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學習二級python考試的大綱內容:
4.字符串類型的操作:字符串操作符,處理函數和處理方法
#我要學Python#
字符串類型的操作
字符串和數值是python語言的基礎數據類型。學習字符串類型數據的操作是學習python的基礎。
字符串操作符
字符串常見操作符有2個
+ *
在應用中的意義是 連接 和 重複
如上圖,第一個指令,「愛」+「你」,得到字符串「愛你」。逗號作為分隔符,第一個指令產生的是一個元組類型數據(以後再考慮,這裡不細究),該元組包含兩個字符串「我」和「愛你」
在第2個指令中,把逗號變成空格,這裡的空格和+一樣,把「我」、「愛」、「你」三個單獨的字符串連接在一起了。後面的*,跟乘法類似,*2,就是對應字符串重複2次。「love」字符串重複2次,再由+與前面「我愛你」連接。
第3和第4個指令,也是在重複試驗*的作用。
後面引入字符串變量a,a被賦值成字符串「God」,後續指令證實,字符串變量和字符串一樣都可以使用相應的操作符。
倒數第2條指令,提示語法錯誤,字符串變量和字符串不能通過空格連接。最後改為+則運行正常。
類似的大家也可以進行其他操作符的試驗。
字符串處理函數
因為書本不在身邊,暫時能想起的字符串處理函數極其有限,不過不影響筆者寫文,咱重在學習理解,理解好了,可以舉一反三。
len()函數
筆者先建立一個字符串變量a,賦值。然後使用len()函數。
len()函數,可以得出括號內參數的「長度」,即a變量的長度為8,或者說a字符串變量有8個字符。
函數的使用,就是知道函數作用,知道參數的類型,然後對應地套進去,就可以完成相應的操作。
字符串的處理方法
方法這個概念比較重要。可以理解為從屬於一個「對象」的動作。比如:對象「狗」具有方法「吠」,方法「跑」,方法「咬」,對象的每個方法都會產生一個處理。
二級python不涉及面向對象編程,這個大概了解一下。筆者說得也比較口語化。
看看筆者寫的例子。
字符串變量a,isalpha()是判斷是否全部是字母,isdigit()是判斷是否全部是數字,結果是 真 True 和 假 False。
方法一般的使用:對象.方法
上圖,a.isalpha()是判斷對象a是否全部是字母,a是字符串'God 害怕新冠',不是全部是字母,結果就是False。
strip()方法的作用是去掉字符串兩端的空格。上圖,筆者讓a尾端多了幾個空格。使用strip方法,結果是尾端空格沒了。
方法與函數
方法和函數,會讓初學者很迷惑,感覺都差不多啊。都是實現某些操作。
筆者做一個小的,可能不太恰當的總結:
函數: len(字符串數據)
函數是對「參數」的一系列處理。
方法: 字符串數據.方法()
方法是「對象」的一系列動作。
今天寫到這裡,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