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面的內容都很基礎啦,就日常能用到的,稍微高端一點的我都沒有講,因為覺得用不到,反正word只是個工具,會用就行了。而且作為學生來說,使用word無非就是寫畢業論文或者寫課程報告,我覺著這篇日記的內容夠用了。
然後就因為自己不是很喜歡精緻啊精英啊這種東西,所以這個教程寫得很隨便,能看懂就行。寫報告寫論文沒有辦法,需要精雕細琢,但是除了寫報告寫論文之外其他的事情,我真的蠻不喜歡營造一種「精緻」的感覺,感覺太假了,我喜歡真誠一點點!
那就直接開始。
一、前期設置在寫文檔之前,需要做一些前期的設置,這對於後面的文檔編輯有一定的幫助作用,主要設置4個方面:顯示設置、校對設置、保存設置、樣式設置。
1.1 顯示設置按「文件->選項->顯示」的順序打開如圖1-1窗口,按照紅框中勾選的選項設置。
圖1-1 顯示設置窗口
「空格」選項表示的是在文檔編輯過程中,敲擊「Space」鍵後,在文檔中會出現一個灰色的小點用以表示空格符號,空格符號可以快速辨別在英文寫作中單詞與單詞之間、單詞與標點之間是否少了空格或多了空格,在中文寫作中也可以查看文字之間是否多了不必要的空格符號。
「段落標記」選項清晰地表示了段落換行,敲擊「Enter」鍵後,在文檔中和會出現一個灰色的轉折符號表示段落標記符號。
「對象位置」選項是默認選擇的,我沒有改變它的顯示選項。
「顯示所有標記格式」選項是讓所有的標記全部顯示出來,包括分節符、mathtype的分節符、分章符等,讓使用者對word文檔的所有標記處於掌控之下。
空格符號和換行符號顯示出來看起來比較順眼,有一種把文檔掌控在自己手裡的感覺,要是不喜歡看空格符號和換行符號的話,選擇不顯示就好了。
1.2 校對設置
按「文件->選項->校對」的順序打開如圖1-2窗口,再點擊「自動更正選項」,然後點擊圖1-3中的「鍵入時自動套用格式」,最後關閉「自動編號列表」。
圖1-2 校對設置窗口圖1-3 自動更正選項窗口
為什麼要關閉自動編號列表呢,因為假如勾選了自動編號列表之後,在文檔中寫下編號「(1)」時,寫完一段文字點擊回車換行後,word會自動編號,我不喜歡自動編號,覺得這樣排版出來的文檔不好看,關閉之後能夠更加得心應手地對文檔內容排版。
1.3 保存設置按「文件->選項->保存」的順序打開如圖1-4窗口,按照自己的需要設置自動保存時間,我設置的是每2分鐘保存一次,常保存、多備份,保證自己辛辛苦苦寫好的文檔不會因為奇奇怪怪的原因而丟失。
圖1-4 保存設置窗口
1.4 樣式設置首先講講樣式和格式的區別。就目前需要考慮的使用方式簡單地說,格式是一段文字的字體、大小、顏色和段落的縮進、間距等屬性。而樣式是一組已經設置好的格式集合,當文檔很長的時候,針對每段文字設置相同的格式是一個巨大的工作量,而且很可能會出現遺漏某段文字的錯誤。若將不同的文本內容(比如標題、正文、圖表說明等)分別設置不同的樣式,則可以統一修改全篇所有相同作用的文本內容,減少很多工作量,也避免出現遺漏。
下面針對一級標題的樣式設置,詳細講解寫文檔時經常使用到的設置內容,包括名稱設置、後續段落樣式、文字、段落和快捷鍵。
圖1-5 開始選項卡中樣式的位置
圖1-5中給出了樣式在開始選項卡中的位置,把不常用的樣式全部刪除,只留下五個樣式就足夠日常使用了。
首先,右鍵單擊樣式中的「一級標題」,得到圖1-6所示的窗口。
圖1-6 一級標題設置窗口
按照圖1-6中給出的數字順序講解各個選項的作用。
1:名稱。按照文本內容需要命名樣式名稱,以自己能看懂的方式命名就好。
2:後續段落樣式。說明的是按照「一級標題」樣式設置的文字的下一段落的文字樣式是什麼。一般設置為「正文」樣式。
3:格式。關鍵部分,這是樣式設置的核心,樣式的文字、段落和快捷鍵都在這裡修改。左鍵單擊格式,彈出如圖1-7所示菜單。
圖1-7 彈出菜單
按照順序設置樣式的字體和段落,我比較習慣如圖1-8和圖1-9中給出的格式設置一級標題,圖1-8和圖1-9是一個參考。大家按照各自的文檔具體要求設置自己的格式。
圖1-8 字體設置
圖1-9 段落設置
二級標題、三級標題、正文和圖表說明的具體設置會在資料中的模板文件給出。大家可參照模板文件中樣式設置。
每次設置文字樣式的時候都需要使用滑鼠點擊上方的樣式庫,這有點不太方便,充分發揮摸魚特長,能偷懶就偷懶,能不多動手就不多動手,所以可以給每個樣式分別設置快捷鍵。我給一級標題設置的快捷鍵是Alt+1,之後的二級標題、三級標題、正文和圖表說明分別是Alt+2、Alt+3、Alt+4和Alt+5。大家按自己習慣設置就好。
圖1-10 樣式快捷鍵設置
首先,在紅框所示位置按下想要設置的快捷鍵。
然後,按下「指定」的選項,這樣就設置好了樣式的快捷鍵。
注意,橙框中需要設置好該樣式的快捷鍵是僅在本文檔可用,還是將其拓展到所有word文檔都能使用。若設置樣式的快捷鍵僅在本文檔可用,那麼選中這個word文檔的文件名;若設置樣式的快捷鍵需要拓展到所有word文檔都能使用,則需要選擇normal。
至此,所有的前期設置工作已經做好。
二、理論知識第一章已經設置好了各種設置,這一章將一篇文檔內容作為實例,在實踐中學習如何排版。首先,講解一些最基礎的理論知識;然後,再進行實際排版。
2.1 對齊方式如圖2-1所示,紅框表示的是四種對齊方式,從左至右分別是左對齊、中間對齊、右對齊和兩邊對齊。一般來說,文檔標題和圖表說明使用中間對齊,一級標題、二級標題、三級標題使用左對齊,正文使用兩邊對齊。正文中會帶有內聯mathtype公式和英文,如果使用左對齊的話,很可能造成排版不整齊的情況(自己可以試試,這裡就不給具體例子了),所以正文中一般採用兩邊對齊。
橙框表示的是展開選項。左鍵單擊之後會得到如圖1-9所示的窗口,詳細設置段落格式。
圖2-1 段落設置
2.2 大綱級別文檔中的一、1.1、1.1.1就屬於大綱級別,在段落格式中設置,涉及後面的目錄生成,以及導航窗口顯示。先選中圖2-2的視圖選項卡,然後點擊圖2-3的「導航窗格」,便在word中顯示圖2-4的交互窗口,章節之間的移動十分方便。
圖2-2 視圖選項卡位置
圖2-3 導航窗格位置
圖2-4 導航交互窗口
2.3 字體設置一般來說,中文標題常用黑體,正文常用宋體和仿宋,英文常用Times New Roman字體。我覺得仿宋比宋體顯得清爽一些,所以寫報告常用仿宋字體。
加粗、傾斜、下劃線和上下標的作用很簡單,不再贅述。
這裡提一下格式刷的用法。
格式刷,和現實裡面的刷子一個效果。先把刷子染上染料之後,再去粉刷牆面。word裡面的格式刷是先選中要複製格式的文本,點擊開始選項卡左上角的格式刷後,滑鼠圖標變成了刷子狀,此時選中另一段文字,該段文字的格式便改成前面選中的文字的格式了。
注意,快速(小於0.1秒)雙擊格式刷後,使用格式刷去刷一段文本之後,格式刷效果不會消失,還能繼續刷;如果只單擊格式刷的話,刷了一次文本之後,格式刷的效果就消失了。
2.4 編號設置第一章的設置裡面關閉了自動編號,是因為會干擾到後面「交叉引用」功能的實現,再者不喜歡word自動地、不受控制地對內容編號,所以取消自動編號。只對一些十分有必要的內容進行編號即可,這樣交叉引用的時候不會因為編號太多而找不到自己想要引用的部分而苦惱。編號的位置如圖2-5所示,箭頭指的位置是編號設置處。左鍵單擊後,彈出右下角的菜單,點擊「定義新編號格式」。按照圖2-6設置。需要注意,編號格式一欄中存在透明底紋和灰色底紋的文字,透明底紋的文字是根據自己需要添加的,灰色底紋是編號值,是動態變化的。我在文檔中一般只給圖片設置編號,其餘的內容不設置編號,為了避免頁面冗雜,我刪去了很多不使用的編號格式,只在編號庫中留下常用的編號。
圖2-5 編號設置
圖2-6 定義新編號格式
三、實際操作我自己看書的時候不喜歡看僅有理論,沒有例子的書,更偏向於理論結合實例的書籍,所以在這一章會結合一個實例,通過操作實例講解文檔如何排版,word裡面的功能如何使用。
3.1 文字的排版在第一章已經設置好格式了,那麼文檔中只要應用了樣式的文字內容,均會自動地變成設置好的格式。效果見圖3-1。如果有某段文字的格式沒有發生變化的話,需要手動選中該段文字,然後點擊應用的樣式。
圖3-1 文檔中已修改好的格式
這一步比較簡單,只要樣式設置好了,文檔內容格式修改起來速度很快。如果不是排版而是自己寫文檔,使用樣式同樣能夠很快地修改自己寫錯的文檔格式。比如本來要求正文是宋體、五號字、1.25倍行距,但是突然通知要求正文格式為仿宋、小四號字、1.5倍行距,這個時候使用樣式來修改正文格式要比使用格式刷修改正文格式要快得多。
3.2 圖的排版
提到圖,一般常用的設置有三項。
(1) 如何設置圖的環繞格式;
(2) 如何改變圖的大小;
(3) 如何通過交叉引用在正文中引用圖的編號。
下面按照順序一一講解。
3.2.1 如何設置圖的環繞格式解釋一下幾種在日常文檔寫作中常用的三種環繞格式。
圖3-2 圖片的三種常用的環繞格式
1:嵌入型。可以像文字一樣嵌入到每行之中,如果把圖片調得與正文文字大小相同的話,圖片可以當作一個符號與文字出現在一行。效果如圖3-3所示。
圖3-3 嵌入型環繞效果
2:四周型。文字會包圍圖片調整框四周,包圍的是一個由圖片調整框邊界的七個點組成的矩形。無論圖片中的圖形是何種形狀(三角形、五邊形等),圖片周圍的文字只會以矩形的方式包圍圖片。我們寫文檔時,絕大部分插入的圖為矩形,不需要考慮多邊形圖片,所以四周型環繞方式右邊的緊密型和穿越型環繞方式不常使用,在這裡不做講解。效果如圖3-4所示。
圖3-4 四周型環繞格式
3:上下型。與四周型相比,文字只包圍圖片的上下兩個部分,左右不包圍。效果如圖3-5所示。
圖3-5 上下型環繞格式
襯於文字下方和襯於文字上方在日常文檔寫作中很少使用,故不提及。一般常用嵌入型作為圖片的環繞格式。
3.2.2 如何改變圖片的大小首先,選中圖片,在選項卡上會出現如圖3-6所示的「格式」,點擊格式,圖3-7右邊的「大小」即能實現調整圖片大小的功能,此時圖片大小的縱橫比是鎖定的,圖片長度發生變化,其寬度亦隨之而變。若只欲改變長、寬中某一項,可點擊橙框的展開,如圖3-8所示,取消複選框的「鎖定縱橫比」選項即可。
圖3-6 格式選項卡
3-7 圖片大小設置
圖3-8 取消鎖定縱橫比
3.2.3 如何使用交叉引用在文檔寫作中,常常需要引用圖的編號。很多人直接寫「圖XX」,但如果圖的編號變了,比如圖2-1與圖2-2之間插入了一張新圖,那麼圖2-2之後的所有圖編號均發生變化,如果不設置圖編號的話,只能自己手動修改每張圖的編號了。在第2.4節已經給出了如何設置圖編號的方法,下面只需要在文檔中插入插入圖之後,精準選中想要的圖編號即可。注意,如果生成編號不是連續的,比如前一個編號是「圖2-4」,後一個編號是「圖2-1」,此時需要將滑鼠移動到圖編號的右邊「自動更正選項」處,選擇「繼續編號」。
接下來介紹交叉引用。交叉引用的位置在「插入->交叉引用」,如圖3-9所示。交叉引用,指引用word文檔中其它位置的內容,一般常引用的內容是編號。
圖3-9 交叉引用的位置
圖3-10交叉引用窗口
交叉引用窗口有3個需要注意的地方。1引用類型處要選擇編號項,其他的類型不常用,所以不選。2引用內容選擇段落編號,或者段落編號(無上下文)。最後在3中選擇要使用編號即可。效果如圖3-11所示。如果圖的編號改變了,文檔中引用的圖編號不會自動改變,需要選中該段文字,按下F9鍵才會改變。文檔內容較少的時候,可以全選文檔(ctrl+A),再按下F9鍵,即可完成整篇文檔的圖編號更新。F9鍵是更新域的快捷鍵,關於域的知識先暫且不提,日常文檔寫作中使用頻率不算高,先掌握最基礎的功能就行。
圖3-11 實際效果圖
3.3 公式的排版mathtype是理工科的同學使用得比較多的工具。之前我只會用滑鼠一個一個地點mathtype裡面的符號,後來見到師兄使用快捷鍵十分迅捷地敲打出一連串公式,於是一下子打開了我的新世界,開始學會如何用快捷鍵敲公式了。
下面先講一下mathtype的3種插入公式的格式,然後講mathtype的編號如何設置,最後將mathtype的快捷鍵。
(1) mathtype常用的3種格式。內聯、顯示和右編號。內聯是指寫好的公式與文字在一行,和嵌入型環繞格式的作用相似。顯示是指寫好的公式在本段文字的下一行,且居中分布。右編號是指寫好的公式不僅在下一行居中分布顯示,而且會在公式的右邊顯示一個編號。
(2) mathtype的編號設置。mathtype界面的公式編號一節中,最上面的「插入編號」右側有一個下三角,左鍵單擊下三角,如圖3-12所示。再點擊格式化,得到如圖3-13所示的窗口。按照自己的習慣設置公式編號即可,當文檔公式很多的時候可以取消自動更新公式編號選項,提高文檔運行速度,當文檔寫完之後再統一更新公式編號。
圖3-12 插入編號窗口
圖3-13 格式化公式編號窗口
設置好公式編號格式之後,就可以引用該公式了。引用的方式很簡單,在插入編號的下方有一個插入引用,左鍵單擊插入引用後,再左鍵雙擊需要引用的公式的編號,就引用成功了。插入引用的好處在於,當改變公式編號的時候,文中引用的公式編號會隨著一起改變,減少了很多因為公式編號改變而不得不重新檢查每個編號是否正確的崩潰時刻。
插入引用下面的選項叫章&節,一般用於每一章或每一節的文檔開始部分。例如,第一章的公式編號均為(1-xx),到第二章之後需要變為(2-xx),這個時候分章符/分節符可以派上用場了。只需要在每一章文檔開始的部分插入一個分節符,第二章的公式編號就變成了(2-xx)。分章符用得不多,公式編號一般設置的格式是節編號+公式編號,章編號出場的機會很少,所以在每一章開始部分插入分節符即可。效果如圖3-14所示。mathtype分節符是通過按下ctrl+shift+8顯示出來的,文檔寫完之後,再按一次ctrl+shift+8關閉顯示即可。
圖3-14 插入分節符顯示效果
(3) mathtype的快捷鍵。常用的有(本來在word裡面可以顯示希臘字母的,公眾號中顯示不了,大家隨意感受一下就好):
大寫希臘字母:ctrl+g,shift+(字母)。比如要寫delta,先按下ctrl+g,再按下shift+d。其他的字母按照讀音可找到相應的字母快捷鍵,比如(alpha)按ctrl+g,shift+a,(sigma)按ctrl+g,shift+s。
小寫希臘字母:ctrl+g,(字母)。比如要寫delta,先按下ctrl+g,再按下d。其他小寫希臘字母類似。
上標、下標、上下標:ctrl+h,ctrl+l,ctrl+j。
小括號、中括號、花括號:ctrl+9,ctrl+[,ctrl+shift+[。
內聯、顯示、右編號:ctrl+alt+q,alt+q,alt+shift+q。
記下這麼多就夠用了。總而言之,能不動滑鼠就不動滑鼠,能用快捷鍵就用快捷鍵。
3.4 目錄的排版前述內容中已經給出了如何設置各級標題的方式,例如一、自行車運動控制系統模型建立,1.1自行車運動控制系統簡介,1.2.1系統一的狀態空間模型分別就是一級標題、二級標題和三級標題。要生成目錄的話,絕對不是那麼頭鐵地一個字一個字地手打目錄,手動計算每級標題的目錄位置,這樣的勇士我在現實裡見到過一位,當時就被他驚為天人的操作震驚了。
言歸正傳,目錄生成的選項在引用選項卡中,如果已經設置好各級標題的大綱級別的話,那麼直接點擊目錄的自動目錄就好。然後手動修改「目錄」兩個字的字體、大小、對齊方式。效果如圖3-15所示。
圖3-15 生成目錄效果
如果生成的目錄中的各級標題不是規定的字體,那麼可以在目錄->自定義目錄->修改中對各級標題格式進行修改。點擊修改之後,會出現圖3-17所示窗口,TOC1代表一級標題的樣式,TOC2代表二級標題的樣式,TOC3代表三級標題的樣式,其他的TOCx以此類推。左鍵單擊修改,針對每一級標題設置具體的格式即可。設置的方式和前面一樣,不再贅述。
圖3-16 目錄修改窗口
圖3-17 目錄標題修改方式
到這裡,整篇文檔基本元素排版已經完成。最起碼也能得到一個還算整齊的文檔。
3.5 頁眉頁腳的排版頁眉頁腳為了文檔顯得更專業而設置的內容。雙擊文檔頁面上面空白處,即可編輯頁眉,雙擊文檔頁面下面空白處,即可編輯頁腳。
先說頁眉,頁眉一般寫的文字是本章說明性的文字。如圖3-18所示。
圖3-18 頁眉效果圖
首先,為了出現那根橫線,需要先全選(ctrl+A),然後點擊圖3-19中的這個選項。這個選項是表格繪製按鈕,在頁眉設置這裡,選擇下框線就好,如圖3-20所示的第一個選項就是。選好之後,橫線就出來了。
圖3-19 橫線設置
圖3-20 選擇下框線
圖3-21中有多種頁眉文字默認格式可供選擇,不用word自帶的默認格式,自己排版也可以。
圖3-21 頁眉的設置
需要注意,如果想每一章的頁眉文字不同的話,需要取消圖3-18右下角的與上一節相同。具體而言,左鍵單擊圖3-22中的連結到前一節即可取消。這樣,不會因為某一節的頁眉文字變化而導致所有節的頁眉文字變化了,可以隨心所欲地掌控住每一節頁眉的文字。
圖3-22 取消連結到前一節
再說頁腳的設置。
頁腳最主要的就是頁碼的設置。頁碼的設置是最讓人抓狂的。記得本科畢業的時候,系裡老大要求:正文封面沒有頁碼,目錄頁碼為羅馬字,正文頁碼從1開始,奇數頁頁碼在右邊,偶數頁頁碼在左邊,奇數頁結尾的章節需要附上一頁空白頁。我聽了之後眉毛皺了起來,當時的我只會設置全文頁碼,於是整個人坐在凳子上徐徐地崩潰了。不過之後稀裡糊塗地矇混過關了,直到上研究生了才學會了如何編輯頁碼。
下面開始。這裡先不講奇偶頁的頁碼設置了,把最基礎的掌握再說。
先要引出分節符和分頁符的概念。
圖3-23 分節符和分頁符
分節符和分頁符在圖3-23的分隔符中。插入分節符之後的文檔內容與分節符之前的分屬兩節。從頁眉頁腳中也可看出本段文字屬於哪一節,或者左下角的位置也能看出來當前文檔內容是第幾節第幾頁,如圖3-24所示。
圖3-24 節和頁
點開分隔符之後,出來如圖3-25所示的菜單,分為分節符和分頁符兩個大類。常用的有三種分隔符,分頁符中的分頁符,分節符中的下一頁和連續。分頁符的作用很簡單,插入分頁符之後,文字內容被分隔開了,分頁符之後的內容轉至下一頁第一行開始。分節符中的下一頁與分頁符的作用相似,不過分節符之前與分節符之後的內容屬於兩節。而分解符中的連續符號,則不會讓文字轉至下一頁,符號前後的文字內容仍在同一頁,只不過所屬節不一樣了。
圖3-25 分隔符的各項設置
講完了分節符和分頁符之後就可以開展下面的內容了。
我的習慣是,封面分一節,目錄分一節,往後的每一章內容都會單獨分節。這樣,可以單獨設置每一節的頁碼。不過一般來說,正文的頁碼都是連續的,不需要特意設置不同的頁碼。主要是封面、目錄和正文三個部分的頁碼設置問題。
講頁眉的設置的時候已經說明了如何取消與上一節的連結,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取消頁腳的每一節之間與上一節的連結。然後再開始設置頁碼。
圖3-26 設置頁碼格式
左鍵單擊圖3-26中的設置頁碼格式,調整頁碼是羅馬數字還是阿拉伯數字或者是其他形式的樣子,然後再選擇頁碼接著前節繼續往下計數,還是從設置的頁碼數開始。
圖3-27 目錄的頁碼格式
目錄部分的頁碼可以如圖3-27所示一樣設置。同樣地,正文部分的第一節的設置如圖3-28所示,之後的每一節只需要在頁碼編號處選擇「續前節」即可,不設置也可以,word默認設置就是續前節。
圖3-28 正文的頁碼格式
這樣,最關鍵的頁碼設置就完成了。
總結
word的一切功能我都是百度出來,從沒系統地學習過word 的使用,百度可以說是我的半個老師了,所以大家要是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可以百度看看怎麼解決,一定會有解決辦法的。
百度試試
這篇教程的東西十分十分基礎,是我在這一年寫文檔的時候感覺用得比較多的功能,還有其他一些高級操作,比如說域的使用、制表符的使用、郵件的使用等等在平常的word文本編寫一般用不著,所以不提。
然後下面是一個我設置好的模板文件,要是大家偷懶不想弄,可以打開這個模板文件,直接使用我設置好的格式就行。寫完文檔保存的時候會生成另外一個word文檔,十分方便。
另外我也寫了一個pdf版本的教程,如果有需要,請聯繫我的郵箱。
這是模板文件:
連結:https://pan.baidu.com/s/1x6zfu-p2WawvopqALCgxsw
提取碼:6i1i
這是我的郵箱:
lordofdapanji@foxmail.com
就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