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很快過去了,昨日女兒說想吃我以前做過的黃油小餅乾。說真的,整個暑期天氣比較炎熱,對於烘焙比較感興趣的我也就懶怠了,歇擱了足足三個月多餘。
如今已過中秋,天已轉涼,外面風清雲淡,秋高氣爽,正是做烘焙的好時光。說幹就幹,為了心愛女兒的味覺蓓蕾,自己苦點累點麻煩點,也就不值得一提了。
卯勁正足時,意外地發現:儲存在手機裡的原配方已在某個時刻無聲無息地消失了!於是,在網上搜索千尋萬覓,卻仍不見其芳蹤。無奈,只得憑藉昔日的模糊記憶,鎖定一個最接近的配方,來一次舌尖上的大PK。
家庭餅乾的做法有很多種,可分為酥性餅乾和韌性餅乾兩大類。酥性餅乾大部分是凸出的花紋,結構細軟,孔洞較為顯著,糖油鹽含量較高,適合重口味之人。而韌性餅乾外觀光滑,表面平整有針眼,咀嚼時有鬆脆感,耐嚼,糖油鹽含量相對較低,比較適合清淡口味之人。
今天教大家的是一組比較簡單的韌性餅乾做法,只需一臺烤箱、麵粉、糖、鹽、黃油等就可以搞定。
所需食材:
低筋麵粉 500克
黃油 80克
雞蛋 1個
白糖 60克
鹽 3克
小蘇打 4克
酵母 5克
具體步驟:
1、準備好以上所需材料,低筋麵粉過篩,雞蛋打散,黃油提前室溫軟化備用。
過篩後的低粉是不是很細膩很光滑呢!這是做韌性餅乾必不可少的步驟,麵粉的好壞決定餅乾的質量。
2、過篩後的低粉中加入鹽、糖、小蘇打攪拌均勻。用溫水化開的酵母倒入麵粉中慢慢攪成粉絮狀。
3、黃油用打蛋器打滑至膨脹,蛋液分次加入拌均勻。再加入到前面的粉絮中,揉成光滑麵團。
4、蓋上保鮮膜發酵四十五分鐘左右(具體發酵時間應根據天氣溫度來定,夏天半小時即可,冬天可以放在四五十度的烤箱中),是否發酵好可用手指按個小洞看無回縮即可。
5、把麵團分成幾份,用擀麵杖擀成3毫米左右厚度的麵皮(當然,如果你想吃得嘴角留香久一點,可以擀得厚一點),厚薄儘量均勻,以便做出的成品讓人有視覺上的享受。
6、用餅乾模具壓出一個個你想要的圖案,再用叉子扎出幾排小孔(牙籤也可,由於沒叉子又加時間蒼促,我是用牙籤隨意扎的,有點小丑。扎孔是為了排氣,使餅乾表面與底面平整,裡面也和外面一樣鬆脆口感好)。
7、烤箱200度先預熱10分鐘,在烤盤上鋪上錫紙或吸油紙,把壓成型的餅乾胚放到上面再放入烤箱中層,用180度上下火烤15分鐘左右(具體時間根據自家烤箱而定),再翻個身,用120度再烤8分鐘左右。到快要烤好時最好看著點,喜歡著色深,可以把烤盤移到上層,最後幾分鐘只用上火,這樣上色更快。
8、烤好後晾晾,待自然冷卻後再食。這款餅乾製作時糖和黃油相對來說放的比較少,因此味道偏清淡,如果喜歡重口味的朋友可多放點糖和黃油,比例不同做出的口味也就不一樣。
大功告成,成品擺拍,給女兒拿學校去吃,順便分給舍友嘗嘗,讓她們了解一下本老阿姨的手藝也是不錯的噢!臭美自誇一下,純屬自娛自樂,哈哈!
空閒時,聆聽著優緩動聽的曲子,欣賞著書上的美詞美句,咀嚼著淡淡香味的自製無添加劑小餅乾,心境有如泉水叮咚般透徹明淨,精神有如遇見知己般愉悅歡暢,這,於我是難得的靈魂境界,真想讓時光老人永遠憩息在這一刻,雋久成定格的記憶。
上圖是第一次做的黃油餅乾,黃油放的比較多,成品後是酥性餅乾,特點是酥油香甜,我女兒比較喜歡吃,超市裡逢年過節時堆位上打堆的桶裝餅乾就是屬於這一類型,可那是已生產多日並且增加防腐劑的,自然沒自己做的安全衛生新鮮好吃!
友友們,看了我的介紹,是不是很想親自動手摺騰一番呢?那還猶豫什麼?趕緊行動吧!相信自己,只要算準比例,按照步驟,一步一步慢慢來,幾次下來,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合格的烘焙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