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是我們的傳統餐具之一,拿筷子也是每個學齡前兒童都要掌握的一項技能。教寶寶用筷子這件「小事」,你知道多少?
小筷子大作用,手腦並用健腦益智
用筷子進食,既能讓寶寶練習手指的各種動作,又促進了他的大腦發育,可謂訓練手腦並用的「好物」。
1.強化手的精細動作發展
使用筷子夾食物時,不僅是5個手指的活動,腕、肩及肘關節也要同時參與。只有用力得當、動作協調,才能夾起食物。
2.提高手眼協調能力
想要夾取食物,就需要手和眼的親密合作,才能夾到食物,送入口中。
3.有助於寶寶大腦發育
使用筷子時,手部關節和肌肉的動作會刺激大腦皮層,從而促進寶寶的智力發育。
筷子的正確握法
1.手握筷子前,要先將兩根筷尖對齊;
2.使用時只動筷子上側;
3.使用拇指、食指和中指3根手指頭輕輕將筷子拿住;
4.拇指要放在食指的指甲旁邊;
5.無名指的指甲墊在筷子下面;
6.拇指和食指的中間夾住筷子將其固定住;
7.筷子後方留1釐米長距離。
訓練寶寶用筷,把握時機循序漸進
2歲以下寶寶
寶寶太小,大腦發育不完善,不適合用筷子。
2-3歲寶寶
寶寶2歲過後,當他注意到你的筷子和他的勺子不一樣,並表現出濃厚的「研究」興趣時,你就可以為他準備一雙筷子了。初學用筷,媽媽可以幫寶寶選擇一雙短而輕,無色無毒的兒童專用筷子,方便寶寶操作。
≥3歲寶寶
家長可以從遊戲開始讓寶寶練習使用筷子,再由簡入難,讓他慢慢適應。此外,寶寶開始使用筷子可能比較費勁,家長不要急於求成,試著多給寶寶一些鼓勵,讓他多多嘗試!
妙方1:夾爆米花 | 因為爆米花比較粗糙,不易滑脫,容易成功。在桌上放2個碗,其中一個放上爆米花,寶寶的任務就是將食物從這個碗夾到旁邊的空碗,家長可先做示範。並在實際操作中幫助寶寶動作。
妙方2:改夾黃豆 | 隨著孩子使用筷子夾東西的成功率不斷提高,可將爆米花改成黃豆,雖然夾黃豆速度比較慢,成功率比較低,家長可鼓勵孩子去嘗試。
每次訓練大約20分鐘,經過以上訓練,可以開始讓孩子用筷子吃飯。
溫馨提示
家長可以在寶寶每天的飯菜中加入一兩樣他喜歡吃的,但夾取有難度的食物來提高他的積極性。對寶寶使用筷子的姿勢不必過分強求,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寶寶自己的摸索,他會做得越來越好的。寶寶使用筷子時,家長一定要在場看管,千萬不能讓他拿著筷子到處跑或是玩耍,以防寶寶摔倒時被筷子戳傷。
為寶寶選筷4注意
1.形狀:上端四方體、下端圓柱體的兒童筷子(不建議購買專用訓練筷,它會限制寶寶手部動作自由發揮)。
2.材質:最好是原木/竹筷(無漆),越本色越好。
3.存放:寶寶的筷子應存放在通風、乾燥處,並做到定期消毒,以策安全。
4.保質期:筷子的使用也是有保質期的,建議每3個月給寶寶更換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