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說明】
「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也是中學語文課堂學習應該達成的一個基本目標,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這一點並不盡如人意,只讀不寫或讀寫分離現象相當普遍。尤其是畢業班的複習課,普遍存在重文言文複習鞏固輕現代文回顧梳理的現象,本課以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二模塊為依託,本著課內外結合的複習原則,探討如何引導學生複習現代文的同時,積累作文「素材」,以求從根本上解決作文教學的難題。
時間:一課時
會議安排——
講課流程——
(回答問題的薄開瑞)
環節一、認識素材,回顧教材
環節二、積累金句,見賢思齊
• 【摘抄】看到一個大氣的人,好比行走於莽莽野草之地,忽然撞見一棵森茂大樹,在微風中,聆聽了千葉萬葉相互的交談。
——簡媜(zhēng)《大氣》
【白批】:我也很欣賞大氣之人。大氣,但不傲氣,舉手投足之間自有一份氣度惹人豔羨。簡媜對大氣之人的闡述很是切中要害,那些人,不爭,不是因為不敢爭,而是為人留道路;不讓,不是不想讓,而是堅守著原則。應是如參天大樹一般,這樣才能遮蔽一方水土,逍遙千年萬年。
(師生對話,互動啟發)
(回答問題的崔琪)
環節三、運用素材,存乎一心
1、
2、
(回答問題的劉耀澤)
3、
環節四、圍繞主題,精心選材
(上課中)
1、鋪墊一
《論語·鄉黨》
(1)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2)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2、鋪墊二
環節五、深入領悟,遷移運用
環節六、課堂小結,歸納引申(滕州大塢作家王開嶺先生的話)
環節七、說課
說到我的這節課,目標有三個,由低到高,也是想對應一下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
任務1.簡要梳理課內作文素材;——主要想解決素材積累的問題,語言建構與應用
任務2.學習優化運用素材的基本作法;——主要想解決素材運用的問題;思維發展與提升
任務3.培養圍繞主題選材的作文意識。——主要想解決從素材的角度突出表達主題的問題。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理解與傳承
最後引用王開嶺的話小結,感覺比較適合這堂課。
作文的得分是各種因素綜合發生作用的結果,這節課只是想從素材的角度對學生加以引領,並且想嘗試給出一點具體指導,哪怕有一點能被學生掌握,也是值得的。
李老師給的任務叫讀寫結合,這節課雖然學生既讀了,也寫了,但是暴露的問題也很不少,始信:課堂是令人遺憾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