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四川人民藝術劇院3年磨一劍打造的話劇《蘇東坡》將於2月7日、8日在成都舉行首演,28日下午,由四川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四川人民藝術劇院組織的「千古風流人物」四川歷史名人蘇東坡專題訪談活動在成都舉行。
28日舉行的專題訪談活動,四川人藝院長羅鴻亮率先介紹了話劇《蘇東坡》的進展情況,並用三個詞形容蘇東坡:獨立人格、自由精神、平民情懷。他表示,為給觀眾呈現「一個鮮為人知的蘇東坡」,四川人藝歷時三年打磨、六易劇本,創排了話劇《蘇東坡》。該劇以一個為官唯民、做事崇實、做人尚廉的中國古代文化史上的高峰人物蘇東坡為塑造對象,通過對蘇東坡其人宦途、詩路、情感等方面的立體呈現,展示了一個富於創造力,樂觀豁達,頗富情趣,才華橫溢,守正不阿,為民造福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美食家的形象。「我們小時候接觸的蘇東坡是個大文學家、大文豪,但隨著對蘇東坡在官場上幾經沉浮的了解,我們看到蘇東坡最偉大的地方,是他每次到了民間之後都能夠很準確的找準他的定位,並向老百姓學習,這個戲裡有幾處體現了他的平民情懷。」羅鴻亮說,「而且他到了一個地方始終把自己置身於平民當中,做出來的工程都是民心工程,話劇裡也會用很多細節來呈現。」
在四川歷史文化研究專家袁庭棟看來,蘇東坡是中國入世文人的典範,他從政四十年,歷經五位皇帝的統治時期,雖然宦途坎坷,但是一路為官,轉任多地,其命運始終關聯著各地民生。看了話劇《蘇東坡》劇本之後,袁庭棟坦言,因為大家對蘇東坡了解頗深,所以「《蘇東坡》太難寫,也太難演了。這次的話劇是用很新的手法來表現蘇東坡,看得出來編劇下了很大的功夫。」隨後,袁庭棟還就劇本中的「硬傷」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歷史題材的劇,要注意古代文化的一些基本規定,比如對古人的稱謂,還有古代職官制度一定要準確。」袁庭棟是「蘇迷」,他熱愛蘇東坡的瀟灑曠達,認為蘇東坡「踏踏實實、憂國憂民,利用手上的權利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提出,話劇《蘇東坡》可以集中展示蘇東坡的真性情,為觀眾呈現一個原汁原味、有血有肉、熱愛美食熱愛生活接地氣的蘇東坡。「期待話劇《蘇東坡》在現在的基礎上打磨的更加精益求精。」
知名戲劇評論人、製作人、青年編劇潘乃奇,作為現場主持人,也發表了自己對話劇《蘇東坡》的期待,「蘇東坡這樣的題材,當下來寫難度很大,這次四川人藝版本編劇是著名劇作家姚遠老師,我欣賞姚遠老師以往的作品,對此次蘇東坡更是帶著一種嚮往和期待。至於以後自己面對歷史文化名人題材會如何去創作,我以為我在戲劇創作道路上還需更多的沉澱和思考,我會不斷向前輩們學習,向優秀作品學習,待時機合適,準備充分,再動筆。」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任宏偉 攝影報導
編輯|餘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