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杭州頻道10月26日訊(浙江日報記者 童樺)10月22日,第十屆杭文博會現場,浙江華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汪海英做客浙報集團杭州分社「文創+city」新聞直播間,縱論「當文創遇上IP」。
IP以前被稱作版權,為什麼當下都叫做IP?汪海英表示,因為IP是聚集大量粉絲,由粉絲經濟衍生出來的對版權價值的再認定,可挖掘的市場價值非常巨大,所以大家都對IP趨之若鶩。
當前網絡文學發展迅速,浙江湧現了流瀲紫、蔣勝男、南派三叔等一批有影響力的作家,他們的《甄嬛傳》《盜墓筆記》《羋月傳》等作品都被搬上螢屏,成為大家口中的大熱IP。汪海英認為,杭州非常有潛力產生更多、更火爆的IP,因為作為一個人文城市,杭州擁有大批優秀的作家,如麥家、餘華、海飛等,傳統作家都在嘗試將作品改編得更迎合市場需求;有名的漫畫家姚非拉、沈浩、十九番也紛紛在漫畫上打造IP;加上杭州這兩年經濟的發展,大批遊戲、動漫公司蓬勃發展,如華策、長城、金溪等。從內容、市場到影視化,杭州本地可以打造出一個完整的IP產業鏈。所以IP市場在杭州市場不是突然爆發,而是整體環境、作家內容創作的積累。
IP熱是整個市場的發展趨勢,但今年的幾部IP電影遭遇票房「滑鐵盧」,這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思考?
汪海英認為,真正可開發的IP資源是非常有限的。無論是傳統作品還是網絡文學,最初都是故事。只要是好故事,再有導演、好演員,才會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影視IP。所以一個好IP,還原到最初,還是故事的創作,內容為王。
汪海英是閱文集團原副總裁、榕樹下文學網站原董事長,他介紹說,華雲數字是浙江華數與閱文集團合作成立的公司,主打適合文化娛樂產業的內容建設。「我們目前有新的內容生產經營模式——作家經紀公司。上接作家,下接影視動漫公司,產品隨之而成。內容的生產上不再如以前閱文的文學網站海量產出模式,而是以作家角度切入,通過作家工作室孵化更多作品。公司和作家一起策劃更多符合市場熱點的內容,由作家帶動其他作者一起創作,從開始便聯動漫畫、影視創作,從而孵化成一條產業線。」
因為不同於作者版權賣出即不參與後續改編創作的舊有模式,華雲數字選擇的作家同時也是版權的經營者,所以要求作者既要能夠堅持創作本源,也要兼顧市場需求。汪海英表示,作者首先要有創作熱情、創作基礎,這個很重要,是一切產品創造的源泉。其次,作者需要有市場判斷力。對於整體產業鏈有自己的獨特認知,甚至能參與到產業鏈孵化策劃中來。
汪海英談到,在精選作者時會參考網站榜單等大數據,但對作者本人的思想、人品非常看重。作者筆下的人物角色很多時候都有自己的影子,創作的氛圍也是作者心態的反映,一個作家如果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其創作的作品也不會太優秀。因此,華雲數字的創作新模式裡,作者都非常正能量,包括樂觀向上的90後作者、新浪榜單第一名的言情大神,還有多部作品被改編成影視劇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