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概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體學院是2002年經國家教育部和國家紀委聯合批准成立的全國37所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之一。北航軟體學院以創辦一所能夠在一種新的辦學機制下,規模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創新型的、國際化的、市場急需的工程實用性人才的國內一流學院為發展目標,以培養高層次、實用性、複合型、國際化的軟體工程專業人才為宗旨,以期為振興中國軟體產業做出貢獻,為創建適應行業需求和市場導向的新型辦學機制探路,為軟體工程高端人才培養做示範,為推進工程教育的改革提供實踐經驗。學院目前在校本科生634人;在校研究生超過6500人,已向軟體行業輸送畢業研究生7235人(截止2014年3月)。
【培養特色】
經過十一年的的發展,我院在人才培養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培養模式和培養特色,主要體現在:(一)課程體系建設中體現工程教育特色,注重學生的工程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二)著眼國際化,重視國際合作與交流;與國際國內知名軟體企業開展深度的校企合作,並設立專業實驗室。(三)強大的、國際化的師資隊伍。學院專業課教師當中,具有工業化背景的教師佔61%,其中直接來自於工業界的教師佔51%,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的教師佔43%,還有相當數量的外籍教師。(四)在課程設置中開設英文口語教學、試行全英文授課和雙語教學模式,努力提高學生的外語能力,培養國際化的複合型人才。(五)在海內外建立實習就業基地,學生高薪、高質量就業。
【學科建設】
學院的學科發展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全球科技前沿與市場發展為導向,不斷探索和完善學科建設。經過11年的發展,學院目前的專業設置有(一)本科教育:設軟體工程專業(二)研究生教育:軟體工程與管理專業、集成電路與物聯網工程專業、嵌入式軟體專業、網絡信息安全、IT項目管理與產業信息化專業、SAP、ERP諮詢顧問專業、國防軍工信息化管理專業、移動雲計算專業、互動設計專業、網際網路營銷與管理專業、軟體質量管理與測試專業、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南通英才扶持計劃專業、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軟體學院專業設置各具特色、獨樹一幟,畢業生供不應求。
配合國家「十二五」規劃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2010年8月,在工信部、北京市政府、眾多500強企業的大力支持下,學院匯集移動雲計算領域全球頂尖的教育資源,引進國際領先課程,組織專門隊伍對課程進行完善,開設全國首個移動雲計算方向軟體工程碩士專業。該專業旨在培養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3G移動應用開發等前沿技術領域的軟體開發、設計及項目管理人才,在人才培養方式上更加注重實踐,更加貼近企業需求,突出「做中學」、「菜單化」、「案例式」、「分模塊」、「分級別」以及「軟體產品化」的教學特點,並為每位學生配備來自業界領先企業關鍵崗位的企業導師,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專業指導。之後,為進一步滿足產業細分需求,2011年增設了互動設計軟體工程碩士專業,實行與移動雲計算專業相同的學科建設。2011年底,聯合工信部-百度網際網路營銷學院,在百度、新浪、Adobe、Omniture、國雙等一大批知名企業的支持下,匯集行業內專家師資和優質教學資源,開設全國首個全日制網際網路營銷與管理碩士方向。2012年6月,在原軟體測試專業基礎上,學院整合資源,與工信部CSIP中心合作,開設了軟體質量管理與測試專業。2013年,與北航計算機學院聯合開設全國首個「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
【師資力量】
學院努力按照「三個三分之一」和「兩個背景一個精通」的要求組建新型師資隊伍。學院專職教師佔27%,來自於國內外其他院校的教師佔總數的23%,來自企業界的教師佔50%。在目前學院專業課教師當中,具有工業化背景的教師佔61%,其中直接來自於工業界的教師佔51%,專業課教師隊伍的平均工業界工作經驗達到8年以上。學院教師中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的教師佔43%,還有相當數量的外籍教師。
【實驗室建設】
北航軟體學院著眼國際化,重視國際合作與交流;與國際國內知名軟體企業開展深度的校企合作,並設立專業實驗室。目前學院擁有超過600臺計算機的各類實驗室,主要有:北航-威盛電子集成電路設計專用實驗室;AMD-北航學生科技創新中心;Mercury Interactive(美國)軟體質量保障和測試實驗室;嵌入式軟體專業實驗室;微軟軟體專業實驗室;SAP-北航ERP實驗室;北航Google Camp實驗室;創新、創意、創業「三創」中心實驗室;國家Linux技術培訓與推廣中心實驗室;國家信息中心——北航網絡安全聯合實驗室;北航-中國評測_軟體評測聯合實驗室;網際網路營銷數據分析實驗室;移動雲計算專業相關實驗室、人才培養和實踐基地有:聯想實驗室,Adobe實驗室,愛立信實驗室,RIM黑莓實驗室,雲基地人才培養基地,中關村軟體園人才培養基地,微雲實踐基地,聯想應用測試中心,HTC應用測試中心,愛語吧創業團隊,迪傑摩博創業團隊。
【培養成果】
北航軟體學院在課程體系建設中體現工程教育特色,注重學生的工程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以三創中心為基地,以馮如杯、ACM競賽和SRTP項目為載體,引導學生參加科技創新活動。
2006年建立Google camp,北航Google camp是google在中國建立的四個camp中的第一個,組織北航計算機愛好者在此開展一系列創意學習和作品創造;2007年建立「創新、創意、創業基地」——三創中心,目的是作為軟體學院的項目孵化器,讓更多學生去做實際項目並將項目產業化;2008年建立程序設計教學實踐與ACM競賽訓練基地,基地開放給ACM競賽訓練隊成員使用,定期開展與程序設計相關的教學實踐、技術交流活動;學院還專門開設「科技創新與商業運作」、「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創業」等多門創業課程。
學院推進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SRTP),使學生在項目實踐中得到鍛鍊。在2008-2009年度的計劃中,學院有2個項目獲得國家級資助,1個項目獲得北京市資助,15個項目獲得校院兩級資助,總資助金額達到55000元,此成績在全校名列前茅。
學生在各類競賽中的獲獎情況(2002-2011)年:「馮如杯」競賽:獲得一等獎8項,學院連續8次獲得優秀組織獎或先進院系。在ACM競賽(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共獲得3次金獎,9次銀獎和9次銅獎,並且承辦了2007年北京賽區的競賽工作。微軟創新杯:2003年取微軟創新杯全國第二名,2009獲得全國總決賽的第3名。服務外包創新應用大賽:2011由我校軟體學院5名本科生組成的代表隊榮獲二等獎。
2012年我院學生參加國際ACM大賽獲得金獎1項、銀獎4項、銅獎7項,第五屆英特爾杯全國大學生軟體創新大賽二等獎1項,第三屆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應用大賽三等獎1項,第22屆「馮如杯」學生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7項,同時獲得「智明星通」專項獎5項。學生成功申請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大創」)4項,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SRTP)13項。
2013年我院學生先後獲得第四屆Android應用開發中國大學生挑戰賽全國二等獎、百度杯第四屆北京市高校應用設計開發邀請賽暨清華大學第六屆軟體設計大賽第一名、百度校園編程馬拉松(Hackathon)最佳作品獎、微軟ImagineCup全球學生大賽中國總決賽二等獎、「Intel」杯大學社國內軟體設計大賽二等獎等。獲得「馮如杯」一等獎1項,同時獲得馮如杯智慧城市專項獎唯一的一項一等獎。參加國際ACM大賽獲得金獎1項、銀獎8項,並首次晉級ACM世界總決賽(俄羅斯聖彼得堡),獲得全球排名第27位。
學院成立以來,全球IT行業排名前30名的知名公司中,有超過一半公司的高層領導(全球副總裁以上級別)到訪過學院,如:SAP全球董事長和執行長、威盛電子董事長、美國IEEE-CS前任和現任主席、Google全球副總裁、日本NEC集團副總裁、日本松下集團副總裁、redhat全球副總裁等。
2009年,學院與軟體開發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聯合推出「圖靈獎獲得者」大師系列演講活動,邀請世界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軟體領域的「諾貝爾獎」獲得者Adi Shamir博士(2002年圖靈獎獲得者)、John Hopcroft博士(1986年圖靈獎獲得者)、Tony Hoare博士 (1980年圖靈獎獲得者)先後來北航,同北航學子分享知識的饕餮盛宴。
自2010年移動雲計算專業成立來,學院師生積極參與到與移動雲計算領域相關的論壇中,並多次邀請該領域的專家學者來校為廣大師生做報告。層出不窮的論壇活動,讓廣大師生充分融入到移動雲計算的大潮中,為專業的發展提供理論上的支持。2011年9月18日,我院聯合工信部移動雲計算培訓中心在我校體育館舉辦首屆移動雲計算創新論壇暨2011級移動雲計算和互動設計方向軟體工程碩士開學典禮。中央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校長懷進鵬,副校長鄭志明、張廣軍,軟體學院院長孫偉,北京廣播電視大學校長胡曉松,來自IBM、中國移動、聯想集團、百度、Adobe、易觀國際、創新工場、愛立信等眾多知名企業嘉賓,以及來自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創業投資領域的眾多專家和我校1000餘名軟體學院學生參加了論壇。
2012年暑期,我院10級師生一行7人於7月12日前往臺灣,與臺灣中原大學進行了主題為「文化之旅,創新之旅,友誼之旅」的暑期學術交流實踐活動,促進了兩岸青年的了解和友誼,增進了我們對臺灣文化的理解,同時也和臺灣師生交流了大學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模式。2013年暑期我院師生交流團對美國新澤西州蒙特克萊爾州立大學進行了為期23天的友好訪問與暑期交流。充實精彩的課程學習、專家講座、文化交流、參觀實踐等一系列活動。提高了交流團英語水平的同時深入了解了美國多元文化,提升了國際化視野,增強了國際交往能力。
2013年4月19日來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校務總長Lam-Khin-Yong教授與新加坡NTU-加拿大UBC聯合LILY研究中心主任苗春燕博士,訪問了我院移動雲計算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 2013年12月19日在亞馬遜AWS(Amazon-Web-Services)宣布通過「前店後廠」模式落地中國的第二天,亞馬遜雲全球最高領袖、亞馬遜全球高級副總裁Andy Jassy高管一行來訪我院,Andy Jassy蒞臨北航雲計算公開課,在北航晨興音樂廳分享了主題為亞馬遜雲服務的創新之旅的演講。
【獎學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體學院獎學金包括創新學習獎學金、創新工作獎學金、創新科技獎學金、優秀實習生獎學金四項;以及企業提供的各類獎金。學院與企業總獎學金總額達150萬元,吸引優秀學生。學院還與北京銀行籤署了協議,為學生提供助學貸款,緩解學生的經濟壓力。
【實習就業】
(一)國際化的實習就業渠道,學生就業率達到100%。
我院連續7年被評為「本科就業先進集體」,連續6年被評為「研究生就業先進集體」。學生在實習期間:有96%的學生在外實習、另外4%的學生在校與指導老師做項目。學院在日本、印度等地建立實習就業基地,先後向美國、加拿大、日本、印度等國派出學生出國培訓和實習400多人次。
學生畢業後高薪高質量就業。就業機會多、市場需求量大、就業面廣、行業發展好,通過對畢業生情況的跟蹤,我院畢業生的身影已遍布國內外諸多大中型企業、政府部門、科教院所等,畢業後出國發展的人數也日益增加。學生在外資企業的人數比例佔到30%左右,其中也不乏IBM、微軟、SONY、NEC、SAP等世界知名企業;在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實習就業生則佔到50%之多。
(二)學生的薪酬統計:
通過對畢業生情況的跟蹤,研究生就業平均初始月薪統計情況如下:
2005年畢業生平均初始月薪達到6000元人民幣
2006年畢業生平均初始月薪達到6700元人民幣
2007年畢業生平均初始月薪達到6800元人民幣
2008年畢業生平均初始月薪達到7000元人民幣
2009年畢業生平均初始月薪達到7300元人民幣
2010年畢業生平均初始月薪達到7400元人民幣
2011年畢業生平均初始月薪達到10800元人民幣
2012年畢業生平均初始月薪達到11090元人民幣
2013年畢業生平均初始月薪達到11100元人民幣
搜索公共帳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體學院」
搜索微信號「BUAA-SOFT」
掃一掃下面的二維碼
都可以關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體學院微信公眾號
更多消息請點擊屏幕左下角「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