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電商YOHO!,再開線下店「YOHO!BLU」

2020-12-22 億歐網

億歐曾多次報導過的YOHO!,就在幾天前,一年一度的潮流盛會YOHOOD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辦,不同於往年,此次潮流展特設了兩大板塊:「THE WORLD」和「RISING CHINA」。除此以外,在保留之前展會極受大家歡迎的潮流互動、潮流文化論壇、以及mars潮流市集等區域,這次的嘉年華還開設了更多全新的領域以及板塊,新加了藝術和潮玩的板塊,同時還有街舞、電子菸和滑板比賽等,讓此次展會的內容更加豐富。

如今,除了以《YOHO!潮流志》、《YOHO!GIRL》,潮流互動社區「YOHO!NOW」、潮流生活指南「MARS」構成的媒體平臺。去年YOHO!集團在南京新街口開出一家超過5000平米的大型線下店YOHO!STORE,完成了從一本潮流雜誌到媒體+新零售的豐富業務矩陣。而今年9 月底,YOHO!又將在上海開第一家新銳原創潮牌集成店YOHO!BLU,進一步拓展YOHO!的線下布局,落地新零售場景。

據了解,YOHO!BLU是繼YOHO!STORE後,YOHO! 推出的第二個線下店品牌。YOHO!BLU規劃面積為150㎡-500㎡,計劃打造一個全渠道的零售模型,目的是要孵化新銳、原創設計師品牌。

對於開YOHO!BLU的原因,梁超表示YOHO!STORE更多承載的是這個城市潮流中心的概念,把潮流的內容人群和文化聚集起來,即「365天的潮流內容載體」。現在的城市都有很多的商圈,很多人日常可能是在這個商圈裡面會有很多的消費和逛的行為,所以我們就開發了YOHO!BLU,它對我們內部來講是毛細血管的店,裡面也會有貨品、內容、活動,但是跟大店還是會有區別,但不管是大的YOHO!STORE還是小面積的YOHO!BLU都希望成為內容和人群的聚合地。YOHO!的新零售線下設施應該是一個潮流內容、潮流人群和潮流文化的集散地,而不同於其他零售業單純的售賣東西。

據億歐了解,YOHO!BLU計劃快速拓展到一二三線城市,預計未來3年開出約150家門店。

YOHO!BLU與YOHO!STORE大體相似,商品只佔日常運營的50%,剩下的50%更多的是內容布局,即通過商品組合、活動體驗來吸引消費者。

落地門店,梁超是希望為潮流人士提供「棲息地」,在歐美、日本等潮流文化已十分成熟的國家,原宿為代表的城市區域自發地變為潮流人士交流和生活場景,因此YOHO!也在思考,是否可以在中國打造每個城市的潮流中心。

根據CIC公司對中國服裝市場計算,中國服裝市場迅速增長,由2011年的人民幣7966億元增加至2015年的人民幣14150億元,期內複合年增長率為15.4%,2020年將達27543億元。香港貿易發展局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成人服裝市場規模約11444億元,預計到2019年,市場規模將會達到13,704億元。這裡面很難將「年輕人服裝」分割計算,但可以估算的是其中市場將是千億級。

面對廣袤的市場前景,如何帶動消費是關鍵,對於YOHO!而言,其最大優勢在於對潮流群體上下遊心智影響。經過十餘年發展,YOHO!在原有雜誌、新媒體業務上還與外部自媒體組建矩陣,通過自有零售業務幫助媒體實現變現同時組建更廣泛媒體聯盟,YOHO!STORE與YOHOOD等線下場景將承擔多元化影響與教育工作。

梁超表示,YOHO!多年心智經營可以讓上遊品牌商忠實相信YOHO!是潮流文化消費宣傳陣地,而對下遊,YOHO!也將成為潮流文化風向標,既影響懂潮流的人也讓不懂潮流的人能以YOHO!為對標。

相關焦點

  • 《服裝時報》對話 YOHO 有貨副總裁鈕叢笑:不聲不響 非著名電商
    現在的 B2C 電商都屬於廣告類電商,不做廣告的電商就會被人排除在族譜之外。我們不投鋪天蓋地的廣告。潮流社區、微博是我們主打的戰場,是我們獲得顧客的地方,線下體驗店也是我們獲得客戶的地方,所以我們不去爭網絡廣告,不做別人投3000萬,我就投5000萬的事。我們把投廣告這些錢拿來精耕細作到客戶的服務上,比如包裝箱改進。
  • 模式創新 Yoho!有貨的差異化之路
    2007年5月,yoho.cn 順勢推出,這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年輕人潮流社區。  隨著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加之公司擁有的品牌資源,2008年公司的重點也從最初的時尚雜誌業務轉向了電子商務領域。截止目前已經有超過兩百家的國內國際潮流品牌進駐「有貨」平臺,其中包括香港頂級潮流集團I.T 旗下的IZZUE、5CM,以及G-SHOCK、JASONWOOD、Vans、美特斯邦威、手錶品牌STAUER、LACOSTE(鱷魚)等知名企業。目前 Yoho!有貨已經是國內最大的潮流品牌的購物商城。
  • YOHO!梁超的潮流周末
    到2008年底,綜合類電商開始進入寡頭格局,但諸如唯品會、蘑菇街、聚美優品等專注細分領域的垂直電商紛紛成立,以凡客為首的電商品牌也在迅速成長。「為什麼我們當年會想要做到電商?這並非是靈光一閃。」梁超對記者談到。在每一期《YOHO!潮流志》雜誌面世後,雜誌社都會收到很多用戶的郵件,諮詢雜誌上潮流單品的購買方式和搭配意見。
  • 去線下販賣潮流文化,YOHO!的「中國裡原宿」生意經
    販賣潮流文化的另一大渠道則是它的發家業務——媒體。2005年,趕在一批國外時尚雜誌進入中國之前誕生的《YOHO!潮流志》,憑藉著先發優勢拿到了潮流領域的話語權。聚集起人群後,YOHO!又在2008年順勢做了電商。在當時,YOHO!和很多電商同行一樣,認為線上是效率更高的渠道,不過到2013年前後,YOHO!
  • 五月天阿信與不二良潮流品牌 STAYREAL 入駐 Yoho!有貨
    北京2011年8月18日電 /美通社亞洲/ -- 近日,國內較大的潮流品牌購物商城 Yoho!有貨在品牌合作上又有新的動作,臺灣人氣組合五月天主唱阿信與其好友不二良共同設計的潮流品牌 STAYREAL 正式入駐 Yoho!有貨。追求最新潮流趨勢的潮人們今後將可以通過 Yoho!
  • 為了做生產潮流內容的生意 YOHO!開了家「便利店」
    的第三家線下體驗店「有貨MKT(需求面積:400-800平方米)」在上海K11購物藝術中心B2層開業。 未來,AT by mars還會不定期舉辦以品牌展示為主的裝置展覽和 mars 用戶線下聚會。   此外,體驗區域內還設置了定製服務、線下二手市場等多個項目,務求讓潮流愛好者們能夠在店內獲得更多互動。   計劃明年拓展10到20家門店   不同於一般電商和零售企業的成長邏輯,14年前,YOHO!
  • YOHO!開了第一家線下實體店 潮牌也開始嘗試新零售了
    它創立於2005年,是一個潮流文化傳播平臺。4年後,YOHO!BUY(下稱「有貨」)依託於YOHO!社區應運而生,成為一家面向全球年輕人的潮流品牌B2C電商。據YOHO!集團副總裁鈕叢笑介紹,有貨App目前用戶規模達1500萬,以16-35歲人群為主,其日活為30萬,月營收為3個億,毛利率在30%。事實上有貨早就已經把目光放到了線下。
  • 從雜誌到線下店,YOHO!迭代新零售商業模式
    騰訊科技訊(孫宏超)9月6日消息,近日國內潮流電商公司YOHO!宣布即將試營業新零售線下店YOHO!
  • 「網際網路+」訓練營No.2:小米、春水堂、駱駝、有貨……妖孽電商...
    他說,天貓2008年剛上線時主推淘品牌,到了2011年主推傳統線下品牌了,駱駝就借勢而上,曾經在當時獲得過一年上幾百次聚划算的平臺支持;而到了2014年,他提醒說,天貓的政策開始傾向於雅詩蘭黛這類國際大牌。
  • 無界融合:日食記、一條、YOHO…等線上平臺跨界線下開實體店
    日食記門店圖   圖片來源:餐飲視覺研究室   分析:日食記這次線上線下布局,由線上打開電商的銷售渠道,同時線下以綜合體驗店的方式出現。而龐大的粉絲群體,也是線下門店的重要鋪墊。   另外,一條將線下店視為線上平臺新的獲客渠道。因為與線上巨額推廣相比,線下門店是另一個更為高效的流量池入口,而且還是精準的,因為購物中心本身就是一個客群篩選器。
  • YOHO!有貨推原創設計品牌 潮流電商怎麼做?
    作為潮流分眾電商,YOHO!有貨針對潮流族群消費者的特徵,鎖定大眾主流以外的「長尾市場」,逐漸闖出一個小圈子的天地,並以「媒體+電商+社區+線下活動」的組合形式形成了以潮流為核心的行業壁壘。其中,線下活動指的是YOHOOD潮流新品嘉年華展會。據了解,在今年展會所參與的品牌中,除大眾所熟知的國際知名潮牌、明星潮牌外,還包含超過半數的國內原創設計師品牌。YOHO!
  • YOHO!有貨:一家潮流媒體如何成功玩轉電商?
    下面讓我們看看,一家潮流媒體是如何成功玩轉電商的?初期:從社區分化出電商和早期的許多家電商一樣,YOHO!有貨也是從社區中分化出來的,類似的還有軍事戶外用品電商鐵血網、母嬰電商紅孩子等等。這類電商的特點一般都針對特定人群來賣東西,也就是我們說的分眾電商。
  • YOHO!有貨穩中求變:潮流電商的輕與重
    而另一方面,相比同樣躋身於泛潮流創意領域、卻更偏向於集合內容的小電商網站,YOHO!有貨也已經於2013年設置了配套健全的新倉。一直以來以潮人為目標群體的分眾電商YOHO!有貨,似乎很難被劃分為輕量級或是重量級。
  • 長青旗艦YOHO!有貨 :被潮流高地屏蔽的價格戰
    人人上市後,其作為上市公司體系的一部分錯失擴張機會,再難刷新排位榜單,最終成為人人及時止損的第二個不得已。不僅如此,細數近年來燒錢的地方,打車大戰也並未冷卻多時,跨境電商熱所帶來的進口品牌對於渠道不惜割肉也要降價已有微詞。涉及衣、食、住、行的網際網路服務領域越發依賴於雄厚的資本支撐。對於國內市場,價格戰從未消失並且正日趨波瀾壯闊,每一片領域都變得寸土寸金。
  • YOHO!STORE如何用場景+內容重構新零售 「輸出」更多潮流文化
    無疑是中國潮流領域最大聚集陣地,這個擁有1500萬用戶,月活超過200萬的潮流文化平臺經過12年逐漸發展出了「媒體+零售+活動」三大板塊業務,致力成為中國潮流生態圈的領導者。從內容到電商再到落地生活場景,2017年10月開業的YOHO!STORE(需求面積:5000-8000平方米)又將成為集團矩陣業務,更是備受行業關注。
  • 聯合YOHO!,《Dazed》雜誌中文版來了
    記者|張馨予潮流人士們等了兩年多,英國潮流時尚雜誌《Dazed》中文版終於又要來了。中國潮流產業集團YOHO!未能正式發行的《Dazed China》雜誌 圖片來源:微博如今《Dazed》再推中文版,合作方變成了以潮流媒體和電商發家的YOHO!集團。 YOHO!創始人梁超2005年推出《YOHO!潮流志》雜誌,4年後又推出了潮流電商YOHO!BUY有貨,2017年YOHO!在南京新街口推出首個線下實體店YOHO!
  • 年銷售20億後,YOHO!STORE如何「賣出」更多潮流文化?
    無疑是中國潮流領域最大聚集陣地,這個擁有1500萬用戶,月活超過200萬的潮流文化平臺經過12年逐漸發展出了「媒體+零售+活動」三大板塊業務,致力成為中國潮流生態圈的領導者。從內容到電商再到落地生活場景,2017年10月開業的YOHO!STORE也將成為集團矩陣業務,億歐針對YOHO!在零售及未來發展方向做了深入探討。探店YOHO!
  • YOHO!鈕叢笑:有貨不只是賣貨 而是成為潮流中心
    這是日前在「有貨潮流新品節」開幕當天,面對記者關於「眾多電商巨頭紛紛布局潮流專區,有貨怎麼看待這件事」的疑問,YOHO!集團副總裁鈕叢笑給出的解答。  在潮流領域深耕細作12年時間的YOHO!,一直著眼於潮流領域進行全產業布局,2005年從一本雜誌起家,目前已經全面覆蓋了媒體、社區、電商、嘉年華等多元化業務,其中已經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在線潮流販售平臺的有貨,在2016年的銷售額更是突破了20億,而本月YOHO! 還將在南京新街口試營業新零售線下店YOHO!STORE,YOHO!正在逐步打造集「媒體+零售+活動」為一體的潮流生態圈。
  • 識潮App買手店靠譜嗎 識潮和有貨哪個好
    現在有不少潮流單品的app,畢竟現在玩潮牌的人還是蠻多的,那麼識潮app買手店靠譜嗎?識潮賣的是假貨嗎?識潮和有貨哪個靠譜呢?識潮app正不正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關於識潮app的相關信息。識潮買手店靠譜嗎識潮上面有的時候經常有活動,商品的價位很低,但是小編覺得真要判定貨品真假當然要以實物來考證,價格也是一個參考標準。
  • YOHO!有貨試水O2O展會 55%潮牌通過線上銷售
    9月28日消息,2014年初秋,一邊是中國最大的電商平臺在美國紐交所上市,一邊則是潮流分眾電商在上海舉辦O2O展會。  在中概股電商吸引了全世界眼球的同時,細分品類的電商也正在悄然快速生長。一個是代表了過去十年中國的大電商平臺,另一個展示的卻是潮流時尚與網際網路的深度結合。  9月20日-21日,由國內潮流品牌集團YO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