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和高考政策每年都在變,這已經是見怪不怪的事了,很多父母對此都非常無奈,畢竟孩子們適應時間也需要一定時間。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在復讀這件事上,從不建議孩子輕易的復讀,孩子想復讀的話,一定要事先了解好相關的政策。
今年中考已經過去,相信不少落榜的孩子都比較迷茫,有不少孩子已經準備讀民辦高中。
因為從2019年開始各地就已經有了中考分流的規定。不少地區普高和職高的招生比例要在6:4甚至是5:5,這樣一來,也就意味著,有不少考生無法進入普通高中。
今年延安地區普高和職高的錄取比例,就已經達到了6:4。2020年,四川召開的中等職業教育視頻會議中,就提到了這個問題。
教育部新出的規定是,普高和中職的錄取比例將達到5:5,縮減普高招生比例,中職擴招的話也是必然的。
所以想復讀的孩子也要想清楚,除此之外,普高招生人減少,也意味著參加高考的人數也會大幅減少,除此之外,高職院校也要擴招近200萬,所以預計有百萬人無緣大學。
其實很多父母都不理解為什麼要在高中就進行分流。這種教學方式雖然在國內比較新穎,但是在國外卻非常常見,之所以高中就開始分流,主要是這幾方面原因。
建設一個高中,要花費的人力,物力和資源其實比很多人想像的都難得多,如果高中招生的的學生良莠不齊,就相當於很多學位被無意義佔用。
為了整合教育資源,優化配置,所以從高中就開始分流,畢竟現在我國的教育資源確實比較貧瘠,應該把錢花在刀刃上,而且不少孩子雖然進入高中,但是只是想在高中混日子,這樣的分流政策一出,也能減少這種現象。
360行,行行出狀元。但是現在的各行業的就業形勢並不好,很多職業市場需求已經飽和,但是還是有孩子爭前恐後地報考,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還有一些高薪技術類職業招收不到人才。
為了緩和這種情況,所以減少普高的招生率,中職和高職均擴招,其實也是因為促進就業均衡。
畢竟社會的發展不能夠只靠某一領域的興起,各個領域各司其職才能推動一個國家的發展。
之所以有這種行為,其實也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因材施教的教育策略,有不少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也不適合參加應試教育,反而在一些技術工種方面有天賦,這種孩子其實就比較適合讀中職和高職,讀中職和高職也更能挖掘出孩子的天賦。
之所以很多家長都很難接受孩子上中職,其實也只是父母對中職,高職學校有偏見,另一方面也是父母的虛榮心在作怪。
無論孩子上了哪所學校,父母都要注意,不要以學校的好壞,而評價孩子能力的高低,比起高分低能的孩子,我們更需要各領域的人才。
中職和高職院校辦學實力差距懸殊
中職和高職類的院校,辦學實力方面和普通高中和普通院校相比,還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的,而且因為中職類,高職類院校招生門檻低,所以生源比較差,管理起來也比較困難。
多數中職教學質量並不好,甚至可以說不少中職學校的口碑已經是臭名昭著了,所以一般家長迫不得已,一般都不會讓孩子上中職。
很多中職高職學校的辦學實力根本達不到就業的標準,多數孩子都是畢業即失業。而且企業對中高職學校的認可度其實也並不高。
這樣也導致中職院校招生困難不說,培養出來的真正的人才也是寥寥無幾,以上這2點也是主要的2點原因。
如果中職高職院校一味擴招,卻不提高自己的辦學實力,嚴謹治學的話,未來中職和高職的發展必然會受限。
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在今年這種中考形勢下,其實是更建議父母多尊重孩子的選擇。
如果孩子確實是對中職院校感興趣的話,父母也要放下自己對中職院校的偏見,尊重孩子的選擇,如果孩子確實是只會讀書,平時成績並不差,只是中考沒發揮好的話,其實孩子可以選擇讓孩子上民辦高中。
今日話題討論:
你又是如何看待普高職高比例為5:5這件事?你願意讓孩子上中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