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基金報
繼高善文之後,中國太保「牽手」中金前首席經濟學家梁紅。
今天(7月22日),中國太保公告稱,提名中金前首席經濟學家梁紅為太保非執行董事候選人,同時中國太保還宣布了一件「大事」,即設立太保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中金前首席梁紅新去向揭曉
7月22日,中國太保發布董事會決議公告稱,同意提名梁紅為公司第九屆董事會非執行董事候選人,任期至本屆董事會屆滿。
附件簡歷顯示,梁紅現任高瓴資本集團旗下產業與創新研究院院長,曾任中金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研究部負責人、首席經濟學家、銷售交易部聯席負責人、資本市場部負責人。
圖片來源:中國太保公告
此前就有消息稱,梁紅將加盟高瓴擔任合伙人,但梁紅的最新動向遲遲沒有官宣,如今,太保一份公告證實,曾在中金任職近12年的梁紅,下一站的確是高瓴資本,具體職務則是擔任高瓴資本集團旗下產業與創新研究院院長。同時,梁紅還被提名為太保非執行董事候選人。
其實,中國太保不是第一次引入券商背景人士擔任公司非執行董事。2014年8月至2020年5月期間,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任中國太保獨立非執行董事,此前高善文亦曾任陽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
圖片來源:中國太保2019年年報
奮鬥12年
梁紅選擇離開中金
2020年4月20日上午,市場傳出消息稱,中金公司(CICC)研究部負責人、首席經濟學家梁紅即將離職,且去向基本已定,將加盟高瓴資本做合伙人。不過,中金公司對此消息以「無法回應」進行了回應。
公開資料顯示,梁紅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專業,獲法學學士學位,後獲全額獎學金赴美留學,就讀於喬治城大學經濟學系,獲經濟學專業哲學博士學位。於2003年9月加入高盛亞太有限公司(GoldmanSachsAP)成為亞太經濟研究業務部門執行主任(ExecutiveDirector),之後晉升為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ManagingDirector)。在高盛亞太期間,她側重於研究中國大陸的經濟活動。
梁紅於2008年加入中金公司,曾擔任中金公司資本市場部董事總經理、中金公司研究部負責人等職務。2014年10月10日,梁紅接棒前任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成為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透視中金歷任首席的履歷發現,中金公司對選擇首席的要求之嚴苛。海外著名高校的博士學位屬於「標配」。此外,哈繼銘、彭文生、梁紅三人均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工作經歷,許小年、彭文生、梁紅三人在加入中金公司之前又同有國際知名投行的履歷(美林、巴克萊、高盛)。
另外,從梁紅出現在中金公司的歷年年報之上即可看出,她當時在中金公司已是高管身份。2015年4月,梁紅即已被委任為中金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在年報「出場」順序中排名位於前列。
就國內各家券商首席經濟學家的職務來看,僅有湘財證券李康、新時代證券潘向東、江海證券屈慶等寥寥數人在首席之外可獲得公司高管職務。相比之下,梁紅在中金公司的地位不言而喻。
梁紅參與署名的最近可查的公開報告為4月12日發表的《圖說中國宏觀周報:內需爬坡基建加速,3月社融大超預期》。3月中下旬,其執掌的中金公司研究團隊發布的宏觀點評報告引發討論,有業內人士稱「相關觀點無異於業內的一股清流」。
一位接近高瓴資本人士稱,「如果轉戰高瓴,梁紅的研究能力和一些資源,可能可以更好地與高瓴的投資業務相結合。」
離開6年
彭文生接棒梁紅回歸中金
此前基金君報導,5月10日,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從光大證券離職,並接替梁紅,出任中金公司研究部負責人、首席經濟學家。當時業內人士認為,彭文生此前就已在中金公司任職過,離職6年後回歸,或許能帶來一些新的氣象。
公開資料顯示,1993-1998年,彭文生就職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任亞太部經濟學家,負責亞洲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研究和政策諮詢事務。1998-2008年,曾就職於香港金融管理局十年,先後任經濟研究處和中國內地事務處主管,負責經濟,金融研究以及和內地金融合作事宜。
2008年6月,彭文生加入巴克萊資本,負責中國(包括香港)地區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研究工作。2010年10月,彭文生出任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2014年10月,因個人原因,彭文生向中金公司提出辭職,履新中信證券(港股06030),擔任全球研究部主管及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在中信證券2年後,2016年10月,彭文生奔赴光大證券,出任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所所長。
在光大證券的4年間,彭文生儼然是光大證券研究力量的一張「金名片」,在這期間,光大證券佣金分倉收入排名有了較大提升。2016年,光大證券佣金分倉收入為2.72億元,在券業排名第15位,到了2019年,光大證券佣金分倉已經躍居券業第六名,達3.13億元。
2020年,首席們都去哪兒了?
2020年至今,國內券商首席經濟學家的變動引起業內關注。
上月,網傳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李超預計離職,其去向曾引發多方猜測,亦有「履職外資行」的聲音傳出。不過,後續李超確定入職浙商證券擔任首席經濟學家。這也是繼邱冠華之後,浙商證券又一起成功「挖角」。
另外,申萬宏源老將楊國平入職華西證券,從2003年進入申萬宏源研究所從事賣方研究,其已經在申萬任職長達17年;與此同時,前申萬宏源研究所副所長解學成可能將出任銀河證券研究院院長。此前,前外管局司長、新聞發言人管濤,在離任中銀證券獨立董事後,正式履新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今年4月,基金君報導李迅雷將不再擔任中泰證券研究所所長一職,但仍將繼續擔任首席經濟學家。中泰證券研究所所長由原副所長、金融組負責人戴志鋒接任。
除了相互挖角之外,自高校方面引入經濟學家,也是券商首席的重要來源。例如,去年7月,方正證券宣布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系副教授顏色成為新任經濟學家,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宏觀經濟學、中國經濟和經濟史。曾榮獲世界經濟史大會最佳博士論文獎,是榮獲該獎項的唯一中國學者。
「牽手」梁紅後
中國太保擬設立太保金融科技公司
除擬引入梁紅作為公司非執行董事外,7月22人,中國太保還宣布了一件「大事」。
中國太保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並通過了《關於設立太保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的議案》,同意中國太保出資成立太保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為7億元,持股比例100%。該議案尚待股東大會審議。
近年來,大型上市險企將「保險+科技」提到戰略高度,憑藉強大的資源稟賦自建科技能力。以中國平安為例,過去10年科技投入累計超過1000億元,未來5年還將繼續投入1000億元。不僅有巨大的資金投入,平安科技的研發和應用高度依賴於豐富的金融場景,需要不斷試錯、不斷迭代、形成模式。
在外資加碼中國保險市場的布局中,保險科技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此前,滙豐人壽推出由數位技術賦能的財富規劃與保險服務,同時滙豐正在內地籌備設立一家金融科技服務公司,為滙豐旗下各公司實體提供科技、數字及數據服務。
艾瑞諮詢公司報告認為,如果說保險科技在5年前整體還處在概念階段,那麼當前保險從業機構已經將各類科技實際投入到保險價值鏈的各個環節,並獲得了切實的經濟效益。艾瑞測算,一家積極運用保險科技賦能的中型財產險公司能夠在2025年收穫6.6%~8.9%的綜合成本率優化,從而提升行業競爭力。
在業內人士看來,保險科技將不斷優化保險業務鏈,提升保險性價比,並賦能保險行業實現模式變革。而保險從業機構需要保持對技術的敏感度,以應對科技發展帶來的挑戰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