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紫檀博物館館藏珍品特展」臺灣行巡禮

2020-12-25 搜狐網
兩岸和平發展基金會董事長、中國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先生(中)、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陳麗華女士(右二)、美國薩凡那藝術設計學院院長、中國紫檀博物館國際藝術顧問寶拉·S·華萊士女士(左一)、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女士(右一)以及臺北101大樓林鴻明董事長(左二)共同為展覽開幕式剪彩
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及連方瑀夫人向陳麗華女士及遲重瑞先生贈送臺灣琺瑯瓷盤

  2009年9月27日,臺北市。

  一場陣雨過後,微風習習,臺北信義區高聳的臺北市地標建築臺北101大樓更顯得壯觀和皎潔。

  這一天,臺北101大樓迎來了自建成以來大陸首個赴臺文化交流項目:「紫檀的奧秘——中國紫檀博物館館藏珍品特展」臺北展覽的隆重開幕。101件價值超過新臺幣十億元的紫檀藝術珍品,讓臺灣民眾有機會近距離領略巔峰工藝之精和傳統文化之美。此次「紫檀的奧秘」臺北展覽在臺北101大樓舉辦,既是對中國紫檀博物館建館十周年的獻禮,也是一次兩岸盛大的文化交流活動,是「中國紫檀文化之旅」巡展以來最大規模的一站,其意義是深遠的。

  這次紫檀展覽是繼今年8月31日兩岸直航班機正式開通以來的首個兩岸文化交流項目。兩岸和平發展基金會董事長、中國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先生;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陳麗華女士;美國薩凡那藝術設計學院院長、中國紫檀博物館國際藝術顧問寶拉?6?1S?6?1華萊士女士;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女士以及臺北101大樓林鴻明董事長出席開幕典禮並為展覽開幕剪彩。參加開幕式的嘉賓還有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中國國民黨「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蔡政文以及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作家、書畫家吳歡、北京市政協常委、香港富華國際集團總裁趙勇、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胡德生等來自海峽兩岸的嘉賓及觀眾二百餘人。

  臺北時間2009年9月27日14點30分,開幕典禮在臺北傳統「泰鼓」的歡快鼓樂聲中拉開序幕。

  兩岸和平發展基金會董事長、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生首先發表了致詞。他盛讚陳麗華女士在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上的傑出成就,她創建的紫檀博物館是大陸首座私立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紫檀藝術專題博物館,這次能到臺灣展出又是她的一個創舉。

  他讚賞紫檀極其稀少,生長緩慢且百年不成材,要數百年才能加以利用,且「十檀九空」,能利用的部分很少,可以用「寸檀寸金」來形容它的珍貴性。他表示希望能通過這次展出,讓兩岸文化事業可以共同分享、合作,增進兩岸文化關係。

  除了稀少珍貴外,連戰認為紫檀木經琢磨以後,自然呈現的綢緞光澤,就像「真正有內涵的人不必做什麼化妝,自然而然就會呈現一種光彩迷人的吸引力」。

  他進一步表示,國共兩黨自2005年以來每年都舉辦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今年7月在長沙舉辦了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有一個重要的結論,就是盼共同促進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共同推動、發揚中華文化。今天紫檀珍品展能在臺灣展示,就是對今年長沙「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推進和深化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主旨的具體落實,意義重大。

  隨後,中國紫檀博物館副館長遲重瑞代表陳麗華館長致詞,他簡略回顧了紫檀博物館十年的發展歷程,並特別感謝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生,此次「紫檀的奧秘」展覽能夠在臺北101大樓舉辦,緣於連戰先生的提議,而且他對展覽的籌備工作給予大量的關心與協助。遲重瑞在致詞中還向臺北101林鴻明董事長及所有支持此次展覽的有識之士表達了最衷心的感謝。

  對中國紫檀博物館長久以來給予支持和幫助的美國薩凡那藝術設計學院院長、中國紫檀博物館海外藝術顧問寶拉.S. 華萊士女士和臺北101大樓董事長林鴻明先生也分別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他們對於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陳麗華幾十年如一日的挖掘、保護、傳承、發揚中國紫檀文化的精神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和由衷的敬意。

  剪彩儀式結束後,為了預祝兩岸故宮博物院即將於10月7日合辦的「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展覽成功,陳麗華館長將的巨幅「雍正皇帝刺繡肖像掛像」贈送給了臺北故宮博物院永久收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周功鑫院長代表臺北故宮接受了捐贈,並向中國紫檀博物館陳館長回贈了清代郎世寧的百駿圖的摹本。

  開幕式結束後,陳館長陪同連戰夫婦等各位嘉賓參觀了整個展覽區。當走到紫檀雕「老北京四合院」模型時,連戰榮譽主席風趣地說道:看完這個四合院模型,你會對「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老話有切身的感受,即使過去不能理解,看完之後也會使你頓然領悟。接著他饒有興趣地問起了這個四合院的製作情況。陳館長說,這個紫檀雕四合院模型是按1:8的比例雕刻的,幾百個工人耗時近3年,精雕細琢而成。半個多小時的遊覽,不論是百駿圖插屏、清式正廳、明清起居室還是傳統喜房、根雕藝術都吸引了嘉賓們的駐足和問詢。

  在接下來的記者招待會上,陳館長發表感言:「紫檀的奧秘——中國紫檀博物館珍品特展」在臺北巡展的成功舉辦,不僅是兩岸建築地標與文化地標一次成功的對接,也是一次美好的結合,更是顯示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更加興盛的一個重要成果,並以追根溯源的方式,告訴大家,海峽兩岸融於同根,源於同文,藝於同術。

  對於此次臺北展覽,她還特別向所有海峽兩岸支持此次臺灣巡展的有識之士表達了她最衷心的感謝,她說,正是由於大陸海協會、臺灣海基會以及此次展覽的共同主辦方臺北金融大樓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美國薩凡那藝術設計學院以及所有參與籌備此次展覽的工作人員的鼎力幫助和支持,此次「紫檀的奧秘」臺北巡展才得以順利開幕。

  隨後,她表示,保護歷史遺產,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全方位高水平地展示紫檀藝術魅力,傳承檀雕技藝,再現中國傳統紫檀文化的輝煌,依舊是她和她的團隊未來努力的方向。

  據了解,此次展覽於9月27日開始到12月15日結束,歷時近三個月。主展廳設在臺北101購物中心四樓展演廳。

  展廳的布置非常講究,一進展廳,陳麗華女士的《致辭》和巨幅主題照片引人注目。在走廊的右邊,是花梨木掛屏,其上以黃楊木嵌有王世襄先生撰寫的中國紫檀博物館前言。

  隨著參觀者的腳步,展廳裡101件稀世紫檀珍品逐一呈現:烏木大鏡屏、紫檀嵌黃楊雕雲龍紋屏風寶座、百駿圖插屏、紫檀四合院、清式正廳、起居室、傳統喜房、根雕藝術、紫檀原木、傳統家具製作工序以及榫卯結構的展示——濃鬱的文化特色和精美的工藝使得參觀者目不暇接,讚不絕口。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主辦方將此次特展中最大型、重逾2500公斤的「故宮紫檀雕角樓」安放在臺北101大樓的一樓大廳,成為本次展覽最亮點的展品之一。

  此次特展中所有展品,均是陳麗華女士從千餘件館藏藝術珍品中精心挑選的精品。展覽以展示紫檀家具為主線,同時從明清居室文化、檀雕技藝、傳統榫卯結構、珍貴家具用材等多個側面同時展開對中國傳統家居文化的探索之旅。

  對於此次展覽,臺北媒體方面也給予了熱切的關注,9月25日,臺灣各大主流媒體皆以「紫檀博物館收藏101驚豔登場」為題,大版幅報導了「紫檀的奧秘」9月27日即將巡展臺北的消息。

  陳麗華女士率領紫檀博物館代表團一行22人於9月25日來到臺北。當天下午,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在位於臺北市濟南路一段的中國國民黨總部接見了陳麗華一行。

  吳伯雄主席說:他剛剛參加完7月份在長沙舉行的「兩岸文化論壇」,以前兩岸是共同搭建「經貿這座橋梁」,現在開始搭建兩岸第二座橋梁——那就是「文化這座橋梁」,這已與賈慶林主席達成了共識。中國紫檀博物館在臺灣的這次巡展,對兩岸民間文化的互動交流無疑具有其特殊的意義。

  對於紫檀博物館吳伯雄主席稱自己早有耳聞,欽佩陳女士傾其所有財富和畢生的精力,創建了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紫檀王國」,很羨慕陳女士豐富的文化藝術人生。當他聽說這次中國紫檀博物館來臺北展覽將歷時3個月時,吳伯雄主席說他一定會專程去參觀展覽,不錯過一飽眼福的機會。陳館長對吳主席利用百忙時間接見代表團一行,表示非常感謝並盛邀吳主席在合適的機會參觀北京的中國紫檀博物館。陳館長說,海峽兩岸同文同種,這是血濃於水的關係,兩岸的文化交流一定能促使兩岸的和平發展,她說她願意為兩岸的文化交流與和平發展做出自己的努力。隨後賓主在友好的氣氛中互贈禮品併合影留念。

  「立法院」王金平院長聽說中國紫檀博物館即將在臺北101大樓展覽後,非常重視,也特別安排在「立法院」大會客廳接見了陳館長一行,王金平院長說:中國紫檀博物館這次來臺巡展,一定會增強兩岸的文化交流。他說,連戰榮譽主席非常重視你們這次來訪,並特意從美國趕回參加27日的「紫檀的奧秘」展覽的開幕式。王金平院長表示他將出席27日連戰榮譽主席在國賓飯店為陳館長一行特設的晚宴。陳館長對此表示非常感謝,這次來臺她是既激動又感動,對臺灣的一切都感到是那麼的親切,兩岸同宗同源的親情、血緣關係是什麼都不能阻隔的!

  當天晚上,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林豐正副主席在臺北圓山大飯店國宴廳為陳館長一行舉行盛大歡迎晚宴。

  26日,臺北故宮博物院周功鑫院長也會見了陳館長一行,周院長看著陳館長贈送的《麗質華堂》一書裡面那些美輪美奐、精雕細刻的紫檀博物館的館藏珍品時,不禁嘆為觀止。她說以後兩館要加強來往合作,並希望兩館以後可以優勢互補,希望藉助紫檀博物館的技術實力,幫助臺北故宮和北京恭王府還原一些明清家具,有機會合作展覽交流等。陳館長也表達了她對臺北故宮的觀感,她說,看到臺北故宮就感到十分的親切,和中國紫檀博物館一樣的綠瓦黃剪邊,一樣的中國傳統皇家建築風格,這一切都體現了同宗同文同源的兩岸親情。接著陳館長向周院長介紹了自己與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淵源,陳館長說,中國紫檀博物館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故宮歷屆領導和專家們的支持和鼓勵。她還特意向周院長介紹隨代表團前來的明清家具專家、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胡德生先生,並表示,願意在今後與臺北故宮博物院攜手促進兩岸的文博交流。

  26日晚,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先生設宴宴請陳館長一行,江丙坤董事長在晚宴致辭時說道:陳館長以個人力量,保留中華傳統文化遺產,是對全世界的貢獻,令人敬佩。即將在臺北地標101大樓舉行的「紫檀的奧秘」的展覽,我相信這是兩岸民間文化互動交流的開始,隨著兩岸「三通」的開始,兩岸文教交流的前景將非常廣闊。陳館長對江董事長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宴請代表團一行表示由衷的感謝,表示將在兩岸今後的文化交流方面做出自己的貢獻。

  27日晚,兩岸和平發展基金會董事長、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生在國賓飯店為陳館長一行設宴踐行,參加晚宴的有「立法院」院長王金平、副院長曾永權、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中國國民黨「國家財政政策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蔡政文、臺灣海基會前董事長辜振甫先生的夫人嚴倬雲、還有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等臺灣名人政要20餘人參加了晚宴。連戰先生在晚宴致辭時,再次盛讚陳館長此次臺灣展覽的重要意義,希望這次展覽能夠成為兩岸民間文化交流的開始,臺北故宮博物院周院長和陳館長應該加強聯繫合作,成為兩岸文博交流的前行者。陳館長也在晚宴上簡單致辭,對這次展覽在臺北的成功舉辦表達了由衷的感謝,並表示今後將繼續為兩岸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努力。

  短短幾日,陳館長一行的日程安排的豐富多彩,在領略了臺灣的風情和人民的熱情的同時,血濃於水的兩岸同胞之情也時時洋溢其間。28日,陳館長一行懷著依戀之情離開了臺灣,相信此次巡展傳播的友誼,將會使今後兩岸的文化交流會更加密切,兩岸的未來也會更加美好。

  相關連結:

  中國首個展示紫檀藝術專題類私人博物館——中國紫檀博物館,是由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富華國際集團主席陳麗華女士投資逾兩億元人民幣,歷時兩年興建而成作為北京市一處重要的文化景觀,中國紫檀博物館於2003年底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4A級旅遊單位,率先開啟了私人博物館進入旅遊業的先河,也成為北京市對外開放及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接待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及各國政要,承擔著民間外交使者的重任。讓世界人民以此來了解和認知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作為北京市向建國50周年獻禮的重點工程,中國紫檀博物館於1999年9月19日正式向公眾開放,是迄今中國規模最大,集收藏研究、陳列展示紫檀藝術,鑑賞中國傳統古典家具於一體的專題類民辦(私立)博物館,它的誕生填補了中國博物館界的一項空白。

  中國紫檀博物館展廳面積9569平方米。分別設有展品陳列廳、宣教廳、多功能會議廳、貴賓接待室、臨時展廳、遊客服務中心、紀念品商店、開放式影視廳、衛生室、遊客留言處等。陳列展廳根據其展陳內容又細分為正廳陳列、書房陳列、臥室陳列、婚房陳列、佛堂陳列等不同的廳堂格局;根據藏品材質的不同專設了紫檀家具展廳、黃花梨家具展廳、烏木家具展廳、金絲楠木家具展廳;館內展出的藏品總計近千件,其中包括十幾件明清時代的家具珍品;另外在這裡還陳列了一系列可作為古代建築摹本的微縮古建模型:故宮的角樓,紫禁城御花園中的千秋亭與萬春亭,山西五臺山龍泉寺牌坊,山西萬榮縣的飛雲樓,古色古香的北京四合院,這些都是用紫檀按照傳統榫卯結構手工製作而成的;為了讓遊人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家具的製作精髓,還特別陳設了傳統家具原木、造型、結構展示以及雕刻工藝的展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紫檀雕「清明上河圖」大插屏群雕,以紫檀為錦,以雕代筆、以刀作畫,再現了中國古代最著名的絹本畫原貌,可謂是歷代古畫臨摹史上一次偉大的創舉,被世界譽為「東方藝術瑰寶」。

  中國紫檀博物館挖掘、收藏,陳列展示紫檀文化的同時,積極向世界傳播中國紫檀文化。

  開館以來,中國紫檀博物館接待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及各國政要,德國前總理赫爾穆特?6?1科爾、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泰國公主詩琳通殿下、斐濟時任總理恩加拉塞及夫人、烏茲別克斯坦時任副總理魯斯塔姆?6?1阿齊莫夫、博茲瓦納前總統馬西雷等國家政要。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還接待了包括國際帕運會主席克雷文先生,以及下屆奧運會主辦城市倫敦市市長鮑裡斯?6?1詹森先生在內的重要貴賓,所有貴賓都對博物館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與讚賞。

  為更好地傳播紫檀文化,陳麗華館長曾多次攜紫檀珍品赴海外巡展,1998年和2000年隨中國文化部參加在韓國漢城舉辦的「中國文化大展」和「中國皇室文物展」,2005年隨中國貿促會參加在日本愛知縣舉辦的世博會,承擔了中國館貴賓廳「紫檀齋」的布展工作,並榮獲「最佳展示獎」,同年在美國華盛頓和亞特蘭大分別舉辦了「紫檀的奧秘」中國傳統家具展,在當地好評如潮。

  中國紫檀博物館在進行世界巡展的同時,又以另一種形式向世界介紹中國,介紹中國的檀雕藝術。2005年至2007年的兩年間,中國紫檀博物館向中國故宮博物院、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德國德勒斯登國家藝術收藏館、美國史密森博物學院、法國香波堡在內的世界五大博物館捐贈了大型紫檀古建模型以作永久收藏。此舉在向世界傳播中國傳統紫檀文化的同時,也開啟了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國紫檀文化之旅」。正如中國駐美大使周文重先生所言,紫檀文化之旅超越了它本身的價值,架起了一座連接中國和世界的橋梁。

  鑑於陳麗華多年來竭力推動中華傳統文化與世界各國的交流,2005年在中國紫檀博物館與美國薩凡那藝術設計學院、美國國家婦女博物館共同在華盛頓主辦的「紫檀的奧秘」中國傳統家具展上,陳麗華從美國國家婦女博物館創始人霍拉黛女士手中接過「國際文化領袖獎」的榮譽獎章,華盛頓市市長還授予了陳麗華城市金鑰匙,並宣布2005年9月19日為「華盛頓市陳麗華博士日」。對於這些陳麗華說,「在我看來,這些榮譽不僅是對我個人三十多年來藝術追求的肯定和鼓勵,某種程度上也是西方世界對東方傳統文化的尊重與羨慕。正如中國駐美大使周文重先生所言,「紫檀文化之旅超越了它本身的價值,架起了一座連接中國和世界的橋梁。」

  「紫檀的奧秘」是中國紫檀博物館館藏珍品世界巡展的主題。此次中國紫檀博物館在臺北101大樓舉辦的「紫檀的奧秘」中國紫檀博物館館藏珍品特展,是繼2009年8月31日兩岸定期直航後大陸的首個赴臺文化展覽。此次臺灣之行,不僅是兩岸建築地標與文化地標對接的一次偉大創舉,同時也是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契機——以追根溯源的方式,喚醒兩岸對於傳統文化的尊重與認同。同時也開啟了紫檀文化藝術的亞洲之旅。

  如陳麗華女士所說:「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一切偉大的作品在本質上是永遠不會完結的。在今後漫長的歲月中,紫檀藝術仍將在人們的心中和文化史上繼續生長,成為人類永久的精神財富。」(孫江/文 陸中秋/圖) 

相關焦點

  • 臺灣奇美博物館館藏珍品赴大陸首展
    中新社鎮江4月12日電(記者 崔佳明 盧輝)在江蘇省鎮江投資的臺灣著名企業奇美為當地帶來世界一流的藝術品收藏供當地市民欣賞。《藝術中的兒童形象:奇美博物館珍藏展》12日在鎮江舉行了藏品運抵當地的開箱儀式,臺灣奇美博物館館長郭玲玲表示,這次展出是該館首次離島在大陸舉辦的館藏珍品展。此次展出該館珍藏的65件相關「兒童、家庭、親情」館藏精品。展品中,油畫37件、雕塑28件,作品年代從14至20世紀,大部分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根據西方古典繪畫題材分為「宗教與神話」、「文學與歷史」、「肖像與風俗」三個主題。
  • 中臺世界博物館開幕 館藏珍品豐富堪稱臺灣佛教博物館的「羅浮宮」
    中臺世界博物館館藏珍品豐富,堪稱臺灣佛教博物館的「羅浮宮」寶華供養-館藏珍品佛教在線臺灣訊 中臺禪寺開山方丈惟覺長老圓寂前掛心的中臺世界博物館,8月13日剪彩落成,館藏珍品豐富,堪稱臺灣佛教博物館的「羅浮宮」。
  • 臺灣館藏織錦珍品「衣錦榮歸」大陸展出
    9日,「瑞慶禎祥——清代織錦珍品特展」在蘇州絲綢博物館開展。來自臺北歷史博物館的40餘件清朝織錦珍品參展。   1938年,隨著侵華日軍的逼近,當時河南博物館館藏的珍貴文物岌岌可危。為了使這批國寶不落入日軍的手中,文物被輾轉南遷至重慶。
  • 大連市民營博物館首次受邀入臺灣科教館特展
    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  12月18日,大連金石灘生命奧秘博物館以中國民營博物館身份,首次受邀於臺灣科教館進行《深海巨怪》特展,也是我市民營博物館首次與臺灣科教館進行學術及文化交流。如此之多的體型巨大、種類繁多的海洋生物展品,堪稱是國內陳列展覽中的首創,將給臺灣地區的觀眾帶去一個近距離的真實海洋生物世界。  本次展覽是臺灣科教館首次引入大陸民營博物館展品進行展示,也開創了我市博物館與臺灣科教館交流的先河。  據生命奧秘博物館創始人隋鴻錦教授介紹:這次與臺灣科教館合作,積極促進了兩岸科學與文化的交流,具有相當重要的歷史意義。
  • 臺灣奇美博物館最大規模島外特展將在江蘇鎮江舉行
    新華網南京4月12日電(記者 劉巍巍)記者12日從江蘇省鎮江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臺灣奇美博物館65件百年以上的繪畫和雕塑作品已經運抵鎮江,正在該市博物館布展,將於4月17日對外展出。  這是臺灣奇美博物館最大規模的島外特展,也是大陸地方博物館與臺灣民間博物館首次交流合作。
  • 奢華「帝國夏宮展」亮相成都 243件館藏珍品等你一睹風採
    奢華「帝國夏宮展」亮相成都 243件館藏珍品等你一睹風採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2017年06月11日15:05 「帝國夏宮——俄羅斯彼得霍夫國家博物館藏文物特展」現場展品。(朱虹 攝)
  • 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喜迎中國「紫檀制六角亭」(組圖)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陳麗華與日本九州博物館副館長光安常喜先生共同為紫檀珍品「六角亭」落戶日本九州博物館揭幕。  2007年1月31日,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迎來了尊貴的中國客人。  陳麗華女士的這一舉動來源於2005年中國故宮博物院建院80周年館慶,在那次慶典上,陳麗華館長將中國紫檀博物館館藏的五件珍貴的紫檀作品,包括「紫檀制天壇」、「紫檀制故宮萬春亭」、「紫檀制故宮角樓」、「紫檀制山西飛雲樓」、「紫檀制六角亭」,分別贈送給中國故宮博物院、美國史密森研究院、英國大英博物館、德國德勒斯登博物館及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
  • 清代宮廷珍品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
    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瀋陽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開幕以來受到觀眾熱捧。該展通過「皇權與秩序」「生活與習俗」「陳設與清供」「藝術與信仰」「文治與武備」五個單元,集中展示瀋陽故宮博物院典藏的200餘件(套)清代宮廷藝術珍品,同時還精選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30餘件(套)清宮器物參與展覽。圖片來源:ic photo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瀋陽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開幕以來受到觀眾熱捧。
  • 臺灣玩具博物館特展屏東登場
    屏東美術館的玩具特展,滿足大朋友小朋友的童心。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中外玩具網 · 行業新聞】臺灣玩具博物館收藏品,即日起至4月17日在屏東美術館展出,從具古早味的早期童玩到史賓機器人,都在展場一同呈現,跨越時空,讓小朋友大朋友共享童心未泯的滋味。  「夢回時光-臺灣玩具博物館特展」展場分為民俗玩具、臺灣早期童玩、鐵皮玩具、機器人及公仔,還有童玩體驗區。
  • 臺灣「奇美博物館珍品鎮江展」逾15萬人次參觀
    中國臺灣網8月2日鎮江消息日前,從鎮江博物館了解到,自4月17日題為《兩地情 一家親》——藝術中的兒童形象·奇美博物館珍品展」在鎮江博物館開展以來,三個月時間已接待參觀者逾15萬人次,5-6月份與展前參觀人數上升35%,7月份進入署假後,參觀人次與展前上升50%以上。
  • 上海博物館藏明代藝術珍品展在俄羅斯開幕
    螭紋玉方牌 明 上海博物館藏 原標題:明代遺珍   近日,「上海博物館藏明代藝術珍品展」在俄羅斯克裡姆林宮國立博物館開幕。   明代的中國,國力興盛,經貿通達,文化繁榮,明代工藝美術的發展也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綻放出美的藝術。本次展覽共有83組156件展品,分為「文人書房」「崇古生活」「明瓷薈萃」「古墓遺珍」四大板塊,既有上海地區考古出土的文物珍品,也有官窯瓷器、漆器、家具、繪畫、金銀玉器、文房用品以及仿古青銅禮器等眾多館藏精品,表現出了明代社會文人士大夫階層生活的方方面面。
  • 臺灣歷史博物館籌劃東亞港口展 「取經」大陸博物館
    信息 臺灣歷史博物館籌劃東亞港口展 「取經」大陸博物館 廖靜 攝   中新網泉州8月29日電 (廖靜)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王長華29日在福建泉州表示,該館正在籌劃16、17世紀東亞國際港口城市特展,將深入考察福建泉州刺桐古港、漳州月港等古代大港口,同時也將前往分散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等地的古港調研。  「我們將從各地留存的文字、文物、地圖、民間傳說等佐證臺灣在歷史上的地位。」
  • 難得一見的中國航空博物館館藏航空珍品
    中國航空博物館坐落在北京昌平區大湯山腳下,北鄰十三陵、八達嶺長城,南接奧運村,西與八達嶺高速公路相通東有立湯快速路和京城相連,是一座兩面環山,綠樹擁抱下的大型博物館。這裡一年四季空氣清新,環境幽雅,鳥語花香,是一座花園式的科技類博物館。中國航空博物館自1986年10月開始籌建,1989年11月11日正式對外開放以來,經過近二十年的建設,目前已收藏119個型號的299架飛機,其中符合國家一級文物標準的有47件,符合國家二級文物標準的有47件,屬世界航空珍品,極富收藏和研究價值。
  • 紫檀雕天壇祈年殿藝術珍品入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
    中國紫檀博物館藝術珍品紫檀雕天壇祈年殿入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人民網9月14日電(記者 董子龍)9月1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藏紫檀雕天壇祈年殿藝術珍品儀式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奧德蕾·阿祖萊女士、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陳麗華女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常務副總幹事曲星、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執行主席龍宇翔出席捐贈儀式。阿祖萊總幹事與陳麗華館長共同為紫檀雕天壇祈年殿藝術珍品揭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奧德蕾·阿祖萊向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陳麗華致謝。
  • 畫中車,詩中舟,上海汽車博物館攜手蘇州博物館推出「水陸出行展」
    134年前,中國還以馬車、人力轎子以及舟船作為主要的交通工具,而今天我們成了最早實現無人駕駛的國家之一。那麼,當我們回顧人類的出行歷史,「今天的出行方式趕上古人想像力了麼?「上海汽車博物館在今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以這樣一個問句,拉開了今年首個特展「行以致遠——水陸出行掠影生活展」的線上展覽。
  • 馬未都來滬直播「雲逛展」 上海觀復館藏吉祥寓意器物特展開幕
    馬未都來滬直播「雲逛展」 上海觀復館藏吉祥寓意器物特展開幕 2020-09-19 11:57:38觀復博物館供圖   中新網上海9月19日電 (記者 李佳佳)上海觀復博物館館藏吉祥寓意器物特展19日隆重開幕。為此,馬未都專程來滬直播,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他說,「講好中國故事不能憑空講,最好的就是拿出證據,而文物就是最好的證據,拿出文物就可以證明那個年代做那個事所達到的高度」。
  • 國家博物館展宋元明清書畫珍品 十米長宋畫全部打開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電 (記者 應妮)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的「中國古代書畫」展17日在北京亮相,為觀眾獻上宋徽宗、宋高宗、趙孟、文徵明、董其昌、八大山人等名家畫作。該展還首次將10米長宋人《輞川圖卷》及任仁發《飲飼圖卷》等宋元真跡全部打開展出,殊為難得。
  • 從《波蘭弗羅茨瓦夫國立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看巴洛克時期的西裡西亞
    開幕式現場  2018年12月18日,中國首都博物館與波蘭弗羅茨瓦夫國立博物館共同主辦的「重生:巴洛克時期的西裡西亞——波蘭弗羅茨瓦夫國立博物館館藏精品展」在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A展廳展出。展出的十幾件金屬手工藝品,均與行會有著密切的聯繫,而行會的興盛則是這一時期歐洲社會經濟繁榮的重要標誌。展覽中還展出了8幅版畫,既有展示城市風貌的全景畫也有表現城市生活悲歡離合的內容。
  • 1200年後榮歸故裡,上海博物館特展,黑石號「寶曆風物」
    上海博物館在辦一個有關「黑石號」的特展,你們知道嗎?反正我是前幾天在飛機上的雜誌上剛看到,今天就特地趕去上海博物館一探究竟。「黑石號」是什麼?它是一艘沉船,一艘9世紀的阿拉伯貿易商船。也因此,在參觀這些打撈物時,你感覺不到這件文物背後的故事,又或是說,用怎樣的趣味性和故事性,講述這些文物的前世今生,是擺在博物館布展方面前的難題。所以我們會看到,除了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的館藏外,還有上海博物館等10家國內博物館一同參與布展,更直觀地向遊客介紹「黑石號」文物的前世今生。
  • 「重生:巴洛克時期的西裡西亞——波蘭弗羅茨瓦夫國立博物館館藏...
    12月18日,中國首都博物館與波蘭弗羅茨瓦夫國立博物館共同主辦的《重生:巴洛克時期的西裡西亞——波蘭佛羅茨瓦夫國立博物館館藏精品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基於2017年籤署的戰略合作協議以及展覽互換協議,兩館分別於2017年和2018年策劃了《晚明時期的中國人生活》展和《重生:巴洛克時期的西裡西亞》展,為兩國觀眾帶去獨具特色的中波歷史文物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