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線抗疫35天 她被按下工作「暫停鍵」——記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發熱...

2020-12-13 中國日報網

2月23日,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發熱門診連續工作35天、多次主動拒絕「換防」後,陳春麗和她的戰友們終於被醫院「強制休息」。從危難時刻頂上「火線」擔任發熱門診護理組長,到被強行按下工作「暫停鍵」,陳春麗說,只要好好休息一天,我就能「滿血復活」,重上抗疫一線。僅僅一天後,她就兌現了自己的諾言。

臨危受命頂上「火線」

發熱門診,是醫院和新冠肺炎患者之間的第一道承壓閥。工作其中的醫護人員,也是感受疫情壓力最大的群體之一。

今年1月中旬,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擴大了發熱門診的規模,並從多個學科緊急抽調護士組成護理團隊進行增援。1月20日,擔任產科黨支部宣傳委員、工會小組長、教學組長的陳春麗,接到醫院護理部電話,考慮抽調她擔任發熱門診護理組組長。

「你家寶寶才8個多月大,需不需要再考慮一下?」電話裡,護理部老師關切地詢問。「不用考慮,我隨時可以!」放下電話5分鐘後,陳春麗就出現在了發熱門診,並與醫院門診管理服務部工作人員一起,立即開始對新的發熱門診進行規範布局。在長期駐守發熱門診的感染科陳劍清老師的指導下,新增配的發熱門診護理團隊人員迅速掌握了相關院感和防護知識。

此後,每天早上7點不到,陳春麗就到達發熱門診。物資補給、人員調度、場地準備,人員培訓、規範流程、制定預案,關注動態、安撫情緒、監督落實……在門診管理服務部統一指揮下,陳春麗、宋芳芳帶領護理團體每天忙到晚上9點才離開。隨著疫情進展,她和丈夫商議,將8個月大的孩子送回老家,一心一意堅守防線。

疫情爆發後,發熱就診患者一度特別多。最高峰時,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發熱門診一天接診了1100多名患者。剛搭建的醫療設施還不完善,病人劇增且候診時間長,部分患者在等待的過程中焦慮、情緒失控,還有患者咳嗽、打噴嚏沒有使用紙巾……沒有時間猶豫,必須儘快拿出解決方案。

陳春麗他們勇敢地站到了發熱人群中間。人員聚集,就拿著小喇叭對病人進行健康宣教;有病人咳嗽、打噴嚏、吐痰,護士就上前傳授咳嗽禮儀;病人檢查完後,護士提醒他們再戴口罩,消毒雙手,避免傳染源的二次傳播;候診的患者累了、渴了,護士還為他們準備好凳子和開水……發熱門診護理團隊盡一切可能安撫好排隊患者的情緒,維持了正常的救治秩序。

1月28號下午2點左右,一位發燒昏迷的老人被家屬推向發熱門診,陳春麗從發熱門診出來時正好在碰到。眼見病人情況危急,她顧不上穿防護服,趕緊和家屬一起將老者推到急診科搶救。陳春麗說,那一刻,好像為了救人啥也顧不上。所幸,她的這次「暴露」,沒有招致更大危險。

將高風險工種「標準化」

2月5日,武漢市各區接到一個「硬核」任務:三天內完成全部疑似病例的核酸檢測。核酸採集的標本主要是咽拭子,這需要採集人員、特別是發熱門診的護理團隊經過規範化培訓、有豐富的經驗,才能高效採集到被病毒感染的細胞。

陳春麗介紹,採集鼻咽拭子,是發熱門診護理團隊風險最高的工作。取標本時,發熱患者要取下口罩、頭向上揚起,採樣管刺激鼻腔時患者還可能會咳嗽打噴嚏,這極大增加了護士暴露感染的風險。這種高危風險,陳春麗她們高峰時每天要冒500多次。

面對這麼大的檢測量,怎麼才能又快又好採集標本,同時降低自身感染風險?這是陳春麗琢磨最多的事情。通過和檢驗科多次溝通了解樣本需求,加上在日常採集中積累的經驗,陳春麗帶領的護理小組總結出一套「標準化」採集流程:確保標本採集的正確以保證核酸檢測結果的可信度,同時又用適宜的手法減輕病人採集時的不適。

為讓31人的發熱門診護理團隊都能掌握這一技能並預防感染,陳春麗她們還專門錄製採集鼻咽拭子小視頻。這一視頻通過網絡廣泛傳播後,受到奮戰發熱門診一線的國內護理同行的高度讚譽。

陳春麗認為,與新冠病毒這個全新、危險而且狡猾的敵人交手,一定要做到科學防治,要把每一項工作、每一種操作制度化,同時強化監督,這樣才能保證不放過一例潛在病患,同時保護好醫護自身安全。她帶領同事制定了各種預案、流程、制度,同事強化具體措施落實情況的督導。一個多月下來,陳春麗和同事們積攢了厚厚的幾大本。

連續工作到第18天時,陳春麗的丈夫心疼地提醒她,新聞裡報導了許多因為連續工作而猝死的案例,希望她可以停下來,休息一下。但陳春麗說,疫情當前,她還能多撐一會兒,以後有的是時間休息。

連續工作到第22天時,她感覺到腰痛、坐骨神經痛,甚至有點不能走路了。瞞著丈夫,陳春麗悄悄去做了個磁共振,幸而情況不是太嚴重,休息一晚後第二天感覺好一些,也就沒再去管它。得知情況後的丈夫趕到醫院來看她,卻也只能遠遠地再三叮囑。

最讓陳春麗欣慰的是,發熱門診醫護團隊在接診近萬名發熱患者的同時,至今保持著無一例醫護人員感染的記錄。

不退!把危險留給自己

2月10日,本來是第一批上發熱門診護理團隊「集體換防」的日子。9日晚上,陳春麗在微信群裡向戰友們通報了這個信息。

出乎她意料的是,31位戰友一致表示,自己已經熟悉了發熱門診的工作流程,知道如何正確做好自身防護去服務病患,堅決要求繼續留守崗位。他們說,「我們堅守,能保護更多的姐妹」。

堅強的陳春麗那一刻哭了。發熱門診護理團隊裡大多是90後,在這種生死考驗中,他們不僅挺住了,還集體「拒絕換防」。她說,戰友們的昂揚鬥志和堅韌不拔,是自己堅定戰勝疫情信心的最大動力。

去年剛入職的95後機動護士王斌是這31位勇士中的一員。搬運物資時恰逢下雨,作為團隊裡5名男護之一的他忙碌一天,出了五六身汗,晚上高燒不止。2天後不燒了又主動申請上班,他向陳春麗請戰:不要給我排病休了。看見你們都在一線奮鬥,我在家裡歇得著急。陳春麗那一刻只有感動,回復他「再休息一下,休息好後才能更好的上班。」她卻全然忘了,自己已連續工作多少天。

每天很晚回家的她,不敢與孩子和親人視頻。懂得女兒心思的母親,會把她孩子熟睡的樣子給陳春麗拍照發過來,讓她放心。「春麗,看見你在發朋友圈我就放心了。」2月12日,陳春麗在朋友圈轉發了一條醫院抗擊疫情的信息。媽媽發來的信息,又一次戳中了陳春麗的眼窩。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後,她笑著和媽媽視頻,仔細端詳了自己的孩子。她告訴媽媽,自己一切都好,不要擔心,一定要保重身體帶好孩子。

2月23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門診管理服務部主任孫璇趕到發熱門診,宣布了醫院對陳春麗等人的「強制休息令」。這一支高強度工作的31人團隊,終於被按下了「暫停鍵」。

「有太多像陳春麗這樣的一線抗疫醫護人員了。他們為了救治患者,冒著高風險、甘願犧牲在戰鬥。」孫璇表示,「強制休息」能確保一線醫護的身心健康。「合理輪休,才能更好對抗病魔。」而陳春麗,僅僅在23日休息了一天,又重新返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不退,把危險留給自己!這就是黨員的初心,這就是護士的天職。在抗疫火線,陳春麗和戰友們一道,心中有患者、心中有戰友、心中有家人,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最初的醫學誓言,把初心使命展現在疫情防控的戰場。(中日報湖北記者站 周荔華、劉坤)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被按下「暫停鍵」,休息一天又返崗——記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發熱門診...
    新華社武漢3月5日電 題:被按下「暫停鍵」,休息一天又返崗——記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發熱門診護理組長陳春麗 新華社記者黎昌政、廖君 「最近一周,發熱門診穩定在150人次左右,壓力小了很多。但不到最後勝利,我們不收兵!」
  • 武漢大學師生「抗疫日記」(下):守護珞珈山,靜待花開
    在這座城市被按下暫停鍵的日子裡,武漢大學的師生們紛紛以各自的方式抗擊疫情——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和武漢大學校醫院的醫護人員奮戰在疫情一線,與病毒搏鬥;教師們紛紛變身「主播」在線上授課,網上的熱烈互動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師生們化身社區和各類組織的志願者,溫暖和幫助著身邊的人;校園的守衛者一刻也不曾停歇:升級校園管控
  • 才下抗疫火線 又上脫貧戰場──記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
    甘肅省臨洮縣人民醫院呼吸科門診前,人們排起隊安靜地等待醫生叫號,醫院免費貼敷「三伏貼」的消息讓大家躍躍欲試。冬病夏治的「三伏貼」,津城百姓再熟悉不過的中醫傳統療法,絕大多數臨洮人還是第一次聽說,從天津運去的100多副「三伏貼」一上午就貼敷完畢。天津市第八批援甘醫療隊隊員、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張碩是此次「三伏貼」幫扶的發起人之一。
  • ...30年堅守一線保健康——記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專家胡克教授
    中國青年網武漢3月12日電 (記者 潘佳秀子 通訊員 於文蓁 杜巍巍)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專科II科主任、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新冠肺炎11病區主任胡克教授,從2019年12月中旬至今,已在抗擊新冠疫情的戰場上奮戰近百天。胡克教授。
  • 「挽救生命我們義不容辭」——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戰疫掃描
    圖片由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提供救重症,讓嬰啼成為江城最動聽的音符在被按了「暫停鍵」的武漢,往日的喧囂陷入沉寂。呱呱墜地的嬰兒啼哭,成為江城大地最動聽的音符。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產科黨支部書記魏敏說。不僅僅是面向孕產婦患者這一個特殊群體,作為武漢新冠肺炎救治定點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在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方面持續發力,突破不斷。
  • 川醫出川,博後「下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博士後抗疫紀實
    2020年春節,武漢像被按下了暫停鍵,疫情從武漢到全國,支援從全國到武漢。華西的旗幟和華西人的身影在武漢「逆行」,他們拼盡全力地保護、救治在病魔肆虐下苦苦掙扎的生命,只有一個目的:把武漢還給他們!把他們還給武漢!
  • 記3月25日 巴彥淖爾市第二批馳援武漢醫療隊在武漢協和醫院的最後...
    今天是巴彥淖爾市第二批馳援武漢醫療隊在武漢的第35天。隨著武漢疫情的好轉,根據國家安排,我市第二批馳援武漢醫療隊即將返程。我們的英雄們馬上就要回家了!在與病毒交鋒的日子裡,每一位隊員都竭盡全力救治病患,與武漢人民共克時艱,經歷了" 戰疫 " 的洗禮,回家之際每個人都感慨萬千。來自巴彥淖爾市中醫醫院的高敏更是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
  • 抗「疫」群英譜丨人民醫院為人民——記湖南省人民醫院(疫情防控...
    「早」「細」「擔」這3個字,凝結了湖南省人民醫院全體醫護人員的抗疫精神。作為湖南省政府直屬唯一集醫教研於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關鍵時刻牢記「人民醫院為人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體現了專業素養和責任擔當,用無畏和熱血譜寫了一曲激昂的抗疫戰歌。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舉辦國際連線 助力海外抗疫
    國際視頻研討會分享抗疫經驗 劉瑜 攝(抗擊新冠肺炎)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舉辦國際連線 助力海外抗疫中新網武漢4月3日電 (龔雨西 鄒亞琴)三場新冠肺炎疫情診療和防控學術研討國際視頻會議3日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網際網路醫院」舉行。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牽頭研發國內首套在線抗疫「心理支持系統」綜合...
    2月12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牽頭研發的國內首套在線抗疫心理支持系統綜合平臺——「強肺心理支持系統」正式上線,為公眾提供全面系統專業的在線心理支持。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強心理幹預和疏導、有針對性做好人文關懷,對於更加深入細緻做好群眾工作,深入落實科學防治要求,堅定信心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 「抗「疫」群英譜」全員衝鋒在抗疫最前線——記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全員衝鋒在抗疫最前線——記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感染病科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嚴曉博12月2日上午,寒風凜冽,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發熱門診的預檢分診處,身穿防護服的護士長蔡小芳和護士張翠紅正在為就診患者測量體溫並仔細登記相關信息;旁邊的小型核酸檢測實驗室內,檢驗科人員嚴陣以待,核酸採樣標本可在這間實驗室內快速完成檢測。
  • 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 重慶大學附屬中心醫院 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
    作為重慶市第一批援湖北醫療隊隊員,莫如利馳援孝感市已經40天,像絕大多數工作在臨床一線的白衣天使、普通黨員一樣,她技術突出、踏實認真,困難的、危險的任務,都是她衝在最前面。莫如利說,1月27號,醫療隊到達孝感後就召開了臨時黨支部會議,同志們在黨旗下莊嚴宣誓——我們一定迎難而上,堅決打贏疫情阻擊戰!
  • 因新冠肺炎接受肺移植後,他從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出院
    在術後92天的漫長康復期裡,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多學科20餘位醫護人員幫助崔志強闖過一道道難關,直到護送他安全出院。至此,崔志強在不幸罹患新冠肺炎後,已在醫院救治了166天。1上了62天ECMO後,驚心動魄肺移植今年1月23日,崔志強出現發熱症狀,2月7日確診新冠肺炎後入院。
  • 官宣8號:千裡之外,他們在抗疫「火線」遞交了入黨申請!
    正在武漢抗擊疫情的江蘇大學附屬醫院醫療隊隊員、主管護師季冬梅,在抗疫一線遞交的入黨申請書上這樣寫道。江蘇大學附屬醫院醫療隊在武漢江蘇大學附屬醫院醫療隊在武漢抗疫一線季冬梅的入黨申請季冬梅在江蘇大學附屬醫院工作崗位上1月27日晚,江蘇首批援鄂醫療隊成立了臨時黨支部,築起又一座疫情防疫戰鬥前線的堅強"堡壘"。
  • 他被火線提拔!為什麼?記武漢建工集團副總經理程曦
    他被火線提拔!為什麼?--記武漢建工集團副總經理程曦近日,經武漢市國資委黨委研究決定,火線提拔在這次抗擊疫情保衛戰中勇挑重擔,衝鋒在前,為抗擊疫情作出重要貢獻的程曦同志為武漢建工集團副總經理。程曦同志現任武漢建工集團下屬股份公司副總經理。2020年1月下旬,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嚴峻形勢,武建集團按照市委市政府決定,對部分醫院實施隔離病房改造。
  • 初心與使命的堅守——荊門市第二人民醫院黨委組織抗疫紀實
    ,他加入「微醫」網際網路醫院平臺義務諮詢專家團隊,參與線上抗疫120多天,遠程馳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義務接受來自國內及美國、英國、義大利、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200多名患者的線上諮詢,好評率100%,被「微醫」授予「抗疫英雄」榮譽稱號。
  •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用好抗疫這本思政教材
    疫情發生以來,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積極推進網上教學,一個月內,225門、434門次課程在雲端開啟。學校因勢利導,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在線教學,將時代的力量引入課堂。 「我正在武漢前線,想先給同學們送上幾句話,敬畏生命、敬畏專業、敬畏職責、敬畏規則,與大家共勉!」這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領隊、中山醫院副院長朱疇文在武漢抗疫前線時,給學生們上的特殊一課。
  •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用好抗疫這本思政教材
    疫情發生以來,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積極推進網上教學,一個月內,225門、434門次課程在雲端開啟。學校因勢利導,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在線教學,將時代的力量引入課堂。「我正在武漢前線,想先給同學們送上幾句話,敬畏生命、敬畏專業、敬畏職責、敬畏規則,與大家共勉!」這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領隊、中山醫院副院長朱疇文在武漢抗疫前線時,給學生們上的特殊一課。
  • 四個武漢家庭的抗疫故事:武漢人民永不投降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急診科醫生陸俊向《環球時報》描述起自己年初感染新冠病毒直至呼吸衰竭時的感受,表情平靜得像是在向新來的實習生講課。為了讓戰友們堅持住,陸俊決定主動闢謠,委託一名醫生拍下他帶著醫療設備做原地蹲起的視頻,畫面裡的陸俊完成一次蹲起需要七八秒的時間,看上去非常吃力,畢竟在兩三天前,他連手機都拿不起來,「就是為了給同事打氣,那個時候內心強大是最重要的。」「其實我了解這類病,知道熬過最初二十多天的階段,可能就會慢慢恢復了,還是比較自信的。」
  • 武漢泰康同濟醫院:她是抗疫一線「雪天使」
    抗疫一線"雪天使"——記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七科護士吳雪吳雪,一個80後女生,卻是個有著16年軍齡的「老兵」。2月13日,作為第二批抽組的醫療隊員奉命集結抵達武漢,吳雪成為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七科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