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老師,我今天上午在第一教學樓自測體溫37.5℃,現在已做好防護,正在前往第六人民醫院東院的路上。」
學生小賈(化名)的緊急電話打斷了上海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輔導員韓照坤的工作。
「收到了,請務必做好自身防護,抵達醫院後及時將醫生診斷告知我並保存好相關單據。」韓照坤放下電話,熟練填寫《發熱人員情況統計表》,並報給校門診部……
9月17日起,上海海洋大學將迎來學生返校,臨港新片區高校的學生也已陸續開學。高校裡學生、教學、管理人員、第三方服務人員數量大,校園疫情防控需更加細緻到位。
昨天(9月15日)下午,一場高校新冠疫情防控應急演練,在上海海洋大學拉開帷幕。
這是上海市高校首次與醫院、疾控中心、社區合作的防控防疫應急演練。
學校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高等學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南》和《大專院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有關要求,按照事件發生的緊急程度、發展態勢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將應急響應分為Ⅰ級、Ⅱ級、Ⅲ級和Ⅳ級,其中Ⅰ級為最高級別。
當同一時間段出現2例及2例以上新冠病毒肺炎疑似或確診病例時,為Ⅰ級應急響應;出現疑似(定點醫院判定)或確診病例,為Ⅱ級應急響應;當重點關注人員出現健康異常情況,或同一天在小範圍,如一個寢室、一個班級、一個樓棟等發現3例及3例或連續3天在小範圍內有6例及以上發熱病例或健康異常人員(體溫≧37.3℃,或出現咽痛、乾咳不止、腹瀉等症狀)為Ⅲ級應急響應;最後一種是,當師生員工出現健康異常情況時,為Ⅳ級應急響應。
此次的應急方案情景演練為Ⅱ級應急響應。
需要先輔導員填寫《發熱人員情況統計表》,發門診部郵箱確保信息暢通, 門診部及時匯總、研判。學生到達六院東院後,及時向輔導員匯總診斷情況,經急診醫生初步檢查,暫不排除新冠肺炎。
拿到醫生的初步檢查結果後,學院第一時間匯報給後勤處,後勤處馬上向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報告,再由校領導啟動疫情防控Ⅱ級應急響應。
接下來,學校辦公室、保衛處、學工部、研工部、教師工作部、疑似學生所在學院、後勤、黨委宣傳部等職能部門展開分工協作,完成學生安撫、管控措施落實、信息報送、後勤保障、人員排查等工作。
針對南匯新城區域內大學集聚的特點,學校開展了這次演練活動,這也是做好秋季學期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和國慶中秋雙節、第三屆進博會保障工作的內容之一。
上海六院東院、浦東疾控中心第六分中心、衛監所臨港中隊、蘆潮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浦東新區衛健委、臨港管委會的相關領導對演練進行了指導。
上海海事大學、上海電機學院、上海電力大學、上海建橋學院也前來觀摩。
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上海海洋大學已先後三次形成開學工作方案,同時結合疫情的變化和抗擊疫情工作的要求,形成了十五個工作提示。
為做好開學疫情防控工作,上海海洋大學深化、細化各項工作部署。後勤與基建管理處頂著酷暑45天改造660餘間衛生間、消防管網;迅速成立留校學生臨時黨支部,向留校學生傳遞對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部署和安排,宣傳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定期組織學生檢查學院各實驗室安全,幫助照顧實驗動物、清洗魚缸、餵魚等工作,通過網際網路幫助不能返校的師生進行文件辦理和郵寄工作,解決大家的燃眉之急……
上海海洋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閔輝說:「我們一直在努力做到層層負責、人人擔當,把立德樹人的使命擔當貫徹到學校教育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點滴。」歷時半年後的學生返校,也是一次寶貴的教育機會,學校各個部門都立足自身職責,做好準備,為海洋學子打造立德樹人的精神家園。
在推進開學工作過程中,學校高度重視學生的感受、體驗和反應,提出「十個一」,即「與每一位學生聯繫一次,做一次演練,與每位學生開展一次談話,進行一次方案培訓,召開一次主題班會,召開一次主題團日活動,召開一次主題黨日活動,遴選一批志願者,開展一次愛國衛生大掃除,開展一次校園安全風險的排摸。」目前,「十個一」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之中。
來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