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內容,版權所有。歡迎轉發,轉載需獲得同意 (微信號rebeccasun3001)
Laura畢業於杭州外國語學校(中學)、廣州外語學院(大學)、多倫多大學 Rotman商學院(碩士),旅居加拿大20載, 在全球知名企業和機構擔任要職18年。
Laura英語的聽說讀寫極為出類拔萃,有多年的英語文書撰寫和公眾演講輔導經驗,對加拿大本地文化的了解也深刻透徹,受到專業同行和家長高度讚譽。
關於Laura說詞
2019年,摘星教育的資深培訓師Laura老師在摘星11個家長群開始連載原創【Laura說詞】,反應熱烈,受到無數家長的追捧。
說詞源於Laura老師20年的北美生活經驗,從生活、學習、語言、習慣等各方面,給你一個鮮活的北美印象。特別是對於初來乍到的新移民和留學家庭,這一段段深入淺出的說詞,意義非凡!
2020年,摘星教育公眾號專闢【Laura說詞】系列,整理總結Laura老師的原創作品,與更多朋友分享!
摘星為大家介紹的都是本地英語中比較日常用,但是在中國很少接觸到的酷詞。
摘星尤其鼓勵孩子們多注意「動詞」的積累。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個酷酷的動詞叫「budge」,俗語,對照中文「挪一挪」,日常你會聽人常說 「嗨 老兄 budge over" (來,挪一挪!)這個詞有個典故。
當美國的黑人女英雄 Rosa Parks 與1955年在汽車上拒絕為白人挪座位掀起全美反種族歧視大抗議之前,加拿大黑人婦女 Viola Desmond 早已在1946年做了同樣的事!1946年她驅車前往Nova Scotia出差,路上車出了故障,等待修車時,Desmond看了一場電影。近視的Desmond買了一張balcony的票,誤坐了前一排專賣給白人的main floor。她拒絕讓座,被關押12小時,還罰款26元(為了兩種位置一分錢的差價)。
此後加拿大早於美國9年後掀起了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有一句全名皆知描述Viola Desmond的話就叫「Viola Desmond won't be budged!" (言下之意就是她不會挪座,不會受人欺負)。
2018年加元紙幣第一次以垂直的方式放了Desmond的肖像。加拿大兒童作Jody Nyasha Warner 給5-8歲的孩子寫了一本同名的書,爸媽們可以從圖書館找來給孩子讀一下。根據美國College Board最新美本申學指導方針,新的時代孩子需要的兩個關鍵素質,一是電腦科學,二是對憲法和民主的理解。我們可以從這個詞和這個小故事開始。臉書(Facebook)創始人小扎 (Mark Zuckberg) 的姓被當代人通用成了一個動詞,Zuck。這個動詞隨著小扎和臉書的動向發展,在回去十年的含義說不盡道不明。
這個俚語動詞產生於2007年,意思基本就是「to be screwed over by Mark Zuckerberg " (被小扎搞壞了)。
2007年小扎和他的哈佛同學就新的社交網站建立歸屬權打官司,成就了這個詞,當時的意思是「被一個你信任的人偷竊了你的主意」。到了2010年,該詞意思繼續擴大,著名的矽谷企業家專欄寫手Jason Calacanis一口氣用「zuck"這個動詞造句一堆,全世界瞬間相應。2012年臉書上市,其券商半途宣布降低收益預測,導致投資者損失慘重,小扎自己也在三天裡損失了30億美元。然後Zuck這個詞打進了金融圈,意思繼續擴張。投資者由於得到差勁投資諮詢,財產打水漂了,就被稱為「zucked".到了2014年,該詞又多了一層意思,指被社交媒體「封口」。當時臉書實行用戶登記實名制,封了很多用假名登記的客戶帳戶。到了2016年,臉書用戶「fucc the zucc"登場。這時動詞 「zucc"產生了。「老兄,最近都沒看見你在臉書露臉,咋回事?」「嗨,我被zucc'd"(被臨時封口幾日)。一個小小的詞,隨著臉書公司的發展,時不時意思更新,見證小扎的主要「事跡」也飽含了世人對IT大亨小扎的醋意。成就大事業的翹楚之才,一舉一動都會成為世人攻擊目標,其中的恩怨對錯,就留給後世判吧。小扎的父母估計也沒想到家族的姓成了一個被廣泛使用的貶義詞,無語和委屈都只能在不言中。今天為大家介紹個最新酷詞:loonshot (加拿大國寶水鴨Loon拉的粑粑shot, 所以合起來就是"笨蛋", 和加拿大印這個鴨子小樣的一元硬幣(俗稱Loonie)沾點邊吧。
加拿大國寶水鴨loon
當時記者說甘迺迪總統的登月計劃是個偉大的moonshot, 而倒黴的原創Goddard卻是個loonshot。
所以當眾人皆醉嘲笑打擊某個看似瘋狂的主意的時候,也許是你獨醒迎接偉大突破以一堆鵝糞蛋的落魄樣子來臨的好時機。
學習到只有你的孩子那一代才知道的酷詞兒,比如 「memed " (中文意思等於「撞槍」), 都是小子們才懂得秘密語言。非常感謝摘星群裡家長的補充,我分享一下家長更確切的意境和解釋:「Memed" 從meme這個詞來,meme是一張很有意思的圖片,大家看到後,會對它進行各種各樣的改動,比如加句話,或者在圖片上ps進一個人或東西,然後再轉發到社交網絡上,目的是搞笑來著。memed,就是號召大家來參加,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看看誰的改動最有意思,有點像「表情包創意」。總計收到加拿大33所私校的錄取offer共:
151份
第一梯隊錄取總數: 77份
(頂級私校59份,三大寄宿18份)
第二梯隊錄取總數: 74份
(CAIS優質私校:70份)
摘星錄取匯總(2018.9-2019.8)
59份第一梯隊頂級私校:
Appleby College:11
Branksome Hall:7
The Bishop Strachan School: 6
Crescent School: 6
Havergal College: 6
St. Andrew『s College: 8
St. George School : 1
Upper Canada College: 10
University of Toronto Schools: 4
18份第一梯隊寄宿私校:
Lakefield College School: 5
Ridley College: 6
Trinity College School: 7
---
74份加拿大優質私校錄取榜單
Hillfield Strathallan College: 7Rothesay Netherland School (RNS) :1The Sterling Hall School: 1St. Michael's College School: 1St. Mildred's-Lightbourne School: 8St. John's-Kilmarnock School: 1關於摘星教育:
摘星教育擁有近5年專注於加拿大頂級私校的顧問經驗,堅持「追求卓越,造福他人」的公司理念。
一方面,我們秉持「不只申請,更是成長」的顧問諮詢服務,以學生申學規劃和一生成長為目標,幫助學生從學業、活動、性格發展全方位深度指導,與申請家庭共同奮鬥,取得了矚目的錄取結果。不僅加拿大頂級私校的錄取數量首屈一指,加拿大優質私校的錄取數量也是節節攀升。
另一方面,我們多年致力於讓廣大家庭和加拿大頂級和優質私校直面溝通,為中國和加拿大華人家庭提供第一手完整透明實時而全面的信息,真誠分享最新私校策略動向以及每年不同的招生要求,深度討論北美多元文化和價值觀念,帶領中國和新移民家庭少走彎路,全面了解真實的加拿大私校求學和生活的精華。
讓你我攜手,一起在申請中卓越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