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孩子們課後上幾個輔導班再正常不過。但在美國投資人看來,即便有新東方和好未來等企業赴美上市,但以After School撐起業務的中國教育公司看起來還是很新鮮。「這種教育模式對他們來說很少見,他們可能知道在中國,幼兒園、國際學校和考培是剛需,但我們這種課後英文培訓,又是素質教育的企業,他們很好奇。」
好奇背後隱藏了資本對企業的高期望。去年10月當瑞思學科英語登陸納斯達克之後,海外投資方給孫一丁不小的壓力,除了定期推送行業研究報告,還時常緊跟他出席的各種投資會議。「如果不把基本面做好,或者公司出現任何問題,他們會拿腳投票的。從這點上來講,上市並不是新高度。」原以為能停下來喘口氣的孫一丁,發現自己更忙了。
除了應對投資人,旺盛的市場需求無法忽略。在孫一丁2013年10月加入瑞思學科英語之前,這家青少兒英語培訓機構花了6年時間將「學科英語」和「美式教育」的概念推向市場。現在,STEAM等學科概念在普及,每年30萬學生赴美留學的趨勢讓家庭對子女英語培訓的需求猛增。在公立教育中得不到滿足的家長,轉而將線下培訓機構作為補充。
去年底,做了10年英語教育的瑞思開始布局美國高中和留學業務,收購香港高端留學機構領峰教育「The Edge」。儘管留學市場競爭激烈,已是一片紅海,但學員年紀在增長,家長從初中開始就在考慮是否要將孩子送出國,這促使他們不斷完善產品鏈,以留住市場。與美國高中合作研發新課程也出於同樣思路。「一方面,初中孩子的家長眼前選擇非常多,另一方面現在美國學校特別樂意接受國際生,他們並不缺錢,主要目的是擴大學生多樣性。許多美國高中都願意提供相關課程,去滿足學生多元化的需求。」
瑞思學科英語CEO孫一丁
儘管國內課後學英語的孩子越來越多,但K12英語培訓市場遠未達到飽和。根據諮詢公司Frost & Sullivan的調研顯示,2012年中國青少兒英語培訓在讀人數為1340萬人,而到2016年已達到1770萬人。其中7-12歲學生數量最多,達到920萬,平均增長率達到7.5%。
其中一線城市,K12英語教育滲透率最高達到20.4%,但平均來看中國整個市場滲透率才僅有8.4%。而同期相比,日本和韓國市場分別達到35.2%以及60.5%。
一波利好因素加持讓市場仍在持續擴張。個人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民辦教育利好政策出臺、家長對英語教育理念的轉變、二胎政策的放開,以及兒童英語學習開始時間的提前,讓整個青少兒英語培訓市場的複合增長率達到20%。而到2022年學英語數量約達到3100萬,每年將以23%的增速發展。
從Frost & Sullivan數據來看,目前在高端K12英語培訓市場上,瑞思以10.7%的份額排在行業第二的位置,英孚以略高的份額位列榜首。但目前市場競爭格局在發生變化,看到強勁需求的線上英語機構也成為入場的玩家。
他們還得到資本方的不斷加碼。VIPKID在去年8月完成了2億美元融資,今年1月噠噠英語宣布完成1億美元的C輪融資。但從網際網路公司成為教育企業,線上機構的路還很長。
如何盈利是其中的關鍵點。這點依託於線上產品的教學效果,如果續課率不好,無法控制成本,盈利則會成為奢望。孫一丁算了這樣一筆帳:以瑞思學科英語為例,瑞思的續課率達70%,平均一個孩子在瑞思學習3.3年以上,獲客成本就能控制好。但線上英語培訓機構,課程近一半費用要支付給線上師資,而剩下一部分得用於強勢營銷的市場推廣費。「企業發展最終需要利潤支撐,否則無法長久。」孫一丁對界面新聞評價道。
但他也肯定網際網路所具備的獨特優勢,比如市場觸角延伸廣,滿足中國家庭對口語和外教的部分需求。早在2015年,順應市場發展需求,瑞思上線Rise Up在線美國初中課程。去年底,Rise Up在線美國高中課程上線。
「無論線上線下,先要看課程體系和內容,是否符合孩子興趣或者關注點。7歲以下的孩子,純線上教學還是有問題,需要家長陪同。這點來看,線下的互動更能培養孩子演講演示能力、項目管理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
孫一丁認為制定短期、中期,和長期規劃很關鍵。而無論企業依託線上還是線下,搭建一套完善的課程體系始終是最重要的基礎架構。在學科建設上,堅持STEAM會是一個持續性方向。在英語學習之外,還有諸如編程、STEAM教育等需求,瑞思在嘗試引進和開發。「未來,我們希望自己不僅關注在英語培訓上,而是真正做成一個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