重點汙染源全面達標排放。大力整治散煤汙染,重點發展集中供熱,加快實施清潔能源替代工程,全部淘汰縣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10蒸噸/小時以下燃煤小鍋爐,大幅提升城鎮集中供熱面積和清潔取暖率,切實解決採暖季空氣品質下滑問題。加強柴油貨車汙染綜合整治,建成「天地車人」一體化的機動車排放監控系統,推進高排放老舊柴油車淘汰和深度治理,嚴厲打擊黑加油站和劣質油品,加大呼和浩特、包頭等6個重點地區油、路、車綜合治理力度,堅決打好柴油貨車汙染治理攻堅戰。建立大氣汙染源排放清單,加快修訂自治區、盟市兩級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統一預警標準,加強應急聯動,實施應急減排清單式管理,做到所有涉氣企業全覆蓋,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強化重點區域大氣汙染聯防聯控聯治,呼和浩特市要加快實施集中供熱改造和清潔能源改造,堅決淘汰燃煤小鍋爐,切實解決散煤汙染問題;包頭市要加快破解「工業圍城」問題,加大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整合搬遷、退城入園力度,嚴格控制新上高汙染高耗能項目,強化重點行業提標改造、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管控等措施;巴彥淖爾市要加快推進禁燃區、城鄉結合部集中供熱和清潔能源改造,加大河套平原秸稈禁燒力度;烏海市及周邊地區要嚴格落實重點行業汙染物總量減量控制制度,加大煤矸石和煤田自燃、礦區渣場綜合治理力度,嚴控礦山開採和重載汽車運輸帶來的揚塵汙染。

  堅決打贏碧水保衛戰。強化不達標水體專項整治,加強良好水體保護,鞏固提升已達標斷面治理成果,嚴防斷面水質出現反覆,堅決完成堡子灣斷面劣Ⅴ類水體達標整治任務。全力推動「一湖兩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開展達裡諾爾湖、東居延海、哈素海、紅鹼淖爾汙染源調查及「一湖一策」整治,有效控制重點湖泊人為汙染。推動實施工業、城鎮水汙染防治重點工程,推進汙水集中處理設施下遊建設人工溼地,強化城鎮、工業園區汙水處理廠達標運行監管,開展自治區級以下工業集聚區汙水處理設施排查治理,完成自治區級及以上工業園區依託城鎮汙水處理廠綜合評估,對不能有效承接的園區年底前必須退出城鎮汙水處理系統,建設單獨汙水處理設施或增加預處理設施,確保汙水處理達標排放。持續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強化水質監測和日常監管,確保長治久清。科學編制四個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啟動水功能區調整基礎工作。全面推進飲用水水源地規範化建設,鞏固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整治成效,強化水源地達標整改,實施「萬人千噸」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確保人民群眾飲水安全。

  堅決打贏淨土保衛戰。開展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定,建立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分類清單,因地制宜落實保護和管控措施。完成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任務,建立汙染地塊開發利用負面清單,嚴格建設用地環境準入和風險管控。加強土壤汙染治理與修復,完成5個試點項目及效果評估。加強農業面源汙染防治,完成農村牧區黑臭水體排查,以旗縣為單位編制農村牧區生活汙水治理規劃,全部完成1875個建制村環境綜合整治。推進涉重金屬行業汙染防控與減排,加大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整治力度,嚴格執行重金屬汙染物排放標準和重點區域特別排放限值。出臺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完成加油站及儲油罐防滲改造任務。

  (二)從嚴從實推進中央環保督察整改。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嚴格落實中央環保督察整改的特別叮囑,強化調度通報、預警約談、督查督辦、驗收銷號等措施,壓緊壓實整改責任,全力全速落實各項整改任務,確保實現問題整改全部「清零」。制定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規定實施細則,高標準高質量開展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上半年實現對所有盟市的督察全覆蓋,集中解決一批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為迎接新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打好基礎、做足準備。

  (三)堅持以高水平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編制「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制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完成區域空間生態環境評價報告,力爭實現全區工業園區規劃環評全覆蓋,推動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鮮明導向。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啟動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重點推進大黑河、昆都侖河、四道沙河等主要支流治理,消除黃河流域劣Ⅴ類斷面,以高水平保護促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環保倒逼和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作用,一手抓監管,聚焦重點行業、流域、區域開展強化監督和專項執法檢查,依法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嚴肅查處環保「一刀切」問題;一手抓服務,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主動服務重大項目建設,支持民營經濟綠色發展。

  (四)加快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推動建立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修訂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職責,制定確保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分工方案和成效考核實施細則,壓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對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戰工作不力、未完成目標任務的,依紀依法嚴格問責、精準問責、有效問責。完成自治區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盟市生態環境局領導班子雙重管理體制。整合組建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隊伍,有序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深入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深化排汙權交易試點,推行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加快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制定土壤汙染防治條例,做好輻射汙染防治條例前期立法工作,以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

  (五)全面加強自然生態系統保護。配合做好全區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和勘界定標工作,加快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建設。建立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制度,健全部門間協調監督工作機制,持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加強生物多樣性監測和保護,開展全區生態狀況(2015—2020年)變化遙感調查評估。加大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創建力度,推動設立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獎」,推進開展自治區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創建,打造一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樣板。

  (六)有效防控重點領域環境風險。強化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加強伴生放射性礦企和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修訂核與輻射事故應急預案,確保全區核與輻射環境安全。完善固體廢物長效監管機制,推進包頭市「無廢城市」試點建設,開展黃河流域固體廢物排查整治行動,嚴厲打擊非法轉移、傾倒、處置利用等違法行為。推進尾砂、尾礦庫安全整治,開展危險化學品企業危險廢物環境管理專項檢查。加大政府信息和政務公開力度,整合信訪投訴舉報力量,加強輿情監控、研判和處置,及時妥善應對突發環境事件,切實維護生態環境安全。

  (七)著力強化生態環境服務保障。加強環保項目庫建設,積極爭取中央和自治區專項資金。完善各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的職能分工和運行機制,開展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專項行動。深化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加快建立固定汙染源清單和統一資料庫。抓好生態環境領域重大課題研究,加強先進技術消化、引進、吸收再創新。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任務,強化數據動態更新及開發應用。完成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清理整頓和排汙許可發證登記,實現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全覆蓋。加大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力度,組織好六五環境日等主題宣傳活動。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紮實開展生態環境系統行業亂象和礦產資源、煤炭資源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推動生態環境保護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新聞發布會記者提問問題

  問題一:請介紹一下2020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總體要求和具體目標是什麼,重點將如何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戰?

  答:2020年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總體要求是:堅定不移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自治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守初心使命,堅持以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為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改革為動力,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始終保持方向、決心和定力不動搖,紮實推進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  2020年工作的主要目標是:全區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全面完成汙染防治攻堅戰目標任務,確保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具體指標是:全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3.8%以上,PM2.5未達標城市濃度比2015年下降12%以上;地表水優良水體比例達到59.6%以上,劣Ⅴ類水體比例控制在3.8%以內,地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優良比例達到81%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比2015年分別減少15%、11%、7.1%、7%;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8%以上,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率不低於90%。

為確保實現2020年確定的各項目標,尤其是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廳已經和準備採取的重點措施有:

  1、提請自治區政府召開全區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戰電視電話會議,該會議已於3月4日召開,會議由布小林主席主持、包鋼副主席部署重點工作任務、生態環境廳向東廳長通報全區汙染防治攻堅戰進展情況。

2、起草制定《內蒙古自治區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2020年重點工作責任分工方案》,已於3月6日提請自治區政府印發。

  3、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成立了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三個指揮部和一個綜合協調組,分別由三位副廳級領導擔任指揮長和組長,抽調精幹人員集中辦公、集中攻堅,務求汙染防治攻堅戰必勝。  4、結合已經開展了兩年的汙染防治攻堅情況,為統籌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戰,壓實地方責任,確保攻堅戰取得實效,生態環境廳正組織起草《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實施辦法》。  5、三個指揮部結合自治區2019年度汙染防治攻堅完成情況、各盟市重點工作推進情況,正在梳理各盟市2020年度重點工作、突出問題、目標完成預期等,為進一步下達2020年目標任務、重點工作做充分準備。  6、圍繞信息收集、項目進展、攻堅問效等工作,進一步完善已有的月調度、季通報、預警預報等制度機制,壓實責任、督導進度,切實推動汙染防治攻堅戰。

問題二:請介紹一下新型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區環境質量狀況如何?

  答: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切實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政府有關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全區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積極應對,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全力組織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生態環境應急監測工作。  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第一時間轉發生態環境部《關於做好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生態環境應急監測工作的通知》,同時下發了《內蒙古自治區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應急監測方案》。各盟市生態環境部門在當地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統一指揮下,制定了應急監測方案,按要求在飲用水水源地常規監測指標基礎上,增加餘氯等特徵指標監測,認真開展域內飲用水水源地、定點醫療機構、相關汙水處理設施等監測,配合有關部門做好醫療廢水、汙水處理設施出水水質的監督性監測;建立了疫情期間環境質量快報制度,按日將《內蒙古疫情防控期間環境應急監測信息》報送至國家監測總站及自治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指揮部,按日將《內蒙古自治區應對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有關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情況》報送至生態環境部。  12個盟市城市空氣自動監測結果表明,2020年2月,12個盟市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5.6%,比上年同期下降1.9個百分點,空氣品質未受疫情處置影響。  15個國家網水質自動站監測結果表明,2020年2月,全國地表水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77.8%,Ⅳ類和Ⅴ類斷面比例為13.9%,劣Ⅴ類斷面比例為8.3%,與去年同期相比水質基本穩定。  135個(次)飲用水水源地監測結果表明,2020年2月,未發現受疫情影響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的情況。其中,對85個(次)飲用水水源地開展了餘氯監測,濃度均低於自來水廠出水標準或未檢出。  2020年2月,全區各盟市生態環境部門均組織對重點地區定點醫療機構、城鎮汙水處理設施的出水水質開展了監督性監測。監測結果表明,定點醫療機構汙水處理設施出水餘氯濃度全部符合《醫療機構水汙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限值,8個盟市的32家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出水餘氯均有檢出。

總體來看,全區城市環境空氣、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環境質量保持穩定,生態環境質量未受疫情影響。

[ 責編:張悅鑫 ]

相關焦點

  • 南潯區召開2020年度生態環境治理新聞發布會
    12月18日上午,南潯區召開生態環境治理新聞發布會
  •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召開《山東省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事項目錄...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召開《山東省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事項目錄清單(2020年版)》編制情況新聞發布會 2020-08-06 13: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實地檢查企業(項目)1240餘個
    新聞發布會現場 人民網呼和浩特12月13日電(李睿 齊浩男)13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新聞發布會在呼和浩特舉行。 據介紹,自治區從2019年8月底起,分2批對6個盟市開展了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目前第一批對通遼市、包頭市、巴彥淖爾市3個市的督察已經完成,第二批對呼和浩特市、赤峰市和烏海市的督察已近尾聲。
  • 蘭州市政府新聞辦、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實錄(文+圖)
    4月10日,蘭州市政府新聞辦、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發布會,蘭州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賈銳,蘭州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武衛紅髮布今年一季度全市環境空氣品質、2018年至2019年度冬防期間空氣品質、今年生態環境工作計劃。
  • 西藏舉行2016年西藏自治區環境狀況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6月2日西藏召開2016年西藏自治區環境狀況新聞發布會  2017年6月2日西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介紹2016年西藏自治區環境狀況情況。西藏自治區環保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張天華出席本場發布會。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唐獻文主持本場發布會。
  • 全文實錄 | 生態環境部召開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11月30日,生態環境部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邱啟文出席發布會,介紹固體廢物環境管理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共同回答記者關心的問題。
  • 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召開5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2020年5月28日,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召開5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江西省生態環境廳綜合執法局局長崔新平、省生態環境廳綜合執法局副局長周少華,南昌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局負責人熊清平,介紹江西省生態環境執法部門服務疫情防控、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和2020年全省生態環境 執法工作主要安排,並回答大家關心的提問。省生態環境廳宣傳教育與對外合作處處長江劍平主持發布會。
  • 全文實錄 | 生態環境廳召開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新聞發布會
    12月23日,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趙樂晨作主發布,通報我省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幫扶工作,發布11月和1-11月全省大氣環境質量排名;同時,新聞發布會也就公眾關心的優化環評審批助力復工復產助推高質量發展以及今年全省環境信訪工作開展情況作通報
  • 自治區總工會召開全區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新聞發布會
    12月8日,自治區總工會召開全區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新聞發布會。自治區總工會副主席王麗紅作主題發布,即將受到表彰的兩位自治區勞動模範候選人內蒙古航天紅崗機械有限公司四分廠鉗工組組長鄭朝陽、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分公司騰飛投遞部快遞員楊小龍參加發布會。
  • 生態環境部召開2019年6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今天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召開2019年6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劉志全司長向大家介紹環境影響評價「放管服」有關工作,並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 環保立體聲丨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召開2020年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2020年9月27日,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召開2020年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歡迎各位記者朋友出席省生態環境廳2020年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支持,和為之付出的辛勤汗水。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全面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求,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8月24日,省政府印發《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
  • 自治區公安廳召開我區公安近期重點工作新聞發布會
    12月14日,自治區公安廳召開我區公安近期重點工作新聞發布會。自治區公安廳政治部新聞宣傳處處長閆志忠、自治區公安廳改革辦副主任董永剛作主題發布並回答記者提問。主要包括,在堅持政治建警、培鑄忠誠警魂方面,全區各級公安機關將以向警旗致敬儀式、開展學習大講堂、舉辦「向人民報告」系列新聞發布會、開展人民群眾滿意度測評及推廣運用教育整頓「包頭樣本」等5項活動,進一步展示內蒙古公安忠誠履職、一心為民的崇高追求和使命擔當。
  • ...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 介紹烏魯木齊市新冠...
    央廣網烏魯木齊7月19日消息(記者吳卓勝)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18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烏魯木齊市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按照「應檢盡檢、願檢盡檢」原則,烏魯木齊市將在全市範圍內分批開展免費核酸檢測。
  • 崇義縣召開林長制工作新聞發布會
    12月15日,崇義縣召開林長制工作新聞發布會。在新聞發布會上,該縣林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全縣推行林長制工作情況,並回答媒體記者提問。據悉,該縣自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以來,始終堅持將實施林長製作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圍繞林業高質量發展目標,全縣上下聚焦國土增綠、森林提質、資源保護等任務,不斷加大全縣森林資源培育保護力度。森林資源源頭管理責任更加明確,生態環境進一步得到改善,群眾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不斷增強。
  • ...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十一場——開封市生態環境局專場發布會舉行
    【發布會】「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十一場——開封市生態環境局專場發布會舉行 2019-09-24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態環境部、國家衛健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南華大學新聞發布會
    10月21日上午,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生態環境部同湖南省人民政府籤訂了共建南華大學的協議,國家衛健委同湖南省人民政府籤訂了共建南華大學衡陽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的協議。
  • 實錄|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介紹自治區黨委...
    新聞眼:中國共產黨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2020年12月10日(星期四)16:00,在荔園山莊1號樓多功能廳舉行首場中國共產黨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新聞發布會,邀請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自治區黨委新聞發言人範曉莉;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劉宏武
  • 蘭州市生態環境局召開2020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
    中新網甘肅新聞2月29日電 2月28日,蘭州市生態環境局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召開2020年全市生態環境系統深化全面從嚴治黨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會議對全市生態環境系統2019年工作進行了全面總結,表彰了先進集體和個人;對2020年全面從嚴治黨和生態環境保護重點任務進行了安排部署。全市生態環境系統130餘名幹部職工參加了會議。
  • 自治區人民政府舉行《鄂倫春語常用語發音詞典》新聞發布會
    7月23日,自治區人民政府舉行《鄂倫春語常用語發音詞典》新聞發布會。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布小林,自治區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段志強,自治區副主席鄭宏範,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劉新樂出席新聞發布會並向中國社科院、國家圖書館、中央民族大學、自治區社科院、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範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呼和浩特民族學院、內蒙古圖書館贈送《鄂倫春語常用語發音詞典》。
  • 201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
    綜述2018年,廣西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生態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以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以防控生態環境風險為底線,切實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紮實整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以及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全力以赴打好大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