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付費,下半場怎麼走(附大會PPT下載)

2020-12-11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真正的知識付費產品,應該不是急功近利的,更多的是「授人以漁」的。

分享嘉賓:豆瓣內容副總經理@陳輝

本文為1月7日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與騰訊大學聯合主辦的2017中國產品經理大會·上海站嘉賓分享內容整理總結。部分內容有修改:

 

首先,做個自我介紹,我是陳輝,這些年負責的主要都是內容型產品的運營和產品工作,去年的8月剛到了豆瓣,開始負責豆瓣的付費內容,包括豆瓣時間和豆瓣視頻。

之所以選這個主題,主要是因為我自己目前做的也屬於知識付費產品;其次,我一直做的都是付費的內容型產品,也是知識付費的前身。我希望能夠通過我對知識付費產品一些思考,來談談知識付費的下半場。

一、知識付費的上半場

知識付費產品,仿佛在這兩年開始成為了網際網路的新寵,以喜馬拉雅FM、得到、知乎、分答、十點讀書等為代表的知識付費產品一下子得到了眾多用戶擁躉。剛過去的跨年夜,有3個衛視不再播跨年晚會,而用「知識跨年」、「思想跨年」的新概念;「為知識付費」也成為了蘋果APP Store 2017年度精選值得關注的四大趨勢之一。知識付費,確實成為了這兩年的新趨勢。

講到知識付費產品,不得不提內容型產品。

我在新書《運營攻略》中對內容型產品的定義是:主要業務圍繞著為用戶提供文字、漫畫、音頻、視頻等內容服務的產品。

其實,內容型產品的主要目的是兩個:獲取信息和消耗時間,即save time和kill time。知識付費產品正是用戶獲取信息的一種方式,真正的做到了幫用戶節省時間挑選有價值的內容;同時正是因為這些信息有價值,所以它是收費的。

知識付費是在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版和在線教育等行業融合的產物;它是通過在線課程、直播、問答、社群等產品形式,以文字、音頻和視頻內容結合的方式,用戶通過付費獲得優質內容的服務(這裡把見面諮詢方式暫時不包括在內,因為諮詢行業是一直都存在這種方式的)。

目前市場上,知識付費產品的形式有如下幾種:

基本上就是文字、音頻、視頻、直播,加上線上到線下的O2O的方式,屬於內容型產品的升級版本。

近兩年中國內容付費用戶規模呈高速增長態勢,2017年內容付費用戶規模將達1.88億人。

數據顯示:2017年知識付費的市場大約有150億左右,到2020年可以到500億左右。

如此大知識付費的市場,用戶對知識付費產品的喜好是什麼樣的呢?

  • 63%的用戶選擇能提升工作效率或收入的內容;
  • 39%的用戶選擇職業/學業選擇發展的專業建議;
  • 32%的用戶能提高生活質量的方法技巧的內容;
  • 31%的用戶業餘興趣愛好相關的內容。

這些用戶其中除了我們知道的喜馬拉雅、得到、知乎外,都集中在哪裡呢?

我將知識付費的產品類型分為了3大類:

  1. 音頻類或者垂直APP產品:喜馬拉雅、得到、網易雲課堂等;
  2. 微信自媒體:咪蒙、吳曉波頻道、張德芬空間等;
  3. 其他產品中的孵化項目:知乎、豆瓣、今日頭條等

這其中,第二類微信自媒體的用戶量級和收入規模總和應該是最大的。

根據知識付費技術平臺小鵝通的數據,在包括自媒體、傳統媒體、出版社、教育機構、線下培訓等在內的客戶中,入駐機構/IP達近9萬家,平臺僅8個月就做到了3億總流水。在近10萬家入駐的機構和個人,類似十點讀書的頭部大約1000家,比例約等於1-2%之間,其他是屬於中長尾內容,這種趨勢將會繼續擴大。

很多公眾號早已在微信端布局了知識付費產品,只是沒有對外公布而已。

二、內外因作用下的知識付費

那麼,知識付費爆發的原因,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1. 技術的發展和流量資費的降低,音頻產品煥發青春

網際網路產品的發展,往往都是技術推動下的產物。

比如抖音短視頻,前幾天剛登上了APP Store的第一名,主要就是因為他們的「尬舞機」功能上線,可以讓用戶通過手機實現體感遊戲的功能。

知識付費產品發展也是有技術在推動。

現在做一個知識付費的節目門檻並不高:準備好相應內容後,通過手機錄製音頻,然後通過剪輯軟體的剪輯合成,就可以生成一檔音頻節目;再通過類似小鵝通、千聊這種平臺工具,就可以把商品發布出來。

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行動支付用戶規模達5.60億人,中國行動支付技術已趨成熟。

同時,運營商的網絡資費也是逐年的下降,現在很多運營商還推出了類似無限量的套餐。

據工信部所提供的最新消息,到2017年10月,用戶的月均流量已經超過1.8G,比起16年6月時的統計的700M,增長了150%,而在三年前的這個數字是300M。

音頻類(FM類)產品第一次站到了內容型產品的前沿。

音頻類產品相較於表現形式更豐富的視頻類產品來說,對流量的要求沒有那麼高,與用戶的流量需求相匹配;同時音頻類產品不需要用戶實時注視著屏幕參與互動,用戶可以在上下班通勤路上、甚至是睡前閉眼就可以收聽,也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習慣。

2. 自媒體到必須變現的階段,從內容付費升級為知識付費

自2012年微信公眾平臺發布以來,不少自媒體已經吸引了過百萬、千萬級別的粉絲。比如文化類的大號十點讀書,就有超過2000萬的粉絲。

目前頭部的微信公眾號,大部分都是在2012年微信公眾平臺推出之後不久就開始布局。一開始大家都把公眾號當做一個自媒體來運營,在大概經過1-2年後,頭部的那些公眾號已經能夠積攢幾十萬到數百萬的粉絲了——這時候,就很容易得到資本的青睞。大概在2014年左右,就陸續有很多公眾號得到了融資。

2014-15年也是公眾號最活躍的兩年,有眾多公眾號通過廣告賺得盆滿缽滿——這個時候的內容付費,更多的是通過文章、視頻等形式的好內容,誘導用戶去其他平臺消費——其實本質上,就是軟性廣告。

通常情況下,投資機構的投資周期都是3年左右,要求機構在這個時間段能夠有更多的用戶,同時有更清晰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而傳統廣告這種模式的天花板是顯而易見的;所以很多公眾號除了廣告以外,還開始做了電商,做了培訓,而知識付費這種產品模式可以說是在投資人的推力下走上了臺前。

擁有眾多粉絲的微信公眾號天然就是知識付費的孵化池,粉絲更容易轉化為消費用戶。公眾號機構了解自己用戶的特點,很容易通過打造用戶喜歡的內容,讓用戶轉向付費——這和早前公眾號用內容吸引用戶關注是類似的做法。

很多公眾號在很早就開始意識到這種商業模式,比如吳曉波頻道、羅輯思維,很早就開始了利用音頻節目來吸引用戶,到用戶積累到一定階段之後,希望得到更多更好的內容,就推出了知識付費節目。

講到自媒體的知識付費,最好的例子就是咪蒙的《咪蒙教你月薪5萬》,4天超過了500萬的銷售額。

3. 信息過載造成國人焦慮感增加,90後用戶開始具備消費能力

早前就有報導指出,中國人每年讀書的數量只有日本人的20%;這兩年好像好一些了,但是國人每天都被朋友圈、今日頭條、微博這種零散瑣碎的知識點所包圍,容易有這種所謂的「文化焦慮」。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各種免費內容爆炸式湧現;信息量嚴重過載,於是人們不得不用付費的方式來篩選一些有價值的知識。

有心理學家曾經做過實驗:

相比於給消費者24種果醬,當只給他們6種果醬的時候,反而購買率最高,對選擇的滿意度也最高,證明選擇並非越多越好。

同樣的,當消費者發現攝入大量低質內容,又增加了自己時間成本的時候,發現自己本質上已經在為篩選內容付費了。

而知識付費節目正相反,都是告訴用戶說,我幫你「快速解決」問題,加上之前前面講到的兩點,節目呈現形式比較好接受,內容也符合用戶的預期,在用戶覺得「我缺這個」的意識之下,就容易產生衝動消費。

中國有兩波人口高峰:

第一波人口高峰是 1960 年到 1975 年,這些人到 2005 年的時候是剛剛到了 30 幾歲,有一點財富的積累。但是小時候從來沒有玩過,沒有叛逆過,所以反叛是這代人的一個特徵。然後到 2005 年的時候終於有一個渠道能夠發聲音了,也就是新浪博客的推出——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在網上看到很多「老憤青」的言論。

然後中國的第二波人口高潮是 1980 到 1995 年左右,這波人到現在也 25 左右了,對應著反叛,這一波社會主流人群的特點是自嘲,比如保溫杯。特別是90後00後用戶,更是從小就用著手機、iPad長大的,到學校後大部分得到的都是應試教育。他們中很多都在25歲左右,剛剛進入社會,具備了一定消費能力,且重視自我感受和自我提升——於是知識付費在這個時候有了一大波現成的受眾。

之前將知識付費火爆的原因做了分析,從外部的技術原因,到中間的資本原因,再到內部的用戶個人原因,都在這個時間點同時滿足了條件;於是,知識付費來了。

三、知識付費的下半場

講到下半場,不如我們先看看國外的知識付費情況。

目前,在歐美國家並沒有國內這樣的知識付費熱潮,原因也很簡單:他們已經習慣為知識付費;圖書、音樂、電影、電視劇等各個方面都是讓用戶直接付費,而非國內用戶所習慣的免費模式。

拿美國最大的知識問答社區Quora來說,目前的商業模式還是以傳統的廣告業務為主,新推出了knowledge prize功能,即付費問答,並也沒有取得特別耀眼的成績,可能是因為國外知識的生產和消費已經有了相當成熟的體系。

那我自己對對知識付費是怎麼看的?

我的回答是:盡信書不如無書。

這裡的書指的是知識付費產品,而知識付費需要知識傳授者和知識接受者共同用心參與。

我想真正的高端用戶,其實會購買知識付費的並不多,他們可能很多時候反而是知識付費的傳授者或者主講人;而大部分用戶,也並不會因為購買了幾個知識付費產品而讓自己的命運有所轉變——雖然中間會有一小波用戶因為了解了這些知識和方法後,結合實際,對自己生活產生了變化。但,社會的「金字塔機構規律」都會一直存在,能到頂端的一定是少數人。

舉個例子,得到中賣的最好的一門課是薛兆豐老師的《北大經濟學課》。我想購買的20多萬用戶中,並沒有多少人會因為認真聽完老師的課就對自己的命運有很大影響;比較好的效果應該是對經濟學有了基礎認識和看法,對自己身邊的一些經濟現象能夠有所了解。購買的用戶就正如是有機會再次進入大學課堂,聽了一期老師的經濟學課,能對個人發揮多大的作用,真的是不好說。

再舉個例子,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幫人30分鐘,甚至是15分鐘讀完一本書的產品,而且有些產品還請來了專家、學者來對書進行拆解分析——本人覺得這種快速閱讀,本身購買的用戶買的更似一種慰藉。正如你想看一部電影,是否覺得看完影評人對電影的講解和評論之後,就可以對電影了如指掌,然後就不用自己去品味了?我覺得30分鐘聽書,最多是一種領讀,更多的內容需要用戶自己去參與,結合實際情況去了解、思考之後,才能得到真正的結論。

我這裡還有個學習的金字塔模型:其中聽講、閱讀、視頻和演示都屬於被動學習,學習吸收率都低於50%;相反屬於主動學習的討論、實踐、教授,學習吸收率都在50%以上。足可見,學習這件事情,親身參與的重要性。

真正的知識付費產品,應該不是急功近利的,更多的是「授人以漁」的。讓用戶通過仔細地收聽或者參與以後,能夠引起思考,並最終將這種思考的方式保留下來。同時,對於用戶來說,如果沒有主動地參與和思考,那麼知識付費就很難真正地實現其本來的意義。

所以對於知識付費產品來說,內容的篩選與建構很重要,用戶的參與和反饋更重要,缺了任何一點,那麼知識付費產品就會留於形式。

那麼,未來的知識付費會是什麼樣的呢?

1. 精品內容+知識付費

對於多數人,知識付費其實是一次「掃盲」:知識付費產品將各種原理打碎嚼爛後,送到用戶的嘴邊,可以幫用戶解解饑渴;同時對於少數要追求卓越的人,要在金字塔上躍遷的人,碎片化知識是能夠深化、理解的第一步。

當下的知識付費,很多時候只是披著知識外衣的粉絲經濟。「60天讓你成為專家」、「30天成為英語達人」等,還會附贈導師點評和社群互動,進了社群還能積攢人脈,簡直買一送三。

這類功利性的知識付費內容,必然會在用戶學習了一段時間後產生負面的反饋,並且不容易持久。

我個人認為,硬知識的內容是不適合知識付費。所謂硬知識就是我們在課堂上學到的各種學科知識和原理,知識付費作為一種輔助更合適,需要結合其他形式的學習一起,才能獲得更多的認知。而軟知識,就是幫助綜合能力和內在素質的提升的知識,比較適合通過知識付費來獲得,比如通識類的知識。所以,需要從內容出發,找到更多更好的主講人,並且適合用知識付費來體現的知識,才是最根本的。

未來的知識付費必然要回歸其真正的價值,或成為學習的一種輔助手段,或提供更多適合利用知識付費形式來表達的知識內容。

知識付費,內容是關鍵。

2. AI+知識付費

我在移動網際網路摸爬滾打了將近10餘年,這十幾年來,網際網路的技術不斷發展壯大,用戶也不停地被推著「長大」。

想想十幾年前的BBS,就是大家互相溝通交流的地方;到後來變成了博客、2009年左右的微博興起、再到後來的微信朋友圈。有沒有發現都是圍繞著用戶的社交需求展開,只是不同技術的實現形式不同而已。

相同的道理發生在知識付費產品身上,從在線閱讀-在線教育-知識付費,未來技術會給予更多的想像空間。

比如,是否有可能以後大家購買了知識付費產品後,就可以直接組成社群模擬課堂學習,或者是利用AR、全息投影手段和老師進行線上一對一的溝通,甚至是用戶的反饋可以直接影響老師的課程設置。

又或者,知識付費和AI人工智慧結合:未來的每個人的知識體系都會被保存在雲端,用戶需要學習時,就可以調用雲端數據,個性化匹配自己的知識付費內容;根據個人的能力和學習目標設定課程,在你完成了一個知識付費產品過程中,不斷監控數據(包括使用行為和使用反饋等);完成了知識付費課程後,結合課程進行考試,並根據成績反饋應該重新學習哪些內容,或者是進一步學習什麼內容。同時,這些數據會同步到用戶的雲端數據中,可以運用到其他場景。

知識付費,技術會進化。

3. 服務+知識付費

知識付費的真正價值是要給到用戶有價值的信息,以及能夠傳遞這些價值信息的傳授者,用戶永遠都是為專業買單,如何圍繞著這些傳授者充分挖掘知識付費服務。

傳授者單一地向用戶去輸送信息的行為,很難達成持續地深入的交流和溝通——這也就是為什麼知識付費產品復購率低的原因。

當用戶發現自己需要更多、更深入的學習時,就會發現:知識付費產品是不足夠的,無法讓用戶完成深度學習。所以必須從賣產品演變成賣服務:產品是單一的,而服務是多方位的。讓用戶不只是買了一個產品就結束了知識付費的環節,還可以通過直播、互動、社群、線上線下結合等新方式進行學習;知識付費產品的運營也不能僅僅用某一種運營手段來運營。

在形成知識付費的習慣後,用戶會慢慢地沉澱並變成知識付費社群。而知識社群的導向,可以是電商、可以是線下活動,或者是廣告變現,但收益最高的變現一定是培訓,與後向的社群價值。因為知識付費維度太單一了,而且沒有黏性,又是非標準品,因此一定會向著標準化程度高的行業發展,未來或催生集出版和教育培訓為一體的知識服務行業。

同時,有社群就會有社交,這些之間能產生各種各樣的聯繫,還可能產生一群社群的後向生意。

知識付費,產業要升級。

4. 知識付費+

知識付費的工具依舊看好:小密圈、小鵝通、千聊這類建站工具和服務可以滿足各種各樣的知識付費需求,未來依舊有很大的空間;

知識付費IP孵化器:知識付費其實也是對IP的挖掘。這裡的IP有大IP,也有小IP。未來只會有越來越多的大V被挖掘,以滿足不同人群用戶的需求。從大V的培養,到挖掘,到後期大V工作的介入,知識付費的孵化機構或經紀機構也會有很好的生存空間。從普通用戶到中小V級別的主講人是否可以通過平臺或者機構實現二元轉化?這些依舊有想像空間。

知識付費的大眾點評會否出現:知識付費這種產品,和看書、吃飯一樣,都是必須參與過才能夠給予評價,在未來,知識付費產品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如何挑選也會變成用戶一個巨大的成本,這個時候,知識付費的大眾點評,或者豆瓣讀書評分是否會出現,也等待我們來驗證。

知識付費的廣告植入:一般來說,用戶付了錢以後,是不應該出現廣告的。但是,現在大家在視頻網站,即使是付費會員,節目中出現的軟植入是沒辦法去掉的。比如一個知識付費產品,擺出「怕上火喝的**吉」在桌邊,用戶應該也是能接受的。這種軟廣植入,隨著知識付費產品的流量增加,會逐漸走上舞臺。

知識付費,有更多可能。

以上是我個人對知識付費未來趨勢的一個判斷。

總結來說,我認為知識付費是有前景的:

  1. 知識自古以來就是付費的。孔子在講學的時候,要收臘肉作為學費或者夥食費;我們上學,我們讀書,我們學奧數,我們學書法,等等,我們過去的人生經歷中貌似學到的知識都是付費的。
  2. 真正的知識值得付費。正如有著悠久歷史的出版業和教育業,在網際網路時代,依舊能夠依附在技術之上,有新的改革和創新。而現在的數字閱讀和在線教育其實也是知識付費的一種方式。
  3. 知識付費會繼續發展和進化。正如現階段音頻成為了知識付費一種主要形式,而上一階段是在5-10年前,網絡創作是知識付費的主要形式;未來,知識付費會隨著技術的發展和進步繼續進化。
  4. 中國有著良好的知識付費的用戶基礎。中國自古就是教育大國,國民對於教育和知識的有著高度的認同。

目前,知識付費呈現在人們眼前的坑很多;但應當看到,這波紅利對社會是一個良好的預告:知識價值正在回歸,在各大平臺的共同推動下,中國的知識付費商業模式正在成熟,未來知識付費會具備更多的想像空間。

相關閱讀:

如果覺得知識「貴」,那你試試無知的代價|2017中國產品經理大會官方回顧(附PPT下載)

金融科技的產品使命(附大會PPT下載)

 

嘉賓PPT:關注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ID:woshipm)公眾號,在後臺回復關鍵詞「大會」即可獲取下載地址。

本文為2017中國產品經理大會北京站嘉賓分享整理總結,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謝謝合作

相關焦點

  • 6個步驟,打造讓用戶痴迷的產品(附大會PPT下載)
    我們講的個性化學習、因材施教,都是有教無類,教無定法,每個學生都是學習自己不會的知識。100個知識點,只有5%的知識點不會,那麼掃描完以後我只需要學習不會的那5%的知識點就可以了;有的孩子是24%的知識不會,那就只需要學習不會的那24%的內容就可以了;而對於只有50分的孩子來說,他不需要把剩下的50%都學了,先學20%左右的知識點,先考到65分、70分就好了,下學習再往上走就行。
  • 從內容帶課到經驗帶貨,知識付費進入下半場
    專業化、垂直化、定製化,為知識付費的下半場指明了方向。因消解認知焦慮而興,紅利期過後面臨瓶頸很多人將2016年稱為「知識付費元年」。那一年,除了上線值乎、知乎live等付費功能的知乎外,果殼CEO姬十三也推出了付費問答平臺——分答。處於初創期的得到App開始發力,6月上線第一個付費訂閱專欄,1個月銷售額超過1000萬。
  • PPT模板資源大全免費下載分享網站推薦
    這裡有很多優秀設計師的作品,有些是免費的,也有付費的,稻殼網是付費會員制,訂閱了會員就可以下載它們網站上的所有付費模板,這一點對於很多喜歡混搭套用的小夥伴來說比較友好。當然如果你用的是金山WPS,也可以直接在WPS上面下載模板使用。
  • 答辯ppt下載 答辯ppt模板下載 答辯狀模板下載 答辯狀範文
    答辯ppt下載,答辯ppt模板下載,答辯狀模板下載,答辯狀範文下載給大家分享一些答辯類的ppt模板,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 必收藏的PPT網站,不僅免費,還免註冊,你只需下載即可
    還在為下載各種PPT模板付費嗎?還在為下載被迫註冊嗎?今天,叮噹大數據採集了幾個優秀的PPT模板網站,它們不需要註冊,不需要付費,你只需打開網址即可。小編親測,均可打開下載,非常適合於各類人群使用。下面請和我一起免費打開價值千元的PPT模板世界吧!
  • 中國知網下載要付費,這些免費下載論文的軟體和網站,值得收藏
    知網的概念是國家知識基礎設施(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CNKI便是中國知網的外文縮寫。我們普通人對中國知網的概念就是:知網收錄了很多核心期刊的論文,博士論文,碩士論文,專利,海外文獻等等。
  • 對於初學者,如何學好ppt?
    對於剛剛學習ppt的人,常有這樣的困惑,看了很多小視頻,公眾號裡推送的技巧,還是不會做ppt,越看越覺得有點難,細節很多,好像會了一些技巧,到自己做時,還是無從下手,下面我說點我學習ppt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
  • 在知識付費的時代,如何高效獲取PPT學習資源?
    #ppt模板下載#隨著自媒體、短視頻從業人數的不斷增加, 各行業大咖都在通過自媒體進行知識的傳播和創造,對大家來說,也開始有各種各樣的獲取知識的渠道。但是這樣面臨兩個問題,一個是信息獲取太多,不知道如何辨別真假,不知道如何確定知識的有效性;另外一個是,對於行業外的小白,不知道怎麼獲取學習資源。第二點也是今天小編想給大家分享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接著往下看哦……如何獲取PPT學習資源?
  • 十款堪稱神器的ppt插件介紹 ppt插件下載
    ppt插件有很多,圈兒網羅了十款比較常用的插件來介紹一下它們的主要功能,親們了解過後,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性下載並使用,之後我們也會慢慢介紹這些插件的安裝使用方法,安裝問題的解決方法和一些使用技巧,今天我們就來大概介紹一下。
  • 如何通過知識付費賺錢?知識付費賺錢案例
    一看到標題包含「知識付費」,我想大家應該聽得耳朵生鏽了吧!必須知識付費這兩年的風頭正勁者呢!但是知識付費這塊實在是大,前景(錢景)不然忽視啊!很多人就是通過喜馬拉雅、蜻蜓FM、騰訊課堂、唯庫、知乎、網易雲、十點讀書等等平臺實現財富的自由,不信?
  • PPT模板免費下載網站
    在日常學習中都有可能會做到PPT,但又找不到合適的模板,找到合適的又不能免費下載,今天給大家分享幾個PPT模板下載網站,白嫖白嫖白嫖。將連結複製到瀏覽器打開哦第1PPThttp://www.1ppt.com/優品PPThttp://www.ypppt.com
  • 7個下載免費、省心的 PPT 模板下載網站,高質量實用高端的ppt
    下載模板,說好的,明明是免費。點開連結,才知道:VIP免費。點擊下載,才發現:終身399元、包年199元、包月99元。總感覺有人把自己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摩擦。嗯,可能我們理解的免費不一樣吧。雖然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但做一頁高質量的PPT真的需要時間、精力、創造力、美學基礎、還有張開的腦洞。
  • 知識付費大路朝天喜與不喜各走一邊
    不過,從我國知識付費業態發展的歷史來看,似乎已經進入了下半場。網際網路知識付費平臺型企業作為行業主力軍,除了羅輯思維,知乎、分答、喜馬拉雅及小密圈等平臺均早已探索出付費諮詢、付費問答、付費訂閱、付費音頻等形式。收費的形式早就齊備,問題只剩下內容能否讓客戶覺得值,會有復購或者口碑傳播,還是換一撥「韭菜」繼續割。
  • 免費下載PPT模板的網站,不來看看嗎
    模板下載網站,界面簡潔大方,有較完整的搜索分類。另外不僅提供模板下載,還能下載ppt背景、圖表、字體等。如果想要學習一些技巧,還有文字處理、圖片處理等PPT教程學習。不僅是模板免費下載,例如倒計時等動畫特效同樣可以下載。
  • [分享]網紅店設計方案ppt案例資料下載
    網紅店設計方案ppt案例專題為您提供網紅店設計方案ppt案例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網紅店設計方案ppt案例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 算法改造知識付費:在抖音快手賣課,他們一年賺了近200萬
    而無論你承認與否,知識付費的主陣地正在從專業下半場正在從以得到、知乎為代表的專業知識付費平臺轉移到抖音、快手、頭條、西瓜等大眾流量平臺,從「反碎片化」轉變為「擁抱碎片化」。 從「反碎片化」到「擁抱碎片化」,的知識付費下半場 知識付費喊著進入下半場已經喊了快一年。
  • 最全PPT網站大全(另有PPT模板免費獲取)
    怎麼找呢我深深的記得需要用到的時候怎麼也找不到不會網站搜索一搜索就要登錄付費推薦幾種網盤搜索(精選1+1)推薦幾個高速下載百度雲內容的方法(更新)// 最容易被人忽視的-OfficePlus //// 無憂PPT //網站:http://www.51ppt.com.cn
  • 5個免費的PPT模板網站推薦
    01OfficePlus.cn此網站有近500套PPT模板可供下載,並且對PPT模板進行了用途和風格的劃分,方便我們進行篩選。不過,該網站的PPT模板均為受版權保護的,如果下載PPT是商業用途,建議借鑑其設計風格等;如果只是個人學習,練習,不用於商業用途,則可放心下載使用~網址:http://www.officeplus.cn/List.shtml?
  • 電網運行付費課件300份免費下載
    電網運行付費課件300份免費下載!話說昨天一位熱心的網友給了料哥一份資料,是在某付費知識星球內下載的300多份付費課件,料哥看了一下真的很優質!想要的朋友抓緊啦!
  • 精選五個完全免費的PPT模板網站,不用註冊直接能用!建議收藏!
    但是當我們要用的時候,搜索出來的幾乎都是付費才能用的網站,從上到下的不僅要註冊、登錄,還要開通會員或者購買後才能用,有的還貴得離譜,不知大家有沒同感?小編也不是反對付費,只是對於PTT不是需求特別大的人來說,付費確實沒有必要,有這錢買多倆雞腿不是很香嗎也有網站,登錄後送免費下載額度,但限制都很大,能下的資源太少小編經過對幾十個PPT網站的精心挑選,給大家總結出5個完全免費的PPT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