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能成就人生,也能毀掉人生」:這幾種話,不要再講了

2020-12-12 西郊有情

在日常生活中,說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以至於讓人看不出有什麼複雜的。情理上是如此,可仔細想來道理卻不一樣,說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語言是一門藝術,而說話是一種技巧。

對於不同的人,對其說話有不同的要求,在生活中同樣是說一句話,如果是出自市儈小民之口,人們可能並不會去計較什麼,如若出自一個有些身份的人口中,這就不是計較的問題了,可能會影響自身的身份,人們也會對他的整體評價大打折扣。

生活之中人們常說,見人說人話,遇鬼講鬼話,這就是指說話的對象,以及不要亂講話的意思,有些話適合對誰講,有些話不適合講,就看你自己的水平了,以及你面對的是誰。

你我都要明白,語言作為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它有著很大的作用,有時你對他人說一句暖心的話,會讓別人心中感到很安慰的作用;而有時一句惡言又可以傷害到一個人,所以,說話一定要三思而後語。

俗話說禍從口出,病從口入,這張嘴非常容易惹禍,人生中的大部分麻煩和災禍,都是因為言語不當而造成的。有時別人之所以討厭你,可能就是你的一句無心話,而別人卻計較在心了。

話多不如話少,為人處世一定要少說話多做事,謹言慎行,像平時的一種「是非話」,能不說就別去亂說了。

以下這些話,一定要多三思,害人又害己,一點兒好處都沒有,別再說了。

01不要去揭他人短處

這世間上的每個人都有屬於各自的缺點,也都有自己的忌諱之處,如果這些隱私被當眾說出來,不僅搶了別人自尊,無疑是打了人家一個耳光,而且揭人之短的人除了招致對方的怨恨之外也是一無所得。

中國就有句俗話,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想必這個道理人人都知道,人最怕的是傷自尊,這比你打他一頓還要嚴重。

如果你有意拿別人的短處來取笑,那麼只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別人不願意再與你交往了,如此一來,你的朋友會越來越少,別人都會有意避開你,不與你計較,直到剩下自己成為孤家寡人。

二是別人也會對你進行反擊,與你爭吵,這樣勢必會造成我說你、你說我的局面,進而發展到會彼此仇恨對方。如此一來,別人對你也不會有印象,當人際關係變得緊張了,你的生活也只能處處碰壁了。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做人要盯著別人的長處來看,這世上沒人喜歡負面的東西。就好比說他人的缺點一樣,這也沒人會喜歡。所以,當你在討厭一個人的時候,一種選擇是敬而遠之;

另一種選擇是多盯著他好的一面看,這樣就不會再有厭惡之心,當然了,這還要自己的心胸大度寬廣一些,同時也能激勵自己,最重要的還能與人好好相處,以後的道路也會越來越順。

02不要說狂妄自大的話

可能有些人,天性就贏在了起跑線上,家裡經濟條件比較好,有一定的地位。人就是這樣,感覺有些能耐之後,特別容易自大,眼裡感到所有人都不如他,這也是人類劣習當中的一種。

為人處事,要低調一些,自己的優勢,自己知道就好,而別人也都能看到,如果有這份餘力或善念的話,生活中也可以去幫助別人一下,而不是看不起任何人。

狂妄自大多是無理之人,而這種人,也是另別人非常厭惡的。你雖然成功別人卻討厭你,你假如失敗,別人當然恨不得落井下石。

沒人會願意相信一個自吹自擂、言過其實的人,因為「狂妄」總是與「無知淺薄」緊連在一起。

俗話說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人不言自能,水不言自流。一個人有沒有本事,旁人都會看得一清二楚,你無需自擂。聰明人從不說狂話,因為他們為人謙虛,懂得收斂自己的光芒,永遠保持著極高的素養。

所以為人處世間,千萬別狂妄自大,讓自己時刻保持一種謙虛和學習的態度,這很重要。

03不要說抱怨的話

抱怨是一種消極的情緒,它除了讓你感到生活無望外,沒有任何用處了。

在生活中,就常常會聽到各種各樣的抱怨,有的人抱怨生活太艱難了,有的人抱怨說自己沒錢,也有抱怨說付出了太多卻沒多大的收穫等。

大多數的抱怨都是在指向外界,很少從自身找原因。在無法現實時,與其抱怨不止,不如向內看,去改變自己,提升自己。只有自己變好了,身邊的一切才會跟著變好。

抱怨環境不好,因為是自己的心態不好;抱怨別人太狹隘,是因為自己不夠豁達。當你看不慣某些東西時,這也說明了自身的不足之處。所以說,做人要看自身,去改變自己。

在生活中,沒有人喜歡和一個整天愛抱怨的人一起共事,抱怨也是自身的一種懦弱的表現,唯有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強大,才能不會牢騷不斷。

在抱怨之前,先從自身找原因,「是我做得還不夠好嗎?」慢慢地你會發現,從自身改變,你會沒那麼多抱怨了。你的抱怨少了,一切才會變好,你想要的一切也都會到來。

在平時的生活中,一定要改了抱怨的習慣,讓自己心中多一些陽光向上的正能量多好啊。以後別再說抱怨的話了,每個人都討厭這種負能量。

相關焦點

  • 不要讓「無效的努力」,毀掉你的人生!
    奇異的是,儘管效率如此低下,仍然能在人的心裡,產生一種虛假的滿足感。這種「虛假的滿足感」,其實是精神的毒藥。他恃才傲物,卻偏偏的確在喜歡的領域,有不錯的成就。而永澤的心智模式,確實有值得稱道的地方。書裡有這樣一段對話:我驚詫地注視永澤的臉。「在我看來,世人都在辛辛苦苦地努力工作啊。難道我的看法錯了?」
  • 父母的這11種行為,毀掉的不只是孩子的人生
    父母的這11種行為,毀掉的不只是孩子的人生!後果:寶寶的詞彙會越來越不成體統,說出話來把人氣個半死。2.永遠不對他進行精神道德教育,讓他自己混到成年時再說,讓他自己去決定一切。後果:寶寶將來絕對思維錯亂,沒有底線。3.父母經常吵架,惡言相加,根本不顧忌孩子在場。
  • 真正毀掉孩子人生的,不是遊戲,也不是貪玩,而是家長的語言暴力
    每每見到、聽聞令人失望的「壞孩子」,人們總會嘆息一聲「這孩子的人生全毀了」。然而,真正毀掉孩子人生的,不是遊戲,也不是貪玩,而是家長的語言暴力。很多家長可能會覺得莫名其妙,我不就是說了孩子幾句,怎麼就上綱上線成了語言暴力了?我都是為他好啊!現在的孩子就是矯情!
  • 邵康立:幸福人生從講好生命故事開始
    幸福人生,從講好生命故事開始。自古至今,故事都是人講的,是人編的,同樣的生命經歷,不同的心態會講出不同版本,不同能量的故事。也就是說,過去發生的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解讀,如何去講你的人生故事。人生經歷也許千差萬別,如果是積極的觀念,悅耳的語言,隨時隨地創造有價值的人生故事,就會成就輝煌的人生。
  • 牢記這「三段話」,做一個有成功品質的人,成就精彩的人生
    苦難打磨著的人生。或許我們的人生不能生如夏花,活得完美而睿智,但是我們卻可以因為苦難的打磨,而變得堅韌與成熟。苦難打磨著的人生。如果以鑽石作比,我們的人生就如同黑乎乎的礦石,我們在生活中提取出來,再經過「打磨師」苦難的打磨,從而顯現出我們自身的魅力。
  • 大學輔導員:大學生千萬不要做這幾種事,最後一種可能毀掉人生
    甚至很多大學生處於某種目的,也在進行著各種不正當的「交易」,而這,卻有可能毀掉他們的一生。各位新入學的學子們,作為一名大學的教職人員,奉勸大家千萬不要觸碰下面幾種誘惑極大的交易,如果深陷其中,輕則記入檔案,重則退學,甚至毀掉一生。
  • 人生,永遠不要揮霍這五種東西
    人生就如此,生活就是如此,生命也是如此,一切都在關鍵核心的掌握上,一切都在自我修為的管理上,掌握好了,壞事也能變好事,掌握不好,好事也能變壞事,這就是天道規律的力量,這就是人道修為的力量。人生,別把自己的青春當作可以揮霍的資本,生活,別把自己的青春當作可以揮霍的理由,很多有能力之人,就是因為重視青春,才有了超越青春的後來,很多為人和名人,就是因為把握青春,才有了出眾的未來和不簡單的成就。
  • 語言成就人生,給孩子的口語訓練,應該怎麼做?
    語言成就未來,藝術改變人生 櫻桃媽媽在注意到這一點後,便非常有意識的矯正孩子的鄉音,不僅鼓勵孩子多說多講,還給櫻桃報了播音主持班。在主持班內,可以矯正孩子的發音,起初櫻桃比較牴觸,媽媽就會給櫻桃一系列獎勵和期許。慢慢櫻桃口音矯正的愈發標準,也樂於開口講話,甚至孩子幼兒園舉辦的演講比賽中獲得了優秀名次。
  • 佛教:禍從口出,這3種話不要亂講,因果報應,絲毫不差
    古人講的,言由心生。如果一個人嘴巴一直講不好的話,說人是非,以及一些詛咒的話,在佛教中成這樣的行為為「口業」。這樣子非常折損福報,而且因果嚴重。容易犯口業的人,命運都不怎麼好。所以說嘴巴要留德,不要尖酸刻薄。為什麼嘴巴能損福報呢!福報是因緣和合的,是一種能量場的體現。
  • 人活著,讓磕磕碰碰的跌撞,成就一帆風順的人生
    沒有完美的人生,摔倒了,再爬起來就是了;掉進深淵之中,想著如何自救就是了;就算暗無天日,咬牙奮力向前行,就能看見光明。在磕磕碰碰中成長的人,經歷得多了,就會知道,有些話不必說,懂自己的人自然會懂;有些情感不必如此用力維護,愛自己的人自然會留在身邊;而那些已經註定要逝去了的,不管在苦如何苦苦哀求,終究不會再回來了。
  • 《人間詞話七講》讀書做事等種種人生經歷的三個階段
    我們會分成兩個部分:首先,我們講這本書的核心概念「境界」,有了這個概念,我們才能理解王國維的詞學理論,明白怎麼欣賞、理解、評價一首詞;第二部分,我們就把這套理論應用一下,講講《人間詞話》裡提到的幾個詞人,看看兩位大師對他們的評價。
  • 交流對人生的意義(一)
    成就=知識×交流能力×機會×······趙啟正(以下簡稱趙):我的弟弟在美國做比較文學研究,他有句話說了多年。他認為,人們常說的「成功等於機會加勤奮",實際上這句話是有缺陷的。他說不妨把加改為乘,就可以更全面些。
  • 一個人自卑不要怕,記住這兩句話,讓人生重新綻放光彩
    正如人們常說「內向的人,往往更容易幹成大事」,因為內向的人更加專注,有自知之明,持之以恆,磨練了品質,終能大器晚成。所以,當我們感覺自卑的時候,請不要怕,首先要正確看待自己與他人的差別,然後嘗試努力,讓自己的缺點變成優點。自卑的人,記住老祖宗的這兩句話,早晚可以時來運轉。
  • 從小事做起,方能成就人生大事
    人生所有大的事情,都是從小的事情開始的。所有微小的事情積累起來,才能有一個大的成就,這就是萬物的一個規律。正如古人言:「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不管做人或做事永遠都不要眼高手低,人做事之所以難以有成就的一個誤區,就是總是只盯著大事,忽略了小事。生活教我們要學會從小事做起,逐漸的歷練和學習,才能最終達到自己期望的狀態。
  • 生活中這2種話,不要亂說,小心因果報應
    中華傳統文化講:「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的品性,說話看似簡單,實則意味非凡,同樣的意思,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出來,就能影響一個人的吉兇禍福。在《無量壽經》中也講:「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在佛教中,有關善護口業講的非常多。古人云:「一言可以興邦,一言也可以喪邦。」
  • 讓語言成就孩子的出彩人生
    來源:赤峰日報-塞外赤峰□本報評論員語言文字是人類的交流工具,是文明傳承的載體,是每一個人生存發展的基本技能。一般情況下,哪個人掌握的語言文字更豐富,其了解、借鑑、吸收不同文明成果的能力就更強,儲備的動能就更足,成長的空間就更大,人生出彩的機會就更多。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而語言文字的準備無疑處在前置位置。
  • 三歲娃能講3國語言?竟全靠留日海歸辣媽這幾招!
    語言溝通必不可少,多學習一種語言,意味著寶貝多擁有一種看待事物的方式,也多一種適應社會的能力。但讓娃在學習中文的同時,再接觸其他語言會不會搞混?有沒有必要在學習中文和英語的基礎上,再讓娃多多接觸其他的語言?今天佩魯為大家介紹的留日海歸辣媽,可以用自家3歲小妞的學習中文、英文和日文三國語言的案例,解決大家的語言學習疑惑。
  • 語言暴力對一個人傷害有多大? 毀掉一個人,一句話就夠了!
    有一種暴力,不會在你身上留下傷痕,卻能在心上投下散不去的陰影,甚至毀掉一個人的一生。那便是語言暴力! 這種暴力比起外表的傷痕來說更為嚴重和可怕。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 如何說話讓人生能「開掛」?學會語言表達,3-8歲千萬不要錯過
    口才好讓他的人生實現逆襲,還得到了汪涵、蔡康永的賞識 ,他還主持蔡康永、華人之父李昌鈺等大咖新書發布會;甚至被汪涵特邀到《天天向上》分享自己的說話技巧。連汪涵、蔡康永這種說話高手都佩服的鄭匡宇,該怎麼樣才能達到他這樣的水平呢?鄭匡宇一直認為,好口才是需要系統有效的科學訓練!如何說話讓人生開掛?
  • 人生必修課-聽人把話講完
    也許這並不是一個真實的事例,但是卻與我們生活中發生的很多事是那麼的相似。很多時候,只要我們耐心地把話聽完,就會得到一份驚喜,一個完全不同的結果。若是你能夠給孩子多點耐心,耐心地聽他講下矛盾的前因後果,能夠聽到孩子內心的聲音,那這場悲劇是不是就可以避免?我們大人總自認為無所不知,自認為了解孩子,自認為經驗比孩子多,自認為必須有家長的權威,卻從來不肯放下身段,耐心地聽孩子把話講完,耐心地等孩子將事情做完,而孩子就在這一次次地打斷中,內心越來越封閉,而家長再也走不進孩子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