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學博物館(籌)揭牌 本校藝術家捐贈首批藝術作品展出

2020-12-17 中國教育在線

  12月7日上午,深圳大學博物館(籌)聘任儀式暨館藏藝術作品展——本校藝術家首批捐贈藝術作品專場活動在深圳大學校友廣場多功能廳舉行。籌備已久的深圳大學博物館終於拉開帷幕,開啟了深圳高校博物館建設的先河。

  文化部原副部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鄭欣淼,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楚宏,深圳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李瑞琦,深圳市南山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廖子彬與深圳大學黨委書記劉洪一、深圳大學校長李清泉共同為深圳大學博物館(籌)揭牌。劉洪一、李清泉先後為深圳大學博物館學術委員會成員、管理委員會成員頒發聘書,共同為首批捐贈藝術作品的藝術家頒授捐贈證書。

  深圳大學博物館(籌)位於深圳大學粵海校區校友廣場,目前設有5個展廳。深圳大學博物館自2019年5月開始啟動籌建工作,2020年11月成立深圳大學博物館(籌)學術委員會和管理委員會,聘任鄭欣淼等業內知名專家擔任學術委員會和管理委員會成員。深圳大學博物館將秉承特區改革基因,彰顯特區大學優勢和特色,在「網際網路+」的時代背景下,發揮大學育人和服務社會功能,運用文化+科技的理念技術,展現「特區大學、窗口大學、實驗大學」的辦學理念和獨特文化魅力,成為深圳未來新的藝術坐標和文化名片,為全面提升深圳大學文化內涵、打造一所「有靈魂的大學」提供精神滋養和智力支撐。

  劉洪一在致辭中表示,博物館是人類歷史和文明的保存者和記錄者,已成為世界一流高校不可缺少的構成要素,對高校建設和文化發展發揮著尤為重要的作用。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高校博物館建設,博物館在一流大學建設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圳大學作為一所年輕的特區大學,始終伴隨深圳特區發展,在37年的歷史中涵養了獨特的歷史深度、文化厚度和價值高度。作為目前深圳唯一一所綜合性大學,深圳大學在為國家培養近30萬優秀人才的同時,在引領城市文化建設和特區高等教育中發揮著獨特作用。近年來,深圳大學在推動文化建設方面軟硬並舉。學校高度重視傳承深大精神,發布《深圳大學文化創新發展綱要》,大力推進校史館、博物館等文化設施建設。在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特殊歷史節點,深圳大學決定加快博物館建設適逢其時,體現了特區大學應有的歷史擔當,體現了深圳大學朝世界一流大學邁進的義不容辭的責任擔當。他表示,深圳大學博物館要辦出自己的特色,立足於深圳特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立足「特區大學、窗口大學、實驗大學」的定位,將科技與人文、歷史與現在、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優秀文明、校內資源與校外資源各方面進行跨界整合,辦出一個現代的、有特色的大學博物館。劉洪一表示,博物館的建設得到各級領導和各方的關注和支持,藝術家們捐贈的藝術作品彌足珍貴,這些都是深大最寶貴的資源和財富。「深圳大學博物館雖然還在起步階段,但寶貴的生命已經誕生。」他表示,在粵港澳大灣區,在深圳這個奇蹟般的城市,相信深圳大學博物館會對深圳大學建設一流大學、對城市文化建設,對講好深大故事、深圳故事、中國故事發揮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鄭欣淼受聘為深圳大學博物館學術委員會主任後發表致辭。他說,深圳大學建設博物館是學校綜合實力發展到一定水平後自我發展的需要,也是增強學校文化軟實力的需要,對促進學校文化建設、提高學校影響力具有重大作用。這是深圳市文化建設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國高校博物館建設的一件盛事,意義重大。鄭欣淼對積極捐贈作品的藝術家們表示由衷的敬佩,並對深圳大學博物館的建設充滿信心和希望。他表示,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最前沿,深圳大學伴隨特區建設應運而生,深圳大學博物館將藉助深圳這一方風水寶地,藉助深圳特殊難得的人文環境,繼承深圳改革開放、解放思想、大膽創新的特區文化,以「深圳速度」快速建設發展。鄭欣淼認為,高校博物館各有特色,深圳大學博物館建設雖然起步晚,但應有其自己的特點。要抓住深圳特區建設的有利機遇,藉助豐富的校友資源,早日把深大博物館建立起來。他希望通過參與深大博物館建設吸收新的理念觀念,更加深入思考研究,進一步豐富博物館工作相關理論。

  王楚宏表示,深圳大學是一座被冠以深圳城市之名的高校,37年的辦學史與深圳經濟特區發展史高度契合,而今深大博物館的籌建又與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中相關發展規劃同頻共振。深圳大學博物館籌建工作取得實質性突破,開創了深圳建立大學博物館的先河,引領了高校加強自身文化育人環境建設的良好風氣。他堅信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深大這片沃土上建立一座承載歷史、文脈和精神的博物館,必將是一件功在當代、澤被後人的盛事壯舉,深大博物館也必將成為深圳未來新的藝術坐標和文化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大學博物館舉辦的館藏藝術作品展——本校藝術家首批捐贈藝術作品專場展覽,是深圳大學博物館的首展。本次展覽以深大建校以來在一線從事美術及相關學科教學工作、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知名度的教師和藝術家為主要捐贈人。捐贈召集函發出後即受到藝術家們的熱烈反饋,收到43位藝術家的74件藝術作品,類別豐富,涵蓋國畫、書法、版畫、油畫、水彩、綜合材料、雕塑等。這批藝術作品為深大藝術家們無償捐贈,並將成為深圳大學博物館永久藏品。

  藝術家代表齊鳳閣教授在發言中說,近年來,深圳大學在各個領域均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尤其在文化建設方面著力推進高校內涵式發展,建設深圳大學博物館便是落實《深圳大學文化創新發展綱要》的諸多措施和成效之一。此次展出的首批藏品對深大博物館的發展具有奠基作用和裡程碑式的意義。他對深圳大學博物館的下一步建設充滿信心,希望深圳大學博物館能夠建設成為高水平、高規格、有特色的高校博物館,成為深圳市的文化地標與文化高地。

  出席儀式的還有來自深圳各大博物館、美術館的館長等文化藝術界專家,江蘇銀行總行行長助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李敏等傑出校友代表。深圳大學全體校領導、知名藝術家代表,相關職能部門、學院負責人和師生代表參加活動。

相關焦點

  • 深圳大學博物館(籌)揭牌
    12月7日,深圳大學博物館(籌)聘任儀式暨館藏藝術作品展——本校藝術家首批捐贈藝術作品專場活動在深圳大學校友廣場多功能廳舉行。籌備已久的深圳大學博物館終於拉開帷幕,開啟了深圳高校博物館建設的先河。文化和旅遊部原副部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鄭欣淼,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楚宏,深圳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李瑞琦,深圳市南山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廖子彬與深圳大學黨委書記劉洪一、深圳大學校長李清泉共同為深圳大學博物館(籌)揭牌。劉洪一、李清泉先後為深圳大學博物館學術委員會成員、管理委員會成員頒發聘書,共同為首批捐贈藝術作品的藝術家頒授捐贈證書。
  • 八十九歲國之巨匠藝術家朱曜奎將作品無償捐贈給湖北省博物館
    2020年9月7日上午,在武漢盛世收藏藝術館隆重舉行了「國之巨匠·大美術家朱曜奎湖北省博物館/武漢晴川閣大禹文化博物館捐贈儀式暨盛世收藏合作籤約儀式」。當天活動吸引了省市文博界、藝術界及廣大的書畫藝術愛好者數百人到場,見證了大美術家朱曜奎教授在荊楚大地上開啟他「為國育才、美育強國」的新篇章。
  • 深圳大學校長李清泉兼任校黨委書記,劉洪一不再擔任
    深圳大學領導班子出現調整。澎湃新聞記者12月15日查詢發現,深圳大學官網「現任領導」欄目更新信息顯示,校長李清泉已經兼任校黨委書記,實現黨政工作「一肩挑」,而原任深圳大學黨委書記的劉洪一已不再列入校領導班子名單。
  • 百餘件中俄藝術作品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展出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吳吉實習生 馬菲 通訊員 張茜12月1日,「城市的文化精神:一帶一路國際美術家聯盟中俄繪畫藝術展」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開幕藝術展展出的藝術作品均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當代畫家,同時還有100餘件藝術作品以畫冊的方式參與展出。此次藝術展是由深圳市政府宣傳文化基金資助的國際藝術交流活動,由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深圳大學主辦,利木藝術文化有限公司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發展(深圳)研究院國際藝術家聯盟承辦。
  • 廈門紅頂藝術小鎮迎來首批入駐藝術家
    「2020紅頂迎春名家繪畫作品展」於1月18日在廈門紅頂藝術小鎮開幕。本次展覽由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廈門市美術家協會主辦,由廈門紅頂文旅集團、威揚文創集團、滕爍(廈門)酒店有限公司、廈門市東萬晟貿易有限公司承辦,共展出了張立平、陳金華、林濤、湯志義四位藝術家的兩百餘件作品。
  • 南開大學藝術與美學研究院揭牌 「山高海闊」尹滄海碩博研究生作品...
    山高海闊——慶祝南開大學百年華誕尹滄海教授碩博研究生書畫作品捐贈展暨南開大學藝術與美學研究院揭牌儀式在南開大學津南校區圖書館舉行。山高海闊——慶祝南開大學百年華誕尹滄海教授碩博研究生書畫作品捐贈展暨南開大學藝術與美學研究院揭牌儀式在南開大學津南校區圖書館舉行。
  • 中國藝術家孟舒向東京中國文化中心捐贈藝術作品
    中國僑網12月11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當地時間12月10日,中國藝術家孟舒向東京中國文化中心捐贈作品,東京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羅玉泉代表文化中心接受了其捐贈的玻璃藝術作品和攝影作品,中日各界多名人士出席了紀念典禮,見證了捐贈儀式。
  •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藝術博物館藏風景畫展」亮相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19-20世紀風景畫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的展出是兩校長久友誼與深入合作的具體實踐。本次展覽不僅會讓中國觀眾欣賞到來自美國、歐洲知名藝術家的作品,也能夠讓大家通過作品了解社會發展的變遷和歷史,了解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的思想、情感,增強兩國人民的了解。印第安納大學校長麥可•麥克羅比表示,「本次展覽是印第安納大學埃斯凱納齊藝術博物館與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之間的首次合作,也標誌著中美高校博物館在這方面的首次合作。
  • 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展出一戰後蘇聯、波蘭、德國等繪畫作品
    作者:羋韞婧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於2020年12月13日首次展出一戰後蘇聯、波蘭、德國和荷蘭的繪畫作品,展覽名為「工程師、鼓動者、建造者:藝術家重生」,展覽引發了外國媒體的廣泛關注。
  • 「深圳關山月美術館館藏海報展」在辛巴威展出
    辛巴威的石雕是非常有特點的非洲藝術,作為辛巴威的結對城市,希望深圳能夠加強與津藝術家的合作,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民間力量,只要實實在在地做些事情,都會對中津之間的文化交流有幫助。、 7月28日下午2點,在中國駐辛巴威大使館文化處主任吳傳華博士的見證下,關山月美術館陳湘波館長向辛巴威國家美術館館長朵仁女士捐贈了本次「深圳關山月美術館館藏海報展」中展出的34件海報作品;深圳圖書館副館長張巖向藝術圖書館捐贈了150冊深圳出版的精美畫冊。
  • 上海博物館美國藝術特展上,哪件作品中國觀眾最期待?
    《走向現代主義:美國藝術,1865年—1945年》特展今天下午在上海博物館開幕,將展出美國1865年至1945年80年間80幅美國藝術家經典繪畫作品,展品均來自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以及泰拉美國藝術基金會的重要藏品,其中愛德華·霍普的《夜遊者》是首次在亞洲展出,成最受中國觀眾期待的展品。
  • 2019第七屆「藝術長沙」展覽系列藝術講座在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
    12月29日下午2:30,2019第七屆「藝術長沙」展覽——系列藝術講座在長沙美術館/湖南省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四樓開講,邀請了2019第七屆「藝術長沙」湖南省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區策展人吳洪亮先生,就本展區「三少——李津、劉慶和、武藝作品展」展覽,與三位參展藝術家進行一場關於藝術的對談
  • 江蘇省臺灣小鎮美術館揭牌 兩岸藝術家以畫會友
    明亮展廳中,懸掛著水墨、水彩、油畫等百餘幅兩岸藝術家畫作。  組織臺灣畫家此行辦展的臺灣藝術家法國沙龍學會理事長林金田,頻繁往返兩岸,在大陸參加景德鎮陶瓷大學、廣州大學活動,受邀在多個文創園區交流經驗。他告訴記者,鑑於目前兩岸關係現狀,兩岸的文化藝術交流、民間交流更不能停頓,需增進彼此了解。
  • 「五一」小長假 北京地區的博物館、美術館都在展出些啥?
    5月1日起,地處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等國有藝術場館正式對外開放,一些知名民營藝術機構也陸續「醒來」。雖然這些場館都採取全員線上限量預約,且觀眾須全程正確佩戴口罩,但「終於等到你」的人們還是紛紛走出家門參觀展覽。5月1日,記者分別查詢國家博物館等藝術場館預約系統,發現其5月1日-5日的門票已全部約滿。
  • 北邁阿密當代藝術博物館將展出一個展覽,給非洲眼鏡蛇帶來了光明
    傑夫·唐納森、傑·賈雷爾、沃茲沃思·賈雷爾、芭芭拉·瓊斯-霍格和傑拉爾德·威廉士於1968年創立了非洲眼鏡蛇,代表了非洲壞相關藝術家社區,為黑人藝術運動的視覺審美創造了定義性的圖像。為了慶祝2018年邁阿密藝術周,北邁阿密當代藝術博物館將展出一個展覽,慶祝非洲眼鏡蛇的成立。
  • 杜大愷水墨作品展亮相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2017年7月20日-8月31日,「杜大愷水墨作品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辦。開幕式當天,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央文史館副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名譽院長、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長馮遠,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史宗愷,清華大學原黨委書記賀美英,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展覽學術主持張曉凌,清華美院黨委書記李功強,中國油畫學會會長詹建俊,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張道興、杜滋齡,以及中國美術館、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畫院、中央民族大學、北京電影學院等單位領導、藝術界人士
  • 25年前他在北京大學捐贈了一座考古博物館
    一生鍾愛中國傳統文化的賽克勒先生,是一位美國醫學博士,同時也是著名的收藏家和慈善家,1986年在他和夫人的慷慨幫助下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破土奠基。1993年5月27日,作為中國高等院校中的第一所考古專題博物館,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正式開放。
  • 美國玫瑰藝術博物館獲新生重開放
    10月26日,曾因債務危機陷入閉館困境的美國麻薩諸塞州布蘭代斯大學玫瑰藝術博物館,在歷時4個月的全面整修後重新開館。作為擁有最出色當代藝術收藏的高校博物館之一,玫瑰藝術博物館的新生讓不少美國的藝術愛好者深感欣慰,而這一結果也是美國公眾、藝術界與布蘭代斯大學相關人士不斷抗爭贏來的。
  • 吳冠中等人創春拍紀錄 與巴黎亞洲藝術博物館何幹
    近年來,張大千、吳冠中和趙無極可謂是藝術市場常青樹,作品成交量和成交價格均非常可觀。從藝術風格和發展道路上來看,這3位藝術家並無很大共性,不過有心人可以發現,他們均和法國巴黎亞洲藝術博物館有著很深的因緣,他們都是從這家博物館走向輝煌。
  • 紅頂美術館、漆谷藝術中心前日揭牌並舉辦首展
    在開幕儀式上,來自海峽兩岸的藝術界、評論界嘉賓,國內外的藝術愛好者們與參展藝術家們齊聚一堂,共襄盛舉,當日還舉行了「紅頂美術館」暨「漆谷藝術中心」揭牌儀式、「海峽兩岸漆畫藝術交流中心」與「福建省美術家協會漆畫藝委會(廈門)交流中心」揭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