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博物館《光影浮空 歐洲繪畫五百年》畫展剛結束

2021-01-08 驢行地球

光影浮空

歐洲繪畫五百年

前言

英國藝術史家貢布裡希曾將西方藝術史形容為「無休止的實驗的故事」。愈靠近現代,藝術家們愈迫切渴望擺脫許多世紀以來的傳統束縛,以開闢自己的藝術道路,藝術風格的概念也更多地與個人而非地區或流派聯繫在一起。本次藝術特展匯聚了從義大利、西班牙、法國到德國、荷蘭、英國等歐洲各地藝術大師的經典作品,通過提香、格列柯、魯本斯、凡·戴克、洛蘭、倫勃朗、卡爾夫、德·霍赫、華託、布歇、雷諾茲、弗拉戈納爾、雅、透納、柯羅、畢沙羅、莫奈、雷諾瓦、高更等眾多藝術巨匠的斐然成就,描繪了歐洲繪畫從文藝復興早期佛羅倫斯、錫耶納、威尼斯畫派到巴洛克、洛可可藝術,從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到印象主義、新印象主義的藝術發展歷程。60幅大師原作所呈現的非凡繪畫技藝和重要藝術價值,引領我們跨越漫長遙遠的時空界限,在回溯14世紀末至20世紀初歐洲繪畫及其時代變遷中,再奏形與色的交響,重現光與影的詩章。

人文與信仰

歐洲歷史與宗教繪畫

在漫長的中世紀時期(約5至15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歐洲繪畫幾乎僅限於表現《聖經》故事、先知聖徒形象等題材。直至13至14世紀,義大利畫家們創作聖像畫時仍遵循拜佔庭風格的嚴格規則,包括固定色調、神聖姿態、嚴肅表情以及背景中大量使用的金、銀裝飾等。隨著文藝復興運動在義大利及周邊地區的發展,16世紀,羅馬成為歐洲最重要的藝術中心,吸引了各地滿懷抱負的畫家們,包括西班牙的塞斯佩德斯和佛蘭德斯的魯本斯在內的畫家們,開始以古典藝術為師尋求靈感,並以古羅馬雕塑作為創作的參考。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煥然重生,傳統題材的繪畫不再拘泥於範式,歷史與宗教的主題和場景被賦予明豔色彩及立體造型,以更自然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到17世紀末,畫家們基於對自然的直接觀察,發展出了更具現實主義的繪畫形式。

聖母瑪利亞和聖子與施洗者聖約翰和抹大拉的聖瑪利亞(約1495)內魯西奧·迪巴託洛梅奧·蘭迪(義大利, 1447-1500)木板蛋彩畫71.11釐米×51.11釐米紐菲爾茲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藏Madonna and Child with St .John the Baplisl and St.Mary Magdalene(aboul 195)Neroccio di Bartolomeo de' LandiItalian, 1447-1500tempera on wood內魯西奧出生於佛羅倫斯之南另一重要的藝術中心錫耶納,從事繪畫和雕塑工作。14至15世紀,錫耶納畫家們在古老的拜佔庭樣式中注入新生命,發展出用色精妙的獨特風格。不過在內魯西奧的作品中,亦能窺見佛羅倫斯畫派波提切利和西諾雷利等畫家的影子。讓人感到有趣的是,根據《聖經》的描述,耶穌和施洗者聖約翰的年齡僅6月之差,而這幅畫中,畫家卻選擇將其繪為一名中年男子,預示著未來他與基督的重要關係。

聖家族與施洗者聖約翰

(約1550-1560)

諾薩德拉(義大利,活躍時期約1549-1571)

畫板油畫

49.50釐米×38.10釐米

紐菲爾茲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藏

The Iloly Family with Sainl John the Baplist (aboul 15o15lo)

Nosadella

Italian, active about 1549-1571

oil on panel

諾薩德拉,原名喬凡尼·弗朗西斯科·貝齊,是16世紀中期活躍於義大利博洛尼亞的樣式主義畫家。他在畫中常常使用大量明豔色彩,以意想不到的造型與複雜動態呈現人物。正如這幅作品,與大多數此類題材繪畫不同,畫家並未將聖母瑪利亞作正面描繪置於畫面中心,而使其以背對、回首的姿勢來展現聖子;畫面左側,肌肉發達的聖約翰也斜身佇立,增強了構圖的緊湊性。

雅各尋求以掃的寬恕(1652)

揚·維克多(荷蘭,1619-約1676)

布面油畫

178.40釐米×207.00釐米

紐菲爾茲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藏

Jacob Seeking the Foriveness

of Esau (1652)

Jan Victors

Dutch, 1619-around 1676

oil on canvas

揚·維克多出生於阿姆斯特丹,是荷蘭黃金時代畫家。人們普遍認為維克多是倫勃朗的學生,他也擅長用戲劇性布光、舞臺化姿態和異域風情的服裝,尤擅描繪《聖經·舊約》中的場景。

這幅精美的畫作毫無疑問是維克多的代表作。它描繪了《創世紀》中雅各及其兄以掃的故事。畫家

並未選擇兄弟和解時的動人場面,而是巧妙地將觀畫者置於以掃的視角,僅刻畫欺騙以掃的雅各請求

寬恕,被斷然拒絕後屈膝七次下跪的緊張時刻。

聖約瑟之夢(約1700)

盧卡·焦爾達諾(義大利, 1632-1705)

布面油畫

118.40釐米×137.80釐米

紐菲爾茲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藏

The Dream of St. Joseph

(aboul 1700)

Luca Giordano ltalian, 1632-1705

oil on canvas

盧卡·焦爾達諾是17世紀晚期義大利那不勒斯最著名、最高產的巴洛克畫家和蝕刻版畫家。他擅長模仿,作品筆觸流暢而富有裝飾性,能在大型宗教、神話和寓言題材間自由切換,並以「神速畫師」而聞名。

這幅畫完成於西班牙,畫面光線明亮、色彩絢麗,是畫家創作後期的典型風格,為18世紀法國洛可可繪畫做了鋪墊。畫中將兩個與耶穌誕生相關的情節結合:左側描繪瑪利亞接受上帝和聖靈神示的場景,暗示基督即將誕生,表現出聖父、聖子和聖靈三位一體的理念;右側則描繪她的丈夫約瑟睡在木匠店裡,天使向他解釋著正在發生的神跡。

井邊的利百加和以利以謝

(約1655-1657)

卡洛·馬拉蒂(義大利, 1625-1713)

布面油畫

119.40釐米×157.50釐米

紐菲爾茲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藏

Rebecca and Eliezer at the Well

(aboul 1655-1657)

Carlo Maratti Italian, 1625-1713

IMG_20201227_160522

加利利海風暴中的基督(1695)

盧多爾夫·巴克赫伊森(荷蘭,1630-1708)

布面油畫

58.40釐米×72.30釐米

紐菲爾茲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藏

Chrisl in the Storm on the Sea

of Galilee (1695)Ludolf Backhuysen Dutch, 1630-1708 oil on canvas

盧多爾夫·巴克赫伊森出生於德國小鎮埃姆登,是17世紀末阿姆斯特丹著名的海景畫家。儘管他大器晚成,但其作品廣獲讚譽,受到美第奇家族、俄國彼得大帝等客戶的青睞。他尤其擅於描繪狂風驟雨、波濤洶湧等戲劇性場景。

該畫描繪了《聖經·新約》中耶穌穿越加利利海的故事:被風暴包圍的船隻幾乎要傾覆,煙塵般的雲預示著傾盆大雨即將來臨。門徒們焦躁不安,而耶穌卻神情篤定。畫面左上角的幾縷陽光預示他將要展現神跡令海浪平息。巴克赫伊森的畫作樸實又懸念叢生,充分展示了信仰的力量。

基督進入耶路撒冷(約1617)

安東尼·凡·戴克(佛蘭德斯,1599-1641)

布面油畫

151.10釐米×229.20釐米

紐菲爾茲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藏

The Entry of Christ into Jerusalem

about 1617

Anthony van Dyck Flemish, 1599-1641

oil on canvas

凡·戴克是17世紀佛蘭德斯畫壇中除魯本斯外最重要的藝術家,被稱為藝術史上最有成就的肖像畫家之一。他出生於安特衛普,18歲就加入了畫家公會,兩年後進入了魯本斯的工作室。職業生涯晚期,凡·戴克受聘為查理一世宮廷畫家,對英國畫壇影響深遠。畫家18歲時創作的這幅作品主題源於《聖經·新約》,耶穌騎在驢駒背上,在眾民的歡呼中進入了耶路撒冷。

畫中耶穌側身位於畫面中央,前景是一名恭敬地將樹枝放在他腳邊、肌肉發達的男子,從而成功地將觀者的視線吸引到了耶穌的形象上,自然主義和巨大的人物造型為畫面增添了戲劇性。

君士坦丁凱旋羅馬(約1621)

彼得·保羅·魯本斯(佛蘭德斯, 1577-1640)

木板油畫

48.26釐米×64.77釐米

紐菲爾茲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藏

The Triumphanl Entry

of Constanline into Rome (aboul 162l)

Peter Paul Rubens

Flemish, 1577-1640

oil on wood

彼得·保羅·魯本斯是17世紀佛蘭德斯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他以燦爛華麗、動勢澎湃的畫面和旺盛的藝術活力,展現出卓絕的巴洛克藝術。而他經營的大型工作室則為歐洲頂級收藏家們創作了大量傑出作品。

這幅作品為描繪君士坦丁大帝(272-337)的生平事跡而創作,是系列掛毯的十二幅油畫草稿之一,講述了君士坦丁在公元312年戰勝馬克森提烏斯進入羅馬的著名場景。大量人物的側面視圖,體現出魯本斯對古羅馬浮雕技法的借鑑,充滿動感的人物和突顯肌肉感的馬匹是他的典型風格。

聖馬太(約1610-1614)

埃爾·格列柯及其工作室(希臘,活躍於西班牙,1541-1614)

布面油畫

71.80釐米×54.90釐米

紐菲爾茲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藏SI.Matthew (aboul bo 16it)

ElGreco and Workshop

Greek, active in Spain, 1541-1614

oil on canvas

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畫家之一埃爾·格列柯,原名多米尼克斯·希奧託科普洛斯,1567年左右,他前往威尼斯,得到提香、委羅內塞等大師的點撥,作品兼有羅馬造型與威尼斯畫派的色彩風格,廣受好評。1577年,他移居西班牙託萊多,逐漸形成獨樹一幟的繪畫風格。

該畫為描繪基督和各位使徒的系列作品之一。儘管描繪的是聖人,畫家卻採用肖像畫常用的半身像構圖,並為聖馬太注入鮮明的面部特徵,為他賦予了獨特個性與活力。

與亞歷山大的聖凱薩琳

(約1380-1390)

阿尼奧洛·加迪(義大利,約1350-1396)

木板蛋彩畫、金箔

72.30釐米×20.30釐米(每聯)101.60釐米×104.40釐米(含框)紐菲爾茲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藏St.Mary Magaalene, St. Benedict,St. Bernardl ofClairveaux, andSt. Calherine of tlexandria

(aboul 1z8o 13o)Agnolo GaddiItalian, about 1350-1396tempera and gold leaf on wood

阿尼奧洛·加迪是14世紀義大利佛羅倫斯地區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在繪製該組木板蛋彩畫的同時期,他還受託為著名的聖十字教堂創作了九幅大型壁畫。

這組四聯畫屏的描繪仍遵循了傳統範式,每聯都以金箔背景營造神聖感,從而將聖徒與世俗世界區分開來,並以標誌性元素向觀者提示人物的身份:從左至右,耶穌最忠實的信徒抹大拉的聖瑪利亞手捧著為他擦拭的藥膏;本篤會創始人、隱修制度的發起者聖本尼迪克特手握一束喻示修士團結之力的木條;熙篤會重要修士、神學家克萊維爾的聖伯納德懷抱象徵其神學造詣的書籍;基督教會中著名的殉道者聖凱薩琳則站在破損的帶刺車輪前,手握代表殉難的棕櫚葉。

基督降臨至地獄邊緣(約1600)巴勃羅·德·塞斯佩德斯(西班牙,1538-1608)

畫板油畫

38.00釐米×45.00釐米

紐菲爾茲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藏Christ 's Descenl into Limbo

(about oo)

Pablo de CespedesSpanish, 1538-1608

oil on panel

巴勃羅·德·塞斯佩德斯出生於西班牙託萊多,曾在羅馬細緻研究米開朗基羅和費德裡科·祖卡羅等人的作品,是一位畫家、藝術理論家和人文主義者。這幅晚期作品集中展現了他的繪畫技巧與才華。畫面描繪了基督受難後降臨地獄,解救義人靈魂的故事。其中亞當、夏娃毫無瑕疵的形體象徵著人類的原罪已被解除。為突顯人物個性,畫家似乎採用了自己的容貌特徵來描繪亞當的形象。

世事與隱喻

歐洲寓言、靜物和風俗畫

文藝復興之後,人文主義的新觀念得到進一步發揚,人們的藝術品位和表達越發多元,寓言、靜物和風俗畫等新的繪畫種類得到了長足發展,而這些畫作往往蘊藏著現代觀畫者難以直接領會的內涵。

寓言畫一般映射特定的主題或抽象概念,以刻意安排的場景達到反諷效果,以展示廣為人知的主題強調道德意義。到17世紀,威廉·卡爾夫等荷蘭小畫派的畫家們特別擅長繪製類似的靜物畫主題,畫面常描繪刻意擺放的一組物品,用以暗示如世事之無常、生命之始終等深意。從簡單的早餐場景到繁雜堆酥的奢侈品,荷蘭靜物畫備受青睞。而風俗畫一般描繪的場景則是現代觀眾也能感到親切的日常生活——從

簡陋的街道、酒館,到裝飾浮誇的富商權貴官邸。通常,畫中的人物大多為泛指,而非真實個體。與靜物畫一樣,風俗

畫也大多蘊含深意。

潘格洛斯(約1762)喬治·斯塔布斯(英國,1724—1806)

布面油畫

64.50釐米×77.20釐米

紐菲爾茲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藏

Panyloss (aboul 1j(2)

George StubbsEnglish,1724-1806

oil on canvas

喬治·斯塔布斯被譽為「畫馬的達·文西」,是18世紀英國首屈一指的繪馬大師和解剖學家。斯塔布斯熱愛馬匹,出版了第一部關於馬的骨骼與肌肉組織的著作——《馬的解剖學》作為一名自學成才的肖像畫家,他對賽馬的精湛描繪吸引權貴客戶紛至沓來,以期為自己的愛馬留下長久的紀念。

斯塔布斯通常習慣於先繪製馬匹,再於畫室完成周圍的風景。不過,在《潘格洛斯》中,畫家將背景處理得非常簡單樸素,使人們不由自主將注意力更集中於馬的皮毛、漂亮的肌肉線條和精細紋理之上。

畫展在1月3日結束了。

相關焦點

  • 光影浮空裡的提香、莫奈……長假來成博觀歐洲繪畫五百年
    作為近年來國內藝術展展品規格最高的一次特展,「歐洲繪畫五百年」特展以大師雲集的「天團」陣容、深入淺出的知識傳遞、強烈震撼的視覺衝擊,為蓉城市民帶來一場不容錯過的高品質藝術盛宴。豐富多樣的周邊配套活動,不僅充實了市民的周末文化生活,也充分發揮出博物館的美育職能,推動生活美學深度融入城市肌理,浸潤每一個人的精神世界。
  • 美育實驗室丨《光影浮空》結束了,看畫之路才剛剛開始
    文丨蔣思靜  成都頂級畫展越來越多,該怎麼帶孩子去看?  著名藝術家大衛·霍克尼《寫給孩子的圖畫史》給我們提供了一些角度。先拋開那些令人頭疼的流派、主義,把目光鎖定到畫作本身,從筆痕、光影、空間等等,這些有趣的視角,與一幅世界名畫面對面。  //////  成都博物館的大展《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就要結束了。60幅世界頂級藝術典藏,大師真跡齊聚,的確是非常難得的了解歐洲繪畫的機會。相信很多爸爸媽媽已經帶小朋友去打卡、學習。
  • 「光影浮空」裡的提香、倫勃朗與高更……——在成都走進歐洲繪畫...
    提香、格列柯、魯本斯、凡·戴克、洛蘭、倫勃朗、卡爾夫、德·霍赫、華託、布歇、雷諾茲、弗拉戈納爾、戈雅、透納、柯羅、畢沙羅、莫奈、雷諾瓦、高更……60幅大師精品,如璀璨繁星,連綴起西方藝術五百年的磅礴長河。
  • 新展預告丨60幅殿堂級大師真跡首次來蓉,一展看盡歐洲油畫五百年
    是文藝復興後期威尼斯畫派的「當家人」提香,還是「光影魔術師」倫勃朗?是讓睡蓮大放光彩的莫奈,還是後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的高更?抑或是格列柯、魯本斯、凡·戴克、雷諾茲、戈雅、透納、畢沙羅、雷諾瓦等等如雷貫耳但又遙不可及的名字。14世紀到20世紀初歐洲藝術發展史上重要流派的代表性畫家,即將首次「組團」匯集成都。
  • 人多有序文明觀展 成都各大博物館「文化大餐」受追捧
    成都博物館觀者如雲 遊客感嘆高規格昨日是國慶大假首日。成博剛開幕的「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展出了來自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的60幅世界頂級藝術典藏,吸引了很多市民,成都博物館門前再次出現觀眾排長隊的盛況。
  • 徵收中心組織參觀成都博物館
    2020年12月4日下午,徵收中心組織幹部職工參觀成都博物館,旨在進一步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幹部職工綜合素質。本次參觀學習的 「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人與自然:貝林捐贈展」共展出60幅歐洲藝術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畫家作品和300餘件動物標本,通過講解、文創等方式,生動詮釋作品內涵,擴寬展覽外延,呈現歷史人文與自然生態之美。通過本次活動,幫助中心幹部職工開拓視野,提高自身文化素質,綜合素質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 今天,這所學校與成都博物館達成了合作…
    石室中學校館共建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成都博物館舉行。籤約儀式後,成都市石室中學高二9班的同學還走進成都博物館,體驗了一堂不尋常的美育課程,身臨其境地感受了歐洲繪畫藝術之美。學生們在劉靜老師的引導和啟發下,走進「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展覽,尋找自己最喜歡的畫作,結合自己近距離的觀察和老師課堂上傳授的鑑賞方法,嘗試分享自己對藝術作品的解讀和看法。
  • 成都博物館新展 讓你分清「巴洛克」和「洛可可」
    成都博物館與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聯手打造的「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即將於9月29日開展。昨日,策展人對於本次畫展中的一些藝術名詞進行了科普。 巴洛克:宏偉豪華 16世紀,天主教會用藝術吸引、徵服人心。
  • 2020開年重磅大展「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五百年」來了!
    開年重磅大展——「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五百年」即將於1月10日登陸廣東省博物館。本次展覽是廣東省博物館從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引進舉辦的最傑出歐洲大師畫作的國際巡展。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IMA)是目前美國最古老以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公園之一。
  • 成都那些進擊的博物館、美術館
    ,  在全國博物館級別評定工作中獲得提升,  萃藏成都4500年文明史的成都博物館、  中國最大的民間博物館——建川博物館、  物感主義的先鋒實驗地——許燎源博物館……    此外,一網打盡五百年油畫通史的「光影浮空」展覽進入倒計時了,想一睹提香、凡·戴克、魯本斯、倫勃朗、莫奈、高更等殿堂級大師真跡風採的小夥伴可別錯過最後時機!
  • 這場歐洲油畫展,光是畫框,都值得一看!
    成都博物館的《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特展,大家都看了嗎?這次展覽展出的60件藏品,全部來自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簡稱IMA),這家博物館以46000餘件百科全書式的館藏聞名於世。本次展覽為該館首次組織其常設展品赴海外巡展,中國為其巡展的首站。
  • 今天,成都博物館迎來第1000萬位觀眾!是她……
    2020年10月6日上午,成都博物館迎來了她第1000萬位到訪的觀眾。根據觀眾統計數據推測的時間,成都博物館館務委員王瑛今天一早就來到安檢處,翹首以盼地默數著數據。當一位留著長發的年輕女子邁入大門時,數據正好跳轉到10000000——「千萬觀眾」誕生了!
  • 廣東省博物館讓盲人「看見」歐洲繪畫
    講解員陳湲(左一)在廣東省博物館為盲人講解展出的歐洲名畫。新華社記者壯錦攝新華社廣州1月19日電(記者壯錦)失明35年後,朱建平第一次走進廣東省博物館「看」畫展。1月17日,他跟隨講解員陳湲的聲音,穿過畫廊來到一幅小型油畫前。
  • 國慶大假100多場活動,成都給你安排了!
    這個假期每天都給你安排得巴巴適適~��音樂節會包括「蓉城之秋」國際音樂季、2020成都仙人掌音樂節 、2020少城6th NUART 藝術節等;民俗活動包括國潮「佳」年華、天府古鎮好物節等;講座展覽包括「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特展、第48屆國慶盆景展、「成都自然與人文講堂」系列講座等;
  • 暢遊成都文旅季 帶你玩轉國慶中秋
    精彩紛呈講座展覽 歐洲經典繪畫 家門口就能看 匯聚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60餘幅油畫珍品的「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展首次來華巡展,將於9月29日在成都博物館開幕。展覽匯聚提香、格列柯、魯本斯、凡·戴克、倫勃朗、雷諾茲、戈雅、透納、畢沙羅、莫奈、雷諾瓦、高更等14世紀—20世紀初歐洲藝術發展史上代表性流派的代表性畫家,展示其作品非凡的繪畫技藝和重要的藝術價值。
  • 提香、莫奈、倫勃朗……你期待的大師作品都在「歐洲繪畫五百年」
    5月29日,湖南省博物館2020年首個特展「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歐洲繪畫五百年」對外開放,備受期待的提香、魯本斯、倫勃朗、格列柯、戈雅、特納、莫奈、高更、雷諾瓦等藝術大家的作品亮相湖南省博物館展廳。據策展人、湖南省博物館副館長陳敘良介紹,此次展覽從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館藏中精心遴選出60幅歐洲繪畫作品,以其非凡的繪畫技藝和重要的藝術價值,展現了14—19世紀歐洲繪畫的概貌,其中包括不少歐洲最著名大師的作品,如提香、魯本斯、倫勃朗、格列柯、戈雅、特納、莫奈、高更、雷諾瓦等。
  • 倫勃朗、莫奈、提香、魯本斯……成都聚集四大特展
    第一個要為你推薦的,就是從美國漂洋過海來中國,曾在廣東、湖南展出就超級火爆,如今來到成都博物館又引發大家排「長長長長」隊的歐洲繪畫五百年。而且,之前巡展都要門票,這次竟然是免費參觀。不說了,衝衝衝!「展訊」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2020.9.29-2021.1.3��成都博物館一層特展廳�� 免費參觀為什麼看這個展?
  • 特展、音樂節、藝術演出……國慶大假100多場活動,成都給你安排了!
    國慶中秋假期即將來臨,在成都能享受到哪些文旅「大餐」?9月27日,成都市文廣旅局整理髮布了「2020年國慶中秋成都市文化旅遊活動概覽」,在假日期間,成都市將開展音樂會、民俗活動、講座展覽、藝術演出四大類活動100餘場(詳細表格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