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線段示意圖,公雞8隻,母雞是公雞的4倍,真有學生畫了40隻雞

2020-12-19 專注小學數學

數學不光是數數字計算,有時候還需要藉助數形結合,來幫助理解題意。尤其是解與倍數關係的應用題的時候,畫個示意圖就非常有幫助。也就是說需要根據一些數學文字描述轉化成便於理解的示意圖形。

圖片來自網絡

下面是小學的數學題,要求將數學信息,通過畫線段圖的方式表達出來。題目如下:

我會畫(根據下面的數學信息畫線段圖)。(共6分)

1.公雞8隻,母雞的只數是公雞的4倍。

圖片來自網絡

線段圖是最常用的一種示意圖。一般會將比較少的當成單位1,也就是看成1份,當然這個1份可以就是1個也可以多個,因題目具體情況而定。

比如說公雞8隻,母雞是公雞的4倍。那麼畫線段示意圖,就把公雞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上面標註8隻,母雞的數量,就畫4個單位長度,標上數字32即可。

但是這道題呢,學生學生並沒有真正理解題目的意思。竟然真的畫了8隻公雞,然後再去按照8隻公雞的數量的4倍去畫母雞。

這可能是早期剛開始學習畫線段示意圖的時候,不理解,一小格可以表示超過1的數。以為數量是多少就應該畫多少格。

小學生畫的示意圖(圖片來自網絡

這讓我想起了讀書時的一篇課文《從三到萬》,故事裡老師教識數,寫一橫,念「一」;寫兩橫念「二」,寫三橫念「三」。小孩想當然地以為找到規律了,其他的數字也應該是這樣。於是讓他的父親把先生辭去了。

有一天,他的父親叫他寫一份請帖,請一個萬姓先生到他家來做客。小孩一大早起來開始寫,到吃早飯時他父親問,寫得怎麼樣了,小孩說還沒有寫完才寫到1000左右。當然這只是故事而已。

老師開始講的例題一般都是挑一些較簡單,大家容易掌握的,然後再會適當的拓展。如果只聽一半,很容易出現類似的情況。

粗心了

還好這題的數還是比較小,如果是幾百幾千的話那是不是一張試卷也畫不下呀?另外一場考試的時間光畫這一道題的示意圖也未必夠啊。

線段圖只是輔助我們理解題目,並不要求我畫得有多像,畢竟數學不是美術,只要能表達一個意思就可以。

相關焦點

  • 你知道一百隻雞裡有多少公雞、多少母雞和多少小雞嗎
    你知道一百隻雞裡有多少公雞、多少母雞和多少小雞嗎 2019-03-28 1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永春這隻「怪雞」公雞頭母雞身還會下蛋 聽聽專家怎麼說
    公雞頭母雞身 還會下蛋真稀奇永春的這隻「怪雞」在網上火了,聽聽專家怎麼說這隻黑土母雞頭上長著大紅雞冠東南網8月17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董加固 黃謹 文/圖),都大大的,這是公雞的頭,可身子卻圓胖,而且尾部的毛沒有公雞的挺立有型,而是母雞的短巧,「公雞頭,母雞身,讓人分不清是公是母。
  • 公雞會下蛋?母雞也打鳴?專家:雞或出現「性反轉」
    我的主人況大爺更是好奇,為什麼公雞會下蛋呢?於是他打了《都市現場》的電話。」——一隻公雞的自述這隻雞打鳴又下蛋 究竟是公還是母? 公雞會下蛋,那母雞是不是也能打鳴呢?11月13號,江蘇南通的殷先生就向記者反映,他家的母雞不愛下蛋,卻像公雞一樣愛打鳴。
  • 農村養雞為何只養一隻公雞,母雞卻養一大群?
    肯德基應該是外國進軍國內比較早的一個品牌,也是現在在國內做得很成功的一個了,裡面食物用到的是雞,但是它這個雞一般也是速成雞,一兩個月基本上就可以拿出來吃了,這種吃了很多的激素,所以他這個吃多了就容易造成肥胖問題。
  • 坐個月子,婆婆和媽因為只雞吵翻了!公雞和母雞到底有啥不同?
    小麗最近生下一個8斤多的大胖兒子,娘家人和婆家人都樂得合不攏嘴。但是坐月子期間兩家人卻因為一隻雞鬧得不可開交。原因是婆婆覺得小麗坐月子應該吃公雞,而小麗媽媽卻覺得吃母雞更好……小麗跟本談吐槽:我就是坐個月子,吃只雞而已,兩位老人為何如此認真
  • 農村為什麼公雞比母雞少?
    原因有以下三個:一、不管是養雞場還是農村家庭養雞,均以讓母雞生蛋為主要目標。在農村,春季賣雞苗的來了,農村大媽大嬸挑雞苗,都照著母的挑。公雞苗比母雞苗便宜,也少人買。阿兮兒時曾見過有不法商販,以公雞苗冒寵母雞苗賣給不會挑的農村人,小雞長大,院子裡十幾隻公雞,惹得村裡許多媳婦賣那商販的「挨千刀的」。
  • 如何分辨公雞和母雞?
    同學們因為如何分辨公雞和母雞這個問題爭辯得好激烈,對於成年公雞和母雞大家都觀察得很仔細,「有大大的雞冠的就是公雞。」「公雞每天早上會打鳴。」「只有母雞才會下蛋。」要我說,公雞打鳴的聲音會很洪亮,而母雞隻會咯咯噠……  問答環節結束,我們每人認領了一顆雞蛋,我的雞蛋是6號,它圓滾滾地 躺在恆溫箱裡。
  • 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下蛋,為什麼公雞還沒有消失?
    家雞是由野生的原雞馴化而來的,而原雞並不是每天都下蛋的,它們每年有著固定的發情期(每年的2-5月份),在發情期內,雌性原雞與雄性交配後才會產下受精卵,而且雌性原雞每年只產一窩蛋,大約在4-8枚左右,之後就會進入孵蛋期,再也不會產卵。
  • 母雞為什麼不需要公雞也能下蛋?公雞存在的還有意義嗎?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比如科莫多龍雖然是兩性繁殖的動物,但是它們一些個體甚至可以孤雌繁殖,還有一些兩性繁殖的動物只需要交配一次就擁有終生生育的能力,比如螳螂、蟑螂、蟻后、蜂王等等。因此,不管用什麼辦法繁殖,它們都能產下後代。
  • 公雞打鳴「倒栽蔥」爆紅 有人想拿汽車交換
    一隻公雞最近在網絡爆紅,它早晨啼叫特別敬業,叫聲長達10多秒不斷,直到腦部缺氧向後仰倒。曾有人想用汽車交換這隻雞。(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公雞的職責除了守衛窩蛋外,另一個重要使命就是在天亮時打鳴,喚醒沉睡中的人們。近期網絡上熱傳一則公雞早晨啼叫的影片,這隻位於土耳其的公雞早晨啼叫時特別敬業,竟然拉長音達10多秒,中間都沒換氣,最後還因為腦缺氧而向後仰倒,形成倒栽蔥的模樣,引發網友熱議。
  • 母雞的愛情故事:公雞死了 母雞絕食兩天跳下4樓
    這幾天,一隻公雞和母雞的恩愛故事在餘杭一家電子公司傳開了——兩隻雞青梅竹馬,母雞因為公雞的去世,整整兩天滴水不進,第三天傍晚,她從四樓窗戶上跳了下去。  一個月前,家住小河家園的任阿姨花30元從市場上買來一公一母兩隻雞,他們從同一個雞窩裡出來,長得差不多,連重量也一樣,都是2斤1兩。
  • 燒雞是公雞好吃還是母雞好吃?幫你怎麼區別公雞和母雞
    至於是用公雞還是母雞,真是沒有明確的規定,一般燒雞用公雞的比較多,不是有這樣的說法嗎?買只老母雞燉湯喝吧,這就是說明了,母雞適合燉湯喝。但是,我們買雞的時候並分不清楚公母之分? 第五:叫聲:公雞會打鳴,母雞隻會 「咕咕」的叫。但是白條雞就分辨不出來了。 第六:看尾巴顏色:公雞尾巴毛比較鮮豔,尾巴毛多而且很長,而母雞顏色單一,尾巴毛少而且短,脫毛雞就又看不出來了。
  • 三隻公雞主題線描課程:線描同樣需要三分畫七分裱,線描配黑白.
    課程名稱:公雞課程難點:觀察公雞的特徵,提取元素。重點:公雞的頭和身體第一步:鉛筆起稿,大致確定好空間位置。注意前後關係,左右空間的掌控。建議:可以從最前面的那隻公雞開始畫,定好中間位置。簡單線條組合裝飾示意圖,可供孩子參考,儘量在孩子裝飾中間再拿出來。第四步:選擇其中一隻公雞裝飾,提取公雞特徵,頭部羽毛的大小比例,注意線條粗細把握和上下疏密關係。
  • 睢寧一下蛋母雞變成公雞,這是真的嗎!
    那母雞究竟會不會變成公雞呢? 其中又有什麼奧妙呢? 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在李大爺家中記者看到了 他口中的「變性」雞, 與旁邊的母雞相比, 這隻「變性」雞雞冠較大、 顏色紅豔,尾巴挺立而且毛色鮮亮, 確實是一隻公雞的外貌特徵。
  • 農村養雞時,為什麼養一群母雞,卻只養一隻公雞?老農說出答案!
    不過現在人們對吃的也是越來越挑了,就拿吃雞肉這件事情來說吧,人們更加喜歡土雞而不是飼料雞,所以現在農村養的雞會更加的受歡迎,若是你在農村看過養雞的話,就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就是一群雞裡面只有一隻公雞,這是咋回事?聽聽養雞的老農是怎麼說的吧,農村養雞時,為什麼養一群母雞,卻只養一隻公雞?老農說出答案!
  • 吃雞,公雞好還是母雞好?
    據紐女士介紹,她去超市買雞時,包裝盒上並沒有註明是公雞還是母雞。買回家後拆開包裝,才發現是公雞。於是打電話給超市,希望更換。但超市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賣的雞是土雞,只要是「土的」就沒有問題。老人覺得有被欺騙的成分,又向柳州市食品藥品監督部門反映。值班的工作人員同樣告訴她,如果食品過期,或者有衛生問題,才歸他們管。
  • 小學奧數:和倍問題,根據題意畫出線段圖,適合三、四年級同學
    要想順利地解答和倍應用題,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據題意,畫出線段圖,使數量關係一目了然,從而正確列式解答。解答和倍應用題,關鍵是要找出兩數的和以及與其對應的倍數和,從而先求出1倍數,再求出幾倍數。歲,媽媽年齡是小紅年齡的4倍,小紅有多少歲?
  • 公雞會打鳴,而母雞不會,這是為什麼?
    公雞打鳴是一件在我們看來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同樣是雞,為什麼母雞不打鳴呢?公雞又為什麼要打鳴呢?難道只是為了當個「鬧鐘」?答案顯然並不是如此的簡單。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公雞打鳴的目的。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麼公雞會鳴叫,而母雞不會?
  • 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那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公雞存在的意義並不是讓母雞產蛋,而是讓母雞繁衍後代。沒有公雞,母雞自己也能夠生蛋,但沒有公雞,母雞生的蛋就沒有靈魂,就不能孵出小雞寶寶。卵生VS胎生我們先來看看雞屬於哪一種生殖方式。「卵生」和「胎生」是自然界最常見的動物生殖方式。
  • 農村偏愛母雞,公雞不受歡迎,養大了不吃,閹了公雞有什麼好處?
    在農村很多人喜歡養雞,一般都是養母雞的多,公雞的少,鄉居小菜的媽媽以前也養有公雞,後面有人到村裡來閹雞,家裡的那隻公雞也就閹了,說到公雞被閹之後的好處,鄉居小菜還是知道一些的:平時在農村集市上買小雞的時候人們也是根據經驗來買的,想著都挑選母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