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作用力可以造就奇特粒子,問題在於我們不知道它們是否存在?

2020-12-20 天文在線

正如你所猜想的那樣,強核作用力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力。它強大到可以把宇宙中微小的粒子長時間地,甚至是永遠地結合在一起。在構成我們所熟知的世界的微粒中,由強力結合在一起的有中子和質子。但是如果你想切開一個質子或者中子,你並找不到完美的,簡單排列的亞原子粒子。相對地你會看到宇宙中最複雜的力之一的討厭的內在。中子和質子並不是強力可以構成的唯二物質,但我們並不能完全理解其它更複雜,更奇特的組合。更糟糕的是,甚至我們的試驗和觀察自身也很粗略。但物理學家們正在努力試圖拼湊出對這一基本自然力的理解。

強勁而複雜

要介紹強力,最好和它的表兄弟——電磁力做對比。受電磁力影響的東西往往簡易而明了,以至於1900年時科學家就有能力近乎完全分析電磁力。在電磁力作用下,任何微粒都可以在它們保有叫電荷的性質時儘可能長時間地組成集體。如果有電荷,那麼就可以感受並響應電磁力。所有種類的微粒都帶有電荷,就像普通的電子一樣。

另外一種顆粒,光粒子(也就是光子),擔任了把電磁力從一個帶電粒子傳遞到另一個的任務。光子自身並不帶有電荷,也沒有質量。它以光速移動,在宇宙中來回碰撞,由此產生了電磁。

電荷,電磁力的單載波。簡單而乾脆。

相比之下,有六種粒子都會受到強力的管制。作為一個整體,它們被稱之為夸克。它們有著一些奇特的名字,如上(u)、下(d)、頂(t)、奇(s)、底(b)及粲(c)。要感受並響應強力,夸克有各自的荷。然而某些原因使得事情很令人費解,這不是一種電荷(儘管它們自身也有電荷並受到電磁力影響),物理學家把這種與強力有關的荷稱之為色荷。夸克可以擁有紅,綠,藍三種色中的一種。這麼稱呼只是為了分辨,它們並沒有實際的顏色,我們只是給這種奇異的像荷一樣的性質一種代稱。

所以,夸克感受強力,但是夸克是由其他大量粒子搬運著的——準確說是8種粒子。這些粒子被稱之為膠子,在擔任著一項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把夸克膠合在一起。膠子也表現出了攜帶色荷的能力並自身帶有色荷。他們也同樣擁有質量。六種夸克,八種膠子。夸克可以改變它們的色荷,而膠子也可以。

所有的這些都表示強力無論是複雜程度還是錯綜程度都遠超它的電磁力表親。

強勁而奇特

好吧,我前面說謊了。物理學家們稱呼夸克和膠子攜帶的性質為色荷並不僅僅只是因為他們喜歡這個名字,而是因為這種命名是服務於一種有用的類比的。夸克和膠子可以相互結合來構成更大的粒子,直到所有的色的總和變成白色。就像紅色,藍色和綠色光合在一起變成白色光一樣。最常見的結合是三個夸克的結合,分別是一個紅色綠色和藍色。

但是這裡這種類比有一點不同,因為每種獨立的夸克隨時都有可能擁有任意種顏色,所以正確地結合所需的夸克的數量更為重要。可以有很多種三個夸克的組合來組合成相似的質子和中子。你同樣可以將一個夸克和它的反夸克結合,在這種情況下夸克的色會被它自己抵消,(比如,一個綠色夸克和反綠色夸克組合,我並不是在瞎扯)從而組成一種叫做介子的微粒。

但是到這裡還沒有結束。

理論上來說,所有夸克和膠子加和成白色的結合在技術上都是允許自然存在的。

比方說,兩個每個內部都含有有兩個夸克的介子,有連結在一起組成一種叫四夸克態的東西的可能性。而在某些情況下,你可以你可以往這個混合體裡面加入第五個夸克,所有的顏色依舊保持平衡,而就像你想的那樣它被稱為五夸克態。

五夸克態甚至不是一定要在一個單獨的微粒中結合,他們可以簡單地互相靠近存在,組成物被稱之為氫分子。

這是多麼的瘋狂:膠子本身組成微粒甚至可以不需要夸克。膠子可以組成一個很簡單的球狀體並相對穩定地出現在宇宙中,它們被稱之為膠球。所有被強力允許出現的可能的結合態的總體被稱之為夸克光譜,而這並不是一個科幻電視節目作者取的名字。夸克和膠子的結合存在各種各樣奇異的潛在可能性,難道不是麼?

夸克彩虹

或許

物理學家已經進行了幾十年的強力試驗了,比如巴貝爾實驗和一些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中的試驗,緩慢地通過逐年積累來達到更高能級去逐漸深入探索夸克偶素光譜。在這些實驗中,物理學家已經發現了很多獨特的夸克和膠子的結合體。實驗主義者給了他們取了些時髦的名字,比如χc2(3930)

這些獨特的潛在粒子轉瞬即逝,但在很多情況下它們是確切地存在的。物理學家們需要通過艱難的工作來把這些短暫存在的微粒與我們理論上猜測應該存在的微粒聯繫起來,比如五夸克態和膠球。

把理論和實際產物聯繫起來的主要問題在於相關數學計算十分困難。和電磁力不一樣,涉及強力的實體預測是十分困難的。這並不僅僅是因為夸克和膠子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在能級非常高的情況下,強力的強度實際上會開始減弱,使得數學計算被簡化。但是在能量較低時,比如使夸克和膠體結合成穩定微粒所需的能量,此時強力實際上非常得強。這增長的強度使得數學分析更為困難了。

理論物理學家們已經提出了很多新技術來解決這一問題,但是這些技術本身不是不完善就是效率低下。在我們已經知道夸克偶素光譜上的一些奇特狀態是切實存在的同時,要預言它們的性質和實驗特徵卻是十分困難的。

物理學家們依舊在努力研究,正如他們一直所做的一樣。緩慢地,逐漸地,我們在構築對從對撞機中產生的特殊微粒的收集,然後對理論夸克偶素的狀態進行越來越準確的預言。匹配工作正在緩慢地進行著,逐漸給我們一張關於這種我們宇宙中奇異而基本的力越來越完整的拼圖。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Paul Sutter – Astrophysicist-風箏小貓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解讀粒子標準模型,深層揭示膠子,費米子和玻色子與四種基本作用力之間的關係!
    中微子、μ子、τ子都是一些來無影去無蹤的粒子,我們一般都很少注意到它們,熟悉的輕子主要只是電子。就如中微子,它很少與其他物質發生相互作用,能穿透幾百億千米厚的鉛,而運動幾乎不受影響,它們可以隨意的穿越你我的身體,穿越地球飛向遙遠的宇宙,而不留任何痕跡。
  • 奇異粒子的「夸克譜」可能潛伏在宇宙中,那為什麼我們找不到它們呢?
    這種強大的力量可以產生一些非常奇異的粒子。但唯一的問題是我們不知道它們是否真的存在。 被強力束縛的粒子構成了我們日常世界的基本元素:質子和中子。但如果你切開一個質子或中子,你不會發現亞原子粒子的一個漂亮、簡單的排列。相反,你會看到宇宙中最複雜的力量之一的錯亂結構。質子和中子並不是這個強大的力所能產生的唯一物質,但因為我們的觀察和實驗本身也很粗略,所以我們並不真正了解其他更複雜、更奇特的物質結構。不過,物理學家們正在努力工作,試圖拼湊出對這一自然基本力量的認識。
  • 自然界是否存在第5種基本作用力?「暗光子」能竊取光的能量嗎?
    這四種基本作用力分別是:作用距離極短的強核力,它使原子核成為一個整體;蒙著神秘色彩而且十分微弱的弱核力,它掌控著放射性同位素衰變,並能對被稱為中微子的亞原子粒子產生作用;生活中常見的電磁力;還有一種是引力,它在4種已知力中是最弱的,卻又是產生的影響最為普遍的。與「常規物質」相對的是暗物質。假如世界中存在第5種基本作用力,或許與暗物質有關。
  • 電荷不是粒子,但相信電荷存在,正是我們人類的明智!
    導讀:相信電荷存在,正是我們人類的明智。很多人對電荷不了解,以為電荷是一種粒子。其實不是。看看此文就懂了。相信電荷存在,正是人類的明智——靈遁者地球人都知道電荷是存在的。電荷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問題科學家也給出了答案。
  • 第五種基本作用力被發現?物理學大廈是否還有新的大門?
    最近,來自匈牙利的一組長期致力於尋找暗物質的科學團隊在研究過程中,意外發現他們可能找到了一種更令人震驚的成果——第五種基本作用力。我們知道,目前人類所認知的宇宙一共有四大基本作用力:引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這四大基本作用力幾乎可以解釋一切我們可觀測的宇宙現象,並且即使是未解的現象,也很少會有人向第五種基本作用力求助。
  • 我們現在所知的物理法則是否適用於整個宇宙?
    我們現在所知的物理法則是否適用於整個宇宙這要看看整個宇宙如何定義。如果以我們現在所知的宇宙大爆炸產生的四維時空來說,由於我們現在觀測到的宇宙大尺度下各向同性,可以認為宇宙各處的物理規律都是一樣的,即使超出我們的可觀測宇宙範圍,理論上它依然是相同的。
  • 2013諾貝爾物理學獎深度解讀:希格斯粒子,賦予其他所有粒子以質量
    不帶電荷的中微子,根本感受不到電磁力。夸克還擁有各自的「色荷」,被稱為膠子的粒子依據色荷產生強核力。這種力要比電磁力強得多,但奇怪的是,膠子本身也攜帶色荷,因而會彼此粘黏在一起。於是,我們從未見到過夸克和膠子以游離態的形式自由自在地漫遊,只能在質子和中子之類的粒子內部才能看到它們——強核力的作用範圍也不會超出亞原子尺度的範疇。
  • 看似不相干的粒子物理和凝聚態物理,為什麼存在深刻的聯繫?
    我們大部分人研究粒子物理既不是因為這些現象奇妙有趣,也不是因為其中的實用價值,而是因為我們在追尋一種還原論的圖像。普通物質之所以具有這樣或那樣的性質,是因為它們遵循原子物理和核物理的原理,而這些原理又來自基本粒子的標準模型,再往下是因為……好吧,我們不知道。這裡就是還原論者的前沿陣地,也是我們正在探索的地方。
  • 在四種基本作用力中最重要的是萬有引力嗎,你怎麼看?
    因此這四種基本力就是撐起世界的四根頂梁柱,都至關重要,不存在哪一種更重要的問題。說了半天,這四種基本力是什麼呢?就是強力、弱力、電磁力、引力。引力,就是我們常說的萬有引力,全稱為萬有引力相互作用力。但如果沒有強力和弱力的支撐,這個世界同樣不會存在,就會更沒有規矩和方圓。強力全稱為強相互作用力,又稱強核力。這種力主要作用於原子層面,可以說沒有強力的存在,原子就是一盤散沙。我們知道這個世界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沒了,還有這個世界嗎?
  • 宇宙大爆發之前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那麼是否存在引力呢?
    根據這個模型,科學家們推測宇宙大爆炸來源於以體積無限小、質量無限大、溫度無限高為主要特徵的奇點的大爆炸,而在大爆炸之前,宇宙既沒有時間,也不存在空間,奇點就是宇宙的全部,那麼有朋友不禁要問了,當時引力是否存在呢?引力是除了電磁波以外,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基本作用力,另外的兩種基本作用力,即強核力與弱核力,乃是微觀領域表徵基本粒子之間相互作用的力。
  • 11個物理難題,11種基本粒子
    每一個難題都會對應一個新的粒子。在20世紀30年代後期,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Isidor Rabi獲悉存在一種較重版本的電子時,他問道:「這是誰下的訂單?」。四分之三個世紀以來,同樣的問題他可以問很多次。我們現在知道,Rabi的不速之客,μ輕子,是類電子粒子家族的三個成員之一,而成員間的區別僅在於質量的不同。事情還沒有結束。
  • 【前沿物理】11個物理難題,11種基本粒子.
    每一個難題都會對應一個新的粒子。 在20世紀30年代後期,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Isidor Rabi獲悉存在一種較重版本的電子時,他問道:「這是誰下的訂單?」。四分之三個世紀以來,同樣的問題他可以問很多次。我們現在知道,Rabi的不速之客,μ輕子,是類電子粒子家族的三個成員之一,而成員間的區別僅在於質量的不同。
  • 高中物理 第二十講 相互作用力
    跟順哥學物理,我們從這一節開始學習力的相互作用。這在物理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學會了力的研究,可以讓你學會分析物理學中的分析方法。現代物理學認為,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相互作用力有四種,它們是引力相互作用力(萬有引力)、磁力相互作用力(彈力、摩擦力)、強相互作用力(核力)和弱相互作用力(衰變),就部目前而言,大自然萬物基本都是由這四種自然力構建起來的 ,也就是我們用這四種力來認識世界。
  • 南方日報:尋找第五種基本作用力
    1.神秘的第五種基本力目前物理學界公認的四種基本的相互作用力中,在宏觀世界裡,能顯示其作用的只有兩種:引力和電磁力;在微觀的粒子物理的量子化中,經過有效的科研試驗與自然界粒子探索,人們已經發現了電磁力和強、弱相互作用力。引力是所有物體之間都存在的一種相互作用。
  • 粒子是否真實存在?——科學與哲學在爭論什麼?
    日常生活中,我們談及或接觸到的事物,比如自然景物、生物、人造的物件……我們都會承認它們真實存在。它們的存在是那麼明顯,我們幾乎不會懷疑它們是否真實存在、只是腦裡虛構的事物。為什麼?這很大可能源於我們可以直接觀察到(可以直接看到、摸到)它們。
  • 兩塊磁鐵之間產生的磁力,是靠什麼粒子來進行傳遞的?
    目前,物理學界對於自然界包括整個宇宙中力的基本作用形式,已經歸納出4個基本種類,即4種基本作用力,它們分別是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和引力。與此同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力的作用形式還包括引力,無論是探索宏觀天體之間的運行規律,還是微觀粒子之間都存在著引力作用,引力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與距離成反比,在4種基本作用力中引力作用效果最弱,但力程最遠,理論上可以延伸到無限的地方。
  • 諾獎得主的一次偉大演講:看似不相干的粒子物理和凝聚態物理,為什麼存在深刻的聯繫?
    我們大部分人研究粒子物理既不是因為這些現象奇妙有趣,也不是因為其中的實用價值,而是因為我們在追尋一種還原論的圖像。普通物質之所以具有這樣或那樣的性質,是因為它們遵循原子物理和核物理的原理,而這些原理又來自基本粒子的標準模型,再往下是因為……好吧,我們不知道。這裡就是還原論者的前沿陣地,也是我們正在探索的地方。
  • 互相平衡但又相互制約,自然界的四種力你都知道嗎
    在過去2000年中,科學家對於目前存在宇宙的四種力做足了功課,也為我們一點點揭開了它們的面紗,它們有的使我們立足於地球之上;有的就存在我們的身邊時刻為我們帶來便利;有的在醫療上面挽救他人的生命;有的則給我們帶來強大的武器也給我們帶來極大的迫害。
  • 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的標準模型|眾妙之門
    我們需要實驗來證實一個猜想的理論,並在未來的發展中指導我們的思維。判斷某事是否正確的最終判斷是實驗。正如前言所述,我們將略過20世紀後半葉的歷史,直接跳到我們今天所知道的物質基本成分的總結上。物質的成分可分為兩類:夸克和輕子。它們是不同的,因為夸克參與強相互作用而輕子則沒有。夸克和輕子有三代。不同代的組分間除了質量以外,沒有任何差別。
  • 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的標準模型簡介
    我們需要實驗來證實一個猜想的理論,並在未來的發展中指導我們的思維。判斷某事是否正確的最終判斷是實驗。正如前言所述,我們將略過20世紀後半葉的歷史,直接跳到我們今天所知道的物質基本成分的總結上。物質的成分可分為兩類:夸克和輕子。它們是不同的,因為夸克參與強相互作用而輕子則沒有。夸克和輕子有三代。不同代的組分間除了質量以外,沒有任何差別。第一代組分組成了我們常見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