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2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鏡湖區法院拍賣的一處366平方米別墅,經房產中介撮合找到了競買人,中介方幫助其賣掉現有的一套住房,籌足了首付款120萬元,剩餘房款180元通過銀行貸款順利發放到執行法院。鏡湖區法院在財產變現中,借力中介資源,破解了「變現難」,得到了金融機構的肯定。
江先生在蕪湖經營一家文化傳媒公司,2018年下半年,他從一中介處獲知蕪湖市鏡湖區法院將拍賣一處位於藝江南小區的一處別墅,便通過中介了解競買的程序。但自己手頭資金不足,要賣掉一處住房才能交清首付款,剩餘房款須通過銀行貸款,只有跨過這兩道坎,才能圓他的別墅夢。後江先生在中介業主張先生陪伴下,到鏡湖區法院同執行法官見面,執行法官告知他報名競買的流程及付款方式,同時徵求了浦發銀行代理人的意見,江先生的籌款方案得到銀行的認可。
江先生看中的這處別墅主人為徐某,她於2011年12月以該別墅作抵押,為董某某、胡某向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蕪湖分行的一筆290萬元貸款提供擔保,辦理了抵押登記,擔保債權數額為300萬元,丁某等提供保證。後董某某、胡某未能按期還本付息,銀行於2016年8月將董某某、胡某等告上法庭,鏡湖區法院於2016年11月作出判決,由董某某、胡某償還銀行貸款本息及其他費用近400萬元。
案件於2017年1月進入執行程序後,徐某並不積極配合法院處置抵押物,法院委託評估該別墅價值為377萬多元。鏡湖區法院於2019年4月21日通過淘寶網司法拍賣平臺以3017758元底價第一次拍賣流拍。銀行申請以300萬元底價於2019年5月11日進行第二次拍賣。
在掛網期間,執行法官接到一些諮詢電話,買家意願並不強烈。執行法官擔心房產若再次流拍,將進入變賣環節,成交可能性更小,於是在中介方積極撮合下,促成了江先生報名競拍,江先生交納了30萬元競買保證金後以底價300萬元競買到別墅。2019年5月13日,執行法官通知了浦發銀行經辦人與江先生商談,銀行同意其將首付款延期3個月,剩餘房款以競買的別墅再向銀行抵押貸款。
江先生通過中介將自己位於香格裡拉的一處82平方米的住房以110多萬順利售出,江先生於2019年8月1日將90 萬元匯到法院。經銀行同意,鏡湖區法院裁定將別墅登記過戶至江先生夫婦名下。江先生著手辦理剩餘的180萬貸款。江先生委託了中介方聯繫了徽商銀行,提交了貸款資料,並辦理了別墅的抵押手續。到年底銀行貸款額度緊張,江先生貸款一時難以到位,江先生有幾筆消費貸款未還清,對其申請貸款有影響,在執行法官的催促下,江先生將消費貸款都已結清,滿足了銀行的放貸條件。
1月15日徽商銀行將180萬貸款轉入到鏡湖區法院帳戶,次日上午,執行法官就辦理了解款手續,浦發銀行收到了這180萬元。對浦發銀行未受償的貸款,法院將繼續加大執行力度,確保銀行的權益得到充分的實現。
作者/鏡湖區法院 楊運新
原標題:《【江淮風暴】蕪湖鏡湖區法院:巧打「中介牌」, 善破「變現難」》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