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是否有這樣的困擾?
「孩子做事總是三分鐘熱度,看著玩的好好的,一轉眼就厭煩了,專注力太差?」
「玩玩具沒到2分鐘,就丟棄在一旁,開始看動畫」
「看繪本時,還要玩其他的」
「吃飯總是不好好吃,要一邊看電視、跑」
久而久之,爸媽們都開始擔心,這樣下去,孩子讀書會不會影響學習?
答案是肯定的。以上情況都是孩子專注力不好有關。
專注力也就是注意力,它指的是一個人專心於一件事或一個活動時的心理狀態。
專注力是孩子將來學習的重要基礎,專注強的孩子,能高度集中於一件事情上,在單位時間內,能將學習的效果達到最大化。也就是,專注力越好,學習的效率也會越高,成績也會更棒。然而,許多孩子的專注力不僅得到不有效的培養,還會在家長們的不經意中遭到破壞。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許多家長都是孩子專注力的破壞者。
什麼?孩子專注力不好與家長有關?為什麼這樣說呢?一起和小編來看看吧!
第一個壞習慣:周圍幹擾太多
很多父母過於疼愛孩子,當孩子正在看書或玩玩具時,父母一下給孩子喝水,一下給孩子餵吃的,還在一旁不停指導孩子……
其實父母這些冷不丁的幹擾和指導,會讓孩子失去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從而破壞他的專注力。
第二個壞習慣:性子太急
比如說,孩子正蹲在小河邊興致勃勃地看河裡的魚兒。一旁的媽媽卻在不停的催促,「快走,我們還要去外婆家呢!」
孩子不為所動,仍然興奮地指著河面對媽媽說,「你看,這片葉子飄得慢,那片葉子就飄得快,為什麼呢?」這個時候,家長又說,「快走吧,有什麼好看的,抓緊時間趕緊回家……」
這樣的場景家長或許似曾相識。本來孩子正在專心致志的觀察某一事物,結果家長心急火燎地在旁催促,打斷了孩子好奇的興致。
第三個壞習慣:逼孩子專注
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專注力都是不一樣的,有他自己的發展規律。父母不能要求很小的孩子可以跟大人一樣安安靜靜地坐著。
有些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會盯著孩子做某一件事,生怕孩子「開小差」。其實,在外力逼迫下做事情的孩子,精神得不到放鬆,專注力反而不好。
以上3個壞習慣,看看你中招沒有?如果有趕緊改掉這些壞習慣吧!
●8~15個月:1分鐘左右
●16~19個月:30秒到2分鐘
●20~24個月:30秒到3分鐘
●25~36個月:2分鐘到10分鐘
●3~4歲:3到15分鐘
●孩子專注時,儘量少打擾
●閱讀是培養專注力的好方法
●帶孩子玩培養專注力的遊戲
●從興趣入手培養幼兒專注力
●給孩子創造「安靜區」
成都青藍感統老師說到:
孩子專注力的好壞,會直接影響他今後的學習能力。如果小時候沒有保護好,一旦被破壞,長大後再想重建,就難上加難了。因此,我們儘量多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間,在可控的範圍內,讓他盡情地去探索、去冒險、去尋找屬於自己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