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逐年大幅增加的金融糾紛,安徽省蕪湖市中級人民法院緊緊圍繞經濟發展大局,成立了全省首家金融巡迴法庭,創設「網際網路+金融審判」工作模式和「五化」工作機制,取得良好成效。
蕪湖金融巡迴法庭自2019年1月16日正式運行至2020年7月底,受理金融案件14113件,結案12725件,一審服判息訴率99.9%,實現金融糾紛批量案件一類處理、立案庭審一套標準、裁判文書一鍵生成、審判執行一體透明、金融糾紛一站化解的目標,真正做到省時、省力、省錢、省心。
創新機制破解「四難」
「2015年、2016年、2017年全市法院受理金融案件分別為1911件、1811件、5630件,2018年上升到11497件,還有大量糾紛沒進入訴訟程序。」蕪湖中院院長胡敏告訴記者。
蕪湖,經濟總量位居安徽第二,金融機構數量多,金融市場交易活躍,金融糾紛也不斷增多。
蕪湖中院調研發現,全市金融審判存在「四難」:金融案件數量大幅增加,傳統審判模式應對難;多家法院參與辦理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裁判尺度統一難;金融借款合同約定不規範,訴訟文書送達難;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當事人和財產分散在全國各地,審執效率提升難。
「我們向市委報告了金融案件實際情況後,市委書記潘朝暉先後六次來調研,全力支持設立金融巡迴法庭,通過信息化技術破解金融審判『四難』。」胡敏說。
在這樣的形勢下,蕪湖中院黨組抽調專業人員籌建金融巡迴法庭,並為金融巡迴法庭創建了管理集約化、審判專業化、審理信息化、要素標準化、類案流程化「五化」工作機制。2019年實現市區5家基層法院5名法官到巡迴法庭集中辦理金融類案;2020年實現全市9家基層法院各選派1名金融審判骨幹法官專門負責審理金融糾紛案件。
智審平臺全面提質增效
蕪湖法院受理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普遍事實相對具體、法律關係較為單一,但當事人分布全國各地。為方便當事人訴訟,減少他們來回奔波的勞累與費用,蕪湖中院著手開發金融類案智審平臺,將信息化技術深度嵌入立案、審理、裁判等全過程,實現起訴、立案、庭審、判決全流程線上智能化處理。
蕪湖中院剛開始組織金融機構召開建立金融類案智審平臺協調會,就受到金融機構的一致歡迎。響應最快的奇瑞徽銀汽車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從事為購車客戶提供車貸金融服務,200餘萬客戶中每年有3萬戶客戶存在逾期不還貸現象,需要通過訴訟解決。
「2018年蕪湖多家基層法院判決我們公司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3010件,還有幾千件糾紛沒能起訴,心裡急得發毛。」徽銀公司法務部經理錢相龍說,「我們立即啟動開發『企業訴訟管理系統』,和法院的金融類案智審平臺實現無縫對接,法院可以批量抓取當事人信息、訴訟請求、證據等材料。」
「為了使金融類案智審平臺符合蕪湖法院金融案件審判的需要,我們重點攻克了兩大難點。一是提煉訴訟要素,二是按照要素配置裁判文書模板。」蕪湖中院民三庭副庭長肖珍告訴記者。
經過3個月不斷改進,巡迴法庭根據類案特點,從當事人起訴至法院立案、分案、排期、送達、裁判等各環節,提煉出62項訴訟要素。智審平臺可以自動根據審判各環節的要素提取所需要素信息,進行自動化處理。
「智能平臺操作起來非常方便,辦案全程無紙化,各節點信息實時生成,而且全程受監管。」專門辦理金融類案的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法官蔣衛斌說。智審平臺真正實現抓取訴訟信息、回填信息、立案、收案、分案、排期、推送給EMS、推送公告、生成裁判文書、報結案等10項程序的自動化處理,實現批量立案、分案、移送、接收、排期、生成筆錄等審判工作8個批量化操作。一個案件平均40秒可完成立案,最大限度減少法官的事務性工作。
外地當事人可以選擇通過電腦或者手機APP參與在線庭審。法官在智審平臺提取原告起訴數據及庭審筆錄,依據確認的要素核定判決書需要生成的內容,一鍵生成裁判文書。法官經審核即可籤發。
「網上庭審極大方便了當事人,節約時間和金錢等訴訟成本,尤其今年疫情期間,通過智審平臺,審判工作照常進行。」蕪湖市鏡湖區人民法院法官胡年明說。
此外,智審平臺無縫對接電信、移動、聯通三大運營商,一鍵推送手機簡訊,實時送達電子文書。對接中國郵政法院專遞平臺,訴狀、傳票、裁判文書等文書材料以及當事人郵寄信息直接傳輸至郵政系統,列印、封裝、投遞一氣呵成,物流信息智能反饋,法官能同步跟蹤案件送達情況,解決了送達難題。
全力護航金融業發展
徽銀公司是首家嘗到蕪湖金融巡迴法庭帶來的改革創新紅利的金融企業。
「2019年蕪湖城區的5家基層法院一共判決我們公司起訴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6588件,比2018年翻了一番多。」錢相龍說。金融巡迴法庭採用在線智慧訴訟模式,法務人數沒變,訴訟效率翻倍。
「我行2019年一次性起訴595件金融借款糾紛案,除了部分案件現場開庭之外,大部分訴訟程序在智能平臺上完成,訴訟綜合效率明顯提高。」中國農業銀行蕪湖分行高級專員杭仁慶感同身受。「以前一年能起訴、結案100來個案件就很滿意了,去年起實現應訴盡訴。銀行的訴訟成本也下降,過去按照個案支付律師費,現在按批量案件計費,去年一年降低律師費30多萬元。」
2019年上述兩家金融機構通過智審平臺訴訟,2020年已經擴大到5家金融機構。
「金融巡迴法庭全新的審判模式,讓我對人民法院審判工作的認識有了顛覆性的改變,智能化讓金融審判真正快起來。」全國人大代表尹同躍到蕪湖金融巡迴法庭調研後評價說。
「蕪湖金融巡迴法庭快速化解大量小額金融糾紛,避免案件久拖不決,非常不容易。這種審判方式將關口前移,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維護法律權威,既完善了治理體系,又提高了治理能力。」2019年10月10日,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深入蕪湖金融巡迴法庭調研後,肯定蕪湖法院建立金融巡迴法庭。
「蕪湖法院積極建設金融巡迴法庭,有效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和『推動訴訟事項跨區域遠程辦理、跨層級聯動辦理』的要求,以實際行動服務蕪湖市發展大局,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護航金融業健康發展,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潘朝暉如此肯定。
來源:人民法院報
記者:周瑞平丨編輯:王珊珊 陶羽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