獰厲之美——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中國古代青銅器

2020-12-14 文藏

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是美國歷史悠久的博物館之一,尤以收藏東方藝術品著稱於世,藏有相當數量的宋、元時期名畫,如《歷代帝王圖》《搗練圖》等,皆是赫赫名作。亦珍藏有青銅、陶瓷、紡織品、雕塑等各類藝術瑰寶。

西周初期 □父丁壺 高32cm 口徑12.4cm 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

壺是古代常見的酒器。這件壺內有三字銘文:『□父丁。』此青銅壺造型較為特殊,整體偏纖細,帶蓋,圓腹,侈口,圈足,頸部兩側有對稱的貫耳。器身裝飾分頸部和腹部兩部分,頸部裝飾兩組對稱的鳳鳥—一組相對、一組相背,對比鮮明有趣,在同類器物中較少見到,或是出於獨到的匠心。鳳鳥是周人最青睞的裝飾母題,逐步接替了商以來獸面紋所處的主體位置。器蓋和腹部則為幾何折線裝飾,條帶與條帶之間布滿細密的雲雷紋,整體視覺效果繁滿,為觀者帶來豐富、多層次的視覺感受。

此壺出土地點不明,根據波士頓藝術博物館的記錄,是一九二九年由波士頓當地名流菲茲夫人、韋爾德夫人,潘恩二世以及富勒夫婦捐贈。

西周初期 獸面紋卣 高34.9cm 寬28.4cm 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

這件獸面紋卣器表呈漂亮的淡綠色,有少量紅色鏽蝕。收口,帶蓋,圈足,頸部有提梁。器、蓋同銘二行八字:

『□丞乍文 父丁尊彜。』

獸面紋卣主要為淺浮雕裝飾,不使用雲雷紋襯底,因而顯得簡約古雅。裝飾中又強調牛首狀獸面的特殊性—器腹上巨大獸面的一對牛角和牛耳被鑄造得突出器表,引人注目。除器腹的主體紋飾外,器蓋和提梁末端也裝飾有高浮雕的牛首狀獸面,使得整件器物裝飾主題明確,或許在使用時這件器物曾被賦予某種特殊的含義。

獸面紋卣出土年代較早,是一件流傳有序的西周禮器。對這件獸面紋卣最早的著錄見於《西清古鑑》卷十五。《西清古鑑》是清乾隆時期官方編纂的大型譜錄,詳細著錄清內府庋藏青銅彝器,每器均配有插圖,詳錄尺寸、重量,勾勒款識,並作釋文。獸面紋卣後又為劉體智所藏,劉體智出身顯赫,是晚清重臣四川總督劉秉璋之子,民國時期官員和收藏家。劉體智著有《善齋吉金錄》,這件獸面紋卣即收錄其中。

西周初期 四出戟鳳鳥紋卣 高35.5cm 寬22.8cm 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

《善齋吉金錄》最終於一九三四年方得刊印,而與此同時,獸面紋卣已經流散海外。根據記錄,一九三四年二 月一日,這件卣與四出戟鳳鳥紋卣一起進入波士頓藝術博物館的收藏。希根森通過山中商會(Yamanaka and Co.),將獸面紋卣出售給了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購置款項由安娜·米歇爾·理察基金會(Anna Mitchell Richards Fund)提供。

尊是流行於漢代的溫酒器。關於這類器型的定名來自於其自銘。一九六二年,山西出土一件鎏金、帶蓋的三足圓筒器,內刻銘文:『中陵胡傅銅溫酒尊,重廿四斤,河平三年造。』這就是著名的胡傅溫酒尊。在漢代,酒一般貯藏在甕或壺中,宴飲時將酒倒在尊裡,再用勺酌入耳杯中供人飲用。這在畫像石常會表現的宴飲題材畫面中,也得以印證。

漢 鎏金雙獸耳尊 高21cm 寬19.8cm 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

鎏金雙獸耳尊在造型上非常接近胡傅溫酒尊,亦為鎏金,帶蓋,器壁上對稱裝飾一對鋪首銜環,三獸足,器蓋裝飾三鳳鳥鈕,稍有不同的是這件鎏金雙獸耳尊的器蓋正中是一浮雕鳳鳥。另外,儘管此尊器壁素麵鎏金,沒有紋飾,但極為可貴的是器身和蓋內側有彩繪,並完整保存至今,色彩仍鮮豔明快。彩繪以朱紅色為底色,塗滿器蓋和器身內側,其中器蓋上描繪的是一隻展翼的鳳鳥,鳳鳥周圍還圍繞著三隻龜;而與之對應的,器身底部則用白色勾勒出一條盤曲呈『S』狀的龍。這幾種神獸同時出現,或許暗示這與漢代流行的四神信仰存在某種關聯。

這件鎏金雙獸耳尊是由紐約古董商人馬賽厄斯·科莫售予波士頓藝術博物館的,更具體來說是在一九四八年五月十三 日,以六千五百美元的價格成交,購置資金則由威廉·沃登基金會(William Francis Warden Fund)提供。

秦 三龍紋鏡 直徑16cm 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

這枚圓形銅鏡的鏡背正中有一圓鈕。在幾何紋樣的襯底之上,是三條龍環繞鏡背一周。龍頸、尾均修長而舒展,唯身體盤曲糾結。整枚銅鏡裝飾顯得簡潔而有力。

一九三一年,由雅各伯·赫克特基金(Jacob Hirsh Hecht Fund)出資購買,成為波士頓藝術博物館的收藏。

相關焦點

  • 獰厲之美——殷商時期青銅器獸面紋飾初探
    今天,我們主要講的是殷商時期的青銅紋飾——充滿獰厲之美的獸面紋。一、 多樣的青銅紋飾青銅器是殷周兩大王國當之無愧的明珠,幾千年後,埋藏於地下的珍貴器物,隨著考古發掘,逐漸出現在大眾視野,人們得以更清晰、直觀地,在各大博物館展覽或網際網路上觀看那些神秘的青銅器。
  • 「居高食露 精潔可貴」 古代青銅器上的蟬紋之美
    棲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夏商周三代是我國青銅藝術最璀璨時期,目前所見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數以萬計。我國古代青銅器有著端莊凝重渾厚古樸的造型 ,製作精美的紋飾誇張而豐富,特別是蟬紋、饕餮紋、夔龍紋、鳳鳥紋等都在中國考古史和美術史上都佔有不可取代的位置。
  • 美國博物館裡的 「中國文化」
    我多次陪同親朋參觀過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費城藝術博物館,對這兩座美國一流博物館裡中華文物藏品數量之多、門類之齊全和珍品之真之難得,都是一見即嘆為觀止。其實,從美國首都華盛頓的藝術博物館,到同樣也是美國東海岸名城的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許多美國大博物館裡面都收藏有許多難得一見的中華文物瑰寶。  每有親朋和國內客戶來訪,我都喜歡開車帶他們看費城藝術博物館建築並從這裡俯瞰費城市容。
  • 來自寧波的南宋 《五百羅漢圖》 奠定了波士頓美術博物館中國藏品...
    昨日,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高級訪問學者、中央美術學院邵彥教授在天一閣博物館開講《海外遺珍:美國博物館藏中國書畫》,以學術眼光和實地考察經驗,分享了這些中國古代書畫在美國的分布情況,以及它們前世今生的故事。美國收藏中國古代書畫最多的六家博物館分別是: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弗利爾美術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
  • 獸面紋KO饕餮紋:獰厲之美——殷商時期青銅器獸面紋飾再探
    具體而言,他從良渚玉器與青銅器,皆以獸面、無角、有口為主,羽冠痕跡相承,器物有花紋襯託,獸爪向內側彎等,說明二者聯繫十分深廣。這一論說十分合理,因此,當提及青銅器獸面紋之時,大家都不約而同想起,其一脈相承的良渚遺址玉器紋飾。這給大家的啟迪是,古代物質文化遺存,都有與之相關的文化相連,考察任何遺蹟遺物,都不要孤立看待。
  • 吉金鑑古:皇室與文人的青銅器收藏大展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開幕
    ,共展出橫跨商代至今3400多年約180件作品,展覽匯聚來自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美國各大博物館和重要私人收藏的珍貴藏品逾180件,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柉禁組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天下第一鬲」師趛鬲、上海博物館的小臣系卣等齊聚芝加哥。
  • 30件美國哈佛大學博物館藏中國古代玉器精品高清圖
    20世紀初,西方收藏界對中國藝術品產生了空前興趣,西方的收藏家和博物館開始競相購買市場上最傑出的中國藝術珍品。而這一時期的中國正值積貧積弱、內憂外患之際,根本無暇保護自身的文化遺產,最終導致大量珍貴藝術品流入市場。
  • 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共接收翁萬戈235件捐贈,永遠緬懷他
    旅美知名收藏家翁萬戈於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12月9日離世,享年102歲。生於1918年的翁萬戈是晚清重臣翁同龢的五世孫,其書畫收藏基本來自翁同龢的舊藏。2018年7月28日,翁萬戈於自己百歲誕辰當天宣布向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捐贈183件文物,為該博物館接受的史上數量最大的一批中國古代文物。
  • 1940年代在美國調查中國青銅器的陳夢家
    澎湃新聞經授權摘發芝加哥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潘思婷(Elinor Pearlstein)《陳夢家:中國銅器,西方收藏,國際視野》一文。該文講述了陳夢家1944—1947年於美國遍訪博物館、美術館和私人藏家,調查中國青銅器的傳奇過程,以及其重要著作《美國所藏中國銅器集錄》和《中國銅器綜述》的編纂和撰寫背景。
  •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中國文物青銅器篇:九州銅人分享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中國文物青銅篇九州銅人分享東京國立博物館位於東京臺東區上野公園北端,內有本館、東洋館、表慶館及法隆寺寶物館4個展館共43個展廳,陳列面積「東洋館」是1968年開放的新館,設10個陳列室,分綜合陳列、埃及藝術、西亞、東南亞藝術、中國藝術、朝鮮藝術和西域藝術等部門,展出日本以外的東方各國各地區的藝術品和考古遺物。
  • 上海博物館是世界聞名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之一
    上海博物館是世界聞名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之一,始建於1952年,位於人民廣場的新館,建成於1996年 。 新館建築有方體基座,巨型圓頂及拱形出挑組成,形如銅鼎,暗合中國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南門兩側八尊漢白玉雕塑,極具莊嚴雄渾之氣 。上海博物館館藏文物近百萬件,其中珍貴文物13萬件 。
  • 中國|散落世界各地的青銅器,在數字博物館重聚
    在數字博物館重聚 Bronz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reunite in a digital museum 中國銅陵市的一家新型博物館通過虛擬方式,展出了漢代以來的中國古代銅器和青銅器
  • 2018美國東部波士頓紐約費城自助遊攻略(12)波士頓美術博物館
    呵呵波士頓美術博物館是一座大理石外牆的兩層建築博物館正門,是幾根高大的石柱擎天而立,外觀上有點像我朝某區縣的人民檢察院,隱隱露出一股古樸的藝術氣息,後來才知道,西側這個建築,是華裔大師貝律銘先生設計的............進得門來,是寬大的門廳。廳裡設有售票處、驗票處。
  • 美國是如何不擇手段獲得琳琅滿目的中國瑰寶?(上)
    在美國,有幾個世界所公認的收藏中國文物的中心: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哈佛大學福格藝術博物館、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納爾遜藝術博物館……它們收藏了極其豐富的中國歷代文物珍品。除了這幾個收藏中心外,美國其他博物館也收藏了不少中國文物。
  • 青銅器大揭秘:當我們談論青銅器時,我們在談些什麼?
    近兩年,《國家寶藏》、《我在故宮修文物》等節目的播出加上各博物館的花式宣傳,人們開始對博物館產生興趣,也讓很多人養成了旅遊必看博物館的習慣。而青銅器則是各大博物館的重頭戲,國家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幾乎收藏了國內最重要的青銅器,也成了青銅器愛好者的必去之地。
  • 邵彥:美國博物館藏中國古畫概述
    美國是中國本土(大陸、臺灣、香港)和日本以外收藏中國書畫最為豐富的地方。但這些收藏在美國的分布並不平衡,除了林林總總的個人收藏,更有依託於一項或多項捐贈基金、逐漸積累藏品的數家博物館。參加本次大展的波士頓美術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和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皆屬此類。
  •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藝術博物館藏風景畫展」亮相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開幕式現場2018年9月20日,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和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埃斯凱納齊藝術博物館聯合主辦的「穿越大洋的藝術——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埃斯凱納齊藝術博物館藏19-20世紀風景畫展」本次展覽不僅會讓中國觀眾欣賞到來自美國、歐洲知名藝術家的作品,也能夠讓大家通過作品了解社會發展的變遷和歷史,了解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的思想、情感,增強兩國人民的了解。印第安納大學校長麥可•麥克羅比表示,「本次展覽是印第安納大學埃斯凱納齊藝術博物館與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之間的首次合作,也標誌著中美高校博物館在這方面的首次合作。
  • 中國青銅器時代的鼎盛時期:鑄客分享殷墟博物館青銅器中篇
    中國青銅器時代的鼎盛時期殷墟博物館青銅器巡禮中篇鑄客分享鑄客文物學會青銅器專業委員會理事醉心青銅之美 徜徉青銅文化天地殷墟,原稱「北蒙」,是中國商朝後期都城遺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1928年殷墟正式開始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地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青銅器展廳:殷墟作為中國境內出土青銅器數量最多的遺址,各類器物製作精緻,裝飾精美。代表了中國青銅器時代鼎盛時期的水平。
  • 「翁氏家藏」在波士頓美術博物館開展啦!
    在今年10月12日至明年8月9日期間,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舉辦「翁氏家藏精品展·第一期 親友交遊」(Weng Family Collection of Chinese Painting: Family and Friends)活動,藉以慶祝鑑藏家翁萬戈捐贈家藏珍品予館方的慷慨之舉
  • 美國波士頓糟糕藝術博物館:「人棄我取」
    原標題:美國波士頓糟糕藝術博物館:「人棄我取」  別以為擺放博物館的作品,件件能登大雅之堂,在美國波士頓的私人糟糕藝術博物館就例外,展出畫作的共通點就是糟糕到讓人無法忽略的作品。  館內專門收藏最醜的藝術品,並堅持「人棄我取」的原則,掛在牆上供人欣賞,至今已累積600幅畫作,每年大概吸引8000人次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