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藏家具賞析

2020-12-22 樸道木器美學空間

導語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位於清華大學校內,由瑞士著名建築設計師馬裡奧·博塔主持設計。藝術博物館建成後佔地面積達15891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0平方米,將與新清華學堂以新主樓為中點成對稱布局。

「這將是一所國際一流的藝術博物館」。

黃花梨透雕背板圈椅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於2016年9月10日開館,其藏品原屬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舊藏,大約是在20世紀50年代之初,在老一代工藝美術教育家張仃、龐薰琹、雷圭元、陳叔亮、徐振鵬教授的關懷下購進的,美術學院先繼有羅無逸、胡文彥、陳增弼等老一代明式家具專家對此展開教學和研究,直到今天,它們仍然是學生們學習中國古典家具的珍貴實物資料。

館內現有書畫、染織、陶瓷、家具、青銅器及綜合藝術品六大類1.3萬餘組/件。其中「清華藏珍·隨方制象」——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品展/家具部分,作為博物館內的常設展,常年舉辦。

建築模型

館內陳設有多套古代建築模型,均為全榫卯結構等比例縮小製成,製作的維妙維肖,工藝精湛!

明清家具

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的家具收藏中,以凳椅類、桌案類和櫃架類為主,尚有少量櫥櫃類家具,時代自明至近現代。

其中尤富盛名的是五十多件以黃花梨、紫檀等材質為主的明式家具,有七件收錄於王世襄先生編著的《明式家具珍賞》。

明 黃花梨壼門靠背玫瑰椅

這是典型的玫瑰椅做法。搭腦直接落在後腿上端,靠背內安裝門券口牙子,直接落在橫直棖上。壼門牙板淺雕草花,造型與口沿同形一體。

清 黃花梨六螭捧壽紋玫瑰椅

此玫瑰椅靠背、扶手以及牙板上做了大面積的透雕、浮雕紋飾,圖案精美,雕工細膩。

明 櫸木矮南官帽椅

這件櫸木南官帽椅非常出名,是傳世椅子中僅見的一例,座面高度比一般椅子矮約20釐米,據王世襄先生考證,此椅「很可能是寺院禪椅,專供趺坐而制的」(《明式家具珍賞》),明清坐具中座面矮者甚少,這件矮南官帽椅確為原制,十分難得。黃苗子先生在記敘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老院長張仃先生到東不壓橋一家德國人開的古董店中第一次看到此椅時,就有「心頭突突,很想買回去據為己有」之感。(黃苗子《明式家具珍賞代序》)

明 黃花梨透雕背板圈椅

此椅獨具特色之處在於背板,一般圈椅的靠背板為打槽裝板或獨板,板上或全素、或雕刻、或鑲嵌。但這件圈椅的靠背板做法卻不同於此,它介於二者之間,或者說二者兼有。

靠背板兩邊立柱打槽,中嵌一塊從上到下的獨板,下有亮腳,上有團花。團花做法也很特別,是在靠背板上挖一如意頭形洞,另雕一與之相應形狀的蟠龍從前面嵌上去的。

明 黃花梨裹腿做雙絛環卡子花方杌凳

明清時代硬木裹腿做法的家具,也叫作「圓包圓」,皆是仿竹製家具而創造出來的一種式樣。

明 黃花梨有束腰內翻馬蹄長方杌凳

明 黃花梨夾頭榫撇腿雲頭牙子翹頭炕案

明 黃花梨夾頭榫撇腿雲頭牙子翹頭炕案(局部)

此案是傳世矮型家具中的佼佼者,其外撇的腿足不僅造型優美,亦且增加了穩定感。腿間透雕如意雲頭,腿與面板交界處,嵌鏤空雲頭角牙,與兩腿間的大雲頭相呼應。

明 黃花梨帶束腰三彎腿虎爪足炕桌

明 黃花梨無束腰竹節紋炕桌

明 黃花梨無束腰竹節紋炕桌面

這件炕桌基本結構是直棖加矮老做法,但在直棖兩端加做兩彎斜棖與桌面相連。最突出的特點是以木材仿竹材,無論桌面冰盤、四足、直棖,還是矮老、斜棖,一律雕出竹節,四足略做彎曲,著意模仿竹根那種竹節密集、久經風霜的形態,愈顯逼真。

明 黃花梨有束腰馬蹄足霸王穿條桌

明 黃花梨帶束腰羅鍋棖內翻馬蹄長條桌

明 黃花梨夾頭榫雲紋牙頭帶託泥翹頭案

這件翹頭案的牙板造型,極盡變化之能事,在兩足上端鏤雕為對稱雲頭,上部又加小雲勾,亦對稱。

兩側檔板也鏤雕深卷的雲頭,大小雲勾間、雲勾與牙板間均加施「支釘」般的聯結。

黃花梨夾頭榫畫案

黃花梨小雲朵翹頭案

此件黃花梨夾頭榫雲紋牙頭託泥小翹頭案,寬僅40.6釐米,是置於明代書房、琴室等依室打造或就木製作的小巧桌案,生動地體現了明式家具「隨方制象,各有所宜」的設計原則。

明 黃花梨四面平條桌

四面平條桌也叫「四面齊條桌」,是明式家具中的經典樣式。其做法是腿子與牙條格相交,也就是先做成一具骨架,再與攢邊的桌面結合在一起,增強牢度,又因為邊抹和牙條重疊,增加體量感,避免單薄。

此四面平條桌曾被艾克先生收入《中國花梨家具圖考》,這種樣式在宋代開始流行,宋人《半閒秋興圖》中已有體現。從明代版畫來看,採用四面平形制的,不僅有琴桌,也有畫桌、書桌,可見是當時廣受歡迎的一種經典樣式,而這件琴桌質樸簡練、平淡耐看,增一分則太長,減一分則太短,最能體現明式家具的結構特點,是非常難得的一件傳世傑作。

清 鸂鶒木小圓角

這件鸂鶒木圓角櫃形制規範,很有代表性。兩門中間無「閂杆」,名為「硬擠門」。櫃底無櫃膛,底棖下面開槽安裝「窪堂肚」券口牙子,兩側鏤成內捲雲勾。

黃花梨透雕鑲嵌床圍子

榫卯結構

明式家具結構總體模仿建築木作結構,以框架結構為主體,其特點是以立木作支柱,橫木作聯結材,吸取了大木構架和壺門臺座的式樣和手法,除個別變體外,均作四方體,並利用攢邊裝板以及各種各樣的棖子、牙條、牙頭、角牙、短柱和託泥等,加強結構的剛度。

在框架結構中,又充分結合線性結構,造型線幾乎沒有多餘的變化,以直為主,輔以曲線,以收曲直相間,剛柔相濟之妙。

在各部分構件的結合方面,全用榫卯聯結,極少使用釘子,這也是得益於硬性木材的獨特性能。在具體形態方面,除了模仿建築的穿鬥結構,也模仿早期青銅器、竹、藤器、鼓樂器等器具予以造型。這些結構上的種種特點,最終成就明式家具的獨特樣式。

明式家具當之無愧的是中國古典家具的光輝代表。不過,因為家具始終的實用性及漫長的歷史變遷,明式家具的傳世精品卻極其分散。在中國大陸,系統而又成批的明式家具已經鳳毛麟角,而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珍藏的這批明式家具,就數量和質量來說,在世界範圍內也可謂名列前茅,在高校藝術博物館裡,就更不用說是首屈一指了。

| 資料來源:清華大學,網絡 |

| 圖片:河州悟道 |

| 整理編輯:河州悟道 |

END

樸道治木 器美生活

小貼士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經過材料申報、書面審查、現場評估、數據比對和綜合評定,並報請國家文物局備案,中國博物館協會於12月21日發布了《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入選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9000平米大展即將啟幕
    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鄧衛,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央文史館副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清華美院名譽院長、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長馮遠,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原副主任、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學術委員會主任王明旨出席發布會。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副館長楊冬江分別就博物館總體情況、開館首展情況進行了發布。發布會由清華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新聞中心主任張佐主持。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
    1月10日拍攝的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外景。中國博物館協會近日公布了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等74家博物館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總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於2016年9月正式對公眾開放。
  • 孩子們的美育展|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的吳冠中百年誕辰藝術展
    桃色的雲,紙本水墨設色,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江南屋,紙本水墨設色,新加坡國家美術館藏。母子豹,紙本水墨設色,新加坡國家美術館藏,此圖進行了裁剪。印尼舟群,布面油畫,新加坡國家美術館藏。眠,布面油畫,中國美術館藏。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部分恢復開放接待校內師生參觀的公告
    「窗口2020——疫情時期圖像檔案展」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和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聯合主辦。/織繡部分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四層9號展廳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收藏有織繡四千六百餘組件,以明清及近代藏品居多,錦緞、紗羅、絲絨、刻絲等具有代表性的優秀品種應有盡有。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向社會開放,60件達·文西真跡在展
    9月11日,又一所高校自建的博物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正式面向社會開放。 目前,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現有藏品一萬三千餘組件,絕大多數來自美術學院自1956 年以來歷年的收藏,以及校友及社會賢達的捐贈。品類包括書畫、染織、陶瓷、家具、青銅器及綜合藝術品等六大類。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9月開門 11項開館展穿越古今中西
    同時,清華藏珍將分別展出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藏的書畫、絲繡、瓷器、家具精品,並與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展出商周青銅器精品。其他展覽也將從不同方面展示清華大學在歷史、藝術、營建學科的突出成就。尺素情懷--清華學人手札展現場展廳共分四層:一至三層為臨時展廳,主要展出國內外優秀的藝術展覽。四層為常設展廳,主要展出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的精品館藏。
  • 2019十一國慶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展覽有哪些?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十一國慶展覽有哪些?  5、清華藏珍 • 絲繡擷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品展/織繡部分  常設展  展覽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四層9號展廳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收藏有織繡四千六百餘組件,以明清及近代藏品居多,錦緞、紗羅、絲絨、刻絲等具有代表性的優秀品種應有盡有。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揭開神秘面紗
    90年積澱 17年籌劃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揭開神秘面紗首展當日,達·文西手稿受到觀眾熱捧來源:美術報 2016-9-17 崔豔 駱陽 劉垚夢  90年積澱,17年籌劃,幾代清華人努力的夢想終於實現——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於9月11日向公眾開放。
  • 發現美 創造美 奉獻美——談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的使命與追求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作為熱門「打卡地」,每年都會為畢業生準備精美禮物,奉獻一系列精彩展覽。然而今年的畢業季註定不同於以往,本該熙熙攘攘的博物館一下子沉寂下來。在「雲端展廳」惜別學有所成、懷揣夢想的學子們,我靜下來得以回顧我們近年舉辦過的一些特色展覽,在回望中分享清華藝博一路走來的理念與追求。
  • 國家博物館—清華大學首屆學術年會·輯要分享
    2020年8月3日,我館與清華大學聯合成立「清華大學-國家博物館文物科技保護聯合研究中心」,希望在文物保護與現代科技融合的過程中,促進產學研結合, 提升文物保護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轉化能力。在此背景下,2020年11月15日,「國家博物館—清華大學首屆學術年會」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邀請了多位國內重量級研究學者齊聚一堂,就文物保護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這一主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歷史、技術與藝術中國國家博物館 鐵付德分別從歷史、藝術與技術等角度為大家解析了文物科技保護工作。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館
    (原標題: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館)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正式開館 嚴謹性受到業內讚譽
    90年積澱,17年籌劃,幾代清華人努力的夢想終於實現——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於9月11日向公眾開放。10日晚,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迎來首批賓客。業內專家介紹,大學建設博物館幾乎被公認為國際化一流大學、國際化城市的基本標配。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開幕式上表示,一所大學的藝術博物館應該成為推動學校藝術與科學融合的重要力量,希望藝術博物館以「彰顯人文、薈萃藝術、涵養新風、化育菁華」為己任,堅持中西融匯、古今貫通、文理滲透,通過不懈努力把藝術館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大學博物館。
  • 值得遊玩的大學——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是我國著名的高等學府,坐落於北京西北側美麗漂亮的清華園。處於我國"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與一流學科"。清華大學校內綠樹成蔭,萬泉湖水清澈見底,蜿蜒曲折地流過,滋養著清華學子"自強不息"的崇高精神。
  • 兗州:帶你一覽博物館的風採,一起賞析館藏文物
    兗州博物館 簡 介兗州博物館坐落於兗州城區文化東路53號,1984年8月建館,2002年9月在原址落成新館,建築面積7800平方米,現有館藏文物90954件/套,其中國家一級文物29件、國家二級文物73件、國家三級文物499件,是一座融陳列展覽、文化娛樂、休閒觀賞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博物館。
  • 佛山市六月西洋藝術博物館:穿越百年探尋歐洲藝術之美
    位於廣佛交界的南海大瀝,隱藏著一間西洋藝術博物館,館藏過萬件西洋古董,主要包括歐洲貴族家具、古董鐘錶、機械樂器等,置身其中,仿佛將人帶回幾個世紀以前的歐洲世界。它就是佛山市六月西洋藝術博物館(即智城西洋藝術館),每年光採購藏品的花費就高達2億元,行內人認為,其館藏之豐富、種類之齊全國內罕見。
  • 上海博物館是世界聞名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之一
    上海博物館是世界聞名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之一,始建於1952年,位於人民廣場的新館,建成於1996年 。 新館建築有方體基座,巨型圓頂及拱形出挑組成,形如銅鼎,暗合中國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南門兩側八尊漢白玉雕塑,極具莊嚴雄渾之氣 。上海博物館館藏文物近百萬件,其中珍貴文物13萬件 。
  •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藝術博物館藏風景畫展」亮相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開幕式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行。清華大學副校長鄭力,印第安納大學校長麥可•麥克羅比(Michael McRobbie)、印第安納大學埃斯凱納齊藝術博物館館長大衛•布蘭門(David Brenneman)、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蘇丹、策展人徐虹,以及來自印第安納大學的嘉賓和埃斯凱納齊藝術博物館全國諮詢委員會成員、清華大學師生100餘人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由清華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副處長孟波主持。
  • 「中國紫檀博物館館藏珍品特展」臺灣行巡禮
    這一天,臺北101大樓迎來了自建成以來大陸首個赴臺文化交流項目:「紫檀的奧秘——中國紫檀博物館館藏珍品特展」臺北展覽的隆重開幕。101件價值超過新臺幣十億元的紫檀藝術珍品,讓臺灣民眾有機會近距離領略巔峰工藝之精和傳統文化之美。
  • 西洋文化藝術博物館
    該館是以歐洲古董的收藏與展示為主的專業博物館,通過專業團隊在歐洲及世界各地競拍、與歐洲重要的古董協會合作等方式收購了大量的17世紀至19世紀歐洲高端的古董家具、鐘錶、鋼琴以及開創歐洲瓷器先河的德國邁森瓷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