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
bye
見
2018年10月20日,國際蜂聯主席菲利普·麥克卡比先生病逝於愛爾蘭都柏林的一所私人醫院,享年73歲。作為國際著名的養蜂專家和蜜蜂保護倡導者、以及中國養蜂學會的摯友。他的離世是世界養蜂界的巨大損失。一生如蜜蜂般,虔誠的工作態度更讓全世界養蜂人陷入了深深的追憶。
文字/孫健男 仇志強
菲利普·麥克卡比先生1945年出生於愛爾蘭,是愛爾蘭最著名、最受尊敬的養蜂專家。作為家族中的第三代養蜂人,菲利普積極推動愛爾蘭養蜂技術的提升,通過每年在愛爾蘭戈爾曼斯頓學院暑期養蜂課程、愛爾蘭布魯姆大學的演講以及當地農業錦標賽的養蜂示範,讓更多人熱愛並從事於養蜂工作。在他的努力下,當地養蜂人數量迅速從1100名上升為3000名。
除了飼養好蜜蜂,菲利普還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蜜蜂保護倡導者,通過當地電臺的直播節目,菲利普讓眾多愛爾蘭人了解了蜜蜂對於環境的重要性,大量的愛爾蘭聽眾成為了他的粉絲。當地電臺《Mooney Goes Wild》的主持人德裡克·穆尼說:「菲利普在一個小時內告訴你的關於蜜蜂的事情,比你一輩子學到的還要多。他有解釋事物的天賦,他可以深入淺出的把蜜蜂故事傳遞給聽眾,他是一個非常出色的蜜蜂專家。
儘管菲利普孜孜不倦的專注於養蜂工作,但上天似乎並沒有眷顧這個虔誠的愛爾蘭養蜂人,在一次事故中,菲利普失去了他的第一任妻子和兩個孩子,面對如此沉重的打擊,巨大的悲痛使他備受煎熬。與蜜蜂作伴,和自然對話成為了菲利普繼續活下去的理由。飼養蜜蜂和教會禱告成為了每天必做的兩件事情,樂觀的心態和執著的養蜂態度,使他逐漸走出絕望的困境。2005年,在菲利普先生的不斷努力下,世界養蜂大會首次在愛爾蘭舉行。在大會的開幕式上,菲利普前瞻性的提出了殺蟲劑和轉基因植物對蜜蜂的傷害,並進一步闡述了蜜蜂數量下降後對人類糧食安全的影響。這些論斷在隨後數十年均被得以證實。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感動了歐洲眾多養蜂人,眾人皆被菲利普執著的蜜蜂精神所折服。2015年,菲利普擔任國際蜂聯主席。
作為世界蜜蜂保護工作的倡導者,菲利普先生一直非常關注各國的蜜蜂保護工作,與中國結緣也於此。2015年在韓國大田舉行的第44界世界養蜂大會上,為來自中國的蜜蜂保護學者頒獎。2016年在沙特吉達舉行的第十三屆亞洲養蜂大會中,菲利普先生更是應邀參加,並特別為中國養蜂學會頒發了特別獎項,用以表彰中國養蜂學會在蜂業工作中的突出貢獻。2017年,在土耳其舉行的第45屆世界養蜂大會,恰逢國際蜂聯成立第12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國際蜂聯主席菲利普為來自中國的蜜蜂學者頒發了終生成就獎,以表彰其在蜜蜂保護工作中的全心奉獻。頒獎儀式結束後,菲利普先生更是走下主席臺,和在場各國養蜂人親切交流養蜂經驗,走到中國企業展區,更是毫不吝嗇的滿足了現場人員的合影要求,並與來自中國的蜂業學子親切交流,不時與中國學子互開玩笑,引得現場笑聲陣陣。了解到來自中國的青年學子仇培丞從小就跟隨父母拍攝蜜蜂,保護蜜蜂的故事後,不禁感嘆,來自中國的青年學子不一般,做的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工作。
如果人生是場回憶,相信那定是執念無悔的青春。菲利普用一生的勤奮與執念詮釋了蜜蜂精神。他樂觀豁達的性格,和藹可親的交流方式讓人久久不能忘記。
一生如蜂,心釀甜蜜。
望著菲利普離去的背影,道一聲:蜂王,再見!
更多文章,可以點擊閱讀
人老怕空巢,得了「空巢病」的蜜蜂究竟會怎樣?|飼養
走南闖北辛苦這麼久,今年究竟蜂蜜賣多少錢一斤呢?丨討論
楊永坤:推動「空中產業」提質升級促進農業綠色發展|關注
這裡是中俄邊境的小城,是養蜂人的天堂!丨他鄉
她曾是田園養蜂人,如今在蘇州這家酒店過著自己"嚮往的生活"|美好
不求點讚求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