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勸父母不要把「睡衣」當成「外衣」整天穿?對孩子的影響太大

2020-12-20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我們都知道,年後的這段時間,大家待在家的機會比較多,很少出門。有時候待在家,吃吃睡睡一天就過去了,連睡衣都來不及換。所以,不少人乾脆在家只穿「睡衣」不穿「外衣」,把睡衣當成外衣,旁若無人地整天穿。就拿我身邊朋友來說吧,從他們朋友圈曬出的照片,我就能看出他們這段時間已經離不開睡衣了,整天穿。

當然,睡衣穿起來舒服,往床上一躺也方便,還能少換幾件衣服,連洗衣服的水和洗衣粉都省了,一舉多得。但是,這裡還是忍不住提醒父母:不要把「睡衣」當成「外衣」整天穿。因為,對孩子的影響太大。

不利於孩子建立良好的審美情趣

絕大多數人,一旦習慣了穿睡衣,就不再喜歡穿外衣。因為睡衣寬鬆柔軟,穿上它感覺自由自在,舒坦。不過,睡衣的優點雖明顯,也掩蓋不了它的缺點。大部分睡衣,能做到實用性很強,比如柔軟親膚。但是,款式等方面的美感,它很難顧及到。我們可以留心一下周圍人的睡衣,或者自己穿的睡衣,是不是都不太好看。

如果父母把「睡衣」當成「外衣」穿,對衣服美感的敏感度下降,再加上常穿睡衣,日常很少在穿衣打扮上花費心思,時間久了,孩子審美就很難提高。所以,父母不要經常把睡衣當成外衣穿。

不利於孩子養成積極生活的心態

睡衣穿起來能給人帶來輕鬆感。穿上睡衣,好像人的神經會暫時鬆懈下來,不用太過緊張,可以懶懶散散地享受生活。但是,經常穿睡衣,不穿外衣,人的精神容易變得鬆懈、不積極,做事情容易反應遲鈍,提不起精神。

如果父母經常穿睡衣,不穿外衣,長時間不給孩子一個積極、幹練的形象。孩子做什麼事情,也容易有懶懶的心態。他做事情就不太認真,對人對事容易懈怠。這對他的成長,是非常有害的。

不利於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人穿上睡衣,身體保持一個輕鬆的狀態,穿著美不美觀,也通常顧不上了。如果父母經常穿睡衣,不注意形象,也不講究美醜了,多半會給孩子呈現一個「醜」的形象。

孩子都希望有漂亮的媽媽或者帥氣的爸爸。如果孩子經常看見父母穿著睡衣,邋裡邋遢,不講究,不好看。孩子可能就會打心眼裡覺得,父母長得不好看,他也會心生自卑,長此以往,並不利於他自信心的建立。所以,勸父母不要把「睡衣」當成「外衣」整天穿。

相關焦點

  • 冬季幼兒園門口成父母「睡衣秀」,特級教師直言:對孩子危害很大
    作者/青青編輯/青青當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家長就會因為過於勞碌的關係,有時候行程安排就會非常緊張,比如本應該穿著出門穿的衣服帶孩子到幼兒園,然而卻因為太過匆忙的關係,以至於只能穿睡衣帶幼兒園校門口。,對孩子來說等同於父母沒有一套規矩,隨意地穿著在家裡才會穿的衣服到外面逛,那麼,受到影響的孩子,自然也就不會有規矩了,甚至以後在外面也會非常沒有形象,不顧自己的面子。
  • 穿睡衣接娃被老師約談,寶媽拒不悔改:穿什麼是我的自由
    原來,這兩天朋友穿睡衣接幼兒園的女兒放學,結果就被老師約談了,老師告訴她以後接娃注意一下形象,打扮要得體。朋友感覺很憋屈,自己又不是故意穿睡衣接娃,這兩天生病了,在家躺著休息,結果一覺醒來發現接孩子的時間到了,想到接孩子放學晚了,孩子會不安全,所以就沒顧得上換睡衣。沒想到,老師還盯著這點事情不放。
  • 媽媽穿睡衣接娃,孩子失控大哭!「媽媽,你太醜了,不要來接我」
    導讀:媽媽穿睡衣接娃,孩子失控大哭!「媽媽,你太醜了,不要來接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穿睡衣接娃,孩子失控大哭!「媽媽,你太醜了,不要來接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睡衣媽媽」流行成風:接娃穿著不得體,影響孩子的格局
    一整天的時間絲毫沒有空閒的時候,簡直就是被無縫銜接。中國校園的「睡衣派對」最近各國各地都在降溫,冷得人都腦殼一陣疼,也完全沒了化妝的心思。於是大家會發現,在各大中小學或是幼兒園的門口,等待接送孩子的媽媽們都是身穿大棉服,裡面還是穿著厚厚的絨睡衣。
  • 「睡衣媽媽」接孩子走紅,引網友爭議:學校門口穿睡衣合適嗎?
    這就好比你穿著睡衣去相親,對方憤怒地起身離開。別人不會覺得對方蠻不講理,只會覺得你沒有禮貌。雖然學校門口並不是多么正式的場合,但實際上也屬於公眾場合。尤其這裡面還有很多認識的人,是以父母實際上不應該穿著睡衣去接孩子的。
  • 老師的話對孩子影響太大?父母這樣做,可以導向積極影響
    因為孩子的生活圈,大都是家和學校這兩個地方,他們所接觸到的也就是家人、老師和同學,在青春期之前,他們受到師長的影響比較大。父母雖然對孩子影響大,但對孩子而言,父母是屬於自己人,自己人的表揚和誇獎總帶有點王婆自誇的意味,孩子懂事後,會分辨了,他們雖然高興於父母的誇獎,但並不太相信。
  • 同樣是接娃,國內媽媽穿睡衣,日本媽媽穿制服,差別為啥如此大?
    可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重視自己的衣品,穿著睡衣、拖鞋出門的人比比皆是,這已經形成一種風氣。當然,這些人若只是上街買菜,也無傷大雅,畢竟不算是公眾場合。但是,父母若是穿著睡衣接送孩子、參加家長會,那就可能對孩子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 「睡衣媽媽」接娃放學火了,老師約談拒悔改:怎麼穿是我的自由
    確實,作為一個成年人,穿什麼衣服是你的自由,但作為父母,很多事情,不光是自由不自由的問題。我們在隨心所欲做自己的同時,也要考慮這樣做對孩子會造成什麼影響。父母衣著不端,對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父母如果經常圖方便,想穿什麼出門就穿什麼,不但會讓孩子被別人嘲笑,甚至嚴重的話還會被其他小朋友孤立,還會讓孩子產生一種誤會,那就是無論在什麼場合,自己想穿什麼就穿什麼,絲毫不用管得體不得體。
  • 我穿睡衣接娃怎麼了?礙著你啥事兒了?
    穿睡衣接孩子的多了還說什麼孩子希望自己的父母穿的光鮮亮麗一些,讓自己覺得有面子。我們有句俗話「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一般都是用來教育人不忘本。這句話和穿睡衣接孩子有什麼必然聯繫嗎?還真有!你可能會這樣說:父母的形象影響到孩子的自尊心。
  • 「能不能別穿睡衣來?」寶媽圖方便穿睡衣接娃放學,卻被孩子嫌棄
    忍了一路,回到家之後,孩子對小美說:「能不能別穿睡衣來接我?」看到孩子的憤怒,小美才發覺自己做錯了。雖然家長的形象不需要大富大貴、滿身名牌,但是乾淨整潔還是應該做到的。孩子身處在一個小社會中,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帶來很大的影響。
  • 穿睡衣接孩子就是丟他的臉?三種媽媽不服氣:別站著說話不腰疼
    其實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是視覺動物,美的事物都可以立即抓住眼球,給予正面積極的反饋,但有時候,父母不得體的打扮,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心情,就比如家長打扮邋遢去開家長會,或者穿著睡衣去接孩子放學,哪怕周圍同學好心地提醒,你媽媽在那邊,他也會覺得同學在諷刺他,因此不敢大聲跟媽媽打招呼。
  • 幼兒園門口成了父母「睡衣秀」,寶媽說太忙沒辦法,網友:就是懶
    @小丸子XX睡衣可在家中或就寢時穿著。我不知道怎麼穿它們去幼兒園。即使我下樓扔垃圾,我也不會穿睡衣。那些沒有時間換衣服的人是因為他們很懶。我可以換衣服多久?@小魔女我將兒子送走,從不穿睡衣來接送孩子。他總是去那裡化妝和換衣服,否則就沒有安全感。@ysy睡衣有什麼不好?冬天我有300多套睡衣。
  • 「睡衣媽媽」接娃放學火了,孩子提意見遭拒絕:怎麼穿是我的自由
    這一天,小劉又穿著睡衣按時出現在學校門口,見兒子出來的時候皺著眉頭,身邊的小朋友還捂著嘴笑,小劉沒有多問什麼,直接帶著兒子回了家。到家後,小劉看兒子依舊眉頭不展,就說:「今天怎麼了?被小朋友欺負了?」兒子說:「媽媽,你以後能不能不要穿睡衣來接我,今天班上的小朋友看你穿著睡衣來,都笑話我。」
  • 家長再忙,接孩子放學也別穿「睡衣」,方便了自己苦了娃
    但是,家長再忙,都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不要穿得邋裡邋遢,完全不在意自己的形象。近兩年,我發現一個非常不好的現象,不少家長接孩子放學,喜歡穿著肥肥大大的睡衣。當然,我們不可否認的是,穿著睡衣確實很舒服,睡衣柔軟、不束身,穿起來感覺很自由。
  • 學校開家長會,寶媽穿睡衣參加,被老師婉言相勸:您換件衣服再來
    導讀:學校開家長會,寶媽穿睡衣參加,被老師婉言相勸:您換件衣服再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學校開家長會,寶媽穿睡衣參加,被老師婉言相勸:您換件衣服再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穿睡衣接孩子放學,路人批評影響孩子自尊,寶媽:我方便就行
    比如這個孩子就因為媽媽穿睡衣而被「嘲諷」!她翻到了家長發的照片,這裡面大多評論認為「穿睡衣接孩子放學毫無形象,嚴重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只有少部分人認為「穿什麼是個人的自由,哪有這麼大的影響」。沒一會兒就被回覆:方便是方便,就是對孩子影響不好唄!
  • 寶媽自認接娃隨便穿,睡衣拖鞋就敢出門,傷的卻是孩子自尊
    因為穿著睡衣出現在孩子面前,接孩子放學,被孩子嫌棄,網友評論:「從沒穿過睡衣接孩子,睡衣是在家裡穿的。我很驚訝,想到自己小時候也會拿自己父母的形象和同學的父母比較。」網友2評論:「從沒穿過睡衣接孩子,睡衣是在家裡穿的。在外走一圈,細菌都在睡衣上,也不衛生。服裝是有語言有功能的,世上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何不美美的給孩子增色添光呢。
  • 「媽媽,我聽話,別不要我」父母不要再對孩子恐嚇教育了
    恐嚇就是事情沒發生,也很可能不會發生,更可能是在胡說八道,卻被家長當成了事實給孩子描述和渲染,讓孩子產生恐懼感,繼而變得聽話。也許父母認為孩子小,說這些話,只是嚇嚇孩子,讓孩子不再哭了,不再鬧了。但這種恐嚇孩子的話,也許能讓孩子暫時停止了哭鬧,但父母的恐嚇的話,孩子聽多了,會對孩子的成長發育,以及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 寶媽穿「睡衣」接娃引爭議,老師好心提醒被吐槽:你別管得那麼寬
    都說孩子的行為表現是父母的鏡子,可見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會形成榜樣作用。在生活中,有些父母性格灑脫不拘小節,孩子就會相對隨性一些;有些父母做事仔細嚴謹,孩子也會相對細心一些。除了性格方面的影響,家長的外在形象也或多或少地會影響孩子的著裝打扮,甚至是間接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寶媽穿「睡衣」接娃放學引爭議,老師好心提醒反而被吐槽仔仔家裡有兩個孩子,他是老大,上小學二年級,弟弟才四歲剛上幼兒園。
  • 「睡衣媽媽」火了,穿睡衣接娃被吐槽,孩子:太丟人
    越來越多的寶媽都紛紛加入睡衣接娃這個大軍中,雖然方便了自己,但穿睡衣接娃無疑是在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不過這位寶媽也很困擾,穿個睡衣接孩子自己是圖了個方便,但是孩子回到家後到不斷吐槽,對自己穿睡衣接她這件事滿臉的不高興,還嫌自己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