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全方位 優化人才發展環境

2020-12-13 同花順財經

新快報訊記者黃婷通訊員祖仁才報導近日,廣州市委、市政府正式發布《關於實施「廣聚英才計劃」的意見》。回顧近年廣州引才扶才優才的堅實足跡,圍繞「灣區所向、港澳所需、廣州所能」,把港澳人才的發展需求和廣州的優勢、資源相結合,實施了積極、開放、有效、精準的人才政策,全方位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努力實現「廣聚英才、智惠灣區」的戰略目標。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廣州地區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人才資源總量377萬人,留學歸國人員近8萬人,來穗工作的外國人才1.5萬人次。2016年2月,廣州市出臺《關於加快集聚產業領軍人才的意見》及4個配套文件(簡稱「1+4」政策),在全國率先實施以產業領軍人才為對象的人才引育工程。「1+4」政策5年投入35億元,在12個重點產業領域內支持500名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每年支持1000名產業高端人才、2000名產業急需緊缺人才,並將在穗工作的港澳和外國人才納入支持範圍,努力形成人才引領產業、產業集聚人才、人才與產業良性互動的良好局面。

值得一提,自2011年起,廣州連續8年實施「菁英計劃」留學項目,項目實施成效顯著,截至目前累計投入約7800萬元共資助270人,為廣州培育了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青年優秀人才。

另外,廣州繼續做足做好人才配套措施。2017年12月,廣州市出臺高層次人才認定、服務保障、培養資助三份政策文件,以「高精尖缺」為導向設定112條認定標準,將我市各行業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劃分為「傑出專家」「優秀專家」「青年後備人才」三個層次,不僅如此,還計劃5年投入15億元,為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子女入學、醫療待遇、培養資助、資料津貼等一系列支持待遇。

2016年,廣州在全國率先制定發布「人才綠卡」制度,對非廣州戶籍的8大類人才,在出入境和停居留、購房、購車、子女入學等9個方面提供戶籍居民同等待遇。境外持卡人可購買自住房、子女可就近在公辦小學就讀等便利條件,解決了港澳人才在穗發展的後顧之憂。

相關焦點

  • 優化發展環境| 服務「全方位」 構築人才「強磁場」
    濰城區牢固樹立人才引領發展戰略地位,紮實開展人才制度改革創新攻堅,在創新引才方式、強化人才創新創業支持、優化人才服務保障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人才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人才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人才吸引力進一步增強,為推動全區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 廣州營商環境|流程優化便民便企留住人才
    聚焦廣州優化營商環境2018年,廣東省首個省級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花落黃埔區、廣州開發區,2年來,該區在營商環境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不斷改革、開放、創新,加快爭創國家級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自貿試驗區成立五年來,南沙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經過連續3年評估提升,南沙營商環境全球模擬排名從2017年的第51名提升至2019年的第24名,計劃三年內衝刺全球前20強。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營商環境的不斷改革創新為黃埔和南沙的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也為優化廣州營商環境按下「加速鍵」。
  • 廣州市持續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2019年,廣州市認真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形成了具有競爭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先後獲批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全球定製之都」、服務型製造示範城市等。在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成效明顯,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
  • 廣州優化營商環境怎麼做?
    近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並將於近期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據了解,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廣州連續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三輪改革,積極構建優化營商環境的常態長效機制,在國家營商環境評價中名列前茅。
  • 廣州律師助力優化大灣區法治化營商環境
    2018年8月,廣州在全國首開把法律服務以交易會形式向社會推介的先河,取得顯著成效。因此,第二屆法交會承載了更多期待:聚焦粵港澳大灣區法律共同體的融合與協作,搭建三地法律服務機構及企業、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交流平臺,助力優化大灣區法治化營商環境。
  • 百問百答 | 廣州優化營商環境,「辦理破產」這樣提速!
    廣州普法從8月13日起,廣州普法推出營商環境政策百問百答,聚焦開辦企業、辦理建築許可、獲得電力、登記財產、獲得信貸、納稅、跨境貿易、保護中小投資、執行合同、辦理破產、政府採購、勞動力市場監督等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十二大領域,全方位解讀營商環境改革3.0政策將如何服務企業,你想問的全在這裡。
  • 人才安居計劃提升廣州營商環境「軟實力」
    向超是廣州滴普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員工。2019年3月,因看好廣州的發展,公司落戶在廣州市海珠區。初創團隊的30多人來自全國各地。初來廣州,如何租到一個性價比高、離公司近的住所成了擺在向超和同事們面前的難題。企業所在地的海珠區政府也關注到這一現象。
  • 楊姝琴:優化營商環境,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優化營商環境,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楊姝琴- 優化營商環境,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意義 有效應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戰略選擇。面對全球經濟日益加強的不確定性,構建新發展格局就要下好先手棋,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關鍵是要做好自己的事,用改革開放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尤其是通過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來激發市場的創造力和活力。
  • 廣州供電局以「簡快好省」的電力營商環境助力經濟社會加速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李少輝、聶金秀、記者羅勉報導 7月15日,廣州電網220千伏航雲站110千伏至景泰線路工程正式投產,將進一步提升白雲、荔灣、越秀等區域的供電能力。同時,廣州815項配網度夏項目全部高效投產,新建配變897臺,增加約66萬千瓦供電能力,相當於新增一個荔灣區的用電。
  • 2020年城市創新創業環境榜單出爐!鄭州人才環境排名進入全國前十
    河南商報記者在論壇現場了解到,該榜單從政府環境、產業環境、人才環境、研發環境、金融支持、中介服務等多個維度全方位評估一個城市的創新創業環境。 作為中部崛起之城,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引領城市鄭州的創新創業環境備受矚目。報告顯示,鄭州創新創業政策環境不斷優化,政府對企業技術創新的資金引導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近年來,鄭州財政科學技術支出佔財政支出比重總體上呈現穩步上升趨勢。
  • 揭陽日報發表系列述評:優化營商環境,刻不容緩!
    哪裡的營商環境優越,人才、資本、項目就會匯聚到哪兒,推動這個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以深圳為例,近年來持續發力優化營商環境,讓企業安心紮根。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深圳市累計共有商事主體327.8萬戶,每千人擁有商事主體247.3戶,創業密度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一。
  • 中關村再出新政 全方位服務海外人才創新創業
    《意見》),通過加強政策引導,為海創園賦能,全方位支持海外人才到中關村創新創業。《意見》從完善海創園工作體系、提升海創園服務能力、支持海創企業落地發展、拓寬海創項目融資渠道、支持優秀海外人才留京發展和優化海外人才創業環境6個方面,提出了共17項具體舉措。
  • 第十一屆中國·山東海內外高端人才交流會全方位展現山東人才發展...
    據介紹,本次大會堅持「面向高端、體現特色、突出實效」原則,精心策劃組織特色活動38項,涵蓋高峰論壇、政策推介、項目合作、技術交流等,全方位展現山東人才發展新環境。在高峰論壇方面,舉辦山東人才發展戰略論壇、省會經濟圈校企地合作論壇、青島國際人才創新創業高峰論壇、泰山產業發展新動能高峰論壇、山東師範大學青年學者東嶽論壇等,聚焦產業、人才、發展等話題,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為山東高質量發展梳理方向和路徑。在項目合作方面,堅持「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各地藉助「海洽會」平臺,組織技術交流、項目洽談等活動,推動人才項目落地。
  • 鄭州人才環境排名進入全國前十 近五年高校在校生數量持續增加
    創新創業環境,是創新創業賴以生長的土壤。在第十二屆啟迪創新論壇上,啟迪創新研究院公布了2020年中國城市創新創業環境評價研究報告。在2019年中國城市創新創業環境排名的榜單上,鄭州位列全國第17名,較2017年榜單提升1名。其中,在人才環境排名中,鄭州進入全國前十。
  • 廣州營商環境何以成「標杆」?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在營商環境評價涉及的18項指標中,廣州均獲評「標杆城市」。此外,「獲得電力」「跨境貿易」「辦理破產」「市場監管」4項指標,廣州均入選「最佳實踐」;「用地清單制」則入選「一省一案例」改革集萃。
  • 建海創平臺優化營商環境 攬天下英才促高質量發展
    今後公司除了引進AI智慧機器人系統研發中心等獲獎項目,還將在南寧建設臺灣科創園,進一步推動兩岸經貿發展。」   這是首個正式落戶南寧的第二屆中國南寧海(境)外人才創新創業大賽(以下簡稱「海創大賽」)獲獎項目,展現了近兩年南寧市著力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打造海創大賽這一重要招才引智平臺所取得的最新成果。
  • 廣州:海外人才歸國第一站,靠什麼吸引人才
    打好政策「組合拳」宜居樂土留人才廣州在人才政策上創舉頻出,為人才營造「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的成長環境。2019年,廣州市實施「廣聚英才計劃」,提出19項創新舉措,如開闢突出貢獻人才、高層次留學回國人才職稱評定「綠色通道」。
  • 全方位優化 優了什麼
    變化源自於井下作業分公司推行的全方位優化開源節流降本增效管理。這不同於單純的成本控制管理,而是劍指生產經營管理中的人、財、物,將開源節流降本增效措施進行得全方位、立體化、最優化。  管理創新帶來經營態勢向好。
  • 黑龍江:專利質量並重謀發展 優化創新與營商環境
    專利質量並重謀發展 優化創新與營商環境省知識產權局推進智慧財產權強省強化智慧財產權支撐作用2018年4月26日是第18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4月20日至26日,以「倡導創新文化尊重智慧財產權」為主題的智慧財產權宣傳周在全國同步開啟。
  • 不斷豐富和發展全方位對外開放實踐
    對外開放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是我國40多年改革開放創新實踐的經驗之一。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經濟特區40年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積累的寶貴經驗,其中重要一條就是「必須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不斷提高『引進來』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競爭力」。在新徵程上,我們要以此為遵循,不斷豐富和發展全方位對外開放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