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彈鋼板都能打穿,戰場上沙袋有什麼用?比想像中更強大

2020-12-22 迷彩前沿

導語:子彈鋼板都能打穿,戰場上沙袋有什麼用?比想像中更強大

眾所周知,戰場上不可能在規定的地點發生交鋒,遭遇戰經常會發生,兩軍發現對方的時候,第一時間必定會是尋找掩體,緊接著才會開火。但這種隨機性很強的交鋒,也無法保證附近有掩體的存在,屆時軍隊應該怎麼解決問題呢?沙袋的問世,成功讓軍隊有抵禦的手段,將沙子裝入袋子中,然後壘在眼前即可。

很多網友覺得,這樣的做法完全是自欺欺人,因為槍械子彈威力巨大,有些連鋼板都能打穿,讓這麼軟的沙子擋子彈,沒有任何意義,更多是屬於心理安慰。實際上沒有這麼簡單,沙袋的作用要比想像中的大很多,論在擋子彈方面,鋼板還真不一定有沙袋能力強,這是經過無數次實戰訓練得出的結論。

沙子我們都知道具有流動性,堆積到沙袋裡之後十分厚實,假如子彈穿入沙袋內部,那麼沙子就會源源不斷的往被子彈擠開的空間湧過去,階梯式的阻擋子彈的步伐,屆時形成的阻力很誇張,穿透過去對後面士兵造成傷害的機率為零,除非說大量的子彈襲擊一個沙袋才有可能。

但在實戰中,士兵打的一個壓制力,有時候殺敵全靠亂彈,要想讓子彈集中在一個點位難度很高,而且兩軍之間的陣地還這麼遠,為此自己打造出來的沙袋是很有用的掩體,在任何地方作戰都不需要擔心沒有掩體的問題,這能夠極大的減少傷亡,為佔據戰場優勢奠定基礎,維持足夠的兵力還是很關鍵的。

所以為何在戰壕上,總是看到這麼多沙袋的原因就在這裡,很多人都不相信這個事實。相對比之下,樹木還有汽車反而不具備擋子彈能力,影視劇中,總是看到主角躲在它們後面擊殺敵人,這完全是找死的做法,唯一有防禦力的也就只有汽車上的發動機,別的都跟紙糊沒有區別。

當然了,沙袋也僅僅是對擋子彈有效果而已,面對炮彈的打擊瞬間就會被瓦解,將沙袋壘得再高再厚都沒有用,要想躲避炮彈的襲擊,必須得鋼筋混凝土建築才行,打擊這種堅固的防禦工事,得用上穿甲彈或者反坦克裝備,因此在實戰中兩者都是必不可少。

相關焦點

  • 戰場上沙袋真正用途是什麼?多數人都搞錯了,不是為了擋子彈
    相信在影視劇作品當中,人們都可以很清楚的發現。一旦遇到別人使用武器攻擊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找屏障物來隱蔽自己。其中,在戰場上的時候,部隊最常採用的方式就是沙袋。不過,子彈是真的射不穿沙袋嗎?說起來,這個問題有些尷尬。畢竟,要是沙袋真的防不住子彈,那為什麼打仗的時候會被普遍使用呢?
  • 什麼能夠阻擋子彈的攻擊?防彈衣不是最好選擇,沙子才是!
    子彈是士兵在戰場上使用最多的裝備了,沒了子彈的士兵可比沒拿槍上戰場的士兵要難得多,畢竟光有槍卻沒有子彈可是相當的難受呀!隨著現代戰場的不斷變化,飛彈、火炮、和遠程轟炸的武器越來越多,子彈在戰場上的作用就顯得很一般了,在隨著其他武器的精準度越來越高之後,子彈也是越來越難打到人了。
  • 兩軍交戰時,在陣地處堆壘的沙袋有什麼用?是用來擋子彈嗎?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看似平凡的東西,在關鍵時刻往往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沙袋就是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東西。在軍事作戰中,沙袋的出現率是非常高的。
  • 電影中經常出現用屍體當子彈的鏡頭,這種情況真實嗎?
    在電影中確實有許多拿遺體擋子彈的鏡頭,至於這種做法的真實性,可以肯定的說,在一定距離之外,人體軀幹是可以擋住子彈的。首先談論這個問題的預設條件有很多,第一個條件便是距離問題,相隔20米和相隔100米,子彈的威力肯定是不一樣的。所謂拋開距離談威力,全部都是耍流氓。
  • 什麼東西擋子彈最靠譜?汽車大樹都不行,一個物品出人意料
    現代戰爭中,各種各樣性能先進殺傷力巨大的武器裝備層出不窮,戰鬥機、飛彈、航母等武器裝備都在不斷更新換代,很多武器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消失,但是普通的槍枝彈藥卻一直都是戰場上不可缺少的武器。當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處於和平時代,對於這些武器裝備並沒有深刻了解,很多戰爭場景都是在電視劇中看到的。不過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的槍戰中看到有人藏在大樹或者汽車後面躲子彈,在實戰中,大樹真的能擋子彈嗎?【子彈是由槍械發射出的武器;戰爭時更是擊殺敵人或破壞物資的最簡單的工具之一。子彈也可以說是集物理學、化學、材料學、空氣動力學以及工藝於一身的產物。
  • 士兵身穿防彈衣,如果被子彈打中會怎麼樣?答案說了你可能不信
    在二戰初期,據史料記載,戰場上犧牲的士兵百分之七十都是由於軀幹遭受流彈、炮彈、手榴彈或地雷等爆炸物爆炸四射的破片受傷而亡。為了增強士兵的戰場生存能力,1942年英國最先開始研製出了高錳鋼板製作而成的防彈衣,緊接著是美國。
  • 國產黑科技曝光,可輕鬆打穿9層木板,這次連美俄都自嘆不如
    似乎只有在科幻電影中才能看到。的確,直到現在為止,電磁技術都很少使用在現代戰場上,因為技術不成熟,美國還稱之為是可以顛覆未來戰場的神秘武器。一般情況下,先進的技術總是讓美俄兩國率先掌握在手裡,但是電磁技術卻成為了一個例外,我國的電磁炮技術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甚至超過了美俄這兩個軍事大國。
  • 真實戰場上,被子彈打中後是什麼感覺?現實和電影差別很大
    導語:真實戰場上,被子彈打中後是什麼感覺?現實和電影差別很大被子彈擊中是什麼感覺?我們很多人對這個問題可能永遠都不會有答案,但對於現在許多影視劇中所表現出的被擊中後沒有什麼事情,還能繼續作戰的場景肯定是記憶深刻了,那難道子彈擊中人體後真的就像那些影視劇所表現出的一樣不是非常嚴重嗎?
  • 現實中人被子彈擊中能活多久?戰場老兵:別被神劇忽悠了
    相信很多人對於戰爭劇都非常的偏愛,小編同樣也是如此,每當有空餘的時間就會選一部精良的戰爭片追劇,既然是戰爭片自然會對戰場有著清晰的拍攝,而無論哪一部戰爭片都會出現中彈的劇情,但是中彈之後的劇情就非常的狗血了,依然能夠奮勇殺敵,甚至即便中彈幾十發仍然可以繼續戰爭,難道這些都是事實嗎?
  • 神奇的非牛頓流體,子彈打不穿有強大粘滯力,詮完美釋以柔克剛
    在中國古人的思想中,一直都有以柔克剛的說法,意思是在世界上要想去打敗剛性的物體,根本不是用跟它類似的硬物去撞擊,而是利用一種柔性的物體去打敗它,這樣的說法一直都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著幾千年的延續,雖然聽上去缺乏一定的科學邏輯,但是通過歷史顯示,這樣的極端例子多次得到驗證,有著無數出奇制勝的現象
  • 告訴你子彈擊中人體各個部位的真實威力!
    達能效應簡單說就是子彈釋放了多少能量在障礙物中。 電影中,我們對子彈威力大小理解認識出入很大,有的電影中,子彈能穿透鋼板厚牆,有的電影中連個三合板都打不穿。其實由於圓頭手槍子彈設計上的限制,一般不做遠距離射擊。有效射擊距離多數在50米以內。通常20米以內保證精確度。由此而來,手槍子彈大多數口徑較大,但是彈體較短,長度不會超過50毫米。子彈頭多為半圓形。
  • 粟裕兩次與死神靠近,一次子彈打穿耳部顳骨,另一次彈片嵌入頭顱
    談秦說漢(346)粟裕兩次與死神靠近,一次子彈打穿耳部顳骨,另一次彈片嵌入頭顱在和平的年代裡,沒有人喜歡戰爭;但在特殊的年代中,戰爭卻可以換回和平;我們不應該忘記,那些為我們今天的繁榮與穩定無私奉獻的人。粟裕大將一生曾經六次身負重傷,南昌起義後,部隊轉移到廣東潮州時,被子彈打穿了右耳上側顳骨,但大難不死,稍作包紮就馬上去追趕部隊。
  • 這個梗怎麼來的,防彈衣到底能防什么子彈?
    想來吃瓜群眾經常會看見一些論調,比如戰場上防彈衣或者是用來防破片的,撐死了防手槍彈。對於步槍彈毫無用處,擊中防彈衣不死也要斷肋骨等等。今天開始,瘋狗我每天儘可能做一期流言終結,當然我自己肯定沒有傢伙,只能從網上到處收集一些圖片和視頻素材來科普。那麼今天的主題就是,子彈對防彈衣底是個什麼效果。
  • 暴力十足的俄羅斯大槍:不用打穿防彈衣 直接震碎人體的五臟六腑
    利刃/縱橫論防彈衣和槍械一直以來都是矛與盾一般的存在,兩邊的技術不斷地進步,矛與盾的優勢也在不斷地轉化。1991年,俄羅斯槍械設計師尤裡科夫研發了船艉形子彈,較重的彈頭和獨特的設計結合起來,使得這種類型的子彈穿透力非常強,對防彈衣目標也有很高的威脅。使用這種子彈的俄軍斑蝰蛇手槍就具備在50米內,射穿汽車側面的能力。即使是30層凱夫拉縴維製造的防彈衣,仍然不足以抵抗斑蝰蛇的打擊。不過,在面對重型防彈衣,例如內襯有厚重鋼板的對手時,即使是穿甲能力優異的斑蝰蛇也無能為力了。
  • 子彈頭上不同的顏色代表什麼?戰場上用錯了可不是鬧著玩的
    最近關於槍械聊的比較多,今天我們順手再來聊聊子彈吧!無論是什麼樣式的子彈,它的原理都差不多,都是由彈丸,藥筒(彈殼),發射藥和火帽(底火)四部分構成的,原理相同,但根據各種作戰需求會有不同類型的子彈出現。之前我們介紹了子彈的規格,5.56mm,7.62mm等等,今天我們就再從作用上聊起。
  • 打穿倒立200米外的子彈殼,這樣的特級部隊是怎樣訓練出來的?
    導語:打穿倒立200米外的子彈殼,這樣的特級部隊是怎樣訓練出來的我在看電影的時候經常會看到狙擊手百發百中的瀟灑身姿,那麼在現實生活中的狙擊手也是這麼強悍的嗎?狙擊手成為現代戰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前一階段,網上流傳了一個視頻,是關於一組特種部隊可以在200米外將倒立的子彈殼打穿,顯示了其高超的技術。那麼這組部隊是怎樣達到這個水平的呢?KSK是來自德國最頂級的部隊,能達到這麼高超的水準,也和他們嚴苛的訓練分不開。
  • 平底鍋真能擋子彈?央視節目展示國產狙擊槍:我要打五個
    在網路遊戲中,平底鍋是一個很有趣的裝備設置,其既可以在關鍵時刻擋子彈,同時也可以在近身肉搏時給予對方重擊。那麼在實戰中,平底鍋真能擋住子彈嗎?其實稍微了解武器裝備的朋友都知道,並不能。用真實的槍械來射擊平底鍋的視頻,我們輕鬆一搜便能看到,不過基本都是外國的。
  • 裝甲不夠自己來湊,二戰時期美軍坦克裝甲車輛上出現的附加防護
    由於日軍中坦克並不常見,這些車輛沒能體現出自己在反坦克作戰中的價值,但相關人員抱怨乘員僅在日本步機槍火力之下就遭受了很大損失。這個消息傳回國內後,反坦克司令部的一干人等和設計人員對車輛裝甲進行了加強,從此之後美國的自行反坦克炮都能經得起步機槍子彈射擊了。這個寶貴的實戰經驗影響深遠,因為M3半履帶自行反坦克炮是美軍後來一系列自行反坦克炮之前的過渡設計。
  • 中美俄都是軍工大國,士兵戰場上會帶多少子彈?說了你可能不信
    導語:中美俄都是軍工大國,士兵戰場上會帶多少子彈?說了你可能不信在戰爭中,子彈是必不可少的,跟槍械相輔相成,互相作用才能形成殺傷威力。它具有很強大的殺傷侵徹力,雖然個頭小,但能夠讓人瞬間斃命。按照作戰用途和類型它分有很多種,比如我們熟知的金屬子彈、橡皮子彈、無殼子彈等等。但每一種都能在各自的領域發揮重要的作用。現在各國的經濟和軍事都發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其中最有影響力的國家就是中、美、俄。這三個國家有著很強的軍事實力,也都是軍工大國,有著較高的生產武器水平。那這3個國家的士兵究竟會帶多少子彈上戰場?
  • 子彈為什麼能打死人?看完這幾張圖就明白了!
    子彈是戰場上最常見的武器裝備,同時也是最致命的武器裝備。不管是手槍使用的9毫米口徑的子彈,還是步槍使用的7.62毫米口徑的子彈等等,這些子彈在戰場上都是致命的。然而雖然人人都知道子彈能夠打死人,但是子彈為什麼能打死人,卻很少有人能說得清楚。