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賦能鄉村教師

2020-09-03 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

3年前的教師節,50歲的鄉村教師王莉莉通過網絡,參加了鄉村青年教師社會支持公益計劃,開啟了她的網絡學習之路。

「30多年來,我身上的標籤就是村小老師,隨著年齡增長,我的標籤變成了老教師。我想,我的一生就這樣平平淡淡地度過了。然而讓我沒有想到的是,第一次觸網學習,完全改變了我,讓我的人生有了全新的開始。」

8月23日,在第二屆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上,王莉莉分享了她3年的「網際網路+」歷程。尤其在今年疫情期間,她在網上開直播,給學生上課,給家長薦課,從容應對。

但她也看到,面對線上教學,很多教師手忙腳亂。對於鄉村學校來說,提高教師在線教學能力,提升師生的信息素養,任重道遠。

從鄉村教師到網絡星師

「在線教育,想說愛你不容易。」觸網3年之後,王莉莉感嘆道。她深知在線課堂與傳統課堂不同,要上好網課,鄉村教師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疫情期間,王莉莉一個人承擔了學校3個班的教學任務,她是五年級的語文老師,但學校另外兩個班的語文老師是代課老師,對網絡教學經驗幾乎為零。

她帶著五年級3個班168名學生上語文課,還帶著全校800多名學生上生命教育課。除了直播上課,她還持續地給孩子和家長推薦優質課程,包括教育部門組織優秀教師錄製的優質課程,還有一些公益組織推薦的優質課程,像社會教學課程、美術課程。

「依託網際網路我們進行了豐富多彩的網絡教學活動,讓孩子們宅在家裡也不覺得無聊和枯燥,每天對網絡學習充滿了新的期待。」王莉莉說。

在進行了3個月的線上學習和兩個月的線下學習之後,王莉莉帶的3個班在期末全鄉調研考試中分別獲得了第一名、第二名和第四名的好成績。

「我從沒想過能在網上給那麼多孩子上課。」王莉莉說,「50歲再出發,3年網際網路深度參與,我的角色也在不斷變化。」

她覺得2017年加入鄉村青年教師社會支持公益計劃(「青椒計劃」)為她開啟了人生第二春。在學習的同時,她還帶學生們參與了美麗鄉村網絡公益課程。

「線上線下密切配合,極大豐富了村小的課程資源,緩解了鄉村學校缺少音樂、美術專業教師的不足。網際網路教育帶給學生優質課程資源的持續陪伴,這是改變村小孩子的巨大力量。」王莉莉說。

2018年,她又成為彩虹花公益網絡課程主教團隊的一員,參與課程運營。「一路走來,我深深體會到網絡素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事。」

鄉村教育的痛點

事實上,像王莉莉一樣在網絡教學中找到「第二春」的鄉村教師現在還不多。對於鄉村學校來說,在線教育在實際應用中還是面臨很多問題,有不少痛點。

教學中,王莉莉發現,鄉村的網絡課程資源還是比較單一,大多數是學科的教學資源。另一方面,在國家公共課堂平臺上有很多資源,但很多鄉村老師不知道怎麼用。疫情期間,從國家到地方、學校和個人都開發了各種課程,資源很充足,但是缺乏整合。面對海量的信息,老師和學生不會選擇,不知道到底要用哪些資源,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其實這些現象的背後,主要是教師及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極其匱乏。」王莉莉指出。

華中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教授王繼新對戰疫期間中小學在線教育進行了調研,他發現,鄉村學生對於在線學習的意願最強烈,但對在線學習的滿意度低於城市學生。

「這說明城市的在線教學的組織管理和效果比農村好,而農村學生通過這種形式的學習感覺新穎,也開了眼界,所以意願更強,但城市的在線教育質量更好。」王繼新分析。

他的調研報告顯示,近八成學校組織了在線教師培訓,但城鄉學校差異顯著。20.3%的鄉村教師表示學校或教育主管部門並未組織相關培訓,在線教學開展全憑教師自己探索,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在線教學的效果。

鄉村教師成長新路徑

近年來,國家對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的教育信息化建設投入加大,很多農村學校安裝了電視、寬帶,配備了電腦等信息化設施。

但在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主席、國務院參事湯敏看來,這種投入主要還是硬體投入,對於鄉村來說,更重要的是軟體的投入,對教師的培訓。

他認為,鄉村教育過去都是一個老師教、底下學生學,這樣永遠改變不了教育不公平、鄉村學校缺乏優質老師的狀況,教育信息化可以對此有所改變。未來可以嘗試校內校外結合、線上線下結合,讓鄉村教育實現彎道超車。

這對鄉村教師的信息化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時代如何發展,教師永遠是第一位,如果教師不變,所有的夢想都很難實現。」 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東壩學區綜合保障服務中心主任鞏原宏說。

他曾經任教的小學是寄宿制,教師業餘時間很少,只能通過網絡學習,一些線上培訓課程幫助了他成長。

「我們希望提高教師網際網路教學水平。」 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苗青提出,教育培訓項目應該致力於打造更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教師成長平臺。可以通過跨界合作的方式不斷調動更多教育專業資源,打造一個有創新社會力量參與的模式,引領鄉村教師的培訓從服務式向體驗式,再向共創共建式轉型。

重慶市彭水縣教委關工委副主任萬建民表示從這種模式受到啟發,在當地選了一所比較好的學校,找了一些教師製作課程資源,把這些資源給鄉村學校使用,效果很不錯。在此基礎上在村小大面積推廣雙師教學,並以片區為單位,集中開展教師培訓。此外,全縣選派了300多名教師參與「青椒計劃」。

「時代正經歷著劇變,鄉村教師也不應該再是落後的代言人,不再僅僅是堅守和陪伴者,而應該成為這個時代最好的連結者,讓更多的鄉村孩子因為我們的改變而改變。」王莉莉很喜歡這句話,她希望在鄉村網絡教學中,迎來更多同行者。

(□ 《民生周刊》記者 羅燕)

相關焦點

  • 招募中||西部鄉村財商賦能計劃
    成立8年多以來,服務已經累計覆蓋67個城市,服務了近300萬名的兒童及青少年,我們希望到2020年,能服務1000萬兒童和青少年。 百特教育的使命:經濟賦能兒童及青少年,提升他們經濟自立自理的能力,促進社會公平。
  • 米樂網空中課堂發揮技術優勢 賦能鄉村教育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米樂網最新資訊 > 正文 米樂網空中課堂發揮技術優勢 賦能鄉村教育
  • 國內外專家聚焦鄉村教師成長與發展 為鄉村教育賦能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於8月18日在北京舉行「麥田守望者:鄉村教師的成長與發展」研討會,著名學者、教育專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匯聚一堂,從各自的經驗和視角出發,通過主題發言、高峰對話等形式,就鄉村教師發展、鄉村學校的變革與展望、科技如何促進鄉村教育發展等熱點議題展開多維視角的分享與討論,沉澱指導實踐的解決方案
  • 中國鄉村賦能工程昌樂喬官站啟動大會召開
    他說,中國鄉村賦能工程昌樂喬官站的啟動,是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舉措,也是喬官農村電子商務工作的一座裡程碑。近年來,全縣上下深刻把握「三個模式」內涵,用好濰坊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平臺,努力探索提升「三個模式」的「昌樂實踐」,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良好開局。
  • 教師成長新路徑:用網際網路手段帶鄉村教育「彎道超車」
    「現在鄉村的教室都蓋得不錯了,最大的不均衡是在教師資源上。因為條件艱苦,沒有優秀教師能長期在鄉村學校待下去。」在國務院參事、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湯敏看來,對鄉村教育來說,比硬體投入更重要的,是對教師的培訓。提高貧困鄉村的教育質量,核心在於老師。而對於青年教師,特別是新教師來說,師資培訓是最需要的。
  • 新東方舉辦鄉村教師成長與發展研討會 攜手國內外專家賦能鄉村教育
    、鄉村學校的變革與展望、科技如何促進鄉村教育發展等熱點議題展開多維視角的分享與討論,沉澱指導實踐的解決方案,共同賦能鄉村教師,推動鄉村教育更好地發展。黑龍江省黑河市嫩江縣九三管理局第一中學英語教師尹葆祺通過現場連線,講述了一位青年教師在邊遠地區10年的教學實踐中的所見所感所思。尹葆祺反映,學生基礎差、學校硬體設施相對落後、教師教學方法滯後、家長和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是他面臨的主要困境和挑戰,儘管如此,他紮根一線的信念依然堅定,希望把在外學到的知識與孩子們分享,「我會堅守這裡,繼續把這件小事做下去」,同時期待能獲得更多的資源支持和培訓機會。
  • 博世X佰特公益賦能甘肅鄉村學校,為1200名學生提供「財商教育賦能包」
    西部鄉村財商賦能計劃項目啟動會暨第一期教師培訓順利開展由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資助,佰特公益開展的
  • 新東方舉辦鄉村教師成長發展研討會 攜手國內外專家賦能鄉村教育
    發展好鄉村教育,是我國社會發展、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振興鄉村教育,鄉村教師是力量所在,希望所在。近年來,我國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不斷進展,鄉村教師待遇整體上得到改善,但在教學質量、教育創新等方面,與城市仍存在較大差距,一些偏遠和貧困地區教師「招不來、留不住、用不好」的現象突出,鄉村教育「軟環境」建設仍面臨困境。 鄉村教師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全社會的參與。
  • 【鄉村振興】山南鎮:產權改革賦能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山南鎮:產權改革賦能鄉村振興 2020-12-17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凱迪拉克「小獅子計劃」助力鄉村教師勇敢開始
    「小獅子計劃」是由凱迪拉克品牌聯合互+計劃、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共同發起的助力鄉村教師公益項目。項目旨在通過公眾募集和定向捐贈獎勵金來支持並激勵這些主動學習、積極參加網際網路+教學的優秀鄉村教師,讓鄉村教師的賦能成為可能,助力改善鄉村網絡教育。
  • 賦能鄉村振興 第八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將於9月在河北肅寧舉辦
    原標題:賦能鄉村振興 第八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將於9月在河北肅寧舉辦   8月30日,第八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辦。
  • 安丘市:走出鄉村振興新路子 ,電商「賦能」鄉村「富農」_快訊_宏觀...
    破解增收瓶頸 助力農戶和村集體增收在安丘市輝渠鎮黃石板坡村,一袋袋優質輝渠小米正在被鄉村賦能工作人員裝上車,不久之後這些產品將通過鄉村賦能電商平臺出現在市內某樓盤的活動中,作為優質禮品贈送給購房者,與此同時,小米銷售的大部分利潤,還將返還給黃石板坡村,作為村集體的一項增收。
  • 發展特色農業旅遊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原標題:發展特色農業旅遊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紅薯長在哪裡?紅薯怎麼挖?怎樣的紅薯才好吃?」三興鎮恆暉大農業的紅薯地裡,傳來孩子們的陣陣提問聲。
  • 中國業內專家探討鄉村民宿賦能鄉村振興
    中國業內專家探討鄉村民宿賦能鄉村振興 2020-10-11 19:14:57 李澤 攝   中新網大同10月11日電 (楊佩佩 馬靜波)第六屆全國民宿大會11日在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舉辦,中國各界業內人士提出鄉村民宿賦能鄉村振興。  中國旅遊協會副秘書長佘小殷表示,在剛結束的中秋國慶長假期間,中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民宿成為文旅復甦和振興的重要力量。
  • 平江縣安定學區:暑期培訓為鄉村教師賦能增慧
    紅網嶽陽8月31日訊(通訊員 餘民強 張娓先)「做最好的自己,創更好的鄉村教育。建議老師們每天三問:我為學校(學生)做了什麼有價值的事?我是否全身心投入了工作?我是否在創新地工作?」本次培訓以教師師德師風為主題,旨在為教師教育情懷、職業自信賦能增慧。培訓內容有專題講座、學區教育發展報告、縣教育局領導講話。「守望初心」,老局長提出新希望。培訓班邀請平江縣教育局原局長吳定輝為全體教師做了「守望初心」的專題講座。
  • 下不來,留不住,教不好...鄉村青年教師問題,終於有解了
    它如何做到用科技賦能幾十萬鄉村青年教師,進而惠及更廣大的鄉村孩子?《中國教育報》的報導為您揭曉。「青椒計劃」用網際網路+的方式賦能鄉村教師,很好地滿足鄉村青年教師規範化、系統化、科學化的培訓需求,特別是偏遠鄉村教師利用網際網路參與學習、交流的需求,探索出了一個低成本、大規模、可持續、可複製的教育扶智新模式。
  • AI賦能教師 創新變革教育
    AI賦能教師 創新變革教育 2020-12-11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濱州市濱城區首家「鄉村賦能學院」在楊柳雪不忘初心黨性教育基地...
    中宏網山東12月23日電 12月22日上午,濱州職業學院第三年齡大學與濱城區楊柳雪鎮人民政府合作「鄉村賦能學院」籤約揭牌儀式,在楊柳雪不忘初心黨性教育基地隆重舉行。荊曉玲在致辭中指出:濱州職業學院第三年齡大學將以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立學習型社會為宗旨,秉持以學員為中心,以社區居民需求為導向,為居民提供優質的文化藝術、運動康復、農業技術等教育服務,學院將與楊柳雪鎮政府一起,把楊柳雪「鄉村賦能學院」建設成為居民學習知識、健身娛樂、修身養性、提升技能的精神家園。
  • 消弭「數字鴻溝」,共享「數字紅利」|智慧課堂為鄉村小規模學校賦能
    消弭「數字鴻溝」,共享「數字紅利」|智慧課堂為鄉村小規模學校賦能 2020-12-16 14:44:21   來源:財經頻道
  • 智課教育翟少成出席2019中國網際網路大會,聚焦B端inside賦能
    才能利用科技賦能老師、賦能學生,進而為整個教育行業賦能。」線上線下相結合以學習者為中心2019年第一季度網際網路教育事業的活躍用戶人數達3.7億人,環比增長13.93%,同比增長22.1%,用戶規模較上一季度顯著擴大增速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