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新聞發布,敏感問題的輿論引導,目的在於回應廣大人民群眾的關切,釋疑解惑,凝心聚力。如果缺乏政治意識和責任擔當,在發布和引導時只說一些觀點正確、四平八穩的話,於大局無益,效果肯定也好不了;能否正視矛盾、直面問題,按時度效的要求主動發聲、善於發聲,才是體現政府信息發布部門和媒體「段位」的重要標誌。
全國政協原新聞發言人趙啟正主張:敏感問題如果不答,那還需要新聞發布會嗎?至於怎麼回答,這得看發言人的水平,但絕不能說謊。
「壞警察」突然顯得多了,是進步還是倒退?
遇到警察查驗身份時的「正確姿勢」
近期,從「雷洋案」,到蘭州警察「打屁股」事件,再到深圳兩女孩逛街因未帶身份證遭強制傳喚……平均幾天一起負面新聞,讓警察的形象在輿論場裡受到衝擊,有人甚至認為警民關係似乎跌到了2008年楊佳襲警案以來的低谷。
6月21日,微信公眾號「長安劍」不避問題,發表一篇文章《「壞警察」突然顯得多了,是進步還是倒退?》。這個政法系統以民間身份辦的微信公眾號認為:警察通常處在社會矛盾的前沿,是與老百姓「打交道」最多、「衝突」也最為直接的群體,容易成為公眾不滿的直接承受者。「壞警察」顯得多了,不一定多在數量,其實是輿論環境更開放、監督環境更好、老百姓法治意識更強的折射。
兩女孩在深圳街頭被低素質警察傳喚並遭遇羞辱後,網民議論紛紛:今後是否還有義務配合警察查驗身份證?「長安劍」在另一篇文章《告訴你遇到警察查驗身份時的「正確姿勢」》,詳解警察在哪些場合可以查驗身份證;如果拒絕配合警察查驗,可能會被帶至公安機關繼續盤問;但民警執行盤查任務時,應當著制式服裝,或出示人民警察證,並向被盤查人敬禮並告知。在法律規定的情形外的查驗,特別是在警察拒絕出示執法證件的情況下,公民有權暫予拒絕,可以撥打110核實後,再予配合。
如何修復警民互信?「長安劍」寄希望於法治,公安執法規範化,公民履行對社會治安的配合義務,雙方形成共識默契和良性互動。
「文革」不能也不會捲土重來
2016年是「文化大革命」發動50年。5月17日零時剛過,歷史上啟動「文革」的「五一六通知」通過的次日,《人民日報》「兩微一端」全線發動,發布《人民日報》和《環球時報》兩篇的評論。《人民日報》文章鄭重表態:《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徹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具有不可動搖的科學性和權威性。《環球時報》補充說:十年浩劫給中國發展造成了嚴重損失,也讓許多中國人留下了永久的人生傷痛。那份集體記憶無法抹去。今天可以再說一遍,「文革」不能也不會捲土重來。
與此同時,《人民日報》提醒說:《歷史決議》把「文化大革命」時期同作為政治運動的「文化大革命」區分開來,把「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理論與實踐同這十年的整個歷史區分開來。要堅決防範和抵制圍繞「文革」問題來自「左」的和右的幹擾,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要毫不動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這兩篇評論在子夜的微信「朋友圈」被刷屏。黨報發聲後,網上有關「文革」的爭議迅速降溫。
慶安火車站槍擊事件是訪民遭遇截訪?
全面放開「二孩」表明計劃生育國策失敗?
防止抄寫黨章淪為「精緻的形式主義」
2015年5月,黑龍江慶安火車站發生槍擊事件,中年男子徐純合帶著老母親和兩個孩子坐火車,與警察發生衝突,被一槍斃命。網傳徐純合是訪民,一家老小來北京上訪,在火車站遭遇基層幹部截訪,才與警察發生衝突。一些網民對截訪這件事頗有看法,認為底層民眾生計無著,權益受到侵犯才會上訪,截訪堵塞了下情上達的通道,會導致矛盾激化。網上極端言論常借上訪問題攻擊社會制度,導致民生問題政治化。
有關部門拖了12天,才通過中央電視臺公布火車站現場監控視頻。從視頻看,徐純合屬酒後肇事,其行為已威脅到公眾安全。然而,與公布現場視頻同樣緊迫的,是第一時間曬出徐純合一家的火車票。如果他們買的是到北京的火車票,上訪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實際情形是,他們買的是到遼寧金州的火車票,走親戚。黑龍江人不可能到鄰省上訪,只要曬出火車票,訪民被截訪的謠言就不攻自破,還原為一個普通的中年男人,一些網民的心態會平和很多。
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後,有人據此否定中國的計劃生育國策,並把曾經支持計劃生育的官員和學者拿出來「批判」一番。《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放開二孩,聽清輿論真問題》,提出:「放開二孩」是對之前人口政策作出的創造性延續與改革。制定政策理應保持適應性與靈活性,踏準經濟社會發展的鼓點與節奏。人口結構深刻變化、老齡少子日益嚴峻,調整人口政策是應有之義,這是一種「適應性改革」。在這個問題上翻舊帳,甚至以今非古,只會加劇社會撕裂、模糊歷史認識。
有些突發事件,需要就事論事,還原事實真相;有些敏感問題,需要向公眾解釋現代社會治理的複雜性,消除幹部和群眾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謹防上升到制度層面而被過度解讀。與此同時,也要警惕政治問題、意識形態問題庸俗化。
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部分基層黨組織在網上發起了手抄黨章接力活動,個別地方出現了「新婚之夜抄黨章」這樣的新聞。《解放軍報》發表評論《防止抄寫黨章淪為「精緻的形式主義」》指出,抄寫黨章的形式有助於加深對黨章的理解,加強黨性修養;然而如果只動筆而不「走心」,微信「朋友圈」裡只為了「曬字」而不見行動的「真章」,就會把這一初衷很好的活動搞變味。「抄」的目的在於學、在於悟,要在「走心」中重溫「初心」。《人民日報》在一篇評論中也曾經談道:形式主義是最大的政治不正確,尤其在新媒體時代,一個地方的形式主義,很可能在網上被「上綱上線」,最後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天安門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遠保留下去?
「APEC藍」,美好而短暫,過了這一陣就沒了。
中央領導同志在新聞發布和媒體應對方面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經典案例。1980年8月,鄧小平會見義大利記者法拉奇,回答了毛澤東身後中國向何處去等尖銳問題。
法拉奇問:天安門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遠保留下去?鄧小平回答:永遠要保留下去。儘管毛主席過去有段時間也犯了錯誤,但他終究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拿他的功和過來說,錯誤畢竟是第二位的。他為中國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殺的。從我們中國人民的感情來說,我們永遠把他作為我們黨和國家的締造者來紀念。
法拉奇問:中國人民在講起「四人幫」時,把很多錯誤都歸咎於「四人幫」,說的是「四人幫」,但他們伸出的卻是五個手指。鄧小平回答:毛主席的錯誤和林彪、「四人幫」問題的性質是不同的。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時間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從危機中把黨和國家挽救過來……
2014年11月,APEC峰會在北京召開。有人說,現在北京的藍天是「APEC藍」,美好而短暫,過了這一陣就沒了。習近平主席在歡迎宴會致辭時主動說起「APEC藍」,表示「希望並相信通過不懈的努力,讓『APEC』藍能夠保持下去」。中國政府和人民正在全力進行汙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國都能夠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讓孩子們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之中,這也是中國夢中很重要的內容。
這就把一個社會議論的話題,變成了中國治理環境汙染的政策宣示,令人振奮。
(作者系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秘書長)
【時局】三年13個省14次更換黨委書記透露啥信號?
【獨家發布】祝華新:輿情背後的利益調整和溝通協商
【輿情聚焦】上海垃圾異地傾倒蘇州太湖 這個梁子該怎麼解
【輿情聚焦】從仙桃到肇慶 垃圾焚燒廠難題當真無解?
【輿情觀察】比汛情更兇猛 官方如何抵擋謠言來襲
【時局】布局換屆 多省黨委班子密集調整有何玄機
來源|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微信公號,獨家內容轉載請註明出處以及作者
見習編輯|傅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