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學子們來說,中考與高考是一樣的,都是人生中的轉折點,能夠改變人生命運,初三學生們個個都摩拳擦掌,三年學習只為這一次考試。
中考的競爭人數雖然沒有高考多但也是非常激烈的,學子們都經過了三年的學習,有著「少年人不畏天」的勇氣,拿著他們的「武器」衝向了中考的戰場,只為了能夠報考自己喜歡的高中。
在報考高中的時候,同學們都會優先看哪些重點高中,其次是普高,最後職高這樣的一個順序。優先選擇的重點高中肯定在師資力量方面都優於其他高中,升學率也是非常的高,這也是為什麼優先選擇重點高中的原因。
教育部新政策:中職普高招生比例為5:5,初中生迎來「壞消息」
在以前對於沒考上心儀高中的學生都會選擇復讀一年,再參加一次高考或者選擇一個中職院校,但根據2020年教育部新規定,在高中時期進行分流,要縮減普高招生數目,中職院校擴招,調整招生比例為5:5。
要知道以前普高與中職的招生比例為6:4,這回直接變成了一半一半,不少家長看到這個新規定都表示「考高中越來越難了」。個高中院校的競爭力越來越激烈,學生的壓力也大了不少,都在為錄取名額而努力。
這麼一看高中的錄取率才佔50%,而高考卻佔了75%以上,各大省份的中考競爭比以往更有難度,尤其是河南考生,很多家長不理解為什麼要在高中進行分流,難道不應該在大學進行分流才是更好的選擇嗎?
分析:採取中職普高招生比例為5:5的原因
原因一:為了整合教育資源,優化配置
說白了就是不想讓高中的學生質量良莠不齊,要想建設一個高中,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資源,如果學生水平相差很多,會導致在學習方面上出現兩極化狀態,採取這種手段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整合資源,優秀的人一起發展,能夠快速提升學生的實力。
原因二: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就業率
由於畢業生的增多,很多企業與部門都會擇優選擇,低學歷或者是學歷相同的大學生都會被淘汰,更多的職業市場卻沒有很多人來選擇,招不到人,這也導致了國家資源不平均,缺少技術人群。
採用這種分流政策從根本上解決了這種問題,擴招中職學生會大概率提升就業平衡,不會出現人才擁擠的現象。
原因三:能夠更好地因材施教
當整合資源後,能夠更好地進行因材施教的方法,不管是普高還是中職都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方式,在高中就可以更好更快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而在中職老師也會挖掘學生獨有的專業特長,提升孩子的能力水平,在就業方面不用愁。
初中生很少有人選擇中職,但不一定選擇的就一定適合自己,一定要遵從自己的內心,選擇了就要為之努力,其實不管選擇什麼院校,只要有能力,學得紮實,畢業後在哪都會有出路,社會更需要的是各個領域的人才,而不是人才擁擠。
採用新政策後普高與中職的變化
第一點:中職院校的發展更為迅速
在採取分流政策後,大部分落選的學生都會選擇進入中職院校,少部分的學生選擇復讀,但經歷過一次中考後,學生的心情並不會得到放鬆甚至比第一次更為緊張,都害怕再讓家長們失望,所以選擇復讀的家長們一定要照顧好孩子的情緒。
而中職院校則會因為改變的原因,招生量增加,學校發展比以前更為快速。其實有不少家長對於中職院校存在著誤解,並不會只教學生技能方面的知識,有的中職院校是可以考大學的,所以也會學習文化課。
第二點:解決中職院校生源緊張的問題
如果想要採取此政策,在中職院校的師資力量方面也要下「狠功夫」,在進行調整好,教學質量是會提升的,能夠解決中職院校招生困難的現象。
學生們要選擇中職院校的話,一定要看好各大學校的簡介,從各種渠道上查詢想要報考學校的資料,如果能報考大學的話也不比普高差,甚至又會多了一項技能,在就業方面是較為突出的。
考生如何提高自己的機會?落榜生應該怎麼做?
想要在如此難度的考試中突出重圍,除了每天上課聽講複習還要努力做題,提高自己的題庫,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有計劃地進行複習,不要盲目地看見哪個科目就選擇複習哪個科目,針對自己的薄弱點來進行深入複習。
落榜生也不要灰心,在已有的院校資料上,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家長在這個時候也不要過多的埋怨孩子,幫助孩子找到一個合適的院校和專業 。
【護芽媽媽心裡話】在考試前夕學生能做的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不要左顧右盼,耐得住性子的人才能成功。
【今日討論】你還知道哪些提升考試成績的方法,記得評論區留言哦#教育分享官#
新護芽媽媽,呵護青少年教育成長,分享實用的教育方法,帶你了解最新資訊,關注我一起進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