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3月2日訊 11年前,丈夫在外打工摔成腦癱,和植物人差不多,她不離不棄,一邊照顧丈夫,一邊堅持打工養家還債。11年過去了,在她的照顧下,丈夫病情有所好轉,不但可以用筆和人交流,還能慢慢地走路。她就是寶應縣魯垛鎮好媳婦董洪蘭。
遭遇不幸
丈夫打工時摔成腦癱
董洪蘭今年49歲,1988年嫁給同村的張玉志,婚後丈夫常年在外做木工,她在家裡照料老人小孩種責任田,家裡還砌起兩層小樓。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06年4月的一天,董洪蘭的丈夫在上海一建築工地樓梯上摔下。董洪蘭趕到醫院,醫生告訴她,她丈夫的命是保住了,但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腦癱,有可能下半輩子都要在床上度過。
孩子還在上學,公婆都已70多歲,一家的日子怎麼過?
董洪蘭強忍悲傷,讓自己平靜下來:「家裡的頂梁柱倒了,自己千萬不能再垮下,否則這個家就沒了。」
起初,丈夫神志不清,耳朵聽不見,更無法言語,和植物人差不多。董洪蘭像呵護孩子一樣日夜守護在病床前,為丈夫擦洗、按摩,盼望有一天奇蹟出現。半個多月的治療後,丈夫的病情逐漸穩定,借來的幾萬元錢也所剩無幾。針對她家的實際情況,醫生建議回鄉治療。
不離不棄
照顧腦癱丈夫11年
隨後的一年多時間,董洪蘭帶著丈夫輾轉於多家醫院,進行康復性治療。在她的照料下,丈夫的病情有所好轉,但神志一直沒有恢復。面對這一切,董洪蘭只有在沒人時才偷偷哭上一場。
精神上的壓力,生活上的負擔,讓董洪蘭一天到晚忙得像陀螺一樣:有空出門打工掙錢,回到家裡洗衣做飯,照料丈夫,責任田的農活只得深夜去幹,有時候一天休息不到三四個小時。
丈夫癱瘓在床,婆婆因無法接受現實,也中風癱瘓在床,她只能停下打工,全力照顧丈夫和婆婆。4年後,婆婆最終還是因病去世,臨終前,婆婆拉著她的手說:「洪蘭,你到我們家吃了一輩子苦,真是難為你了。」
「再苦不也過來了嗎,誰讓我們是一家人!」董洪蘭寬慰老人,「玉志總有一天會站起來的,苦日子會熬到頭的。」
創造奇蹟
腦癱丈夫能走路了
給丈夫治病,家裡拉下了一些債。為早日還債,董洪蘭除了在寶南木業做一份工,還經常到村裡罐頭廠打零工,半天掙個三五十元。靠著一分一分地攢,一分一分地省,這幾年基本還清了債務。
在她的照顧下,丈夫病情明顯好轉,已能勉強活動了。為了讓丈夫早日恢復活動能力,她每天都要拖著丈夫繞著村子跑,現在丈夫半邊身體恢復了活動機能,甚至可以慢慢地用左手吃飯,慢慢地走路,雖然失語,但可以通過筆和別人交流。「看到丈夫慢慢恢復,我覺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她告訴記者。
見習記者 丁超禺 通訊員 盛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