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記者黃婷通訊員祖仁才報導近日,廣州市委、市政府正式發布《關於實施「廣聚英才計劃」的意見》。回顧近年廣州引才扶才優才的堅實足跡,圍繞「灣區所向、港澳所需、廣州所能」,把港澳人才的發展需求和廣州的優勢、資源相結合,實施了積極、開放、有效、精準的人才政策,全方位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努力實現「廣聚英才、智惠灣區」的戰略目標。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廣州地區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人才資源總量377萬人,留學歸國人員近8萬人,來穗工作的外國人才1.5萬人次。2016年2月,廣州市出臺《關於加快集聚產業領軍人才的意見》及4個配套文件(簡稱「1+4」政策),在全國率先實施以產業領軍人才為對象的人才引育工程。「1+4」政策5年投入35億元,在12個重點產業領域內支持500名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每年支持1000名產業高端人才、2000名產業急需緊缺人才,並將在穗工作的港澳和外國人才納入支持範圍,努力形成人才引領產業、產業集聚人才、人才與產業良性互動的良好局面。
值得一提,自2011年起,廣州連續8年實施「菁英計劃」留學項目,項目實施成效顯著,截至目前累計投入約7800萬元共資助270人,為廣州培育了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青年優秀人才。
另外,廣州繼續做足做好人才配套措施。2017年12月,廣州市出臺高層次人才認定、服務保障、培養資助三份政策文件,以「高精尖缺」為導向設定112條認定標準,將我市各行業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劃分為「傑出專家」「優秀專家」「青年後備人才」三個層次,不僅如此,還計劃5年投入15億元,為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子女入學、醫療待遇、培養資助、資料津貼等一系列支持待遇。
2016年,廣州在全國率先制定發布「人才綠卡」制度,對非廣州戶籍的8大類人才,在出入境和停居留、購房、購車、子女入學等9個方面提供戶籍居民同等待遇。境外持卡人可購買自住房、子女可就近在公辦小學就讀等便利條件,解決了港澳人才在穗發展的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