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成功打卡了成都&樂山,上升1.5kg的體重,實力證明川菜是多麼的好吃。目前川菜已經成功霸佔了我心目中美食排行榜的NO.1。火鍋、串串香、缽缽雞、蒜泥白肉、紅糖餈粑,每每想起,腦海中都能浮現出入口時驚豔味道。在成都和樂山的美食基本不挑店鋪,隨意一家的路邊攤,都可以吃到爽。經過內心激烈的掙扎,挑選出了我心目中一定要打卡的美食Top7。
TOP1蒜泥白肉
打卡地點:成都-饕林餐廳,大眾點評評分4.85。
他家在太古裡、春熙路、武侯祠有很多家的分店。我們是逛完武侯祠,順道去的武侯祠附近的店。店裡的環境非常好,有很多包間,也很適合朋友、家庭聚餐。非遺白肉、鍋邊饃是他家的特色,味道非常好。
非遺白肉其實也就是川菜特色菜品蒜泥白肉,講究做法五花肉或者坐臀肉,切成肥瘦均勻薄片,輔佐著涼菜蒜泥醬一起。味道鹹香辣爽。喜歡大口吃肉的小夥伴一定要嘗試。
鍋邊饃常見在農家菜中,在鍋中刷一層油,將和好的麵糊倒入鍋邊,麵糊緩緩落下,熟後會呈現上薄下厚的外觀,口感上方薄脆,下方綿軟。口味微甜,當作飯後的小甜品也非常合適。
TOP2蹺腳牛肉
打卡地點:樂山張公橋-羅格蹺腳牛肉,大眾點評評分4.82。
蹺腳牛肉在了解典故之前,以為是好吃到翹起腳腳,所以叫蹺腳牛肉。實際上來源是,有位通岐黃之術的羅中醫,在樂山蘇稽鎮附近懸鍋熬藥,可以治療感冒、牙疼、胃痛等病症。一些大戶人家把牛雜扔到河裡,他覺得很可惜,便把牛雜撿回洗淨後,放在有中草藥的湯鍋。結果發現熬出來的湯味甚是鮮香,來的吃客絡繹不絕。當時人們站著習慣一隻腳搭在桌底下的橫梁上。久而久之食客們便形象的起了一個「蹺腳」牛肉的別稱,且流傳至今。
羅格家的牛肉,味道很鮮美。天冷的時候喝一碗熱乎乎的牛肉湯,身上頓時緩和起來。還有種吃法是幹拌,將牛肉撈出來蘸著辣椒吃,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店裡還有麻辣血旺、腦花燒豆腐味道都不錯,可以嘗試。樂山美食性價比都很高,分量足,價格便宜。
TOP3油炸串串香
打卡地點:通江小李油炸串串香,大眾點評評分4.36。位置在樂山岷河北街98號14棟。
這家店地點不是特別好找,是一家非當地人很少知道的好店。不同食材的串串經過不同油溫炸過,碳水和脂肪在經過油分充分的加工後,非常的香。他家的芋頭、茄子、藕片、五花肉、掌中寶、肥腸,都非常好吃,強烈推薦。
TOP4甜皮鴨
打卡地點:成都-寬菜滷味,大眾點評評分4.37。
這家店是B站美食家王剛老師開的店,不損王剛老師B站第一美食家的稱號。甜皮鴨本身是一道樂山的美食,講究鴨皮甜口酥脆,鴨肉細嫩入味。原以為是一道非常易做的菜品,在樂山卻沒有吃到值得推薦的,鴨皮容易過甜,或者鴨肉不夠入味。王剛老師的寬菜,很好的綜合了鴨皮的甜度和鴨肉鹹度,一吃容易停不下來。另外他家的檸檬鳳爪也非常推薦。
TOP5四川火鍋
打卡地點:成都-巴蜀大宅門火鍋,大眾點評評分4.86。
說到四川,當然還是要提火鍋。四川火鍋以麻辣鮮香著稱,鍋底用牛油、花椒、辣椒等材料炒制。能接受花椒和辣椒味道的,基本都會愛上四川火鍋。個人覺得,火鍋不需要拘泥於推薦的店,成都隨便找一家店,基本都不錯。主要還是得注意火鍋的食材,像鮮鴨血、麻辣牛肉、貢菜、腦花、黃喉、鴨腸都是非常不錯的火鍋搭配。尤其推薦鮮鴨血,入口即化,非常的柔順。像我這種在北方長大的孩子,一般吃到的都是凍鴨血,和鮮鴨血入喉口感差別很大。巴蜀大宅門家的一品蛋酥不錯,喜歡甜食的小夥伴可以嘗試。
TOP6冷吃兔
打卡地點:成都-紅星兔丁,大眾點評評分4.51。
—兔兔這麼可愛,怎麼可以吃兔兔。
—嘿,兔子真香。
—so,沒有一隻鴨子可以活著走出武漢,也沒有一隻兔子可以活著走出四川。
四川的兔文化由來已久,關於兔子也有很多種吃法,雙流老媽兔頭啊、乾鍋兔丁啊、手撕兔啊。如果大家會覺得吃兔子殘忍,可以嘗試看不出兔子形狀的兔丁類的產品。
打卡的紅星兔丁有很多的分店,主打是兔子,兔丁、兔腿等等,也有夫妻肺片、麻辣牛肉。他家的麻辣兔丁強烈推薦,非常辣,是會引起腸胃舒適的那種。
TOP7蛋烘糕
打卡地點:成都-陶記蛋烘糕,大眾點評評分4.64。
蛋烘糕是用雞蛋、發酵過的麵粉、紅糖調製,在平鍋上烘煎。烘煎後的外皮酥嫩,口感很好。其中可以添加各種餡料,喜歡鹹的可以添加肉鬆、鮮肉、火腿,喜歡甜的可以添加奶油、巧克力等等。我們打卡的店鋪位置在武侯祠附近,他家的奶油的稍有些膩,巧克力的甜度剛剛好。蛋烘糕在成都很多地方都有,也不需要專門來推薦的店鋪,可以就近找位置方便的店,一定要趁熱吃。
以上是個人非常推薦的美食,此外,成都和樂山的美食還有糖油果果、甜水麵、傷心涼粉、樟茶鴨、紅油抄手、冰粉、缽缽雞、串串香、豆花、鍋盔等等,小夥伴們可以找合適的店鋪都嘗試下,吃著玩成都,才是來成都的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