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翻譯 | 老子-《道德經》英文譯文

2021-02-19 可可英語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字可可英語加關注

【老朋友】點擊手機右上角圖標轉發分享內容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譯文:道生萬物而德養育萬物,物理使萬物有了形體,勢態成就了萬物。所以萬物遵崇道而貴重德。道之受萬物尊崇,德之受萬物貴重,並沒有誰賜爵給它們,而完全出乎自然。道生育萬物,德蓄養萬物,長育萬物,成熟萬物,照顧萬物,保護萬物。生長萬物卻不據為己有,施澤萬物卻不自恃己功,養育萬物卻不為其主宰,就叫做深厚的恩德。


《道德經》(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
德畜之,
物形之,
勢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
德之貴,
夫莫之命常自然。
故道生之,
德畜之;
長之育之;
亭之毒之;
養之覆之。
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
長而不宰,
是謂玄德。

Chapter 51

The Way gives birth to them and integrity nurtures them.
Matter forms them and function completes them.
For this reason,
The myriad creatures respect the Way and esteem integrity.
Respect for the Way and esteem for integrity are by no means conferred upon them but always occur naturally.
The Way
gives birth to them,
nurtures them,
rears them,
follows them,
shelters them,
toughens them,
sustains them,
protects them.
It
gives birth but does not possess,
acts but does not presume,
rears but does not control.
This is what is called "mysterious integrity."

相關焦點

  • 老子-《道德經》英文譯文
    【老朋友】點擊手機右上角圖標【轉發分享】內容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 老子《道德經》全文譯文及翻譯講解
    老子《道德經》全文譯文及翻譯講解
  • 老子的道德經原文及譯文
  • 道德經在西方早期的翻譯與傳播
    道德經早年在西方的傳播,得益於西方對中國文化的熱衷和漢學的發展,大量的翻譯作品湧現,西方的知識界、文化界對中國傳統文化,尤其對老子學說的推崇。據統計,西方現行的《道德經》譯本多大二十多種語言,版本多達一千一百餘部。道法自然(資料圖)道德經與名家《道德經》富有哲理的思想,豐富的文化精神內涵,深深影響著世界其他民族。
  • 老子《道德經》:德語世界最熱的中國典籍
    因此,該階段的許多譯者將《道德經》看作一部宗教思想作品,他們的翻譯或滲入過多宗教因素,或因為語言不通而謬誤百出,或僅是曇花一現之作,但這些水準參差不齊的譯本卻奠定了《道德經》和老子學說在德語世界傳播的重要基礎。  1888年在柏林出版的由弗裡德裡希·威廉·諾阿克翻譯的《老子的道德經》便是早期質量欠佳的譯本之一。
  • 老子《道德經》解析、導讀和譯文
    《道德經》作為道教基本教義的重要構成之一,被道教視為重要經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視為至上的三清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稱太上老君,所以應該說道教吸納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全文共約五千字,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 老子道德經全文及翻譯
    老子道德經全文翻譯(全81章)  【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 老子《道德經》第八十一章天之道、注釋、譯文、導讀及解析(收藏版)
    《道德經》作為道教基本教義的重要構成之一,被道教視為重要經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視為至上的三清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稱太上老君,所以應該說道教吸納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全文共約五千字,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 老子:《道德經》全文翻譯(全81章)
    《老子》,又稱《道德真經》《道德經》《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老子道德經全文翻譯(全81章)【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 老子《道德經》第五章原文、注釋、譯文、導讀及解析(收藏版)
    閱讀前,請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道德經解析」,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文章。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曾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
  • 老子道德經全文翻譯(1-49章)
    但這樣的翻譯,等於一開始就剝奪了老子言說真道的可能性和可靠性。其實「常」字在《老子》中多為「通常」之意。另一方面,「道」字,到老子之時,已經用得很泛:有「道路」之意,如《易經》「履道坦坦,幽人貞吉」;有「王道」之意,如《尚書》「無有作好,遵王之道」;有「方法」之意,如《尚書》「我道惟寧王德延」;又有「言說」之意,如《詩經》「中之言,不可道也」。
  • 老子《道德經》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注釋、譯文、導讀及解析(收藏版)
    閱讀前,請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道德經解析」,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文章。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原文、注釋、譯文、導讀及解析(收藏版)
    《道德經》作為道教基本教義的重要構成之一,被道教視為重要經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視為至上的三清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稱太上老君,所以應該說道教吸納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全文共約五千字,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 楊炳鈞║《道德經》英譯序
    大約在2004年,在一次與西南大學心理學院的黃希庭先生(曾獲得全國十大教書育人獎)請教中,我跟黃先生說我想做《道德經》翻譯研究。黃先生當時就說,他年輕時也有類似想法,想做《道德經》研究,後來諮詢了一位哲學教授後便放棄了。他勸我得好好考慮一下,因為《道德經》很難。當時我三十出頭,對先生的話半信半疑。
  • 《道德經》新譯本:道法自然,翻譯的觀念世界
    《道德經》老子 著  居延安 翻譯 編註上海譯文出版社這是一部尊重原作與譯作,譯者與作者,譯者與讀者的關係分類系統,遵循那些具有支配性的翻譯法則之外,更貼近《道德經》原作的詩意表達與神性交流的作品。居延安在譯後記裡記述了他翻譯《道德經》的四道門坎:一是原作有長達二千五百多年的時間跨度;二是原作有越過太平洋再涉大西洋的空間難度;三是古漢語與現代英語之間存在不可通約性;四是《道德經》不可譯的內在神性。這些超歷史的問題從開始便如陰影,橫亙在譯作與原作之間,使他在翻譯《道德經》時,仿佛置身「萬丈深淵的斷橋」之上,只能用試探的方式,不斷清除語言的障礙。
  • 淺談《老子道德經》的讀法(上)
    《老子》又稱《道德經》、《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有三個比較重要的版本:傳世本、帛書本、楚簡本。傳世本為歷代學者注釋,居不完全統計有三百多個本,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是(漢)河上公章句、(魏)王弼注本、(唐)傅奕道德經古本篇。
  • 老子《道德經》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注釋、譯文、導讀及解析(收藏版)
    《道德經》作為道教基本教義的重要構成之一,被道教視為重要經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視為至上的三清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稱太上老君,所以應該說道教吸納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全文共約五千字,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六章宜戒輕躁、注釋、譯文、導讀及解析(收藏版)
    《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曾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道德經》作為道教基本教義的重要構成之一,被道教視為重要經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視為至上的三清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稱太上老君,所以應該說道教吸納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全文共約五千字,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 用氣功理論翻譯道德經第一章,別有風味
    歷史文化告訴我們:老子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亙古以來,學者們從不同角度探索和研究老子道德經。有人以為是一本哲學典籍;有人以為是一部養生學書籍;也有人認為是一部科學著作,可以對照現代科學概念。
  •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從、注釋、譯文、導讀及解析(收藏版)
    閱讀前,請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道德經解析」,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文章。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曾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