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藝術博物館藏風景畫展」亮相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2020-12-15 藝術中國

開幕式現場

2018年9月20日,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和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埃斯凱納齊藝術博物館聯合主辦的「穿越大洋的藝術——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埃斯凱納齊藝術博物館藏19-20世紀風景畫展」開幕式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行。清華大學副校長鄭力,印第安納大學校長麥可•麥克羅比(Michael McRobbie)、印第安納大學埃斯凱納齊藝術博物館館長大衛•布蘭門(David Brenneman)、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蘇丹、策展人徐虹,以及來自印第安納大學的嘉賓和埃斯凱納齊藝術博物館全國諮詢委員會成員、清華大學師生100餘人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由清華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副處長孟波主持。

清華大學副校長鄭力致辭

印第安納大學校長麥可•麥克羅致辭

清華大學副校長鄭力表示,清華大學與印第安納大學有著長期友好合作關係,這次「穿越大洋的藝術——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埃斯凱納齊藝術博物館藏19-20世紀風景畫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的展出是兩校長久友誼與深入合作的具體實踐。本次展覽不僅會讓中國觀眾欣賞到來自美國、歐洲知名藝術家的作品,也能夠讓大家通過作品了解社會發展的變遷和歷史,了解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的思想、情感,增強兩國人民的了解。印第安納大學校長麥可•麥克羅比表示,「本次展覽是印第安納大學埃斯凱納齊藝術博物館與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之間的首次合作,也標誌著中美高校博物館在這方面的首次合作。我們很期待不久的將來,中國畫能夠來到美國,在由貝聿銘翻新設計的印第安納大學埃斯凱納齊藝術博物館展出。」

印第安納大學埃斯凱納齊藝術博物館館長大衛•布蘭門致辭

策展人徐虹致辭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蘇丹致辭

本次展覽展出了50幅19世紀時期前往歐洲的大量美國藝術家所創作的優秀作品,分為四個部分呈現:風景畫與國家認同;遊客,留學生與僑民;美國畫家與法國印象主義;尾聲:現代派風景畫。作品時間跨度從19世紀初至20世紀20年代左右,顯示了美國受英國、荷蘭、德國、法國、義大利風景畫的影響,結合對北美新大陸地貌的特殊性的感受,發展了一種既具有宏偉敘事風格,又不乏親切自然具有地域風情的風景畫。策展人徐虹在致辭中表示,「本次展覽向我們展示了早期美國藝術家通過旅行,留學、移居和參加新的藝術社團活動來學習和拓展自己的藝術。展示了美國藝術如何通過與大西洋彼岸的交流,將歐洲主流藝術的觀念和手段融合入新的對象表達上,發展出具有民族特徵的藝術。同時,這些藝術家也將自己有特色的風景意象帶到旅行寫生和創作中。」

描繪自然之美的19世紀西方風景畫

展廳入口

展覽現場

19世紀早期,風景畫作為具有創新風格的載體,發展成為西方繪畫的重要藝術流派。17世紀出現的兩種描繪自然世界的主要模式——荷蘭模式和義大利模式,對後來19世紀末的風景畫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18世紀的歐洲哲學家們,如:讓-雅克•盧梭和埃德蒙•伯克、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和約翰•哥特弗雷德•赫爾德等,極大地影響了藝術家對自然的概念化和描繪,進而使人們認識到風景畫能夠表達更為重要的社會及政治問題。本次展覽中所展示的那些優美乃至壯美的風景畫,其本質比我們眼睛所看到的更為意蘊深刻。仔細觀摩這些作品,我們不僅可以看到來自美國和歐洲的畫家如何在其風景畫作品中創造民族認同感,還可以感受到描繪自然的理念如何輕易地在國家之間流動,正如今天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因跨國界交流而蓬勃發展。

頻繁密切的中美藝術交流

展覽現場

19世紀下半葉,中國藝術家開始前往美國學習,其中的部分藝術家通過自己的作品將西方美學介紹給更多的中國觀眾。1979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開啟了現代的文化交流。兩年後,波士頓美術館分別在中國北京和上海舉辦了包括抽象派繪畫作品在內的美國藝術大展;2007年,古根漢姆博物館和泰拉美國藝術基金會在北京和上海聯合舉辦了「美國藝術300年」大型展覽。同時,來自中國的許多大型展覽也曾在美國舉辦,比如2017年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舉辦,開創中美文化交流的新紀元的特展「秦漢文明(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與以往為中國觀眾設計的美國藝術展覽不同,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與埃斯凱納齊藝術博物館聯合舉辦「穿越大洋的藝術」展不是對幾個世紀以來美國藝術發展的廣泛總結,而是為更深入地研究一個世紀內美國藝術家對單一藝術類型(風景畫)的處理方法,這一中心主題更適合在大學藝術博物館展示。

中美高校合作促進國際藝術交流

展覽現場

受埃斯凱納齊藝術博物館豐富的19世紀美國風景畫藏品的啟發,雙方共同策劃了本次展覽,旨在探討美國人和歐洲人在政治、社會和文化發酵時期關於思想和藝術實踐的交流。展覽展出了19世紀時期前往歐洲的大量美國藝術家所創作的優秀作品,以展示「國際交流」在拓寬藝術和文化視野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這一主題也恰好反映了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和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埃斯凱納齊藝術博物館之間的開創性合作對展覽、藝術、學生以及博物館專業人士之間交流的促進。希望通過本次「穿越大洋的藝術風景畫展」,讓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和社會公眾能夠對「國際交流對藝術的影響」這一問題有更深入的認識。

據悉,展覽將於2018年9月21日至2019年3月17日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四層7號廳、14號廳展出。

展覽現場

觀眾觀看作品

展覽現場

觀眾觀看作品

觀眾觀看作品

觀眾觀看作品

展覽現場

觀眾觀看作品

《阿讓特伊的港口》,克勞德•莫奈(法國),1874年

《法國花園》,奧託•斯達克(美國),1887年

《風景》,喬治•米歇爾(法國),約1825-1835年

《溫莎堡園地中的樵夫》,班傑明•韋斯特(美國),1795年

《伊埃爾勒河,雨之印象》,古斯塔夫•卡耶博特(法國),1875年

相關焦點

  •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藝術博物館藏風景畫精品亮相
    央廣網北京9月21日消息 「穿越大洋的藝術——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埃斯凱納齊藝術博物館藏19-20世紀風景畫展」20日晚在清華大學開幕。本次展覽是印第安納大學埃斯凱納齊藝術博物館與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之間的首次合作,代表著兩館合作夥伴關係的建立。
  • 杜大愷水墨作品展亮相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2017年7月20日-8月31日,「杜大愷水墨作品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辦。開幕式當天,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央文史館副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名譽院長、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長馮遠,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史宗愷,清華大學原黨委書記賀美英,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展覽學術主持張曉凌,清華美院黨委書記李功強,中國油畫學會會長詹建俊,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張道興、杜滋齡,以及中國美術館、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畫院、中央民族大學、北京電影學院等單位領導、藝術界人士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經過材料申報、書面審查、現場評估、數據比對和綜合評定,並報請國家文物局備案,中國博物館協會於12月21日發布了《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入選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揭開神秘面紗
    90年積澱 17年籌劃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揭開神秘面紗首展當日,達·文西手稿受到觀眾熱捧來源:美術報 2016-9-17 崔豔 駱陽 劉垚夢  90年積澱,17年籌劃,幾代清華人努力的夢想終於實現——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於9月11日向公眾開放。
  • 美國假期值得參觀的19個免費藝術博物館
    在報導中說,這些從紐約到洛杉磯一路遍布的珍品,為藝術愛好者欣賞繪畫、攝影、雕塑、表演等提供了空間。假期可以是昂貴的,但免費藝術博物館不是。美國第36任總統林登·貝恩斯·詹森曾經說過:「藝術是一個民族最珍貴的遺產,因為正是在藝術作品中,我們向自己和他人展現了指引著本民族的內心視野。」遍布美國各地的藝術博物館繼續堅持著,向顧客提供這份不斷發展的「內心視野」的驚鴻一瞥。
  • 2019十一國慶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展覽有哪些?
    3、《歸成》畢業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第一代中國建築師  展覽時間:2019年7月23日–2019年10月13日  展覽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二層展廳  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與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聯合主辦的展覽「歸成——畢業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第一代中國建築師」將呈現1918年至1935年期間,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求學的
  • 發現美 創造美 奉獻美——談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的使命與追求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作為熱門「打卡地」,每年都會為畢業生準備精美禮物,奉獻一系列精彩展覽。然而今年的畢業季註定不同於以往,本該熙熙攘攘的博物館一下子沉寂下來。在「雲端展廳」惜別學有所成、懷揣夢想的學子們,我靜下來得以回顧我們近年舉辦過的一些特色展覽,在回望中分享清華藝博一路走來的理念與追求。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9月開門 11項開館展穿越古今中西
    對話達•芬奇/第四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尺素情懷--清華學人手札展」、「學院傳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作品展」、「清華藏珍--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品展」、「竹簡上的經典——清華簡文獻展」、「營造·中華--清華營建學科專題展」、「思賢師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大家作品展」。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正式開館 嚴謹性受到業內讚譽
    90年積澱,17年籌劃,幾代清華人努力的夢想終於實現——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於9月11日向公眾開放。10日晚,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迎來首批賓客。業內專家介紹,大學建設博物館幾乎被公認為國際化一流大學、國際化城市的基本標配。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開幕式上表示,一所大學的藝術博物館應該成為推動學校藝術與科學融合的重要力量,希望藝術博物館以「彰顯人文、薈萃藝術、涵養新風、化育菁華」為己任,堅持中西融匯、古今貫通、文理滲透,通過不懈努力把藝術館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大學博物館。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
    1月10日拍攝的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外景。中國博物館協會近日公布了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等74家博物館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總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於2016年9月正式對公眾開放。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館
    (原標題: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館)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9000平米大展即將啟幕
    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鄧衛,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央文史館副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清華美院名譽院長、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長馮遠,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原副主任、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學術委員會主任王明旨出席發布會。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副館長楊冬江分別就博物館總體情況、開館首展情況進行了發布。發布會由清華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新聞中心主任張佐主持。
  • 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
    在兒童博物館,你能看到嬰兒和學步兒在專門的展廳裡爬行、玩積木或吹泡泡,大一點的孩子學習怎樣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上幼兒園的孩子在玩拼圖過家家、學習搭配科學營養餐,學齡兒童可以接觸到自然、科學和人文知識,了解地球歷史、完成生物實驗、體驗不同的文化和藝術,培養社會責任感,等等。
  • 成都博物館《光影浮空 歐洲繪畫五百年》畫展剛結束
    聖母瑪利亞和聖子與施洗者聖約翰和抹大拉的聖瑪利亞(約1495)內魯西奧·迪巴託洛梅奧·蘭迪(義大利, 1447-1500)木板蛋彩畫71.11釐米×51.11釐米紐菲爾茲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藏Madonna and Child with St .John the Baplisl and St.Mary Magdalene(aboul 195)Neroccio di Bartolomeo
  • 「雲山墨韻」畫展亮相松園廣作家具博物館
    12月12日,「雲山墨韻」五人畫展亮相松園廣作家具博物館,集中展出五位畫家的近300幅水墨畫作品,不同時期的畫作分別在對應時代的紅木家具展廳展覽,兩者交相輝映,翰墨之香紛呈,自然之美盡顯,開幕當天吸引200餘人參觀。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部分恢復開放接待校內師生參觀的公告
    「窗口2020——疫情時期圖像檔案展」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和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聯合主辦。03 ·絲繡擷英絲繡擷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品展/織繡部分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四層9號展廳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收藏有織繡四千六百餘組件,以明清及近代藏品居多,錦緞、紗羅、絲絨、刻絲等具有代表性的優秀品種應有盡有。
  • 孩子們的美育展|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的吳冠中百年誕辰藝術展
    桃色的雲,紙本水墨設色,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江南屋,紙本水墨設色,新加坡國家美術館藏。母子豹,紙本水墨設色,新加坡國家美術館藏,此圖進行了裁剪。印尼舟群,布面油畫,新加坡國家美術館藏。眠,布面油畫,中國美術館藏。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向社會開放,60件達·文西真跡在展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首展中基本陳列的展品中約五、六百件文物是清華自藏的。其它的有從國外借展的,也有從國家博物館借展的。」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整個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共計四層,一到三層為臨展,4層為常設展覽。 共計7個展覽版塊11個展覽。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藏家具賞析
    導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位於清華大學校內,由瑞士著名建築設計師馬裡奧·博塔主持設計。藝術博物館建成後佔地面積達15891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0平方米,將與新清華學堂以新主樓為中點成對稱布局。「這將是一所國際一流的藝術博物館」。
  • 獰厲之美——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中國古代青銅器
    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是美國歷史悠久的博物館之一,尤以收藏東方藝術品著稱於世,藏有相當數量的宋、元時期名畫,如《歷代帝王圖》《搗練圖》等,皆是赫赫名作。亦珍藏有青銅、陶瓷、紡織品、雕塑等各類藝術瑰寶。西周初期 □父丁壺 高32cm 口徑12.4cm 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壺是古代常見的酒器。這件壺內有三字銘文:『□父丁。』此青銅壺造型較為特殊,整體偏纖細,帶蓋,圓腹,侈口,圈足,頸部兩側有對稱的貫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