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入語
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詩中有一句「商人重利輕離別,前夜浮梁買茶去」,說明了商人的一個特點重利輕意。在中國古代,商人的地位並不是很高,其主要原因在於商人本身,他們為了謀取巨大價值,經常坑害百姓,壓榨百姓的價值,這種行為會遭到鄙視。
放在如今的社會,商人重利輕義的行為依舊存在,或者說更甚。有些商人為了謀取利益,不惜犧牲他人的健康和安全,賺了很多黑心錢,這種商人應該被打擊。如原三鹿奶粉董事長田文華女士,此人為謀取更大利益,在奶粉造假,用不合格產品代替的行為,在當時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三鹿奶粉事件發生在2008年,那一年在中國發生了很多大事件,有奧運會,有汶川大地震,當然還有引起社會普遍關注的三鹿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對嬰兒的影響巨大,三十多萬嬰兒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如今這些受害者依然沒有擺脫當年對他們造成的痛苦,生活在三鹿奶粉的陰影下。
三鹿奶粉引起的食品安全問題,讓很多小孩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殘疾,「大頭娃娃」看得讓人膽戰心驚,看到了孩子家長的絕望,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以三鹿奶粉董事長田文華為首的負責人,她們給無數孩子造成了一生的傷害。
三鹿奶粉出事後,面臨破產的局面,企業的相關高層人員被抓,公司被其他企業收購,改名。隨著這一系列常規操作下來,在事情原因查明後,田文華等企業高管負主要責任,判處了她無期徒刑,給了這位中國乳業的罪人活命的機會。
田文華出生於河北,早期畢業於張家口農業專科學校獸醫專業,被分配到了石家莊市牛奶廠工作,這個廠就是三鹿集團的前身。此後田文華開始努力工作,在廠內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一步步走向了領導的崗位。
在田文華領導下的三鹿集團漸漸走進了大眾的視線裡,成為國內第一大的乳業品牌,公司銷量連續十多年全國第一。就在這樣的環境下,三鹿集團爆發了食品安全問題,毒奶粉讓三鹿集團遭到毀滅打擊,田文華作為始作俑者,被控制審判。2008年的最後一天,三鹿集團食品安全案件進行了宣判,判處田文華等人無期徒刑。
如今十多年過去了,田文華從判刑無期到目前已經減刑三次了。 第一次減刑是在2011年,是由當時田文華所在的女子監獄向法院提出減刑提議,從無期徒刑減刑為有期徒刑19年。
2014年,田文華迎來了第二次減刑的機會,這一次所在女子監獄為其爭取了減刑一年九個月。對于田文華來說,她將有概率在有生之年出獄。兩年後的2016年,她第三次減刑,獲得了減刑一年零六個月機會。三次減刑從2011年到2016年,田文華從最開始的無期徒刑到如今判刑15年零3個月,迎來了出獄的希望。
總結
對于田文華為什麼能多次減刑,根據法院的解釋來說她在獄中表現良好,積極配合改造,有重大立功的表現。但在社會上的反應來看,田文華能減刑還是引起了許多人的反對的,畢竟三十萬嬰兒的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作為嬰兒的家長,她們對田文華等人的恨是永遠無法釋懷的,三次減刑對那些受傷的家庭來說再次受到了打擊。
如今孩子的健康已經永遠無法挽回了,田文華等人即使再悔恨也沒有一點用,如何在後續避免食品安全問題是最重要的。為了能夠有效打擊那些不法商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對食品安全下手,國家應該對食品安全的處罰加大力度,不可出現田文華能減刑的現象,這才能起到震懾作用,讓不法分子有所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