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用的電都是從哪裡來的?這些發電方式你都了解嗎!

2020-12-17 製造原理

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小馬哥。當高科技深入我們的生活,所有的一切都依賴電力能源。電的應用極其廣泛,電能被廣泛應用在動力、照明、冶金、化學、紡織、通信、廣播等各個領域,是科學技術發展、國民經濟飛躍的主要動力。當電還沒進入我們的生活時,靠一些煤油燈,蠟燭等方式照明。生產還是低效率的人工,正是電的使用,進入我們生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捷,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帶給了人文進步,加快了社會的發展。

目前世界上電能轉換大致就兩種,磁生電和太陽能發電。什麼是磁生電呢?一根閉合的導體,在磁場內切割磁力線就會產生電流。這個是英國的科學家法拉第發現的。下圖的D處加一個葉輪,葉輪不停轉動,導體在磁場內不斷切割磁力線,產生感應電流。

那什麼是太陽能發電呢?有個重要的東西叫做太陽能電池組件,這東西是用矽做成的半導體,陽光照射在上面,吸收後電池兩端產生異號的電荷。平均一塊太陽能電池組件能產生0.5伏的直流電,十塊太陽能電池組件能產生4V左右 的直流電,由於這種方式產生的電是直流電,要經過逆變器轉換為交流電,才可以投入使用。

光伏發電安全,可靠性高,壽命高(晶體矽電池壽命可長達20-35年),能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家庭光伏發電不僅自己可以用,用不完的電可以賣給電網。但是建設受環境限制,鋪設面積大,轉換率不高。國家大力扶持建設家庭光伏發電。

下面就來盤點一下其他幾種發電方式(都屬於磁生電)

利用水的勢能發電

常規水電站將水攔截至水庫或者攔截河流形成大壩,集中水流的落差(動能和重力勢能)形成水頭經過匯集後,調節水流的流量,並將它衝擊水輪機,帶動發電機,將集中的水能轉換為電能,再經變壓器、開關站和輸電線路等將電能輸入電網。水電站的建成,對庫區附近的生態產生了影響,庫區周圍的圍堤侵蝕,造成水土流失,水壩的建成在洪期,下遊人民不需要圍堤壩了,利弊皆有!

抽水儲能水電站

顧名思義,就是將水從低處的水庫抽到高處,再次發電。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到了晚上用電量減少,不少電站的發電量充裕,這時候利用多餘的電,將低處的水庫的水抽到上遊的水庫,將水以勢能的方式儲蓄。到了白天,繼續發電循環利用,將水從勢能轉化為電能。抽水儲能水電站的出現解決了用電峰谷不平衡的問題,從而發揮了「調峰填谷」的作用。是各國大力發展的對象。

潮汐發電

因為月球、太陽的引潮力以及地球自轉效應,產生了叫做「潮汐」的東西。在海灣或者感潮河口建築堤壩,閘口,水庫把海水圍起來。在漲潮時,把海水以勢能方式儲蓄,等到退潮時把海水以勢能的方式放出,衝擊水輪機,帶動發電機從而產生電。

潮汐水電站和常規水電站的原理相同,都需要一定的落差。有的潮汐水電站是單褲單向發電,就是在漲潮時或者退潮時發電。還有就是單庫雙向發電,在漲潮和退潮都可以發電。水庫外和水庫裡的水位差相同時便不行了。潮汐發電是一種清潔,不影響生態平衡的可再生的能源。得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

利用水的內能發電

水加熱時,水吸收熱量,使溫度升高,則內能增加,水分子的熱運動變激烈 ,水在變成水蒸氣時水的內能最大,從而推動汽輪機發電。

火電站/地熱發電

火力發電其實就是燒鍋爐,家裡燒開水的時候都會有水蒸氣,水蒸氣帶動汽輪機所連接的發電機進行發電。而火電站用的燃料是煤,天然氣之類的,還有就是用工業廢料做燃料,廢物利用。

地熱,其熱量來是地球內部的鈾,鉀,釷等放射物質衰變 所產生的熱能。主要表現在溫泉,沸泉,熱水河等。利用這些進行發電,地熱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清潔,可再生能源,在我國的西藏地熱資源佔據全國的80% 。著名的羊八井地熱田是我國正在開發的最大溼蒸汽田。火電站的建設不需要對環境需要很大的要求,在一些偏遠的地區建設對當地的供電提供了大力的幫助。

核電站

核電站的原料是鈾,鈾在一個大的「鍋爐」也就是反應堆中發生裂變,產生了大量的熱量。泵機把冷卻液輸到這個大「鍋爐」中,冷卻液加熱後被輸送到蒸汽發生器中,蒸汽發生器就是把熱水產生蒸汽。然後冷卻液繼續通過泵機輸送到鍋爐中。這個叫做一迴路。有一迴路就有二迴路啦,一迴路中的蒸汽發生器,產生蒸汽之後推動汽輪機,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

這就是二迴路。那麼還有沒有三迴路呢?肯定有了,二迴路中的蒸汽通過汽輪機後就被送到冷凝器冷卻,這時候用海水冷卻,之後冷凝成了水,然後被送到一迴路中的蒸汽發生器中繼續發生蒸汽。同時也帶中了電站廢棄的熱量。核發電站的發電量難調,那麼多餘的電量哪裡去了呢?這些多餘的電量就被送到抽水畜能水電站去了。所以抽水儲能水電站是核電站的「雙胞胎」兄弟。核電站對環境的汙染小,如果發生核洩漏,對周圍的地區造成毀滅性的傷害。

風能發電

風力發電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風葉,機箱,金屬架。風帶動風葉的旋轉,再通過加速器增加轉速,提高發電效率。風力發電是一種最具規模開發潛力的清潔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風遇到障礙物時會消耗其能量,風力發電機的建設都選在平坦的平原或者海上,在一些歐洲國家,海上風力發電機極其的流行,著名的「倫敦陣列」就是一個海上風力發電的項目。

電在我們的現代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能量,一個城市停電了,造成的經濟損失是不可估量的,我們現在用的電主要還是靠火力發電,火力發電主要是煤炭發電,煤炭的燃燒給空氣帶來了汙染,影響了當地居民的身體健康,煤炭的燃燒增快了溫室效應的發展,對周圍的生態發展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一些清潔能源發電效率並不高,所以節約用電,節約用水從我做起

相關焦點

  • 蘇喊「全臺中小學教室裝冷氣」,網問:電從哪裡來?用愛發電嗎?
    但是「蘇院長」是不是忽略了一個客觀事實——臺灣缺電,尤其是夏天用電高峰問題更為凸顯。如果全臺中小學全面裝冷氣,那麼:電從哪裡來?用愛發電嗎?還是插鼻孔發電?「人家只說裝冷氣,又沒說你可以吹」「以核養綠公投發起人」黃士修從用電角度分析表示,「人家只說裝冷氣,又沒說你可以吹」。
  • 臺當局給個說法:怎麼發電?電在哪裡?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同為臺灣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李敏的評論文章指出,核四經歷了多年的風風雨雨終於順利興建完成,距離發電只有一步之遙,真的要再花一筆錢將之拆除嗎?或者可以繼續利用相對小額的經費,維持核四廠的現狀,為來日臺灣能源的供給保留彈性。臺灣未來的電要從哪裡來?對於經濟的衝擊要如何面對?
  • 房車的用電從哪裡來,該如何用電?房車新手都關心的幾種用電方式
    我們知道房車生活都是在野外的,房車的用電從哪裡來,房車該如何用電?相信這是每一位房車車友們都會關心的話題。記得不久前還和大家介紹了房車途中如何接水的實用技能介紹,有很多朋友留言說想要我介紹一下房車供電介紹相關的文章。今天我就和大家來一起聊聊房車用電的話題。
  • 太陽能發電,一度電的成本竟高達...
    太陽能發電,一度電的成本竟高達......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咱們今天來聊聊光伏產業。&nbsp&nbsp&nbsp&nbsp咱現在家裡的電價是4毛9一度電,20年前更便宜。可是20年前,太陽能發電竟然要60塊錢一度電。按一個家庭一個月用100度電來算,60塊錢一度的太陽能發電,光是電錢就高達6000塊錢,絕對用不起啊。
  • 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 你真的了解嗎?
    戶用光伏網訊:1、什麼是「自發自用,餘電上網」?自發自用餘電上網是指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所發電力主要由電力用戶自己使用,多餘電量接入電網,它是分布式光伏發電的一種商業模式,對於這種運行模式光伏併網點設在用戶電錶的負載側,需要增加一塊光伏反送電量的計量電錶或者將電網用電電錶設置成雙向計量,用戶自己直接用掉的光伏電量,以節省電費的方式直接享受電網的銷售電價,反送電量單獨計量並以規定的上網電價進行結算。
  • 臺灣不會缺電?盧秀燕懟蔡英文:因為在用肺發電
    針對27日蔡英文參加「廢核大遊行」,重申臺灣不會缺電。盧秀燕怒轟,因為用了臺灣中部人的肺在發電,中火十部機組都是煤電,犧牲中部人的健康。盧秀燕指出,蔡英文說臺灣不會缺電,是因為民進黨禁掉核電以後,大量使用煤電跟火力發電,用的是臺灣中部人的肺在發電,所以對中部人來講太不公平了。她還強調,臺灣之所以不缺電,是因為用了臺灣中部人的肺在發電,中火十部機組都是煤電。
  • 臺灣不會缺電?盧秀燕怒轟蔡英文:是拿臺灣中部人的肺在發電
    針對27日蔡英文參加「廢核大遊行」,盧秀燕重申臺灣不會缺電。盧秀燕怒轟,因為用了臺灣中部人的肺在發電,中火十部機組都是煤電,犧牲中部人的健康。盧秀燕 視頻截圖盧秀燕指出,蔡英文說臺灣不會缺電,是因為民進黨禁掉核電以後,大量使用煤電跟火力發電,用的是臺灣中部人的肺在發電,所以對中部人來講太不公平了。
  • 你們用愛發電,我們用酒取暖
    當時集會的人群裡有人打出了橫幅「用愛發電大隊」。從此以後,用愛發電就成了大陸網友嘲笑臺灣人單純無知的笑柄,同類的還有「茶葉蛋」和「泡麵」這些梗。東北有句老話叫:笑話人,不如人。就在這幾天,寒冷的冬季裡,突然傳來一系列的消息:我國南方多個省份,包括湖南、江西和浙江都發生了拉閘限電的事。企業沒電,無法開工生產、路燈沒電,馬路一片漆黑、居民小區沒電,不能洗澡、開空調。
  • 用愛真的能發電?一文了解正確的操作方法
    正當科學家們激烈討論用愛發電可能性的時候,島上忽然又有人提出要通過鼻孔發電,建議直接把插頭插進鼻孔裡,這樣就不再需要發電廠了。這顯然不符合科學,於是有人拿她來P了一幅漫畫加以諷刺。用愛發電無非就是摩擦摩擦如此看來,用愛發電還是比較符合科學道理的。
  • 電是哪裡來的,電工必讀,零基礎學電工
    作為一名工廠電氣維修人員,首先要對電的形成有一個感性的認識。電是怎麼來的怎麼產生的,在這裡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電力需求不斷發展。電能的產生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過去的火力發電發發展成水力、風力、核能發電等多種供電方式,全面地滿足了工業和民用的用電需要。
  • 每年浪費100億度電!這些用不完的電,四川卻為何不給外省用?
    水電站本來可以用來發電,而由於各種原因沒有用於發電的水量,就是我們所說的棄水,這樣說,大家可能不明白,小編就再說得通俗一點,當水電站一天可以發100度電,而實際只發了90度電的時候,另外還有10度電的水,就只能白白地流走,這部分水就是棄水。
  • 發電機發電時,如沒有電器在用電,發出來的電都去哪裡了?
    發電機發電,假如沒有電器在用電,相當於負載這邊是開路的,也就是發電機線圈的並沒有形成迴路,沒有迴路是沒有電流的,根據電功率的定義,電功率P=電壓U*電流I,因為迴路沒有電流,所以電功率P=0,也就是沒有電功率輸出,相當於本質上並沒有發電,當然談不上損失了,請關注:容濟點火器
  • 【漲知識】高鐵用的電是什麼電?
    目前的出行方式對各位來說,高鐵無疑是最為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之一。 有關資料表明,時速350千米的高鐵每小時耗電9600度、時速250千米的高鐵每小時耗電4800度。一趟時速250千米的高鐵從北京到南京要花費4小時、耗費近2萬度電!可以供某「一晚低至一度電」的空調開上55年。
  • 三峽大壩一天能產4.38億度電,過剩的電能竟然是用這個方法解決
    大家應該都知道,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電能都來自於發電廠,發電廠通過輸電網和配電網的分配運輸將電能傳遞至千家萬戶中。目前呢,我國主要的發電方式以煤礦火力發電、水力發電以及核電三種方式為主。要說到三峽最大的功能,自然是緩解洪流以及水力發電。三峽大壩產生的電能是非常高的,不僅可以滿足周邊城市的用電需求,還可以解決更遠城市的用電需求問題。這個發電的工程量可謂是令人佩服不已!那麼三峽大壩一天到底能產多少度電?讓我們來大致算一算,發電量計算公式為:年發電量=裝機容量×工作時間。
  • 根據能量守恆:發電站發出來的電沒人用時,電能到哪裡去了?
    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有這個問題,每天用電都高峰和低谷,因此發電站如果要滿足高峰時候用電功率,那麼低谷這些電又去哪裡了?假如只滿足低谷,那麼高峰時容量不夠!其實這個話題中會涉及三個非常有趣的問題,下面來做個簡單分析。低谷時多發的電去哪裡了?
  • 有人說光伏發電是垃圾電 你怎麼看?
    近10年來全球太陽能光伏電池年產量增長約6倍年均增長50%以上。2010年全球太陽能光伏電池年產量1600萬千瓦其中我國年產量1000萬千瓦。併網光伏電站和與建築結合的分布式併網光伏發電系統是光伏發電的主要利用方式。2010年全球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接近4000萬千瓦主要應用市場在德國、西班牙、日本、義大利其中德國2010年新增裝機容量700萬千瓦。
  • 我的世界:我的太陽能發電機,黑夜白天都能發電,星際探險發電篇
    在《我的世界》移動端的新模式星際探險中,生存的重中之重就是發電,沒有電萬事皆休,有電能夠創造無限可能。但是還是有很多的朋友不知道如何選擇發電機,如何有效利用發電機,導致電量不夠用。本期的內容就教大家如何最大化用這個太陽能發電機!
  • 真愛臺灣,用愛發電?
    供電燈號變成黑色的後果無非兩種:一是區域限電,也就是會提前通知你一聲,什麼時候你家會停電;第二種就是不通知你直接拉閘,也許你正在洗澡或做飯的時候,突然就停了電,那就悲劇了。只要一提到臺灣缺電,就有個百用不厭的梗:用愛發電——臺灣部分「環保人士」發明的黑科技。
  • 發電機發出的電,最後飛到哪裡去了?
    能源對我們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人類文明不斷發展的重要基礎部分。電就是其中之一,我們無時無刻都在消耗著它們。眾所周知,電有兩種形式,大自然的電是不可利用的,還有一種就是人工發電(大部分是通過發電機形式)。
  • 探索各種發電方式有感
    各種發電方式,如火力發電、水力發電、風力發電、核能發電、太陽能發電和固體發電等,它的發展都是從發電原理的創建,經過發電實驗的證實,進而設計高效率的發電機。發電機是把除電能以外的各種形式的能量轉換成電能的機器。最早產生於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由德國工程師西門子於1866年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