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諫言:拋棄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告訴她「你還小不懂」

2020-07-09 每日知一點


《無限》諫言:拋棄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告訴她「你還小不懂」

作家蔣方舟曾說:「孩子和成人的世界,比例是不一樣的。」

正是這種差異,常常造成父母和孩子處於兩個不同的世界,他們雖然有交流,並且期望能融入對方的世界,但卻始終無法做到真正地融合。

而在這部影片中,給我感觸最深刻的,就是對原生家庭中關於愛、關於傷害這個問題的思考。

因為父母和子女,所處世界的比例是不同的,造成了對愛的感知上的不同,從而產生更深傷害的一種反思。

《無限》諫言:拋棄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告訴她「你還小不懂」

影片中,女主角無限在讀小學時,父母離婚了,後來爸爸將另一個女人燻阿姨帶回家同居了。

媽媽告訴無限:「你還小,很多事情你還不懂。」以此簡單粗暴的方式,解釋了父母之間離婚的原因。

父母常常覺得,孩子還小,許多事情即使和他們解釋了,他們也是無法理解的,與其如此,那不如先不說。

但是,作為孩子也是這麼想的嗎?

顯然,並不是。

所以,無限才聲嘶力竭地喊道:

「既然不懂,那你跟我說再多也沒用呀。」

《無限》諫言:拋棄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告訴她「你還小不懂」

母親的搪塞,站在孩子的視角上來看,不過是父母在做決定的時候,從來就只考慮到了他們自己,而孩子則只能被動地接受傷害。

父母、孩子之間不同的世界比例,導致他們看待問題的視角不同,這是引發傷害最根本的原因。

儘管後來,父親努力地修補這段關係,想讓女兒能夠融入新家,想拉近女兒和繼母之間的關係;而繼母燻阿姨,也在努力地用自己的方式對無限好。

但此時,無限滿腦子想的,卻是早點長大,離開這個令自己無能無力的家。

《無限》諫言:拋棄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告訴她「你還小不懂」

這是為什麼?

因為父母總以為,給予孩子新的愛之後,就能夠抹平過去造成的傷害。父母總以為,孩子還小,他們的忘性很大。

我們卻忘了傷害引發的情緒,是對記憶的強化和鞏固。

所以,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說:「小時候的事情,我基本沒什麼印象,但是被xxx傷害的那次,不知道為什麼印象特別深。」

戰略上的避重就輕,只會讓戰術變得捉襟見肘而已。

《無限》諫言:拋棄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告訴她「你還小不懂」

主人公無限真正想要的,是父母對她的想法能給予尊重,能停下來聽一聽她想說的話,而不是一味地以她還小,就讓她成為結果的承受者。

無法理解對方真實的需求,便以自己的方式強加關愛,只不過是隔靴搔癢——無濟於事的行為。

誠然,這世上從來沒有什麼真正的感同身受。

正因如此,所以更需要我們能做到的,是尊重,尤其是對於孩子。

而這卻常常是我們最忽略的一點。

《無限》諫言:拋棄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告訴她「你還小不懂」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位網友的分享,說他自己小時候,經常受到媽媽當眾的指責。

媽媽對他的愛是無疑的,從不捨得真正的懲罰他。但在媽媽的認知裡,孩子只有當眾批評,才能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幫助孩子改過自新。

然而,站在孩子的角度上,他卻說,寧願當初媽媽在背後拿小皮鞭狠狠抽他一頓,也不願意當眾被媽媽責罵。

媽媽總以為「你還小,不懂我的苦心。」無意間卻給孩子留下了一生難忘的傷害。

知名主持人華少在《我們長大了》節目裡說過:

「教育小孩時,不要因為動機的合法性,就忽略途徑的正確性。」

《無限》諫言:拋棄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告訴她「你還小不懂」

不要低估一個孩子對這個世界的理解能力,每一個孩子都是在渴望長大的「小大人」。

要想獲取孩子的理解,同樣需要以尊重的方式,來進行對等的溝通。

突然想起小的時候,每當我興致勃勃地想參與到家庭的討論中時,爸爸總是一句:「你還小,大人的事情不用你操心。」

一盆冷水澆下來,就真的什麼也不想要說了。

漸漸地越長大,越發現,若非必要,也沒有了參與的興致,好像這句「大人的事情不用你操心」,就這樣深刻地烙印在了心上,無法抹去。

《無限》諫言:拋棄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告訴她「你還小不懂」

無形中,父母最喜歡用的這把「你還小」的保護傘,成為了阻擋掉孩子靠近大人世界的「城牆」。我們在牆內,孩子在牆外。

失落久了,孩子會返回自己的世界,也把我們阻擋在他們世界的牆外。

如果我們反過來想一想,就可以發現:你還小的另一面,不就叫做你在長大;你還不懂的另一面,不正稱為你在逐漸懂事嘛!

溝通兩個世界最好的「橋梁」,從來不是「你還小」由我保護的承諾,而是對彼此的尊重。

尊重孩子心底的聲音,是軟化彼此之間的稜角,最有效的途徑。

對於親子之間,最讓人「心寒」的一種行為,大家覺得是哪種呢?歡迎一起分享~

—END—

*作者簡介:每日知一點,堅持寫作踐行者,以溫暖之筆,解讀複雜人生,應對生活中各種微妙的關係。

相關焦點

  • 毀掉一個孩子,只要「拋棄」他兩次就可以了
    電影《約翰》裡有一個17個月大的小男孩約翰。他看見媽媽就號啕大哭,還故意迴避媽媽。對於約翰而言,父母的短暫離開就像是對他的「拋棄」,讓他在陌生的環境產生恐懼,而這種幾乎感受不能消逝。當父母認為「孩子還小,什麼也不懂」的時候,孩子卻把所有的依賴都給了父母。只有在父母身上才能找到愛和安全感,所以與父母的短暫分離就像告別一樣,會有被「拋棄」的感覺。
  • 不懂還亂教!家長不懂數學啟蒙方式,「害」孩子題都讀不懂
    有許多家長,從孩子小學一年級起,甚至從幼兒園大班起,就摩拳擦掌,開始為孩子進行數學輔導。殊不知,有許多家長,根本不懂數學啟蒙的方式,最後,他那套錯誤的「理論」,害得孩子連數學題都讀不懂!一起看上圖,這是前一段時間,網上熱評的一個事件,一個二年級的小女生哭訴,她就是背不會乘法口訣,記不住三五是多少?看孩子委屈的表情,家長們,您可曾意識到,家長的數學啟蒙方式如果錯誤,那麼,孩子就會從小畏懼數學,害怕數學,討厭數學,不光口訣背不會,任何數學題擺到面前,都將是一頭霧水,無從下筆?
  • 怒看《不完美的她》,現實中那些拋棄孩子的女人們
    第二天我問她的時候,她突然紅著眼,哽咽著給我講了一下前面的劇情,尤其是講到穆蓮生在她的母親和繼父去大海邊玩時,她懂事地給穆靜說「只要媽媽開心,我就開心」,還假裝聽見大海的聲音,同事幾次哽咽,差點崩潰大哭,她讓我自己去看這部電視劇,就叫《不完美的她》,周迅、趙雅芝等明星主演的。
  • 「我女兒還小,」你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孩子太小
    你嫌性教育太早,壞人卻覺得年幼的孩子剛剛好!近日,一位老師分享的自己與學生家長的一段聊天記錄引發熱議。「老師,我女兒還小,希望您做老師的不要教給她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傷害和絕望讓她看不到一絲生的希望,兩次自殺未遂後,2018年6月,她從8樓一躍而下,結束了她本應如花綻放一樣的生命……一個花一般美好的姑娘,靜悄悄地來,又決絕地走.......太多孩子受到傷害了。
  • 遲到的叛逆期,你的同齡人總是在拋棄你
    媽媽告訴我,她的媽媽不同意她倆的戀愛,嫌男生家太遠,擔心她。其實距離沒多遠,還在一個省,只是不在一座城。坐火車好像是四、五個小時,開車也就兩個小時。距離沒多遠,可是父母的擔心總會有的。在他們眼裡,孩子可能無法處理好另一個家庭的複雜關係。害怕孩子受委屈,害怕孩子過得不好,害怕自己無法幫襯孩子。那個時候,她和她媽媽吵架了,兩個人誰都不理誰。她媽媽希望我勸一勸她,讓她好好考慮,最好是分手不再聯繫。
  • 判斷一個女人喜不喜歡你,她花你錢的方式會告訴你
    如果女人對男人產生感情的時候,她往往會很靦腆,不會直接的告訴男人她的內心想法,而是通過其他的舉動來引起男人的注意,如果男人不拒絕,她大概也猜到男人對她沒有反感,她會實施自己的的下一步計劃。02其次看女人花錢的方式。
  • 孩子還小,別再用警察的方式嚇唬孩子,容易讓孩子產生心理陰影
    孩子的想像力非常豐富,還分不清楚現實和幻想的世界。孩子不僅信了,同時,他也害怕了、恐懼了。因為怕,所以乖。孩子暫時聽話了,而你的代價是讓孩子心裡不斷積累的恐懼和害怕,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這些,孩子並不能說出口,只能壓抑在心裡。我把這些不良的教育方式大概分成了三個類型:鬼怪式嚇唬、拋棄式嚇唬和謊言式哄騙。
  • 一個殘酷的實驗告訴你,孩子為什麼膽子小
    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情景:其他小朋友都在熱熱鬧鬧地玩滑梯,只有你家孩子抱著你的大腿不放,越勸越往後躲;一見到陌生人就不敢出聲,回答別人的話,聲音小得像蚊子一樣;從來不敢一個人睡覺,一定要開著燈,還要媽媽抱著才能安心睡著……
  • 最好的情緒管理,是你無限的愛和溫柔——一隻熊告訴你的事
    賽娜鼠小巧玲瓏,時而任性時而乖巧,還有一點恰到好處的扭捏,就是那種能讓你恨不得把全世界捧在她面前的小女兒姿態。,每一個眼神都是戲,她微低著頭,皺著眉,眼神一轉,讀者的心都化成水了啊。西蒙不見了讓你傷心,那我們就再做一個西蒙;你有想問又猶豫的困惑,我就耐心的多問幾次;你介意我沒有你的照片,我們就穿上美美的裙子去拍……這是大多數家長做不到的,浮事繁忙,我們很容易就會忽視孩子的情緒,以為關心衣食冷暖成績幾何就是關心孩子了,我們沒有心情像艾特熊一樣時時關注賽娜鼠的情緒,我們也沒有大把的時間陪伴孩子
  • 心理學告訴你,為什么女人越用力愛著一個男人,越容易被他拋棄
    說實話,畢竟對於女人來說,感性有時候很難去戰勝理性,因為女人真愛一個人的時候,往往會觸動前些天瀏覽朋友圈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了新來的實習生小李的朋友圈。她發了很長的一段文字來,總之就是要表達一個意思:我被渣男給拋棄了。
  • 「貼片」和「蘑菇釘」哪種方式補胎最好?維修師傅告訴你實情
    本文概要:「貼片」和「蘑菇釘」哪種方式補胎最好?維修師傅告訴你實情汽車由多個零件組合而成,發動機是作為整車的核心部件,如果沒有它,車無法正常運行。輪胎是一輛車的支撐物,如果沒有它,汽車照樣無法正常前行。
  • 孩子過了「語言敏感期」說話還不利索?因為你還不懂用「媽媽腔」
    她的孩子已經三歲了,說話還是不利索,只會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簡單的語句。作為孩子的家長小張一家很是著急。急忙跑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孩子健康,沒什麼問題。但是小張很奇怪,沒什麼問題,為什麼自家的孩子過了語言敏感期了說話還是不利索。醫生解答說:"可能是你們教孩子說話的方式不對。你們平常是怎麼教孩子說話的呢?"
  • 我的孩子一歲半還不會說話,從焦慮到接受,我的心路無私告訴你
    導讀:我的孩子一歲半還不會說話,從焦慮到接受,我的心路無私告訴你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我女兒還小,別教她亂七八糟的東西!」抱歉,戀童癖可不這麼想
    「老師,我女兒還小,希望您做老師的不要教給她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孩子還小,但壞人不會嫌孩子小。正確的適時的給孩子性教育,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保護孩子的方式。甚至口袋裡還裝了一堆糖,告訴他們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糖果,不要隨意和陌生人走,更不要隨意去幫助陌生人。
  • 廢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長大
    那麼,究竟如何才能得當安排孩子的學習生活呢?今天,我們邀請到了侯老師,來給大家分享她的育兒心經。其實,孩子們的學習時間還真不是那麼好安排的。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其實不光是孩子,我們自己也愛玩,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玩和學習給對立起來。我們都知道,玩中學現在很火,許多課程都在嘗試用遊戲化的方式帶入學習。
  • 給孩子最好的,不如告訴孩子——他值得最好的
    我的朋友曾經告訴我一個關於她認識的女老闆的真實故事。這個女老闆有一年換車,看中了一輛價值百萬的奔馳,其實對於她的經濟能力來說,買這樣一輛車完全是九牛一毛。但她遲遲不敢下手,等她終於鼓足勇氣買了,又戰戰兢兢的不敢開。
  • 只要肯努力,工作不會拋棄你!這個道理還有多少人不懂?
    「只要肯努力,工作一定不會拋棄我。」出自《這就是生活》中,女主葉小白的臺詞。當時聽到這句話時,內心隨之顫動了一下,好像哪裡被擊中了。我們總是害怕被拋棄,做著各種努力和討好。但是,當你被拋棄時,似乎連招呼都沒和你打過。
  • 毀掉一個孩子最有效的方式,是對他/她「過度保護」!
    Professor有一個做培訓老師的朋友,前幾天她跟我吐槽,有天早上她一進教室,就看到一個二年級的小男孩,對著送他上學的外公拳打腳踢。這個孩子平時見了老師不問好,學習的時候更是恣意馬虎,還曾一臉自豪地說自己打過爸爸媽媽、外公外婆、爺爺奶奶。
  • 請別拋棄那個懂事的女友,她愛你比愛自己更多,只是還不習慣依賴
    有這樣一種姑娘,她很懂事,也很乖,她不會生氣,也不喜歡麻煩別人,她很善良,也很好。如果這樣一個姑娘做你的女友,剛開始你以為是上天給你最好的禮物,但當在一起久了,你卻會選擇分手,因為你以為她愛自己比愛你更多。可是回想過去的種種,你有真正的了解她嗎?
  • 我都懷孕了,你還要拋棄我?男:我哪知道這是誰的孩子
    兩個人在一起最幸福的時刻,恐怕就是女友說你要當爸爸了這句話的那一刻。當然,事無絕對。或許有的人聽到有孩子要當爸爸的時刻,高興得合不攏嘴。但也有的人或許認為這將成為一個負擔。你不要急著反對,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更別說這麼多的人類了。有了孩子之後,女生可能會變得更勞苦一些,但是大多數會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感覺此刻非常的幸福,再辛苦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