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GeneralEducation)源於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思想,起源於歐洲,成形在美國。通識教育是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的結合,包含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三方面的課程,培養出的學生既有廣博的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等各個學科的底蘊,又有深厚的本學科、本專業知識。在美國的芝加哥大學、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史丹福大學等著名學府,本科階段前兩年課程幾乎都是所謂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後兩年和研究生階段學的才是專業知識。在我國內地,通識教育近年來也因其獨到的優勢開始為人們所重視。2005年,復旦大學組建了包括哲學智慧與批判性思維等六大模塊在內的通識教育核心課程體系,力求幫助學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養、思想視野和精神感悟。
基於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對通識教育的積極作用感受頗深,並認為,當前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中普遍存在的單一學科傾向已嚴重製約了該專業的健康發展。而引入通識教育,將有助於拓寬學生的知識結構,強化學生的人文精神,將他們培養成素質全面的創新型人才。
受傳統的「培養專業化人才」思維的影響,我國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模式一直以來都比較單一。多數院校在研究生階段以前依然沿用傳統的美術繪畫教育方式,即圖式中心論的單一知識結構、技法逐次升級的重複教學,以及側重於表象資料收集的寫生式實踐環節。同時,由於學生們在進入大學前就確立了「專業設計人才」的發展目標,從社會、學校到其自身都對此形成了一種定式,美術以外的文化課程從高考前的應試訓練階段便有意無意被輕視。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了學生們的知識結構偏窄。顯然,這種人才培養模式不僅與藝術設計自身的發展規律相背離,更不利於培養素質全面、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創新型人才。
通識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打破傳統學科壁壘,實現文理互滲融通。這對於拓寬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突破現有人才培養模式的局限性,無疑有著極強的針對性。今天的藝術設計早已不再局限於傳統意義上的「設計」本體範疇,而是已經成為構建公共社會生活過程和提高人類生活品質的綜合手段,藝術設計專業與各學科在知識和能力方面的關係也日益融會貫通、相互遷移,逐步體現出複雜的跨學科特質。如果學生們能通過通識教育,在充分掌握藝術設計專業知識的同時,系統了解一些社會與人文、歷史與哲學、工程與技術、環境與生態等學科的知識,將有助於他們解決多種知識需求之間潛在的矛盾,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設計藝術,更加準確地把握設計對象。
藝術設計的創造力往往在瞬間發生,是在生動的知覺形象中對於世界真諦的一種頓悟。這需要平時的深厚積澱,而獨特的創意更來自於跨領域的廣博知識。西方美術史上,我們耳熟能詳的達文西、拉斐爾、米開朗基羅等人,既是偉大的藝術巨匠,同時也具有多個領域的深厚修養和造詣。從這個角度上講,擁有優秀創造力的人往往是「通才」,僅掌握單一技能的人則多半創意貧乏。因此,要培養一名創新型的藝術設計人才,決不能僅僅立足於本專業的土壤,藝術設計專業有必要與各學科充分結合起來,從更為廣闊的領域中汲取養分。而通識教育能夠讓學生們在自己的專業之外接觸到更多新鮮有益的知識,令他們的視野和思路變得開闊,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得到提升,並獲得更多的創作題材和創意思想,這對於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顯然是大有裨益的。
藝術設計是一個尤其需要人文精神的學科。優秀的創作者們往往會對一些事關安身立命的終極性問題進行廣泛和深層的思索,而優秀的設計作品則無不體現著人類思想的深度與力度。但在目前這種高度專業化的教育模式下,學生們被束縛於狹窄的學科劃分和自我定位之中,沒有機會、也沒有能力去了解和思考越出專業知識層面的某些超越性的問題,加上浮躁而功利的社會思潮的影響,他們可能連進行這種思索的願望都沒有。
藝術設計教育要為自己尋找出路,必須找回缺失的人文精神,而通識教育正是實現這一目的的最佳手段。通識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讓受教育者從廣闊的知識之海中汲取智慧的力量,養成獨立思考和敢於懷疑敢於批判的習慣。通過深入研讀先賢的經典,通識教育能夠讓學生領略作者思想的深邃,從而獲得心智的訓練和提升;通過了解歷史的變遷,通識教育可以引導學生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充分的反思;而通過了解不同知識的內在統一性和差別性,了解不同學科的智慧境界和思考方式,通識教育能夠讓學生對客觀對象進行更高境界的把握。可以想見,接受過這種通識教育訓練的學生,已經因其所擁有的人文精神,在通往優秀藝術家的道路上比別人先行了一大步。
另外,通識教育也是幫助學生們確立科學的內在價值尺度,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這對於他們今後的創作人生同樣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情。蔡元培先生說過,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與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的責任」。大學生正處於各種心理矛盾最普遍、最突出、最激烈、最難把握的時期,如果不能在此時幫助他們確立科學的內在價值尺度,形成健全的人格,他們所接受的專業教育和技能教育便喪失了最重要的前提。而通識教育能有效地賦予學生們強烈的使命感和博大的胸襟,將他們培養成健康、快樂、有完善人格的人,這將為他們在今後創作出積極健康的優秀作品奠定良好的基礎。(作者單位:湖北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