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課程預告|黃秀峰:鄉村教師如何用好網際網路教育工具?

2020-09-04 21世紀教育研究院

從慕課風靡到疫情席捲,網際網路技術帶來了新教學場景,也對全球教育者和學習者的信息素養、網際網路工具運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單一的線下課堂讓渡了一部分教育場景給網際網路,要求學生和教師的角色不斷進行轉變,學生可以使用網際網路等多元化的工具進行自主學習,教師成為更加關鍵的引導者。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運用網際網路和新媒體等工具,同時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聚焦於幫助學生解決個性化的學習挑戰。

針對當下老師們學習和分享網際網路教育工具的需求,我們採用「學習任務單+錄播視頻+直播答疑」翻轉學習的形式幫助老師們學習網際網路教育工具的使用,並在本周四(6月18日)以及下周一(6月22日)晚七點,邀請成都一扇窗公益服務中心教研主任黃秀峰老師與大家進行答疑、互動。歡迎各位鄉村教師及教育工作者們參與。

主講人:黃秀峰,成都一扇窗公益服務中心教研主任,網絡素養課程設計師。

直播方式:CCTalk

課程號:81510312

6月18日 常見網際網路學習工具的使用

6月22日 利用網際網路工具備課

掃描上方海報二維碼,報名參與。

希望在交流之前知道更多實用乾貨?歡迎點擊錄播課視頻,了解前期課程:

《常見網際網路學習工具的使用》

https://www.cctalk.com/v/15223916809996

《利用網際網路工具高效備課》

https://www.cctalk.com/v/15227482212864

「田埂花開」計劃

時代中國「田埂花開」計劃於2018年9月啟動,從師資培養與硬體設施完善兩方面入手,持續推動鄉村藝術素質教育進步。在師資培養方面,「田埂花開」計劃每年輸送一批具備專業背景的志願者老師在學校的管理下開展為期1年的美育、體育教學。並且通過在地教師孵化計劃培訓在地教師,系統提升在地音體美教師的教學水平;在硬體設施完善方面:「田埂花開」計劃以粵東、粵西、粵北為起點,在全國範圍內為鄉村學校捐建多功能藝術室和運動場,為音體美課程的開展提供硬體保障。

在地教師孵化是「田埂花開」計劃的三大板塊之一。該計劃旨在通過孵化鄉村音體美教師為鄉村學校培育一支穩定的音體美師資力量,以改善鄉村學生的素質教育現狀。該計劃主要由調研、線上課程、線下課程、後期跟蹤支持、教師發展支持等工作組成,希望通過系統的能力提升培訓及長久支持來為鄉村音體美教師的成長助力。

×

相關焦點

  • 線上課程預告|徐莉:鄉村教育振興,教師如何直面問題、有所作為?
    體育在學校教育中仍處於邊緣、弱勢地位,鄉村學校的美育和體育工作尤為薄弱。促進鄉村學校的美育、體育工作,需要統籌整合資源,為鄉村學校提供包括課程教學、教師隊伍建設在內的、多方位、可持續的定向精準幫扶。主講人:徐莉,知名兒童課程設計師,21世紀教育研究院課程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武昌實驗小學教師,第二屆全人教育獎提名獎獲得者,首屆荊楚教育名家,楚天卓越教師。著有《未來課程想像力》《沒有指責和羞辱的教育》《能說的,都不痛》等。
  • 教師成長新路徑:用網際網路手段帶鄉村教育「彎道超車」
    「現在鄉村的教室都蓋得不錯了,最大的不均衡是在教師資源上。因為條件艱苦,沒有優秀教師能長期在鄉村學校待下去。」在國務院參事、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湯敏看來,對鄉村教育來說,比硬體投入更重要的,是對教師的培訓。提高貧困鄉村的教育質量,核心在於老師。而對於青年教師,特別是新教師來說,師資培訓是最需要的。
  • 網際網路賦能鄉村教師
    她帶著五年級3個班168名學生上語文課,還帶著全校800多名學生上生命教育課。除了直播上課,她還持續地給孩子和家長推薦優質課程,包括教育部門組織優秀教師錄製的優質課程,還有一些公益組織推薦的優質課程,像社會教學課程、美術課程。「依託網際網路我們進行了豐富多彩的網絡教學活動,讓孩子們宅在家裡也不覺得無聊和枯燥,每天對網絡學習充滿了新的期待。」王莉莉說。
  • 第二屆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西部鄉村教師分論壇」線上成功舉辦
    如果讓鄉村教師獲得成長,是鄉村教育可持續的重要課題。8月23日下午,「西部鄉村教師」分論壇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舉行。本次西部鄉村教師分論壇的主題是「聯合起來探索教師成長新路徑」,由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北京師範大學、滬江互加計劃共同承辦,洋蔥學院協辦。
  • 「網際網路+」時代如何轉換英語教師角色
    教育網際網路與英語教師的未來從電化教學到網絡教學,我們要讓信息技術為英語教學所用技術形態改變不了教育的本質,但是技術對教育的促進和轉化無法否認,老師們要學會善用技術為自己服務,實現自身角色的轉換。如何實現教師角色的轉換?
  • 線上教育運營小白 如何用創客匠人做好在線教育招生 轉化?
    而疫情進一步推動了用戶對在線教育的需求,預計到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用戶將達到3.51億人。  在巨大的風口下,講師、教培機構紛紛突圍,為教育市場帶來新的生機。很多教培機構開始思考:在市場繁榮、政策利好的局勢下,如何繼續撬動網際網路教育的經濟槓桿,在知識服務領域實現深度發展?
  • 「網際網路+鄉村學校少年宮」,讓鄉村教育扶貧不是「一陣風」
    ,運用多媒體和網際網路技術,把鄉村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和教師能力提升的課程變為遠程課程;讓支教不僅僅在寒暑假才能進行,讓線上線下都成為志願服務陣地。 如今,「網際網路+鄉村學校少年宮」共建項目已經成為共青團扶貧實踐20個典型案例之一。這個項目具體如何開展?效果究竟如何?《福建青年》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
  • 直播預告 |「田埂花開」計劃在地教師孵化2020年培訓線下課程(潮州站)
    2020年6月期間,在地教師孵化線上課程為超過6300人次的鄉村音體美老師提供了6次、不少於24學時的在線課程;7月13日清遠站和7月27日河源站的線下課程,為每位參與現場培訓的鄉村教師提供了超過40個學時的學習交流。
  • 教師如何用好課堂上的信息化「神器」
    「本來是用白板做課件,結果自己玩得忘了下班。」微博上有老師這樣留言。記者注意到,不少學校還組織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深度融合的相關培訓,帶動教師「實操」設備。在一次論壇上,希沃教育研究院院長胡婷玉透露,包括希沃白板在內的希沃教育信息化的設備已覆蓋全國160萬個教室,服務教師數量達770萬人。
  • 「放飛夢想」鄉村航空科普項目2020暑期線上教師培訓成功舉辦
    為提升培訓的整體效果,為期六天的線上培訓課程中採用了直播大群授課、小群指導、線上自習室拓展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幫助教師們了解航模基礎理論、學習簡單航模製作與調試、提升航模教學的授課能力、深刻思考航空科普教育的重要意義以及對學生科學精神培養的潛在價值。
  • 線上課程預告 | 讓藝術、體育成為兒童的興趣和習慣
    體育在學校教育中仍處於邊緣、弱勢地位,鄉村學校的美育和體育工作尤為薄弱。針對老師們的問題和需求,在上周三(6月3日)徐莉老師與逾千名鄉村老師們一同探討改進鄉村美育、體育教學的可能性後,本周三(6月10日)晚19點,國培指導教師丁瑾貽(體育)、深圳音樂名師邱怡(音樂)和藝術課程專家龔瑜(美術)將繼續與老師們共同探討,如何讓藝術、體育成為兒童的興趣和習慣。
  • 波音「放飛夢想」鄉村航空科普項目2020暑期線上教師培訓成功舉辦
    來自甘肅、貴州、重慶、湖南、河南、河北、黑龍江、江西、四川、新疆10個省份的38名新加入項目的鄉村教師參加了本次活動。為提升培訓的整體效果,為期六天的線上培訓課程中採用了直播大群授課、小群指導、線上自習室拓展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幫助教師們了解航模基礎理論、學習簡單航模製作與調試、提升航模教學的授課能力、深刻思考航空科普教育的重要意義以及對學生科學精神培養的潛在價值。
  • 如何解決鄉村教育困境?教育大咖支招「鄉村教師發展」
    偏遠地區優質教師資源匱乏「我高中的英文老師英文講得特別好,我一下就喜歡上了這個老師,也是因為喜歡這個老師,我決定把英文作為我的主課來修。老師對學生人生發展的影響是很大的,在農村更是如此。」會上,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講述了自己學生時代受英語教師影響而決心學英語的故事。
  • 教師節獻禮|教育行業如何藉助網際網路乘風破浪
    2020年是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各地區院校正深入開展教育行業最終的突破。利用教育信息化技術手段逐漸迭代升級的智慧校園,在此升級環節中,院校將逐漸優化管理能力、教學水平,推動家校的互動交流。 網際網路大數據相對於大家來講事實上是一個工具,它的出現將加深線上教育對孩子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會變得越來越強勁。
  • 線上課程教學如何改進升級
    具體而言,線上課程教學具有6個特點:環境網絡化。線上網絡化學習環境,交互方式不再是面對面的人際交互,驅動方式不再是教師現場組織,學習工具變為機器、平臺、軟體。沒有教師直接連續的關注,沒有同伴的行為參照,學生具有獨立性,靠學習任務驅動,主要跟電腦電視打交道。在這種環境下,線上教學要重新定位,重構邏輯,轉換動力。
  • 網際網路+教育:線上教育新平臺
    在線教育的優勢也很明顯:不受時間、空間、年齡和地域的限制,節約成本;便於學生查漏補缺;個性化教育;充分利用教師資源;平等化;課程內容優質等等。線上教學的變化有很多,過去在學校上課學習,回家做作業,現在完全可以在家裡學習;甚至,今後知識的學習已不再是學校教育最重要的部分,學生在網絡上、家裡、都可以獲得知識。
  • 重要|第六屆「網際網路+教育」創新周隆重開幕
    他介紹到,網絡化的課程已經在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量的老師、大量的教育已經到了線上,不只是基礎教育,也包括大學教育。武漢封城第二天,網易有道就推出免費在線課程,一個多月之後報名學生超過1000萬,數據顯示,參與網課最多的是中小學生。同時,疫情中中國大學MOOC平臺最高日活躍用戶數達到1400萬。
  • 直播預告 |「田埂花開」計劃在地教師孵化2020年培訓線下課程(河源站)
    在6月期間,在地教師孵化線上課程為超過6300人次的鄉村音體美老師提供了6次、不少於24學時的在線課程。7月13日,在地教師孵化線下課程(清遠站)啟動,為期5天的封閉式培訓中,來自廣東鄉村的音樂、體育和美術老師與「田埂花開」計劃導師組圍繞學科概念、學科融合和課程設計等主題,分學科開展超過40個學時的學習交流。
  • 專家學者話鄉村教育:關鍵在鄉村教師 用科技助力教育均衡
    主辦方供圖中新網北京8月19日電 (記者 冉文娟)「麥田裡的守望者」「燃燈者」等是人們對鄉村教師的詩意比喻,也展現了鄉村教師在鄉村振興、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而現實中,一些偏遠和貧困地區教師「招不來、留不住、用不好」的現象突出,掣肘鄉村教育發展。
  • 俞敏洪:鄉村教育要想好起來,鄉村教師必須先好起來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表示,鄉村教育的關鍵在教師,未來新東方做公益有兩條路徑,一是通過現代科技將優質內容輸送到鄉村;二是集中優質資源對鄉村教師進行培訓。「鄉村教育要想真正好起來的話,鄉村教師必須要先好起來。」俞敏洪說,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陪伴,網絡教育水平再高,也沒法達到陪伴的目的。有血有肉、有情懷、有水平的教師陪著孩子成長絕對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